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兴的误解与遗忘:汉儒的诗学理论与汉诗

来源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n3494084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来论比兴有两种观点,一为比兴合论,另外一种则是把比兴分开.兴不同于比.由于兴的存在,使意象获得了独立性,也就获得了无可比拟的丰富性.而汉儒的诗学理论由于其政教中心的性质,把兴等同于比,取消了兴的独立存在,从而形成了汉诗的独特面貌.
其他文献
“时区和日界线”,无论对初中学生还是对即将参加高考的文科班学生来讲,都是一个想起来容易,说起来难,做起来更难的问题。然而它不仅在日常生活和国际交往中有实际用途,属于生活中有用的地理知识,而且在历年的高考试题中屡屡出现,不知难倒了多少考场好汉。可以说,它既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高考复习的重点和难点。如何突破这个双重难关,使同学们轻松摆脱时间问题的困扰,成了广大地理同仁极目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数学存在于历史之中,活的数学存在于活的数学史之中,活的数学教育讲授的是活的数学和活的数学史。活的数学由无数的数学故事构成,故事是先进的数学教育中不可缺少的养料和调味剂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悲剧的精神和境界在文艺批评中遭到了几乎致命的否定,在文学创作中也遭到了强有力的消解.在文艺创作中出现了两种背叛现象:一是对所属阶级的背叛,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