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高中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备课环节可谓重中之重。如果说上课是建造高楼大厦,那么备课就该是打地基。
一、理念先行——“教是为了不教”
学生在高中的学习应该是循序渐进的过程,高考关注的是他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所以教师在备课时,要关注教材的整体性与连续性,从客观上进行把握,明确什么阶段学什么,什么阶段教什么,学生能力达到什么水平。
课堂的主体是学生,所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思考就至关重要。2014年习近平主席到北师大视察时说:“我们要把经典嵌进学生的脑子里。”这个“嵌”字就道出了主动思考的意义。汤显祖在《牡丹亭》中写到,杜丽娘步入园中情不自禁地说:“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学生只有身临其境,取得“真经”,才可以“诵道”,成为真正的主体。
课堂是引导学生思考的场所,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王宁说:“语文教学改革有一个根本的目的不能取消,那就是提高语言运用能力,表面上是听、说,而实际上就是‘想’的层面。”可见“思考”的重要性,思维发展与提升也就是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思维能力发展和思维品质的提升,也就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教师经过多次的教学设计修改,无数次的思考,才能换来学生广泛的思考空间。学生有了广阔的思考空间,才会达到教师“不用教”的效果。在“素养大于能力,能力大于知识”的时代,教师应该在宏观视野的观照下,让学生找到自己的身份认同,从而培养自信心,让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二、深入挖掘——知识在书中,能力在书外
1.语文教材承载着重大的育人功能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结尾写到,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当今之世能有几人?学生能将梁启超的大任过渡到自己身上,学生的满腔热情就能否被激发出来。在《祝福》一文中,教师若设问:“谁是最先觉醒的人?”是不是可以一石激起千层浪,让学生的思想再上一个台阶呢?
缘文释道,因道解文。教师把思想教育与训练有机结合,学生思想受到教育,情感上受到熏陶,语文能力才会提高。
2.核心知识点在教材
高考语文的各种题型在教材中我们都能找到到知识的原型,这也是我们抓住教材努力备考的驱动力。所谓的知识在教材,能力在课堂就是这个意思。
教材是语文学习的范本,而参考书是保证教学成绩的底线。教师一定要探究教材的基础点、重难点、盲点,努力探究教材以外的内容。
如《赤壁赋》一文,抓住第一句话就能解决全篇的问题。“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这句话蕴含着五个密码:“壬戌之秋”,能够解决背景问题,对苏轼及当时社会有一个彻底的了解,是苏轼功名失意之秋,也是他人生苦难之秋。“赤壁”,引用曹操的故事,是和其相比,曹操不行,不是因为没有建功立业,而是即便建立功业,最后还是消失无踪。苏轼和曹操相比,连功业都未建成,存在感和价值感岂不是泡影。“七月既望”,是山水之乐,风月无边,苏轼不论遇到什么坎坷打击,只要清风明月在,他就是快乐的东坡。“泛舟”,即是逍遥。“苏子与客”,身外化身,苏子与客,无所谓有,无所谓无,客我一体,客是人生失意的苏子,苏子是豁然开朗的客。在苏轼看来,“尔曹身与名俱灭”,而我在一次寻常的游历中即将被定格为文化经典。
陈寅恪有云:“教课有四不教,前人讲过的、外国人讲过的、今人讲过的、自己过去讲过的都不讲。”讲课重在创新,重在启发学生,用一颗不老之心去启发才会看见新星。
3.知识盲点、难点需交流
萧伯纳说:“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我们交换一下,一人就有两个思想。”我们来自四面八方,有不同的个性,当我们明确自己的风格时,就会营造各抒己见、百家争鸣的氛围。
比如,我们在教研《归去来兮辞》时,主备教师说陶渊明是不负责任的,说他不顾及家人的生活,只顾自己所谓的理想,太自私。而有的老师就拿出了《杂诗十二首》(其二)来解读,此时的陶渊明痛苦、无奈、悲戚,他在归隐期间,表面上归隐,心里依然没有放下“大济天下苍生之志”,他写桃花源的美好,也是对美好的一种向往,对当时社会的一种不满。所以从《归园田居》到《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杂诗十二首》综合起来看,陶渊明的一生是负责任的,内心是煎熬的,人生是痛苦的。他的理想自然是高远的,也是我们无法企及的,这样一个高大的形象就屹立在我们面前。老师们互相切磋,在激烈的討论中得到了珍贵的教学资源。
备课与培养学生一样,是一项伟大的工程,教师首先要备自己,再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知识是一种本领,文化是一种素质。语文教师应兼具知识与文化,本领与素质,尽自己最大努力备出精品。
作者单位:辽宁省实验中学东戴河校区(125208)
一、理念先行——“教是为了不教”
学生在高中的学习应该是循序渐进的过程,高考关注的是他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所以教师在备课时,要关注教材的整体性与连续性,从客观上进行把握,明确什么阶段学什么,什么阶段教什么,学生能力达到什么水平。
课堂的主体是学生,所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思考就至关重要。2014年习近平主席到北师大视察时说:“我们要把经典嵌进学生的脑子里。”这个“嵌”字就道出了主动思考的意义。汤显祖在《牡丹亭》中写到,杜丽娘步入园中情不自禁地说:“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学生只有身临其境,取得“真经”,才可以“诵道”,成为真正的主体。
课堂是引导学生思考的场所,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王宁说:“语文教学改革有一个根本的目的不能取消,那就是提高语言运用能力,表面上是听、说,而实际上就是‘想’的层面。”可见“思考”的重要性,思维发展与提升也就是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思维能力发展和思维品质的提升,也就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教师经过多次的教学设计修改,无数次的思考,才能换来学生广泛的思考空间。学生有了广阔的思考空间,才会达到教师“不用教”的效果。在“素养大于能力,能力大于知识”的时代,教师应该在宏观视野的观照下,让学生找到自己的身份认同,从而培养自信心,让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二、深入挖掘——知识在书中,能力在书外
1.语文教材承载着重大的育人功能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结尾写到,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当今之世能有几人?学生能将梁启超的大任过渡到自己身上,学生的满腔热情就能否被激发出来。在《祝福》一文中,教师若设问:“谁是最先觉醒的人?”是不是可以一石激起千层浪,让学生的思想再上一个台阶呢?
缘文释道,因道解文。教师把思想教育与训练有机结合,学生思想受到教育,情感上受到熏陶,语文能力才会提高。
2.核心知识点在教材
高考语文的各种题型在教材中我们都能找到到知识的原型,这也是我们抓住教材努力备考的驱动力。所谓的知识在教材,能力在课堂就是这个意思。
教材是语文学习的范本,而参考书是保证教学成绩的底线。教师一定要探究教材的基础点、重难点、盲点,努力探究教材以外的内容。
如《赤壁赋》一文,抓住第一句话就能解决全篇的问题。“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这句话蕴含着五个密码:“壬戌之秋”,能够解决背景问题,对苏轼及当时社会有一个彻底的了解,是苏轼功名失意之秋,也是他人生苦难之秋。“赤壁”,引用曹操的故事,是和其相比,曹操不行,不是因为没有建功立业,而是即便建立功业,最后还是消失无踪。苏轼和曹操相比,连功业都未建成,存在感和价值感岂不是泡影。“七月既望”,是山水之乐,风月无边,苏轼不论遇到什么坎坷打击,只要清风明月在,他就是快乐的东坡。“泛舟”,即是逍遥。“苏子与客”,身外化身,苏子与客,无所谓有,无所谓无,客我一体,客是人生失意的苏子,苏子是豁然开朗的客。在苏轼看来,“尔曹身与名俱灭”,而我在一次寻常的游历中即将被定格为文化经典。
陈寅恪有云:“教课有四不教,前人讲过的、外国人讲过的、今人讲过的、自己过去讲过的都不讲。”讲课重在创新,重在启发学生,用一颗不老之心去启发才会看见新星。
3.知识盲点、难点需交流
萧伯纳说:“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我们交换一下,一人就有两个思想。”我们来自四面八方,有不同的个性,当我们明确自己的风格时,就会营造各抒己见、百家争鸣的氛围。
比如,我们在教研《归去来兮辞》时,主备教师说陶渊明是不负责任的,说他不顾及家人的生活,只顾自己所谓的理想,太自私。而有的老师就拿出了《杂诗十二首》(其二)来解读,此时的陶渊明痛苦、无奈、悲戚,他在归隐期间,表面上归隐,心里依然没有放下“大济天下苍生之志”,他写桃花源的美好,也是对美好的一种向往,对当时社会的一种不满。所以从《归园田居》到《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杂诗十二首》综合起来看,陶渊明的一生是负责任的,内心是煎熬的,人生是痛苦的。他的理想自然是高远的,也是我们无法企及的,这样一个高大的形象就屹立在我们面前。老师们互相切磋,在激烈的討论中得到了珍贵的教学资源。
备课与培养学生一样,是一项伟大的工程,教师首先要备自己,再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知识是一种本领,文化是一种素质。语文教师应兼具知识与文化,本领与素质,尽自己最大努力备出精品。
作者单位:辽宁省实验中学东戴河校区(125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