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一定情境中发现问题,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通过自主地探索、研究,求得问题解决,并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尤其是发展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化学实验是化学学科产生、发展的最现实、最生动、最有效的载体,是化学学科区别与其他学科的显著特征.化学学科的这一基本特征,表明了实验性探究在化学教学中的突出地位和独特作用.
一、改“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
性实验”
在高中化学教材中安排了许多演示实验,这些实验只起到验证结论的作用,对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往往达不到应有的作用.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把一些演示实验设计为探究性实验,对当前化学学习中的重、难知识进行专项研究,能促使学生对当前学习到的知识予以巩固,达到对重点知识的深层次理解,以便对难点知识有效突破.
二、师生动手设计探究性实验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学进度,自己设计一些探究性实验.
例如,在滴加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新制的氯水,发现红色褪去.红色为什么会褪去呢?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分组讨论,然后把讨论的结果总结起来,最后褪色的原因经教师适当的指点归纳,得出几种意见:比如,有一种是,Cl2+2NaOH=NaCl NaClO H2O,反应生成的NaClO具有很强的氧化性,使溶液氧化褪色.另有一种是,Cl2+H2O=HCl+HClO,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使溶液褪色.至于哪种意见是正确的,教师可以由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和猜测,设计实验方案,然后动手做实验,实验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验证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使他们了解溶液褪色的真正原因.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我经常鼓励学生对一些有疑点的问题,通过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再动手做实验来解决问题.我尝试让学生分组讨论,分别设计实验方案,在设计方案过程中作适当的指点,让他们进行大胆探索,学生设计了氯水的漂白性,氯水与硝酸银溶液的反应,氯水与碳酸钙粉末的反应,氯水与紫色石蕊溶液的反应等实验,然后让他们独立操作,根据现象分析原因,最后经过探索并讨论得出结论,从而抓住了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这样让学生运用贮存在自己头脑中的知识,通过独立探索来获取新知识,在新情境中解决新问题,产生新见解,不但使学生掌握了知识和技能,而且培养了他们不断探索、大胆创新的科学品质.
三、引导开展课外探究性实验
化学是一门与社会、生活密切联系的学科,结合社会和生活实际有许多小课题值得研究.
例如,分析市售食盐的纯度、检验食盐中的含碘量或研究食盐的日常保存;测定雨水的pH;等等.让学生在课余时间,根据兴趣和爱好自愿组成一组,通过收集资料,分析研究,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最后得出实验结论.当然,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也许学生得不到正确的结论,这时我帮助学生一起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充分肯定学生的探究过程和探索精神,培养他们养成主动探究的意识和习惯.至于探究的结果如何,我觉得与探究的过程相比,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四、重视家庭探究性实验
在教材某些章节的后面安排了家庭小实验,许多教师往往忽视家庭小实验在培养学生探索精神方面所起的作用,从而使家庭小实验失去了应有的作用.众所周知,家庭小实验是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的重要阵地.
家庭小实验不同于校内演示实验、边讲边实验及分组实验要受时间的限制和周围环境的影响.在家庭小实验中,学生可以“随心所欲”(当然必须保证实验安全)地进行实验,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对于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教师必须在布置小实验时告知学生.
五、对开展实验性探究的思考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深刻地体会到,在实验性探究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应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探究欲和探究行为,应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实验方案.即使学生提出不全面、不完善甚至错误的实验方案,教师也要以表扬鼓励为主,充分肯定学生在提出实验方案的过程中能主动参与的精神和敢想的作风.在学生自主设计、自己准备、亲自操作的过程中,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第二,在探究性学习中,教师应该允许学生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按照自己的方案进行实验活动,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经受挫折的磨练,并体验实验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第三,要重视科学方法的指导和科学精神的培养,引导学生逐步掌握科学实验方法.通过“探究”式的化学实验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求实、认识事物本质的求知精神,以及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和团结协作的优良作风,这是学生在未来社会发展所必须的基本素质.如果忽视了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的培养,也就失去了开展探究性学习的意义.
一、改“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
性实验”
在高中化学教材中安排了许多演示实验,这些实验只起到验证结论的作用,对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往往达不到应有的作用.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把一些演示实验设计为探究性实验,对当前化学学习中的重、难知识进行专项研究,能促使学生对当前学习到的知识予以巩固,达到对重点知识的深层次理解,以便对难点知识有效突破.
二、师生动手设计探究性实验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学进度,自己设计一些探究性实验.
例如,在滴加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新制的氯水,发现红色褪去.红色为什么会褪去呢?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分组讨论,然后把讨论的结果总结起来,最后褪色的原因经教师适当的指点归纳,得出几种意见:比如,有一种是,Cl2+2NaOH=NaCl NaClO H2O,反应生成的NaClO具有很强的氧化性,使溶液氧化褪色.另有一种是,Cl2+H2O=HCl+HClO,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使溶液褪色.至于哪种意见是正确的,教师可以由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和猜测,设计实验方案,然后动手做实验,实验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验证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使他们了解溶液褪色的真正原因.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我经常鼓励学生对一些有疑点的问题,通过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再动手做实验来解决问题.我尝试让学生分组讨论,分别设计实验方案,在设计方案过程中作适当的指点,让他们进行大胆探索,学生设计了氯水的漂白性,氯水与硝酸银溶液的反应,氯水与碳酸钙粉末的反应,氯水与紫色石蕊溶液的反应等实验,然后让他们独立操作,根据现象分析原因,最后经过探索并讨论得出结论,从而抓住了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这样让学生运用贮存在自己头脑中的知识,通过独立探索来获取新知识,在新情境中解决新问题,产生新见解,不但使学生掌握了知识和技能,而且培养了他们不断探索、大胆创新的科学品质.
三、引导开展课外探究性实验
化学是一门与社会、生活密切联系的学科,结合社会和生活实际有许多小课题值得研究.
例如,分析市售食盐的纯度、检验食盐中的含碘量或研究食盐的日常保存;测定雨水的pH;等等.让学生在课余时间,根据兴趣和爱好自愿组成一组,通过收集资料,分析研究,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最后得出实验结论.当然,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也许学生得不到正确的结论,这时我帮助学生一起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充分肯定学生的探究过程和探索精神,培养他们养成主动探究的意识和习惯.至于探究的结果如何,我觉得与探究的过程相比,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四、重视家庭探究性实验
在教材某些章节的后面安排了家庭小实验,许多教师往往忽视家庭小实验在培养学生探索精神方面所起的作用,从而使家庭小实验失去了应有的作用.众所周知,家庭小实验是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的重要阵地.
家庭小实验不同于校内演示实验、边讲边实验及分组实验要受时间的限制和周围环境的影响.在家庭小实验中,学生可以“随心所欲”(当然必须保证实验安全)地进行实验,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对于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教师必须在布置小实验时告知学生.
五、对开展实验性探究的思考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深刻地体会到,在实验性探究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应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探究欲和探究行为,应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实验方案.即使学生提出不全面、不完善甚至错误的实验方案,教师也要以表扬鼓励为主,充分肯定学生在提出实验方案的过程中能主动参与的精神和敢想的作风.在学生自主设计、自己准备、亲自操作的过程中,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第二,在探究性学习中,教师应该允许学生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按照自己的方案进行实验活动,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经受挫折的磨练,并体验实验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第三,要重视科学方法的指导和科学精神的培养,引导学生逐步掌握科学实验方法.通过“探究”式的化学实验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求实、认识事物本质的求知精神,以及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和团结协作的优良作风,这是学生在未来社会发展所必须的基本素质.如果忽视了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的培养,也就失去了开展探究性学习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