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fang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科学实践活动是指围绕某个丰题下,以学生为丰体,通过亲身实践,主动探究来丰富科学知识,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批判性思维和想象力的新型活动。本文以粤教版三年级下册《生物的生长》单元为例,谈谈笔者在实践活动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保护学生的好奇心,让探究欲望带动创新能力
  科学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传递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解决问题和合作沟通能力。因此,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欲望,从而形成热爱科学和正确的科学价值观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前时间,请每个小组分享自己的小发现和小发明,并给予相应的奖励。同时,期未选出十个最好的进行二次展示。这样既提高了学生沟通交流能力,也提高了学生探究和创新能力。
  另外,教师也要注意课下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首先要积极、认真的态度去回应,热情地解释或引导学生想办法去解决,而不能置之不理,否则会使学生渐渐失去好奇心和创造的热情;其次,教师可通过提问的方式促进学生新的尝试探究;最后,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产生创造的兴趣。
  案例1:《种番茄》片段
  课前让学生上网查关于种番茄的资料并把所想的疑虑记录下来。学生先分组汇报了自己种番茄所需的用具和材料以及工具的作用。对本次活动提出最多有价值的疑问的小组加上“最佳提问王”的称号,学生积极踊跃参加。在播种后管理的环节中,有学生提出如果放假了无人浇水该怎么办?我先请学生说说自己想法,通过阅读书本第29页到第30页,学生得知可以自制“自动浇花器”,我提议学生课下以小组形式设计自己的“自动浇花器”。学生课后通过自主探究、师生合作、家长协助完成了自己独特的“自动浇花器”。在教师的指导和鼓励下,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越来越浓郁。
  一个好的问题是实践活动的一个好的开端。因此,在实践活动中,教师应通过鼓励小学生提问,保护其天生的好奇心,让他们学会有针对性的提问,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学生围绕一个核心问题,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学生积极主动地展开探究,从而探索出最佳的设计方案或者科学结论。所以,要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从而带动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巧设情境,让思维活跃刨新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让学生思维活起来,才能发展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入情入境的教学,让学生在轻松、和谐、民主的活动氛围中,能人胆提出自己的新问题、新看法、新方案,从而锻炼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使得主体性得以充分发展。另外,我们也要培养学生有独立的思维,培养他们敢于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处理问题的才能,而且要注意保护他们的这种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让他们觉得自己是“很棒的”。活跃的思维为学生的创新学习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养分。
  案例2.《养蚕》片段
  先播放一个生活情境:两个正在观察蚕宝宝的小朋友提出了疑问,这些蚕卵真的会变成蚕宝宝呢?三年级学生对动物本来就充满兴趣,听到能够养蚕宝宝更加兴奋不已。很多学生质疑这么小的蚕卵真的能孵化成蚕宝宝,这激起了学生的观察欲望。师借此引出观察工具,指导学生观察蚕卵。
  观察后又有学生提出疑问:蚕怎样才能孵化呢?师出示相关资料卡片。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资料提出了自己的疑问:蚕宝宝是否需要一个家?那我们该提前给蚕宝宝准备什么呢?课后请学生回家查询资料并设计。学生汇报自己的设计的饲养盒,其他同学给出意见。学生各抒己见,教师也提供一定的指引,逐步完善蚕卵孵化盒。接着学生使用改良后的饲养盒进行养蚕。
  活跃的思维和创新能力就像水与鱼之问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是一个前提条件,也是必要条件。在教师精心设计的情境下,学生的情绪被带动起来,创新思维也活跃了起来,积极主动去探究,从而促进创新能力的提升。
  三、开展讨论,让合作带动创新能力
  在科学实践活动中,“讨论”是一种重要的工具,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形式。因此,在实践活动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开展合作型讨论。事实证明,开展合作型讨论,一方面可以发挥学生的个人优势,让学生大胆发言、深入探究,从而让学生思维运转起,进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带动整个班级的合作探究能力,在讨论中学生发挥自己的专长,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学会互相评价、交流与合作。
  在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前,大家根据自己的疑问,进行适当的分组;在“讨论”时,教师应该主要以指导、组织、提意见为主;要大胆放手让学生围绕一个核心问题去自主讨论、自主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获取科学知识,领悟科学思想,训练科学思维;并注意引导学生学会质疑,学会思考并大胆尝试解决问题。同时,在组织形式上,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时间和空间,在有限的时间组织高效的讨论;课前要先指导学生学习阐述观点,让他们掌握好自己的讨论时间;尤其要注意,讨论要面向全体学生,每个学生都要积极去参与;最后,要做好讨论结果的总结和评价,并以表格记录下来,同时进行生生互评。在讨论过程中,要多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我见解,从而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及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案例3:《养蚕》片段
  在养蚕前,我将学生分成四人一组,并建立了养蚕的微信群和qq群。学生将养蚕的照片和视频放入群里交流和讨论,有疑问可在群里提出。在饲养蚕后,我开展了养蚕心得总结会,让学生提前将养蚕的发现写在记录单上,并提出养蚕疑问。其中有些同学的蚕在一个时间段相继死去,学生纷纷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解决措施。通过网上查资料和养蚕的经历,学生得知室内潮湿,桑叶发霉和没及时处理的蚕沙会影响蚕宝宝的健康成长。
  本单元有养蚕和种植番茄的实践活动,这两个活动都需要学生在家里亲自动手实践,这样的活动操作难度大,灵活性高。因此,笔者结合现代设备,通过建立群,實时上传学生平时的观察情况,及时提出讨论和评价。这样既提高了课内外的教学效果,也让孩子们在合作讨论中,及时应对自己的问题,快速总结出科学方法,从而提高创新能力。   四、反思质疑,让辩证带动创新能力
  科学课是一个不断反思、不断探究的课程。只有细致而严谨的科学探究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有意识地培养小学生的反思、质疑精神,学会举一反三,这样学生的创造思维会更上一层楼。
  案例4:《蚕宝宝变样了》片段
  师:上次我们总结了蚕宝宝病死的原因,但是我們并没有根本解决问题,残余的蚕沙、桑叶以及室内的潮湿使得蚕宝宝生病了,那我们有什么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呢?
  生1:每天定时清理和检查蚕宝宝;
  生2:给蚕宝宝提供一个更加舒适的“家”……
  师:那蚕宝宝的“家”你们认为需要什么材料呢?
  生:需要带孔的盒子、桑叶….
  生:因为蚕宝宝粪便的不同,可以用隔离网将粪便隔离出来。
  师:隔离网网孔大小都一样吗?
  生:不一样,一龄蚕的最小,五龄蚕最大。
  最终,学生研究出一个有“蚕沙隔离网”两层的盒子,上层分别有不同直径的孔隙(孔隙直径要小于蚕体宽),上层放蚕宝宝,蚕沙和残叶自动掉入箱底。
  将学生的研究成果进行展示,小组间进行互评和质疑,该小组自评和反思,进一步改进研究成果作品,从而使其更合理,更严密。
  五、动手实践,让操作内化创新能力
  实践出真理,只有学生动手实践了,才能碰撞出更多的创新之花。实践活动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动手实践,科学教育提倡学生通过动脑动手、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内化形成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师:我们已经解决了蚕宝宝蚕沙和残叶的问题,蚕宝宝的家并没有真正完成,蚕宝宝的家还存在什么问题呢?这节课我们继续探究。
  生1:蚕宝宝还可能因为湿度、温度而不健康。
  生2:那我们可以加上排风口,多钻几个孔。
  生3:装上温控器可以改变温度了吧。
  师:老师给同学们看看不同阶段蚕的照片,你们觉得除了要设置网孔不同,还应该注意什么?(播放ppt照片)
  生4:不同阶段的蚕大小不同,需要分不同的区域去养。
  在父母和老师的帮助下,学生根据自己设计的图进行制作和修改,终于组建了蚕的家,蚕的家分为四层、六区,根据粪便直径大小分层收集粪便到预置抽屉层,收集的粪便易清理;同时分区饲养蚕宝宝,包括:孵化区、饲养区、结茧区、产卵区;同时在装置设置温控器、温度计,箱子外壁装有观察用的工具:放大镜、直尺、移动蚕宝宝的镊子等材料,方便收纳。完成的作品投入了使用,在使用中继续探索。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我们科学教学的难点,也是对孩子发展很重要的。我们在教学中始终要贯穿这个目标。利用课内外的实践活动来激发学生探索精神,引领学生主动探究,在探究中培养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从而提高创新能力。教师需要通过阅读更多的创新性书籍以及外出学习,提高自身专业水平,让自身思路更清晰。
其他文献
【摘要】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德育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因此,研究新课程背景下小学德育的实践路径就显得十分必要。本文主要从以学生为本、强化教师的立德树人理念、增强师生互动三个方面进行研究,以期能够进一步强化德育的实践性,为开展德育探究提供参考价值。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德育;实践路径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全面推动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以培养出更多合格的社会
【摘要】本文选取了一名非幼教专业毕业的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进行叙事研究,她受政策的影响选择了幼教,又抓住了政策的机遇实现了自己的专业成长。本叙事研究通过分析幼教政策对幼师专业成长的影响,为政策制定总结经验和提出建议。  【关键词】幼教政策;幼儿教师;专业成长;叙事研究  教师专业成长,是指作为专业人员的教师,通过不断的学习,使其从专业思想、专业知识到专业能力和心理品质,从不成熟逐渐走向成熟的发展过程
【试题设计】  小白额雁是长江流域中下游的一种具有较高生态价值的食草型濒危候鸟,中国是其重要的迁徙停歇地和越冬地。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对其栖息地的破坏,小白额雁的种群数量急剧减少。科学家通过3种不同的温室气体浓度来了解小白额雁生境适宜性分布規律,如图1所示。  1.由图可知  A. CO2浓度对小白额雁的低适宜性栖息地的影响比高适宜性栖息地明显  B. 小白额雁适宜栖息在高海拔地区  C.
【摘要】数学教育的对象是学生,每个学生都是鲜活的个体,他们性格各异,发展需求不同。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不是优胜劣汰的教育,而是面向所有学生的大众教育,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因材施教,尽可能让每位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得到长足的发展,同时也尽可能让每位学生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关键词】数学教育;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兰花清新幽雅,牡丹雍容华贵,红玫瑰热情奔放,桂花
【摘要】在国家层面、地方政府的号召和支持下,近几年在中小学教育界掀起了一股研学旅行的热潮。当下具有中国特色的研学旅行风生水起,呈蓬勃发展之势。深圳市龙岗区平安里学校在此大背景下,开展了系列研学旅行活动,成效显著。本文拟针对研学旅行实施的历史背景及其对人才培养的意义作粗浅解析和阐释。  【关键词】研学旅行;历史背景;人才培养;综合素养  2013年初,国务院在《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
【摘要】做好班主任工作,除了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为前提条件外,还要讲究用科学的方法对班级进行管理,其中一个 “严”字,是班主任工作的有效方法。本文主要结合笔者的工作经验,谈谈对教学“严”的看法。  【关键词】严格;班主任  经过十多年来的教育工作实践,笔者深深地体会到“学业不佳是次品,身体不佳是废品,品德不佳是危险品”“十年树木,百年育人,育木育根,育人育心”“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
【摘要】“学困生”是指那些在学习、思想或行为方面存在偏差的学生。他们往往被忽视、被冷落,殊不知,学生看起来最不值得爱的时候,恰恰是学生最需要爱的时候,教师应当对他们给予更多的教育、引导和关爱,最大限度地理解、宽容、善待学困生。  【关键词】学困生;帮助;理解;信任  一直以来,我们都提倡教师要“热爱学生,诲人不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真正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是教育者不容忽视的迫切问题。  在我接
【摘要】2020年春节,中国湖北武汉华南海鲜市场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事件,是我国卫生领域发生的一件令世界关注的大事,而且因为新冠肺炎事件影响巨大,曾引起人民的恐慌。这场无硝烟的战争,正检验国家处理公共事件危机与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同时引发我们不同层面的深刻思考。本文以新型冠状肺炎为例,思考在卫生公共危机事件下小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并给出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公共危机;新冠肺炎;责任意识 
低年级儿童年龄普遍在7至9岁之间,这时的孩子正处于主观思想萌芽时期,却因年龄太小而无法判断是非。所以,纪律教育尤为重要。在托管补习班中,对低年级儿童的纪律教育与课堂纪律教育有许多相同之处,与学校不同的是孩子们在托管补习班内发展特长、学习简单的知识,更多的是生活方面的成长与发展。所以,托管补习班中的纪律教育侧重于对孩子们的生活习惯的培养以及人际关系的正确处理。  一、查症结  低年级儿童普遍的特征是
广州市白云区萧岗小学以“办一所适合学生生命成长的特色学校”为统领,从“德、智、体、美、劳”方面着力打造“适合学生生命成长”的校园环境,学校向着“一校多品”方向发展。  学校體育特色彰显,校园足球特色项目已经根植校园,并取得优异成绩,2018年被评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与此同时,在全面普及跳绳项目的基础上,2018年初成立了学校极速花样跳绳队,这支组建不足一年的跳绳队,参加20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