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灯戏古茶文化鲜活演绎

来源 :海峡摄影时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san6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政和是我国著名的白茶原产地,产茶历史悠久。北宋政和年间,茶叶就被列为朝廷贡品,宋徽宗皇帝喝了贡茶白毫银针,龙颜大悦,将年号赐作县名。茶叶生产的繁荣,民间各种茶事活动应运而生。清中叶,茶灯戏从江西传入政和,主要流行于东平、苏地等地,表演形式是用灯笼、茶篮、扇子、手帕、彩伞等道具和舞蹈动作,表演时载歌载舞,极具观赏性和娱乐性。每年正月是其主要活动时期,村头村尾、农家小院均为演出场所。特别是在新春期间,常形成“茶灯闹元宵”的盛景。
  政和茶灯戏在汲取和融入一些地方民间歌舞后,使其表演更加清新明快,活泼优美。内容多反映农村生活,有男女爱情悲欢离合的感情戏,有伦理道德和善恶报应的哲理戏,语言生动朴实,唱词通俗易懂。
  东平民间茶灯戏艺人李贤梦介绍说,政和茶灯戏传统剧目有100多种,本戏有《赵玉林》《青龙山》《三家福》《割肉记》《卖花记》等,小戏有《双福船》《补缸》《怔氏劝夫》《看相》《卖杂货》《牡丹对药》等,但很多失传,现在可以表演的剧目有30多种。
  近年来,政和县在发展茶叶经济中融入茶文化,使经济和文化实现互促互动。东平镇对茶灯戏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和保护,使得早些年在政和农村流行一时,现几近濒临失传的民间戏剧艺术瑰宝得以重焕生机。
  每当新年渐近,各路戏家的相继露面,乡村的文化气息,一天比一天浓郁起来。茶灯、龙灯、木偶戏、半班等是每年必不可少的戏曲节目。当人们忙着采购年货时,另一批人正紧锣密鼓地进行一些传统曲目的排练。茶灯也是其中之一,这种用方言唱出来的戏曲,非常具有地方特色,老人孩子爱的就是那么一种情趣。《采茶戏》中勤劳善良的采茶妹,都风情万种,贴近老百姓生活,让老百姓觉得可亲可爱。
  茶灯并不是灯,它不同于元宵热闹时的各种花灯。但是,这种以灯命名的乡村戏曲确是必有“茶灯”才配得上这称号的。
  演茶灯其实真的很辛苦,一个晚上有时演上十几场,走村串户。只要“帖子”上标明了戏团是哪天几点钟到,哪怕是遇上雨雪天,也风雨无阻。当半夜里听到“劈里啪啦”的鞭炮声、“当当当”的磬子声和热闹脆亮的唢呐声时,大人小孩们便再也不贪恋被窝的温暖,一骨碌爬起,迅速把衣服套上,把门“砰”一关就赶着去看了。
  戏台上灯火通明,大大的蜡烛点起,全场挤得密不透风,穿着大红色客家礼服的班主先向祠堂正前方的神位鞠躬行礼,然后开始拖长声音唱起来。
  鞭炮声又一次雄壮地响起,唢呐声起劲地吹,锣鼓咚咚地敲,钹儿、磬儿闹得欢。老的、少的,男的、女的,大家的情绪无不被调动得高昂起来。
  当二胡悠扬的曲调响起,伴着脆亮亮的唢呐伴奏声,化着浓妆的茶妹子婀娜地扭着腰肢上场了,有时候嗓子唱哑了,也没有人责怪,相反,观众自发地帮唱起来,茶妹子扭得更起劲了,观众帮唱得愈发响亮了。
  这样的场景现在已经也再看不见了。当远远地站在稀稀疏疏的人群之外,听见熟悉的唱腔,心里翻滚起儿时逐渐远去的记忆:雨雪中,一群孩子正跟在敲锣打鼓的队伍后边,挤在密密的人群中,一遍又一遍地看着唱着相同的剧目。
  那渐远的茶灯,那渐远的茶妹子,也许,已经成为了永远的回忆。
其他文献
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永安大腔戏,是福建省自1949年以来发现的古老剧种之一,有弋阳腔活化石之称,现仅存于永安市青水畲族乡丰田村。  大腔戏也称大门腔,因“大嗓子唱高腔,大锣大鼓唱大戏”而得名,是客家南迁时带入的剧种。大腔戏源于唐代的江西,清初至中叶繁盛,后来辗转传入永安,已有600多年历史。  大腔戏属于弋阳腔系统,粗犷古朴,唱腔结构为曲牌连套式,起伏大,音高亢,唱时大小嗓结合,
期刊
闽西汉剧,俗称“乱弹”,光绪年间,因受粤东“外江戏”(今广东汉剧)影响而改称“外江戏”;流行于以龙岩为中心的闽西各县、市以及闽中、闽南部分县市。其名称多被误解为“流行于闽西的武汉汉剧”,其实它源于清中叶湖南祁阳的楚南戏(今称祁剧)。在30年代,广东《汕头日报》编辑钱热储著文倡议,将广东的“外江戏”(楚南戏)称为“广东汉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区别“广东汉剧”而取名“闽西汉剧”。  闽西汉剧是
期刊
泰宁梅林戏源于清乾隆年间,由徽班传入后受方言影响,吸收地方小调、民歌和道教音乐,形成具有泰宁地方特色的剧种,其唱腔、曲牌、剧目、表演独具一格,是中原文化与闽越古文化结合的艺术标本,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梅林戏俗称土戏、土京戏,是福建省汉族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泰宁、将乐、顺昌、邵武、光泽等地。2006年5月20日,泰宁梅林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清乾隆
期刊
福建省三明市泰宁县新桥乡大源村的傩舞自北宋初年传入,原为“和藩舞”,经千百年传承,已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俗舞蹈,被誉为民间舞蹈的“活化石”。  在“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福建省泰宁县大源村,有一种被誉为民间舞蹈“活化石”的傩舞。早年,它一度繁盛,上世纪50年代却被认为是封建迷信而禁演,沉寂了整整40年。如今,千年古傩“复活”了,它抖落尘埃,重放异彩,2005年被列为福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泰宁傩舞
期刊
我国戏曲界专家曾认为四平腔已消失绝迹,但想不到在上世纪80年代初,却意外在福建闽北山区被发现,一时轰动全国戏曲界,被视为四平腔的活文物。2006年5月20日,四平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杨源,福建政和县的一个偏远山村。每到农历二月初九和八月初六,村里总要在祭祖之后,连续上演三天的四平戏。杨源的四平戏道具虽不华丽,演得也没有专业演员精彩,却有名气,有韵味。  四平戏又称
期刊
安徽池州傩戏是以驱鬼疫祈吉祥为目的请神敬祖的一种祭祀活动,它以戏曲演出的形式出现,娱神娱人,“人神共赏”。数百年世代沿袭,很少受外来艺术影响,亦很少经文人加工,风格古朴粗犷原始蛮赫,被学术界誉为中国“戏曲活化石”。  池州傩戏源于图腾崇拜意识,主要流传于安徽九华山麓方圆百公里的贵池、石台和青阳等县(区),尤其集中于池州市贵池区的刘街、梅街、茅坦等乡镇几十个大姓家族,史载“无傩不成村”。它无职业班社
期刊
根植于历史文化名城泉州的提线木偶戏,古称“悬丝傀儡”,又名“丝戏”,民间俗称“嘉礼”,乃流行于闽南语系地区的古老珍稀戏种,数百年形成了一套稳定而完整的演出规制和700余出传统剧目。  福建泉州提线木偶戏,古称“悬丝傀儡”,源于秦汉。据记载,至迟于唐末五代已在泉州及周边地区流行。此后历经宋、元、明、清以至当代,传承不辍。至今保存700余出传统剧目和由300余支曲牌唱腔构成的独有剧种音乐“傀儡调”(含
期刊
芗剧,起源于福建漳州。明末清初,郑成功率部收复台湾,把流传于漳州的“歌仔”(锦歌)、“车鼓弄”等民间艺术带到台湾。新中国成立后,歌仔戏正式改称芗剧。如今,芗剧以成为福建省五大剧种之一。  孕育时期  歌仔戏的孕育,始于明末清初,闽南文化大量传入台湾。它孕育的过程,就是汉文化,包括闽南文化传播台湾、扎根台湾的过程;也是汉文化和台湾少数民族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中华文化新的子系统——台湾文化的过程。  闽
期刊
冬天已经到来,在冰岛的一个海滩上,一块重达800磅(约合363公斤)的大冰块在月光照耀下晶莹剔透。冰川消退后形成的泻湖,将冰块冲到了这里。摄影师詹姆斯·巴洛格试图在冰川消融的悲剧中寻找美丽,他将这些冰块称为“冰钻石”。
期刊
一、引言  比喻词语是通过比喻的造词方式孳生的词语。由于过多地涉及意义,该类词语饱受质疑,与其他造词方式造出的词语很难截然分开。需要正视的问题是,比喻词语的结构和意义具有一定程度的特殊性,有时成为中文信息处理时的瓶颈。比如结构相同而意思不同的“白菜”和“木鱼”:“白菜”是“菜”而“木鱼”却不是“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