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液体溶剂浮选-光度法测定环境水样中痕量铜(Ⅱ)

来源 :冶金分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4105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等体积的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Bmim]PF6)和乙酸乙酯的混合物为浮选剂,以四环素(TC)为捕集剂,建立了离子液体气浮溶剂浮选-光度法检测环境水样中痕量Cu(Ⅱ)的新方法。研究了溶液的pH值、络合物的组成、气体流速、浮选时间、干扰离子等因素的影响,确定了反应的最佳条件:在pH 5.8的溶液中,气体流速为50mL/min,浮选时间为50min时,Cu(Ⅱ)的富集倍数(α)达到98(500mL初始样品/5mL测定液),方法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373为2.54×10^5 L&
其他文献
研究了在盐酸介质中,痕量铁(Ⅲ)催化H2O2氧化中性红和亚甲基蓝褪色的指示反应。通过测量520 nm和660 nm处催化和非催化体系吸光度的变化,利用铁(Ⅲ)的浓度与两波长处吸光度差值的
目的研究并探讨口腔门诊风险防范及措施。方法这次研究选取我院在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48例口腔科患者,将这些患者分为两组,在对照组中,对24例患者采用一般的护理,在观
新课程改革十余年了,教育的根本问题始终未得到真正解决,“形式主义”“换汤不换药”等现象仍旧存在,如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出现的一种课堂教学目标表述法——“学生主体性”课堂教学目标表述法,就是证明。下面就“学生主体性”课堂教学目标表述法的概念与特征、现实处境以及负面效应等谈谈笔者的看法。  一、“学生主体性”课堂教学目标表述法的概念与特征  所谓“学生主体性”课堂教学目标表述法,就是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代替传统的化学分析方法,建立了快速测定非晶合金中的高含量硼的方法。对样品的处理方法和测试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试样用王水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这就要求语文课堂评价的着重点不仅是为了考查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查和改进学生的语
报道了新含氟显色剂4-硝基-4'-氟苯基重氮氨基偶氮苯与镍(Ⅱ)的显色反应。试验表明,在pH8.6Na:B4O7-HCl缓冲溶液、Twcen-85存在下,试剂与镍(Ⅱ)形成4:1的稳定紫红色络合物。最大吸收正
学者钱梦龙提出了语文导读法,认为语文教师要以人为本,要注重引导、辅导,在因势利导的教学中改变学生被灌输的被动学习状态,让学生发挥自主学习的能力.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
目的:探讨高龄肠梗阻中不同因素对预后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平均年龄≥60岁的高龄肠梗阻病患84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发病后36 h内就诊者17例,发病后36 h~7 d内就诊者62例,发病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