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动方能辞发

来源 :语文天地·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lfly2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情以入文。”可见,情感在文章中的作用非同小可。很多学生一提到作文就叫苦连天,他们把写作文看成拼文凑文榨文,生活一片空白,内心一潭死水。任何现象对他们的情感都是苍白无力的,任何情景都不能触动他们的内心,更不能震撼他们的灵魂。无动于衷,麻木被动,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又如何能在作文中妙笔生花呢?德国大作家歌德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没有情感,也就不存在真正的艺术。”作文源于真情实感。唯有情动,方能辞发。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情感,使学生顺利写出好文章呢?
  一、沟通交流,营造情感氛围
  作文教学不需要演戏,需要的是教师在轻松随意的沟通交流中激发学生的真情实感。笔者曾上过一堂作文聊天课,说说最使自己感动的一段经历,要求学生畅所欲言。以真情打动自己,感动别人。当时我发起聊天,讲述了父亲车祸的那段经历,我说你无法想象上午为我送鱼的父亲,下午就那么直挺挺地躺在那儿,再也不能跟你说一句话。那几个月整天心如刀绞,午夜梦回都是父亲的身影,谆谆的教导,整日里神思恍惚,想着父亲见我如此悲痛肯定会痛不欲生的,想着父亲在“天上”可否自己照顾好自己……教室里一片寂静,有学生潸
  然泪下。同学们也纷纷发言,有位学生讲起自己初中时的一段经历,初二那年同桌身患绝症,去探望时两人约好出院后共游海边,去看日出。一个月后,却听到他离开人世的消息,当时泪止不住地往下流,完全不能控制,那一晚竟然在梦中与他在海边共迎旭日。还有一个学生讲了自己当老板的父亲有了小三,含辛茹苦的妈妈为了给他一个正常的环境,把委屈深埋于心。直到有一天,他看见父亲牵着一个陌生女人的手,他冲上前去……回家后追问母亲直至与母亲抱头痛哭。一段段深埋于心的往事,一股股正在教室里膨胀蔓延的情感,此情此景下催生出的作文怎能不使人感动呢?
  学生顺利写出记忆中的一个人、一件事。真的,那次作文出奇的好。真诚的交流,以心换心,让学生的思想欢唱,灵魂起舞。作文便如抽芽舒叶,伸展自如,必然开出最美的花,结出最美的果。
  二、熏陶感染,催化情感厚度
  情感具有一定的感染性,法国作家狄德罗曾说:“没有情感这个品质,任何笔调都不可能打动人心。”“不精不诚,不能感人,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教师只有润物细无声的熏陶感染,才能培育出学生的的丰富情感,方能增强其情感的厚度。
  在讲《江南的冬景》时,我展示富春江一带的山水图片,并引导学生探讨从中读到些什么?有人说从中看到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魔力,有人说从中读到祖国大好河山的美丽妖娆,有人说读到漫步风景如画山林的惬意,有人说读到一种“窥谷忘反”“望峰息心”的平静,有人说读到世外桃源的美好……我惊奇于学生的感悟,并作进一步补充:曾经去过富春江一带旅游,坐在乌篷船上,感受“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悠闲。江山画卷和人生画卷又何其相似,高低起伏,曲曲折折是人生的常态,重要的是领略沿途的风景,一路向前,生命重在参与,奋勇直前,不断超越,方能一马平川,谱写壮丽的人生。
  学生思想情感在交流中不断深入,这些从心灵深处迸发的情感,即便一开始很幼稚,但这些鲜活的情感必然融进其血肉,在不经意间体现出来,影响其一生。在熏陶感悟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挖掘生活的内涵、生命的价值,学生必然会在以后的作文中表现出来。
  三、涵养领悟,深挖情感内涵
  巴金曾说:“我之所以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情感。”每个学生都是精彩纷呈的万花筒,对自然社会的所见所闻所思所识,会激活他们的写作思维,提升他们的思想。所以,我在作文教学中,提倡学生写心灵随笔,书写真实的自我,在保密的前提下与我交流。看着他们的见闻感触、心灵独白,内心莫名的感动,生命之泉在真诚的流淌,心也随他哭,随他笑,随他感,为之叹。真实的生命感悟,内涵有时异常深刻,闪烁着人性的光辉。
  有一位残疾的学生这样写道:我是一个残疾人,但我知道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虽然天生缺陷,但也可理解成这是上天给我的磨练,让我做一个坚强勇敢的自己。身体残疾不可怕,心种阳光,便会春暖花开。读着这样的话语,真为他喝彩,他已经领悟到了生命的实质,触摸到了生命的缺憾之美,看着他们发自肺腑的言语,自己的心灵也为之震颤。看着学生不断的成长,情感日益细节化、敏锐化、深刻化,由衷地替他们高兴。没有感情这个品质,任何笔调都是苍白无力的,有了激情,方能文思澎湃;唯有情深,文章方能意味深长。
  情至深处文自工,洗尽铅华见真淳。让作文闪烁生命的光彩,而不再成為学生的沉重负担。教师要突破传统思维的桎梏,把情感移入到作文教学中,敲醒学生沉睡的心灵,方能让学生“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让学生的心灵敏感于社会,敏感于人生,才能“见花落泪,对月伤怀”,才能写出至情之文。
  作者单位:江苏省启东市第一中学(226200)
其他文献
日本作家栗良平的《一碗清汤荞麦面》之所以成为一篇在世界上有影响力的当代小说,不仅因为母子三人直面困难的感人奋斗故事,更因为文中处处充满的关爱、和谐、温暖的格调和气息,触动了每一位读者内心深处那柔软的情感。文中充满人性的和谐氛围征服了读者,令每一位读者渴望和感动。  一、母子的窘迫忐忑与老板的热情善良  大年夜晚上已过10点,当北海亭面馆就要关门打烊的時候,进店的母子三人是何等的窘迫与忐忑:时间已晚
期刊
在新课标的引领之下,语文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科学、艺术地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引导方法:设疑提问,指引学生探究;游戏竞赛,激励学生探究;角色扮演,助学生切身体会;情境体验,教学生深入探究;归纳总结,促进学生能力提升,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提出:“教书必须教心,教心必先知心。”全国优秀教师陈祥书老师提出:“科学艺术的教是为了学生主动积极的学。”在目前的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学生传
期刊
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总是希望通过高效的语文课堂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素养。然而要提高课堂的效果,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首先要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引导学生快乐地学习。面对当今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这一教学宗旨,我们一定要从多方面考虑,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一、培养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快乐学习  教师可以通过自身的人格魅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指路人,其一言一行都会潜
期刊
“细节”虽说是“细微末节”,但绝不简单等同于一句话、一个动作或者一个神态。细节描写应当是最典型、最精练、最有表现力的细部刻画。细节描写需要我们在关键处驻足,“慢”说细微之处。下面和大家谈谈记叙文如何进行细节描写。  一、灵活选取细节描写的角度  细节描写是指对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环境或事件的某一局部、某一特征、某一细微事实所作的具体、细致、深入的描写。细节描写包括语言、外貌、神态、动作、心理、环境等
期刊
这节课是我在教学中的第二堂课,由于第一堂课没有设置充分的朗读环节,所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深入文本。另外,作品时代久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克服文言文这道难关,还要把自己放在作品中故事的年代里,去理解主人公的情感。因此,学习本文的难道较大,这也更加凸显了朗读的重要性。  一、导入(学生齐读引用的三句话)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中国古代文学的源头。作为后世文学的源头,诗经的爱情观对后世
期刊
高中文学类文本讲究艺术性,材料的安排能体现出作者的艺术匠心,高考题目的设计必然会牵涉到如何理解材料布局艺术。我们不仅要从整体把握,扣紧文本中心,做点与点、点与面的分析,引导学生准确理解文学类文本材料的布局艺术,还要从点与点的关系上,在结构安排的构思和微观材料信息上做更为深入的分析,从而切实提高学生应答能力。  一、从文本中心的根本上分析  无论哪一种文本,它的一切形式和内容的存在都必然离不开内在中
期刊
在高中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备课环节可谓重中之重。如果说上课是建造高楼大厦,那么备课就该是打地基。  一、理念先行——“教是为了不教”  学生在高中的学习应该是循序渐进的过程,高考关注的是他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所以教师在备课时,要关注教材的整体性与连续性,从客观上进行把握,明确什么阶段学什么,什么阶段教什么,学生能力达到什么水平。  课堂的主体是学生,所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思考就至关重要。2014年习
期刊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这样定位教育:“教育就是一颗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换言之,在课堂教学生成中,其他教师、学生对于教师的推动力,依然不可忽视。  一、如切如磋——教师之间的激发  教师的发展和进步,不是人云亦云,不是亦步亦趋,而是站在别人的肩膀上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教師间的激发就像是化学反应中的催化剂,促进了任课教师的思考,提高了备课效率。
期刊
在初中记叙文写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高中阶段学生记叙文的叙事能力,必须在叙事灵巧这点上下功夫,包括两方面:一是在众多事件中选取典型的事件;二是在一件事情的叙述中,选取最可寄托情感的部分,从而使得文章富有表现力,有余味。  如果说初中的记叙文写作要求叙事的完整有情感,那么高中记叙文写作要求便是叙事灵巧有余味。所谓灵巧,就是和呆板相对,能够做到以点带面,四两拨千斤,以最少的文字,达到叙事清楚又有余味的
期刊
随着2017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的公布,古代诗歌阅读题命题形式的调整也终于大致清晰了。与之前全国高考语文试卷不同的是,2017年的古代诗歌阅读将出现选择题。这样的题型调整,对于许多高中语文教师而言,是极具颠覆性的,虽然北京卷早已有用选择题考查古诗阅读的尝试,但不可否认,仍然有不少教师不能认同“鉴赏”与“选择题”的联姻。  在古代诗歌阅读题中,“选择题”是不是最佳选择,这当然可以再讨论,但分析质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