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翻译学视角下的诗歌翻译比较研究

来源 :校园英语·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ngqiangd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如果我们将翻译视为一种社会活动,那么社会因素将会影响译者决策。本文通过比较《西风颂》三个译本并找出三者之间的不同之处,结合社会翻译学的相关理论,寻找导致译本不同的原因,进而探索翻译中制约译者决策的社会因素。并提出制约译者决策的社会因素在翻译学习和实践中对学习者的影响。
  【关键词】社会翻译学 《西风颂》 译者决策 影响因素
  一、引言
  在平时的翻译学习中我们一定会发现即使通过相同的翻译理论,不同的译者对同一文本的翻译也不尽相同。以至于许多学者对翻译从各个维度上进行了研究。其中有语言学,文学,跨文化等等。到了20世纪90年代,随着学者的研究越来越深,翻译的领域也越来越广。开始逐步引入社会学的理论。并构建社会翻译学的理论体系。翻译作为一种以语言为媒介的交际活动,自然也就具有了参与构建社会秩序的功能,因此其社会属性不言自明。本文将从社会翻译学的角度对同一句诗不同译者的不同译本进行分析,首先本文以一句诗为切入点,用社会翻译学理论中的“场域”,“文化资本”以及“译者惯习”对译本进行比较分析。然后从对三位译者所生活的时代背景以及个人经历进行比较分析,最后通过分析比较总结找出制约译者决策的社会因素。
  二、翻译社会学
  自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翻译学者纷纷借鉴皮埃尔·布迪厄的社会学理论探讨翻译的社会语境化问题,把翻译视为一种社会调节活动,积极探索翻译的社会维度。本文通过借鉴布迪厄社会学概念中场域,资本以及惯习下的分支——译者惯习,对不同译本进行分析。
  首先如果我们将场域整体视为一个大海,那么从文化方面出发将我们比作为一类攻击性较小的海洋生物即文学场域。从经济方面考虑,从商的这一部分人可以被比作较有杀伤力的一类海洋生物即经济场域。从政治的这一方面出发,从政的这一类人群可以被比作最具有杀伤力的一类海洋生物即权力场域。在场域这个纷繁复杂的海洋中,各类海洋生物之间既有斗争,但同时也有协作。各个层次之间相互制约同时也相互依存。译者作为社会的人,同时被各个场域的因素影响着。比如说,有时候大部分的译者在经济方面的造诣不如从商人士,所以译者在很多时候处于被支配的地位,和从政的人士相比较,又没有太多的话语权。逐年累月生活在这样复杂的环境中,每一位译者的周遭环境更是不尽相同,这也就是为什么在译文上会有差异的原因了。
  从布迪厄的理论出发,根据人们所处的场域不同,其所拥有的资本也不同。资本又可以分为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经济资本分为大环境和译者个人的经济资本:大环境上关系到经济制度和经济状况,如经济发展速度、物質丰富程度、人民生活状况等。而个人的经济资本则是自身的贫富差距等;文化资本是指在人们的生活过程中所接受的教育。其中包括社会的教育、科技、文艺、道德、还有风俗习惯及译者个人的宗教、价值观念等;社会资本通俗来说就是人脉,此外,当时政局的稳定情况、言论的自由度、媒介的受控度等都对译者的翻译过程有很大影响。
  布迪厄的惯习概念强调的是个体在社会化中培养而成的思维习惯和行为倾向。如译者在社会活动中所受到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译者在家庭教育、学校学习、工作环境中不断的接触社会,有了每个人独一无二的经历,渐渐地,将自己的思考问题的方式形成定势。在每一次的翻译实践中就会逐渐的显现出来,这些变化有时是连译者本身都注意不到的。
  三、《西风颂》写作背景
  雪莱的《西风颂》 写于 1819年秋天, 当时诗人正在佛罗伦萨附近的阿诺河畔的一片树林中漫步,狂风暴雨骤然来临,因受到狂风暴雨的感染, 雪莱由此创作出了《西风颂》。全诗既表现了诗人澎湃的激情,也体现出了西风狂放的气势。早在20世纪20年代,郭沫若就已经译过这首诗,之后,又陆陆续续有人重译,进而出现了很多不同的译本。本文选出郭沫若、施颖洲、王佐良三位作家的译本,从社会翻译学角度进行比较分析。
  四、原诗及译文分析比较
  在《西风颂》第一节雪莱写的“Thine azure sister”三位译者的译本不尽相同。
  郭沫若译为“你那阳春的青妹”。
  郭沫若增译出了“阳春”一词。阳春本身的含义是指温暖的春天,在这里有比喻的意义,比喻西风的恩泽。郭沫若生活在40年代到70年代,他主张“风韵译”在翻译界独树一帜,也就是说他把一首诗看作一个整体,并不主张一字一句译出,更注重诗歌的格调和韵律,所以在翻译过程中经常使用增译、减译等很多意译手法,这一句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语言是思想的直接体现,思想则由经历沉淀。郭沫若的一生共有两次留日经历。这两次独特的经历在潜移默化中就形成了郭沫若的惯习。他的留学经历也成为了他日后做翻译工作的文化资本。第一次是求学,当时他就读的学校是日本的九州帝国大学;第二次是避难,事发南昌起义之后。旅居日本期间,雪莱、歌德等诗人的作品和创作理论正在日本盛行,并深深地吸引着他。因此,当时的郭沫若既受到日本文学的影响,又崇尚西方浪漫主义诗学,而且也无法完全摒弃中国传统诗学理论。在这种多元化场域下生活的郭沫若,形成了其独有的多元翻译习惯。在这句译诗中出现的“阳春一词”便饱含日本九州的风土信息。赋予雪莱笔下的西风另外一层文化内容。
  施颖洲译为“你那浅蓝的姐姐”。
  施颖洲在处理“azure”的时候采用了直译的方法,译为“浅蓝的”。直译的特点是最大限度的忠实原文,保持原诗的所有语义关系。译者是五四运动的同龄人, 童年时期即移居菲律宾, 截然不同于其他两位译者生活的场域。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较少。因此,他对“西风”一词在中国文化中所代表的“萧条、凄凉”等蕴含的理解不是很深刻。所处的场域不同,其所拥有的文化资本也不同。菲律宾的语言环境很独特,尽管地处“ 华语文化圈” 的外围地区,但是菲律宾国内有许多种语言, 而且大多数人说的是英文。从文化资本的角度来看,他的生活环境比较接近源语语言文化,在他本身受益于当地的文化以及语言风格的熏陶与渲染的同时却忽略了“西风”在中国的传统意义。在英语文化中,西风是报告春天消息的风,在英国人的眼中西风是温暖的,与中国文化中西风的蕴含截然不同。文化资本的不同导致了译者的翻译惯习不同,体现在不同的译文文本上。施颖洲的译文虽然更接近原文文化,但是对其他汉语读者这一受众的文化认同考虑的比较少一些。   王佐良将其译为“你那青色的东风妹妹”。
  王佐良的译文中增译出的“东风”使得译本更加能被中国读者这一受众群体理解。因为在雪莱的诗中,西风的气势是磅礴的,高歌猛进的。在他的笔下,漫天黑浪,狂风暴雨皆因西风所致,地中海的宁静以及大西洋的翻江倒海都是因为西风的猛吹。所以译者在做此句翻译时首先要跨越出对“西风”固有的文化理解。在中国提到“西风”一词,大多会有凄凉、萧条之感,且多有离别之意。如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中的“古道西风瘦马”还有李清照的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等等。从地理位置上来看,英国的地理位置和中国是截然不同的。英国西面临近大西洋,所以英国的西风是带有春天的气息的。英国人很喜欢歌颂西风的温暖与舒适。有一句英国谚语 “When the wind is in the west ,the weather is at the best”.而在中国,东风才是春天的风。与施颖洲的早年经历不同的是,王佐良先生有着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造诣,而且青年时期,王佐良先生还有着一段英国留学的独特经历。这就是王佐良先生独一无二的资本。他毕业于清华大学的外语系,后赴英牛津大学攻读英国文学研究生,得以充分感受当地文化。在最贴近源语文化的场域中学习,生活。所以,他对英汉语言在文化差异上的理解更深刻、更全面。以至于能够形成他特有的翻译习惯即译者惯习。译文“你那青色的东风妹妹”更能让读者感受到雪莱笔下西风的神韵。
  五、结语
  对于《西风颂》第一节中同一句“Thine azure sister”的翻译,这三位身处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华人翻译家译出了风格迥异的译本。翻译社会学就是将翻译看作是社会行为的不可否认的一部分,看作是一种受社会诸因素调节的活动。社会性是翻译的本质属性,从社会学视角,我们从翻译的本质属性的角度来观察和阐述翻译活动和译者与社会、文化、经济之间的关系。他们所做出的不同译文从侧面反映出了社会因素是制约译者决策的重要因素,如译者的生活的时代背景、独特的经历等。三位译者分别处于中西文化交融的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域,社会因素决定了他们的译文风格迥异,因此社会因素在很多方面上制约着译者的决策。由此看来,从社会学视角进行翻译研究,是一种有益的尝试,所以,在以后的翻譯活动中哟要重视社会学在翻译学中所起的作用,注意地域差异,注意文化差异,注意时代差异等对译者的影响。此次研究不足之处就是对制约译者的社会因素的总结系统性不强,案例分析的普遍性不强。接下来的研究方向将仍围绕此课题,展开深入的研究,并试图系统的总结,为翻译学习者以及研究者提供更加广阔的视角。
  参考文献:
  [1]王洪涛.建构“社会翻译学”:名与实的辨析[J].中国翻译,2011.
  [2]李红满.布迪厄与翻译社会学的理论结构[J].中国翻译,2007.
  [3]王悦晨.从社会学角度看翻译现象[J].译学研究,2011.
  [4]常铭芮.曾喆.从《西风颂》的翻译看“五四”以来西方诗学对译者的影响[J].中州大学学报,2005.
  [5]颜美娟.“西风”的内涵——雪莱《西风颂》中“西风”的含义辨析[J].武夷学院学报,2015.
  [6]武光军.翻译社会学研究的现状与问题[J].外国语,2008.
  [7]黄万武.张佳.国内外社会翻译学理论研究综述[J].内肛科技,2013.
  [8]胡牧.翻译研究:一个社会学视角[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
  作者简介:
  鲁红月(1993-),女,辽宁本溪人,辽宁对外经贸学院英语系2013级本科生,英语翻译专业大三学生,主要从事文化翻译研究。
  张丽敏(1976-),女,辽宁大连人,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副院长,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英汉语言文化翻译。
其他文献
【Abstract】In the recent two decades, the computer industry and internet business have significant development all over the world which provide a cradle for the coming of new Chinese Internet words. Ma
【摘要】作为高职英语教育改革的重要部分,教学团队的建设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学水平以及优化教师群体文化的必要条件。通过分析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公共英语C级教学队伍及建设途径的探索,论证在高职建立公共英语教学团队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关键词】C级教学 团队建设 分级教学  一、高职英语团队建设的背景  1.团队建设研究现状。职业院校的教师团队不仅是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等一批专业素质高、实践能
【摘要】古往今来,海洋都是诗歌中的典型意象。通过英汉诗歌中“海洋”意象的实际比较和分析,挖掘其深层内在含义。旨在揭示中外诗人对海洋的情感,各国民族文化、心理、性格以及海洋战略意识的共性与差异。  【关键词】海洋 英汉诗歌 情感对比  中华文化起源于大河文明,但汉语诗歌对海洋的描写,依然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诗经。早在《诗经·小雅·沔水》就有“沔彼流水,朝宗于海”的诗句。欧洲文明的源头克里特-迈锡尼文
【摘要】《月亮与六便士》是毛姆的代表作之一,作家关注人的精神追求与社会环境之间的联系,塑造了一位反抗传统道德,追寻永恒之美的艺术家形象。主人公言行虽极富争议,但展现了毛姆一贯的人性复杂的哲学思想,并揭示了作者多元化的价值观,引发现代人对人生抉择和社会压力的重新思考。  【关键词】反叛 精神追求 狭隘道德 复杂性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是英国著名的剧作家,小说家,散文家和评论家。作为一位对生活细节观
【摘要】语码转换作为语言交流中的常见现象引起了来自不同领域的关注。大学校园为语码转换提供了天然的平台。通过对大学生日常会话的语料收集,本文简述了大学生语码转换的主要形式及其语用功能。  【关键词】语码转换 形式 语用功能  社会语言学家用语码(code)这一术语来指代“人们用于交际的任何符号系统”,它可以是一种语言,也可以是一种方言或其他语言变体,甚至可以是指一种语体,如正式语体或非正式语体。比如
【Abstract】Love is an eternal theme of literature which plays a vital role in people’s life. With cultural exchanges,the acceleration of globalization,and cultural integration, Chinese and Western’s vi
【摘要】英国小说家罗琳的系列小说《哈利·波特》中人物西弗勒斯·斯内普是个值得探讨的重要角色,他的人生轨迹处处体现出作者的存在主义哲思。存在主义集大成者萨特强调文学与哲学的结合。本文从“自由选择和责任”,“他者是地狱”,“孤独与死亡”几个方面对斯内普进行存在主义分析,为解读书中人物和作者思想提供了一种途径。  【关键词】《哈利·波特》 西弗勒斯·斯内普 存在主义  《哈利·波特》系列以霍格沃茨魔法学
【摘要】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利用微视频或任务清单等方式让学生课前自学,提倡“学习知识在课外,内化知识在课堂”,这既能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又使高中英语课堂的教学效果得到有效提高。  【关键词】翻转课堂 高中英语 阅读教学  2006年,美国林地公园高中科学学科的化学教师乔纳森·伯格曼和亚伦·萨姆斯开始将翻转课堂(the flipped classroom)教学模式
This is a brief comment on the study done by Peter D. Macintyre, Carolyn Burns, and Alison Jessome in Ambivalence About Communicating in a Second Language: A Qualitative Study of French Immersion Stud
【摘要】本文以日裔英籍作家石黑一雄的作品千万别让我走为例,从克隆人的悲惨命运作为出发点,探索了现代社会科技高度发达的背景下人性的善恶纠葛,讽刺了乌托邦主义者人性本善的论调。  【关键词】千万别让我走 人性纠葛 讽刺  一、引言  对于人性的探索是文学作品经久不衰的热点之一,也是乌托邦和反乌托邦作家主要探索的问题之一。如果说乌托邦是基于人性本善这一立场出发,那反乌托邦的出现则是人性本恶的结果。乌托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