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情以入文。”可见,情感在文章中的作用非同小可。很多学生一提到作文就叫苦连天,他们把写作文看成拼文凑文榨文,生活一片空白,内心一潭死水。任何现象对他们的情感都是苍白无力的,任何情景都不能触动他们的内心,更不能震撼他们的灵魂。无动于衷,麻木被动,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又如何能在作文中妙笔生花呢?德国大作家歌德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没有情感,也就不存在真正的艺术。”作文源于真情实感。唯有情动,方能辞发。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情感,使学生顺利写出好文章呢?
一、沟通交流,营造情感氛围
作文教学不需要演戏,需要的是教师在轻松随意的沟通交流中激发学生的真情实感。笔者曾上过一堂作文聊天课,说说最使自己感动的一段经历,要求学生畅所欲言。以真情打动自己,感动别人。当时我发起聊天,讲述了父亲车祸的那段经历,我说你无法想象上午为我送鱼的父亲,下午就那么直挺挺地躺在那儿,再也不能跟你说一句话。那几个月整天心如刀绞,午夜梦回都是父亲的身影,谆谆的教导,整日里神思恍惚,想着父亲见我如此悲痛肯定会痛不欲生的,想着父亲在“天上”可否自己照顾好自己……教室里一片寂静,有学生潸
然泪下。同学们也纷纷发言,有位学生讲起自己初中时的一段经历,初二那年同桌身患绝症,去探望时两人约好出院后共游海边,去看日出。一个月后,却听到他离开人世的消息,当时泪止不住地往下流,完全不能控制,那一晚竟然在梦中与他在海边共迎旭日。还有一个学生讲了自己当老板的父亲有了小三,含辛茹苦的妈妈为了给他一个正常的环境,把委屈深埋于心。直到有一天,他看见父亲牵着一个陌生女人的手,他冲上前去……回家后追问母亲直至与母亲抱头痛哭。一段段深埋于心的往事,一股股正在教室里膨胀蔓延的情感,此情此景下催生出的作文怎能不使人感动呢?
学生顺利写出记忆中的一个人、一件事。真的,那次作文出奇的好。真诚的交流,以心换心,让学生的思想欢唱,灵魂起舞。作文便如抽芽舒叶,伸展自如,必然开出最美的花,结出最美的果。
二、熏陶感染,催化情感厚度
情感具有一定的感染性,法国作家狄德罗曾说:“没有情感这个品质,任何笔调都不可能打动人心。”“不精不诚,不能感人,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教师只有润物细无声的熏陶感染,才能培育出学生的的丰富情感,方能增强其情感的厚度。
在讲《江南的冬景》时,我展示富春江一带的山水图片,并引导学生探讨从中读到些什么?有人说从中看到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魔力,有人说从中读到祖国大好河山的美丽妖娆,有人说读到漫步风景如画山林的惬意,有人说读到一种“窥谷忘反”“望峰息心”的平静,有人说读到世外桃源的美好……我惊奇于学生的感悟,并作进一步补充:曾经去过富春江一带旅游,坐在乌篷船上,感受“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悠闲。江山画卷和人生画卷又何其相似,高低起伏,曲曲折折是人生的常态,重要的是领略沿途的风景,一路向前,生命重在参与,奋勇直前,不断超越,方能一马平川,谱写壮丽的人生。
学生思想情感在交流中不断深入,这些从心灵深处迸发的情感,即便一开始很幼稚,但这些鲜活的情感必然融进其血肉,在不经意间体现出来,影响其一生。在熏陶感悟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挖掘生活的内涵、生命的价值,学生必然会在以后的作文中表现出来。
三、涵养领悟,深挖情感内涵
巴金曾说:“我之所以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情感。”每个学生都是精彩纷呈的万花筒,对自然社会的所见所闻所思所识,会激活他们的写作思维,提升他们的思想。所以,我在作文教学中,提倡学生写心灵随笔,书写真实的自我,在保密的前提下与我交流。看着他们的见闻感触、心灵独白,内心莫名的感动,生命之泉在真诚的流淌,心也随他哭,随他笑,随他感,为之叹。真实的生命感悟,内涵有时异常深刻,闪烁着人性的光辉。
有一位残疾的学生这样写道:我是一个残疾人,但我知道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虽然天生缺陷,但也可理解成这是上天给我的磨练,让我做一个坚强勇敢的自己。身体残疾不可怕,心种阳光,便会春暖花开。读着这样的话语,真为他喝彩,他已经领悟到了生命的实质,触摸到了生命的缺憾之美,看着他们发自肺腑的言语,自己的心灵也为之震颤。看着学生不断的成长,情感日益细节化、敏锐化、深刻化,由衷地替他们高兴。没有感情这个品质,任何笔调都是苍白无力的,有了激情,方能文思澎湃;唯有情深,文章方能意味深长。
情至深处文自工,洗尽铅华见真淳。让作文闪烁生命的光彩,而不再成為学生的沉重负担。教师要突破传统思维的桎梏,把情感移入到作文教学中,敲醒学生沉睡的心灵,方能让学生“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让学生的心灵敏感于社会,敏感于人生,才能“见花落泪,对月伤怀”,才能写出至情之文。
作者单位:江苏省启东市第一中学(226200)
一、沟通交流,营造情感氛围
作文教学不需要演戏,需要的是教师在轻松随意的沟通交流中激发学生的真情实感。笔者曾上过一堂作文聊天课,说说最使自己感动的一段经历,要求学生畅所欲言。以真情打动自己,感动别人。当时我发起聊天,讲述了父亲车祸的那段经历,我说你无法想象上午为我送鱼的父亲,下午就那么直挺挺地躺在那儿,再也不能跟你说一句话。那几个月整天心如刀绞,午夜梦回都是父亲的身影,谆谆的教导,整日里神思恍惚,想着父亲见我如此悲痛肯定会痛不欲生的,想着父亲在“天上”可否自己照顾好自己……教室里一片寂静,有学生潸
然泪下。同学们也纷纷发言,有位学生讲起自己初中时的一段经历,初二那年同桌身患绝症,去探望时两人约好出院后共游海边,去看日出。一个月后,却听到他离开人世的消息,当时泪止不住地往下流,完全不能控制,那一晚竟然在梦中与他在海边共迎旭日。还有一个学生讲了自己当老板的父亲有了小三,含辛茹苦的妈妈为了给他一个正常的环境,把委屈深埋于心。直到有一天,他看见父亲牵着一个陌生女人的手,他冲上前去……回家后追问母亲直至与母亲抱头痛哭。一段段深埋于心的往事,一股股正在教室里膨胀蔓延的情感,此情此景下催生出的作文怎能不使人感动呢?
学生顺利写出记忆中的一个人、一件事。真的,那次作文出奇的好。真诚的交流,以心换心,让学生的思想欢唱,灵魂起舞。作文便如抽芽舒叶,伸展自如,必然开出最美的花,结出最美的果。
二、熏陶感染,催化情感厚度
情感具有一定的感染性,法国作家狄德罗曾说:“没有情感这个品质,任何笔调都不可能打动人心。”“不精不诚,不能感人,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教师只有润物细无声的熏陶感染,才能培育出学生的的丰富情感,方能增强其情感的厚度。
在讲《江南的冬景》时,我展示富春江一带的山水图片,并引导学生探讨从中读到些什么?有人说从中看到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魔力,有人说从中读到祖国大好河山的美丽妖娆,有人说读到漫步风景如画山林的惬意,有人说读到一种“窥谷忘反”“望峰息心”的平静,有人说读到世外桃源的美好……我惊奇于学生的感悟,并作进一步补充:曾经去过富春江一带旅游,坐在乌篷船上,感受“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悠闲。江山画卷和人生画卷又何其相似,高低起伏,曲曲折折是人生的常态,重要的是领略沿途的风景,一路向前,生命重在参与,奋勇直前,不断超越,方能一马平川,谱写壮丽的人生。
学生思想情感在交流中不断深入,这些从心灵深处迸发的情感,即便一开始很幼稚,但这些鲜活的情感必然融进其血肉,在不经意间体现出来,影响其一生。在熏陶感悟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挖掘生活的内涵、生命的价值,学生必然会在以后的作文中表现出来。
三、涵养领悟,深挖情感内涵
巴金曾说:“我之所以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情感。”每个学生都是精彩纷呈的万花筒,对自然社会的所见所闻所思所识,会激活他们的写作思维,提升他们的思想。所以,我在作文教学中,提倡学生写心灵随笔,书写真实的自我,在保密的前提下与我交流。看着他们的见闻感触、心灵独白,内心莫名的感动,生命之泉在真诚的流淌,心也随他哭,随他笑,随他感,为之叹。真实的生命感悟,内涵有时异常深刻,闪烁着人性的光辉。
有一位残疾的学生这样写道:我是一个残疾人,但我知道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虽然天生缺陷,但也可理解成这是上天给我的磨练,让我做一个坚强勇敢的自己。身体残疾不可怕,心种阳光,便会春暖花开。读着这样的话语,真为他喝彩,他已经领悟到了生命的实质,触摸到了生命的缺憾之美,看着他们发自肺腑的言语,自己的心灵也为之震颤。看着学生不断的成长,情感日益细节化、敏锐化、深刻化,由衷地替他们高兴。没有感情这个品质,任何笔调都是苍白无力的,有了激情,方能文思澎湃;唯有情深,文章方能意味深长。
情至深处文自工,洗尽铅华见真淳。让作文闪烁生命的光彩,而不再成為学生的沉重负担。教师要突破传统思维的桎梏,把情感移入到作文教学中,敲醒学生沉睡的心灵,方能让学生“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让学生的心灵敏感于社会,敏感于人生,才能“见花落泪,对月伤怀”,才能写出至情之文。
作者单位:江苏省启东市第一中学(226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