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伊朗电影《天堂的孩子2》,是一部表现困苦中人们向上“决心”的精妙之作。影片从儿童的视角出发,用纪实性的影像把女学生哈雅特的坚韧意志表现得淋漓尽致。导演心灵深处流露出来的情怀让观众体验到平凡小事中的意义,从导演巧妙设计的多重隐喻中,我们能够领略到他对现实苦难的人道关怀以及对伊朗人民面对困境时表现出来的善良、温情和坚韧的赞扬。
[关键词] 《天堂的孩子2》 隐喻 善良温情 坚韧的人性
伊朗导演纳墨扎尼继承马吉迪那种“故事小主题大”的电影风格,着力用微小细节来叙事,表现伊朗儿童眼中的村民,凸现身处其中的人们善良温情和坚韧的人性。《天堂的孩子2》与《小鞋子》一样,讲述一个儿童执著地实现愿望的故事。
故事很单纯,讲述一个12岁的姑娘哈雅特如何克服困难顺利地参加考试。
哈雅特一觉醒来发现爸爸不省人事,妈妈把他送到医院去了。恰好这天是她和弟弟阿卡巴考试的日子,这是一场决定她下学期能否再去读书的重要考试。现在的麻烦是妹妹纳贝特没人照看。她依次找了邻居阿姨、大妈、姐姐等人要求帮忙,可是她自己怕妹妹挨饿、感冒、受伤害或者别人不在都不能如愿。
回到家,好不容易哄妹妹睡着了,却被贝尔块思奶奶拦住教训了很久。怕妹妹被鸡、猫伤害就锁上了门,去打水时不小心把钥匙掉到井里了,用磁铁打捞了半天也没弄上来,后来找来钢筋撬开门抱出妹妹,从而感受到生命的珍贵:只要父亲好起来,她不考试也没关系。
幸好弟弟找借口回来了。差不多放弃了希望的她,看到晒在太阳底下的被单上停着一只小鸟,受到启发想到了好办法。原来她把被单拴在树上,然后把妹妹紧紧扎在被单上,牵一根线让同学拉着逗她不哭。经过重重困难的她终于顺利地参加了考试。
影片从哈雅特和阿巴卡的视角极其生动地层现了荒凉贫瘠的伊朗小村庄里乡民的困苦生存境况,真实地表现出主人公的生命意识和顽强意志,折射出伊朗人民追求的执著和对生命的热爱。影片巧妙地利用隐喻来组织叙事,这些隐喻内含在微小的细节当中,值得我们细细地品味。
首先,“世界末日”的隐喻,是解读这部电影的关键。“世界末日”与英语的译名《天堂的孩子》成了很巧妙的对照。影片中有一段老人们的对话意味深长,值得我们认真思索的。
“当没有人关心你,当是老是小都没有意义的时候,世界末日就到了。”
“是的。”
“世界末日就是那样的。”
“我活在这个世界上,60年有身份证,20年没有,加起来多少年?”
“70年。”
这段看似毫无意义的对话起着重要的表意作用,隐含着现实中老人的无奈与辛酸。20年没有身份证,60加20等于70,这些都暗示了伊朗人民的生存的艰难:战争、动荡的社会、身份的丢失、固执的心理、普遍的无知、重男轻女。在其中一个老人看来,“世界末日”意味着苦难的现实。“天堂的孩子”不仅没有优裕的生活环境也没有良好的教育,这样的伊朗社会怎么能称为天堂呢?天堂存在吗?天堂在何处?整部影片用反讽的手法,用“世界末日”这样的隐喻来揭示现实的困境。“关注贫穷,关注疾病,关注一切弱的、苦难的、残缺病态的、孤苦无助的人,这些艺术家思考的是‘人’的问题”。纳墨扎尼从生活中选择哈雅特作为主人公,有他深层次的思考。因为她是一个小孩,又是一个女孩。伊朗社会中的女性地位是那么低微,是那么的难以融入现代性的追求之中,象她这样处于困境中的底层人物能更好地表现导演的意图。纳墨扎尼继承了他的精神实质,通过《哈雅特》表达对伊朗人们的现实生存状态的关心,尤其是探索作为女性的哈雅特们的艰难生存现状。
如果我们承认伊朗是第三世界国家的话,那么整个影片形成了第二重隐喻。哈雅特身处的现实是伊朗一个落后的小村庄,处于现代性之外或世界的边缘。我们可以把哈雅特追求知识和教育权力的努力看作一个隐喻。这其实是一个前现代国家的人民如何凭着自己的信念追求现代性的进程的隐喻性叙事。导演的设计很明显,他用哈雅特的独白贯穿整个影片。从表面上看,这是哈雅特在复习要考试的内容,其实不是这么简单,导演是借这些数学、物理和医药等现代科学知识表达着更多的意义。对现代化知识追求的执著正隐喻追求现代性进程中伊朗人民的决心和信心。她复习时想得到的电器有电冰箱、洗衣机的独白看似多余,但是看完整个影片我们就能体会到哈雅特的坚韧动力来自何方,因为哈雅特就是在困苦中奋起直追的伊朗人民的代表的隐喻。同时,这部影片作为第三世界国家伊朗的隐喻,也是为了让世界人民了解伊朗人的善良和温情:从这个角度上说影片本身就是一个交流的象征和隐喻。
影片的第三重隐喻,是导演巧妙地设计蜡烛和狗等几个微小物件形成。蜡烛作为前现代的照明工具,隐喻伊朗人民生活水平的低下。另一个重要的隐喻是路上的狗。狗是拦路的障碍,隐喻阻扰动机实现的难题。狗对阿巴卡来说是最可怕的,吓得他尿了裤子:而对他们来说,虽然害怕但还得走过去,这是突破障碍、实现愿望的隐喻。
伊朗人民的生存苦难并没有磨损内心的善良和温情,而这是生存于世界上的所有人们都渴望得到的一种情感抚慰。导演将一种善良和美好的温情注入到穷苦的日常生活之中,将希望寄托在坚韧和内在的乐观里。他将所有的情感和激情倾注在这个12岁的小姑娘哈雅特身上,表现了她在痛苦和磨难中的温情和坚韧。导演既没有放弃对现实苦痛的表达,又揭示出真实的生存难题,并试图提出解决的途径:用人性之美来对抗生存之难。
在影片中没有坏人的形象,只有困苦中人与人之间的关心、爱护和人们向上的决心。导演抒写美好人性的理念首先体现在对同学和老师的形象塑造上。从他们的行为中折射出人性的温暖。如娜什,从哈雅特的独白中,我们知道她小时候发高烧,因为大人没有在意,失去救治机会而导致的残疾。但是她异常努力地热心帮助哈雅特,真正打动我们的就是这种温情和善良。塑造得最为感人的还是女老师的形象。从外表上看她很冷淡,但是从行为中我们发现她内心善良:答应推迟开考、允许迟到的哈雅特参加考试、示意让菲特梅拉绳子、自己拉绳子逗纳贝特。导演用这些独具匠心的视像与镜头把这些人物特征表现得很出色。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么重男轻女的社会中,经过挑选能够进入考场的优生是清一色的女孩子,没有一个男孩子。哈雅特们只要能够在困苦中不沉沦,坚持向上探寻的决心不放松,就能够由黑暗般的生存“地狱”走向美丽而光明的“天堂”。这让我们从生命世界的真实体验中去感受这种单纯、向上顽强的精神和善良的温情。从更深层次去理解,“天堂的孩子”这个词和影片内容本身存在的张力,就具有复杂而丰富的意蕴。
影片的开放结局更多地给我们思索, 哈雅特通过了考试吗?父亲能从重病中恢复吗?假如父亲就此去世,哈雅特的命运又将如何?忧郁而不绝望的结尾让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观众体验到人生的真谛:只要有在痛苦和绝境中继续前行的勇气,就能克服种种束缚从艰难环境中摆脱出来,走向美好的明天。哈雅特的纯真和坚韧像一股暖流穿过观众的心房,影片中体现出来的善良和温情真正打动了观众;在绝望中的希望更让我们感受到内心的冲击。
真正优秀的电影是有思想深度和美学意蕴的。两者的结合才使影片既具观赏性又有深层价值。纳墨扎尼是如何运用叙事结构、独特的导演方式和风格来达到他的意图的呢?
不管解读哪种类型的影片,我们都要看它的电影语言是如何在叙事结构中体现出来的。美国学者麦基说得好:“结构的功能就是提供不断增强的压力,把人物逼向越来越困难的二难之境,迫使他们做出越来越艰难的冒险的抉择和行动,逐渐揭示出其真实的本性,甚至直逼其无意识的自我。”这部影片继承了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叙事方式,结构紧凑而流畅。导演在叙事结构上从三个方面展开,并把哈雅特的生存困境往前推直到难题的最后解决。
一是以哈雅特如何寄放纳贝特为主线,以阿卡巴在考试中想方设法请假回家为辅线。导演采用交替蒙太奇的叙事结构使故事显得紧张而不沉闷,以哈雅特被贝尔块斯耽搁一场戏为例,我们可以领会到导演的结构技巧:安置好妹妹后镜头跟随哈雅特往门边跑;画面切换到教室阿巴卡向老师请求出去:镜头又转到哈雅特的教室,老师正在分发试卷,娜什眼往前方:这时我们以为哈雅特可以参加考试了。但是镜头转回家中,哈雅特被贝尔块斯奶奶挡住;随后镜头不断在家中的哈雅特、教室里的阿卡巴、哈雅特的教室里考试情况、回家路上的阿巴卡、家中的哈雅特之间转移和切换。用交替蒙太奇的叙事方式,喻示着时间越来越紧张,哈雅特的希望越来越渺茫。
二是纳墨扎尼巧妙地借助一些道具或影像细节,不露痕迹地推进叙事和阐释主题。重复的细节在叙事结构中起着重要作用,是构成影片结构稳定性、完整性和层次感的重要元素。
例如灯泡这个细节重复了好几次:首先是阿卡巴要做作业想点蜡烛,通过姐弟俩的对话和拉开关的动作我们知道停电的事实:然后在寄放妹妹的路上,穿黄色衣服的电工在检修电线;哈雅特;中往学校的路途中,电工一直在工作:在家里哈雅特用钢筋撬门进去之后,特写镜头里灯光闪了闪又灭了:最后在教室里面,镜头仰拍把哈雅特头上方的灯泡亮起来重复了一次。这个容易忽视的细节既暗示了时间的越来越紧张,又推动了叙事的发展:例如说明了因为停电水龙头没水,哈雅特才要去井里打水,导致钥匙掉到井里。另一个是被子细节的重复:第一次是画面中阿巴卡没有早餐吃很生气地把被子拉倒;第二次是近景中哈雅特抱起被子走到学校,我们根本不知道它能起什么用处?最后出现是在远景中,老师们看着外面裹在被子里面的纳贝特在“格格”地笑着,我们才,洸然大悟:重复被子的细节原来很关键。
三是导演巧妙地借助独白与对话来推动叙事、组织结构。例如菲特梅和阿巴卡的争论性对白,既点出了这次考试的难度,又暗示了哈雅特的好学和成绩优秀,同时还为后面的菲特梅的表现埋下伏笔。再如哈雅特的独白贯穿影片,喻示她为这次考试做的充分准备,也喻示了村子里人们生存现状的艰难。从贝尔戈姆阿姨家里出来,她心里默念着:细菌会导致贝尔戈姆感冒,还让娜什的脚不能走路。这处独白既说明第二次贝尔戈姆不在家的原因,又暗示了娜什坐在轮椅上是因为家里人在她小时候高烧时没有及时控制造成的悲剧。在催妹妹快快睡觉时充分利用时间复习,她想得到的电器没有电视机,暗示家中贫穷。她在走路时想到数学题目、想到英语单词fair和fare意思辨析、在打不开锁时想到杠杆原理,着力刻画她的决心和信心。这些对话和独白看似多余,但是看完整部影片我们就能体会哈雅特的坚韧的动力来自何方,也为导演把情节展开得合情合理的功力感到佩服。
除了结构的巧妙外,我们从摄影方式也能感受到简洁的导演风格。
因为“单纯是所有艺术创作中美的根本基础。”如何掌握在最短的时间里表达最多的意蕴,这要求导演的“精简”艺术。“用明显观察客体之像,抓住人性的心灵之真”,这是阿巴斯的导演风格的集中体现。简洁是叙事的高难度技巧,不同于简单的表述,它需要导演的真正叙事实力。因为简洁能最大限度地调动观众的想象能力,而简单只能使观众感觉到贫乏寡味。如果说反故事叙事的优势在于还原现实的混乱和无序的话,那么简洁叙事让观众更有补充现实的余地、发挥想象的空间。
从哈雅特做题开始到字幕出现影片结束一共有25个镜头,时间用了3分17秒。按景别来分,有3个全景,7个中景,15个特写。影片情节时间跟生活时间基本契合,颇有记录真实生活的味道。其中特写镜头占百分之六十,使得整场戏的节奏感依序渐进。戏剧性很强。如果按照情绪特征来分为有三个小段:首先是担心和害怕,然后是放心,最后是投入地做题。由开始的紧张转为放松,音乐也在最后几秒处缓缓而起,这多少地吸取了阿巴斯的“缓急并存”的导演风格。随着摄影机以男老师为中心作180度摇移,我们在近景中看到女老师拉着绳子,远景中哈雅特的妹妹在树中间悬挂着,“咯咯”地笑着。这个定格了22秒的经典长镜头,让我们回忆起前面的镜头:特写中哈雅特注视的目光,切换为近景中在太阳底下的被单上停着的小鸟。这么节省而又有呼应的镜头语言,使得整个影片紧凑有力,给观众意犹未尽的感觉。
[关键词] 《天堂的孩子2》 隐喻 善良温情 坚韧的人性
伊朗导演纳墨扎尼继承马吉迪那种“故事小主题大”的电影风格,着力用微小细节来叙事,表现伊朗儿童眼中的村民,凸现身处其中的人们善良温情和坚韧的人性。《天堂的孩子2》与《小鞋子》一样,讲述一个儿童执著地实现愿望的故事。
故事很单纯,讲述一个12岁的姑娘哈雅特如何克服困难顺利地参加考试。
哈雅特一觉醒来发现爸爸不省人事,妈妈把他送到医院去了。恰好这天是她和弟弟阿卡巴考试的日子,这是一场决定她下学期能否再去读书的重要考试。现在的麻烦是妹妹纳贝特没人照看。她依次找了邻居阿姨、大妈、姐姐等人要求帮忙,可是她自己怕妹妹挨饿、感冒、受伤害或者别人不在都不能如愿。
回到家,好不容易哄妹妹睡着了,却被贝尔块思奶奶拦住教训了很久。怕妹妹被鸡、猫伤害就锁上了门,去打水时不小心把钥匙掉到井里了,用磁铁打捞了半天也没弄上来,后来找来钢筋撬开门抱出妹妹,从而感受到生命的珍贵:只要父亲好起来,她不考试也没关系。
幸好弟弟找借口回来了。差不多放弃了希望的她,看到晒在太阳底下的被单上停着一只小鸟,受到启发想到了好办法。原来她把被单拴在树上,然后把妹妹紧紧扎在被单上,牵一根线让同学拉着逗她不哭。经过重重困难的她终于顺利地参加了考试。
影片从哈雅特和阿巴卡的视角极其生动地层现了荒凉贫瘠的伊朗小村庄里乡民的困苦生存境况,真实地表现出主人公的生命意识和顽强意志,折射出伊朗人民追求的执著和对生命的热爱。影片巧妙地利用隐喻来组织叙事,这些隐喻内含在微小的细节当中,值得我们细细地品味。
首先,“世界末日”的隐喻,是解读这部电影的关键。“世界末日”与英语的译名《天堂的孩子》成了很巧妙的对照。影片中有一段老人们的对话意味深长,值得我们认真思索的。
“当没有人关心你,当是老是小都没有意义的时候,世界末日就到了。”
“是的。”
“世界末日就是那样的。”
“我活在这个世界上,60年有身份证,20年没有,加起来多少年?”
“70年。”
这段看似毫无意义的对话起着重要的表意作用,隐含着现实中老人的无奈与辛酸。20年没有身份证,60加20等于70,这些都暗示了伊朗人民的生存的艰难:战争、动荡的社会、身份的丢失、固执的心理、普遍的无知、重男轻女。在其中一个老人看来,“世界末日”意味着苦难的现实。“天堂的孩子”不仅没有优裕的生活环境也没有良好的教育,这样的伊朗社会怎么能称为天堂呢?天堂存在吗?天堂在何处?整部影片用反讽的手法,用“世界末日”这样的隐喻来揭示现实的困境。“关注贫穷,关注疾病,关注一切弱的、苦难的、残缺病态的、孤苦无助的人,这些艺术家思考的是‘人’的问题”。纳墨扎尼从生活中选择哈雅特作为主人公,有他深层次的思考。因为她是一个小孩,又是一个女孩。伊朗社会中的女性地位是那么低微,是那么的难以融入现代性的追求之中,象她这样处于困境中的底层人物能更好地表现导演的意图。纳墨扎尼继承了他的精神实质,通过《哈雅特》表达对伊朗人们的现实生存状态的关心,尤其是探索作为女性的哈雅特们的艰难生存现状。
如果我们承认伊朗是第三世界国家的话,那么整个影片形成了第二重隐喻。哈雅特身处的现实是伊朗一个落后的小村庄,处于现代性之外或世界的边缘。我们可以把哈雅特追求知识和教育权力的努力看作一个隐喻。这其实是一个前现代国家的人民如何凭着自己的信念追求现代性的进程的隐喻性叙事。导演的设计很明显,他用哈雅特的独白贯穿整个影片。从表面上看,这是哈雅特在复习要考试的内容,其实不是这么简单,导演是借这些数学、物理和医药等现代科学知识表达着更多的意义。对现代化知识追求的执著正隐喻追求现代性进程中伊朗人民的决心和信心。她复习时想得到的电器有电冰箱、洗衣机的独白看似多余,但是看完整个影片我们就能体会到哈雅特的坚韧动力来自何方,因为哈雅特就是在困苦中奋起直追的伊朗人民的代表的隐喻。同时,这部影片作为第三世界国家伊朗的隐喻,也是为了让世界人民了解伊朗人的善良和温情:从这个角度上说影片本身就是一个交流的象征和隐喻。
影片的第三重隐喻,是导演巧妙地设计蜡烛和狗等几个微小物件形成。蜡烛作为前现代的照明工具,隐喻伊朗人民生活水平的低下。另一个重要的隐喻是路上的狗。狗是拦路的障碍,隐喻阻扰动机实现的难题。狗对阿巴卡来说是最可怕的,吓得他尿了裤子:而对他们来说,虽然害怕但还得走过去,这是突破障碍、实现愿望的隐喻。
伊朗人民的生存苦难并没有磨损内心的善良和温情,而这是生存于世界上的所有人们都渴望得到的一种情感抚慰。导演将一种善良和美好的温情注入到穷苦的日常生活之中,将希望寄托在坚韧和内在的乐观里。他将所有的情感和激情倾注在这个12岁的小姑娘哈雅特身上,表现了她在痛苦和磨难中的温情和坚韧。导演既没有放弃对现实苦痛的表达,又揭示出真实的生存难题,并试图提出解决的途径:用人性之美来对抗生存之难。
在影片中没有坏人的形象,只有困苦中人与人之间的关心、爱护和人们向上的决心。导演抒写美好人性的理念首先体现在对同学和老师的形象塑造上。从他们的行为中折射出人性的温暖。如娜什,从哈雅特的独白中,我们知道她小时候发高烧,因为大人没有在意,失去救治机会而导致的残疾。但是她异常努力地热心帮助哈雅特,真正打动我们的就是这种温情和善良。塑造得最为感人的还是女老师的形象。从外表上看她很冷淡,但是从行为中我们发现她内心善良:答应推迟开考、允许迟到的哈雅特参加考试、示意让菲特梅拉绳子、自己拉绳子逗纳贝特。导演用这些独具匠心的视像与镜头把这些人物特征表现得很出色。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么重男轻女的社会中,经过挑选能够进入考场的优生是清一色的女孩子,没有一个男孩子。哈雅特们只要能够在困苦中不沉沦,坚持向上探寻的决心不放松,就能够由黑暗般的生存“地狱”走向美丽而光明的“天堂”。这让我们从生命世界的真实体验中去感受这种单纯、向上顽强的精神和善良的温情。从更深层次去理解,“天堂的孩子”这个词和影片内容本身存在的张力,就具有复杂而丰富的意蕴。
影片的开放结局更多地给我们思索, 哈雅特通过了考试吗?父亲能从重病中恢复吗?假如父亲就此去世,哈雅特的命运又将如何?忧郁而不绝望的结尾让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观众体验到人生的真谛:只要有在痛苦和绝境中继续前行的勇气,就能克服种种束缚从艰难环境中摆脱出来,走向美好的明天。哈雅特的纯真和坚韧像一股暖流穿过观众的心房,影片中体现出来的善良和温情真正打动了观众;在绝望中的希望更让我们感受到内心的冲击。
真正优秀的电影是有思想深度和美学意蕴的。两者的结合才使影片既具观赏性又有深层价值。纳墨扎尼是如何运用叙事结构、独特的导演方式和风格来达到他的意图的呢?
不管解读哪种类型的影片,我们都要看它的电影语言是如何在叙事结构中体现出来的。美国学者麦基说得好:“结构的功能就是提供不断增强的压力,把人物逼向越来越困难的二难之境,迫使他们做出越来越艰难的冒险的抉择和行动,逐渐揭示出其真实的本性,甚至直逼其无意识的自我。”这部影片继承了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叙事方式,结构紧凑而流畅。导演在叙事结构上从三个方面展开,并把哈雅特的生存困境往前推直到难题的最后解决。
一是以哈雅特如何寄放纳贝特为主线,以阿卡巴在考试中想方设法请假回家为辅线。导演采用交替蒙太奇的叙事结构使故事显得紧张而不沉闷,以哈雅特被贝尔块斯耽搁一场戏为例,我们可以领会到导演的结构技巧:安置好妹妹后镜头跟随哈雅特往门边跑;画面切换到教室阿巴卡向老师请求出去:镜头又转到哈雅特的教室,老师正在分发试卷,娜什眼往前方:这时我们以为哈雅特可以参加考试了。但是镜头转回家中,哈雅特被贝尔块斯奶奶挡住;随后镜头不断在家中的哈雅特、教室里的阿卡巴、哈雅特的教室里考试情况、回家路上的阿巴卡、家中的哈雅特之间转移和切换。用交替蒙太奇的叙事方式,喻示着时间越来越紧张,哈雅特的希望越来越渺茫。
二是纳墨扎尼巧妙地借助一些道具或影像细节,不露痕迹地推进叙事和阐释主题。重复的细节在叙事结构中起着重要作用,是构成影片结构稳定性、完整性和层次感的重要元素。
例如灯泡这个细节重复了好几次:首先是阿卡巴要做作业想点蜡烛,通过姐弟俩的对话和拉开关的动作我们知道停电的事实:然后在寄放妹妹的路上,穿黄色衣服的电工在检修电线;哈雅特;中往学校的路途中,电工一直在工作:在家里哈雅特用钢筋撬门进去之后,特写镜头里灯光闪了闪又灭了:最后在教室里面,镜头仰拍把哈雅特头上方的灯泡亮起来重复了一次。这个容易忽视的细节既暗示了时间的越来越紧张,又推动了叙事的发展:例如说明了因为停电水龙头没水,哈雅特才要去井里打水,导致钥匙掉到井里。另一个是被子细节的重复:第一次是画面中阿巴卡没有早餐吃很生气地把被子拉倒;第二次是近景中哈雅特抱起被子走到学校,我们根本不知道它能起什么用处?最后出现是在远景中,老师们看着外面裹在被子里面的纳贝特在“格格”地笑着,我们才,洸然大悟:重复被子的细节原来很关键。
三是导演巧妙地借助独白与对话来推动叙事、组织结构。例如菲特梅和阿巴卡的争论性对白,既点出了这次考试的难度,又暗示了哈雅特的好学和成绩优秀,同时还为后面的菲特梅的表现埋下伏笔。再如哈雅特的独白贯穿影片,喻示她为这次考试做的充分准备,也喻示了村子里人们生存现状的艰难。从贝尔戈姆阿姨家里出来,她心里默念着:细菌会导致贝尔戈姆感冒,还让娜什的脚不能走路。这处独白既说明第二次贝尔戈姆不在家的原因,又暗示了娜什坐在轮椅上是因为家里人在她小时候高烧时没有及时控制造成的悲剧。在催妹妹快快睡觉时充分利用时间复习,她想得到的电器没有电视机,暗示家中贫穷。她在走路时想到数学题目、想到英语单词fair和fare意思辨析、在打不开锁时想到杠杆原理,着力刻画她的决心和信心。这些对话和独白看似多余,但是看完整部影片我们就能体会哈雅特的坚韧的动力来自何方,也为导演把情节展开得合情合理的功力感到佩服。
除了结构的巧妙外,我们从摄影方式也能感受到简洁的导演风格。
因为“单纯是所有艺术创作中美的根本基础。”如何掌握在最短的时间里表达最多的意蕴,这要求导演的“精简”艺术。“用明显观察客体之像,抓住人性的心灵之真”,这是阿巴斯的导演风格的集中体现。简洁是叙事的高难度技巧,不同于简单的表述,它需要导演的真正叙事实力。因为简洁能最大限度地调动观众的想象能力,而简单只能使观众感觉到贫乏寡味。如果说反故事叙事的优势在于还原现实的混乱和无序的话,那么简洁叙事让观众更有补充现实的余地、发挥想象的空间。
从哈雅特做题开始到字幕出现影片结束一共有25个镜头,时间用了3分17秒。按景别来分,有3个全景,7个中景,15个特写。影片情节时间跟生活时间基本契合,颇有记录真实生活的味道。其中特写镜头占百分之六十,使得整场戏的节奏感依序渐进。戏剧性很强。如果按照情绪特征来分为有三个小段:首先是担心和害怕,然后是放心,最后是投入地做题。由开始的紧张转为放松,音乐也在最后几秒处缓缓而起,这多少地吸取了阿巴斯的“缓急并存”的导演风格。随着摄影机以男老师为中心作180度摇移,我们在近景中看到女老师拉着绳子,远景中哈雅特的妹妹在树中间悬挂着,“咯咯”地笑着。这个定格了22秒的经典长镜头,让我们回忆起前面的镜头:特写中哈雅特注视的目光,切换为近景中在太阳底下的被单上停着的小鸟。这么节省而又有呼应的镜头语言,使得整个影片紧凑有力,给观众意犹未尽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