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教学中要教育学生从读到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是“生本、师生、生生”多维对话的平台,是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结合,自觉实践,持之以恒,一定能领略到成功喜悦。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写作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新课标对于初中生的阅读要求是能够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会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对写作的要求是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表达力求有创意。那么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究竟该如何将阅读教学与写作训练结合起来呢?下面谈谈我的粗浅看法:
一、在教学中,指导学生认真选择材料
在写作时,要认真搜集素材,然后对所选的素材进行构思立意,列刚起草,最后再修改加工。在选择素材时,一定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觉得有话可说,有事可写。这样有利于学生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要指导学生抓住细节方面,从小处入手,切不可不着边际地夸夸其谈。要知道现实生活是作文之根本,写作的源泉。多姿多彩的校园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就是很好的写作素材。我们要善于去发掘生活、描写生活、讴歌生活。
我们书中就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比如:朱自清先生的《背影》,课文写父亲为“我”送行,并爬月台为“我”买橘子,其材料就取自平日生活,深刻地表现了父亲爱儿子,儿子怀念父亲的淳朴情感。宗璞的《紫藤萝瀑布》、黄飞的《甜甜的泥土》和程海的《三颗枸杞豆》等都是作者对生活的记录与感悟。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生活即课堂”的思想,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学会观察人和事,做生活的有心人,指导他们从生活中挖掘素材,积累素材,这样写作时便能有种得来全不费工夫的感觉。
二、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构思文章
作文中心主题明确了,材料选好了,紧接着就要对所选材料进行剪裁,也就是所谓的布局谋篇。此时,我们必须先围绕中心列好提纲,然后弄清楚内容的主次详略、怎样处理主要内容、如何写好开头与结尾和怎样过渡等,这样文章结构自然就会层次清晰,条理清楚。提纲列好了,就好比建造楼房有了图纸,能够做到纲举目张。文章材料详略安排,这是由主题思想来确定的。对于文章中的那些与表达中心思想的素材要详写,对于与表达文章思想主题关系不是很大的,要一笔而过。次要的事千万不能详写,否则会喧宾夺主;但是次要的也不可以不写,否则会造成情节不完整。略中有详,略写时不草率,抓住每个机会来烘托主题;详中有略,详写时不繁琐,利用详写来深化主题。通过课文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布局谋篇的能力。
这里我们继续以朱自清的《背影》为例,这篇文章就是采用一词贯穿构思法,即“背影”,文章从始至终以“背影”一词贯穿全文,使读者深深体会到一颗慈父心,体会到父子之间的深情。运用此法,要注意文章要扣紧一个字或词来写,只有这样,才有条件以此为辐射点,进行多角度地思考,才有利于有层次地、深入地进行描述或抒情,使文章丰满而有韵味。再比如:鲁迅的《社戏》一课,文章详写了作者与农家孩子一起看戏、吃豆的全过程,说明作者怀念的不仅仅是好戏和好豆,更多的是平桥村的老人和孩子那种朴实真挚的感情与和谐亲密的人际关系。这些详写的部分就好似红花一样,与作者的略写相称,很能够表现主题。
三、指导学生抓住细节描写
在阅读教学中应该指导学生在细节描写上下功夫,我们书中细节描写的例子也很多的。比如:《最后一课》,这篇小说的许多细节描写都十分耐人寻味。就拿作者描写屋顶上鸽子咕咕叫这一个细节来说,它使小弗郎士提出一个幽默的问题:“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旋即文笔骤收,戛然而止。答案,就留给读者去思索、补充。还有作品中前后出现的两次普鲁士军队的操练和军号声,教室里飞进的几只金龟子、黑板上书写的“法兰西万岁”几个大字,这些细节看来像是可有可无,实际上却举足轻重,它们起着烘托环境气氛、刻画人物性格和揭示主题思想的作用。每一个细节都蕴含新意,发人深思。再如《变色龙》中“大衣”这一警官奥楚蔑洛夫“变色”的道具选择,足见作者别具匠心、巧妙构思。至于经典美文《背影》,细节描写就更多了。父亲的四次背影、我的四次流泪,尤其是望父买橘时,父亲爬月台过铁道的背影描写更是经典中的经典。作者描写父亲的任何一个细微的动作都能够表达出其对儿子的爱。当父亲跌倒后,我打算去搀扶他的时候,细心的父亲很显然觉察到了“我”的用意,于是“扑扑衣上泥土”,故作轻松,生怕“我”担心。又如《一面》中作者抓住了鲁迅的外貌细节,多次提及到鲁迅先生的“瘦”而且瘦得叫人担心,还有对鲁迅先生的手的细节描写。这些细节描写一方面表现鲁迅的外貌特征,同时表现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敬爱之情。如果我们平时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真正领会这样的细节描写,难道还担心写不出生动作文吗?
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所以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一方面要加强阅读教学,另一方面要加强读写联系,做到读写渗透,读写结合。要引导学生把从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所以说,我们在语文的教学中,一定要重视读写结合教学,让我们的教学有一个更高的质的飞跃。
(责任编辑:刘宝瑞)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写作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新课标对于初中生的阅读要求是能够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会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对写作的要求是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表达力求有创意。那么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究竟该如何将阅读教学与写作训练结合起来呢?下面谈谈我的粗浅看法:
一、在教学中,指导学生认真选择材料
在写作时,要认真搜集素材,然后对所选的素材进行构思立意,列刚起草,最后再修改加工。在选择素材时,一定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觉得有话可说,有事可写。这样有利于学生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要指导学生抓住细节方面,从小处入手,切不可不着边际地夸夸其谈。要知道现实生活是作文之根本,写作的源泉。多姿多彩的校园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就是很好的写作素材。我们要善于去发掘生活、描写生活、讴歌生活。
我们书中就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比如:朱自清先生的《背影》,课文写父亲为“我”送行,并爬月台为“我”买橘子,其材料就取自平日生活,深刻地表现了父亲爱儿子,儿子怀念父亲的淳朴情感。宗璞的《紫藤萝瀑布》、黄飞的《甜甜的泥土》和程海的《三颗枸杞豆》等都是作者对生活的记录与感悟。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生活即课堂”的思想,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学会观察人和事,做生活的有心人,指导他们从生活中挖掘素材,积累素材,这样写作时便能有种得来全不费工夫的感觉。
二、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构思文章
作文中心主题明确了,材料选好了,紧接着就要对所选材料进行剪裁,也就是所谓的布局谋篇。此时,我们必须先围绕中心列好提纲,然后弄清楚内容的主次详略、怎样处理主要内容、如何写好开头与结尾和怎样过渡等,这样文章结构自然就会层次清晰,条理清楚。提纲列好了,就好比建造楼房有了图纸,能够做到纲举目张。文章材料详略安排,这是由主题思想来确定的。对于文章中的那些与表达中心思想的素材要详写,对于与表达文章思想主题关系不是很大的,要一笔而过。次要的事千万不能详写,否则会喧宾夺主;但是次要的也不可以不写,否则会造成情节不完整。略中有详,略写时不草率,抓住每个机会来烘托主题;详中有略,详写时不繁琐,利用详写来深化主题。通过课文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布局谋篇的能力。
这里我们继续以朱自清的《背影》为例,这篇文章就是采用一词贯穿构思法,即“背影”,文章从始至终以“背影”一词贯穿全文,使读者深深体会到一颗慈父心,体会到父子之间的深情。运用此法,要注意文章要扣紧一个字或词来写,只有这样,才有条件以此为辐射点,进行多角度地思考,才有利于有层次地、深入地进行描述或抒情,使文章丰满而有韵味。再比如:鲁迅的《社戏》一课,文章详写了作者与农家孩子一起看戏、吃豆的全过程,说明作者怀念的不仅仅是好戏和好豆,更多的是平桥村的老人和孩子那种朴实真挚的感情与和谐亲密的人际关系。这些详写的部分就好似红花一样,与作者的略写相称,很能够表现主题。
三、指导学生抓住细节描写
在阅读教学中应该指导学生在细节描写上下功夫,我们书中细节描写的例子也很多的。比如:《最后一课》,这篇小说的许多细节描写都十分耐人寻味。就拿作者描写屋顶上鸽子咕咕叫这一个细节来说,它使小弗郎士提出一个幽默的问题:“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旋即文笔骤收,戛然而止。答案,就留给读者去思索、补充。还有作品中前后出现的两次普鲁士军队的操练和军号声,教室里飞进的几只金龟子、黑板上书写的“法兰西万岁”几个大字,这些细节看来像是可有可无,实际上却举足轻重,它们起着烘托环境气氛、刻画人物性格和揭示主题思想的作用。每一个细节都蕴含新意,发人深思。再如《变色龙》中“大衣”这一警官奥楚蔑洛夫“变色”的道具选择,足见作者别具匠心、巧妙构思。至于经典美文《背影》,细节描写就更多了。父亲的四次背影、我的四次流泪,尤其是望父买橘时,父亲爬月台过铁道的背影描写更是经典中的经典。作者描写父亲的任何一个细微的动作都能够表达出其对儿子的爱。当父亲跌倒后,我打算去搀扶他的时候,细心的父亲很显然觉察到了“我”的用意,于是“扑扑衣上泥土”,故作轻松,生怕“我”担心。又如《一面》中作者抓住了鲁迅的外貌细节,多次提及到鲁迅先生的“瘦”而且瘦得叫人担心,还有对鲁迅先生的手的细节描写。这些细节描写一方面表现鲁迅的外貌特征,同时表现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敬爱之情。如果我们平时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真正领会这样的细节描写,难道还担心写不出生动作文吗?
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所以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一方面要加强阅读教学,另一方面要加强读写联系,做到读写渗透,读写结合。要引导学生把从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所以说,我们在语文的教学中,一定要重视读写结合教学,让我们的教学有一个更高的质的飞跃。
(责任编辑:刘宝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