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
为了更好地在体育课堂中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运动欲望,增进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发展其基本运动能力,在课的设计上即要克服枯燥与单调,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兴趣,又要在体育教学中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实现德育与美育的双渗透,是作为体育老师应尽的责任。
案例
“铃……”上课铃声响了,学生们迅速的从教室里飞奔到操场上,干什么呢?体育课!你听,到处都是叽叽喳喳的声音,仿佛是刚放出笼子的小鸟一样!也难怪,现在的学生学习压力那么大,几乎除了体育课以外都是被限制在教室内上的,一天就这么一节课能外出呼吸新鲜空气,能不高兴吗?“老师来了,老师来了!”不知道是谁说了一声,立刻,鸦雀无声!四列横队整整齐齐的在等待我来上课。基本的常规、准备活动过后,就进入今天的主要部分了,只听队伍里不时的冒出说话的声音,有的还有的甚至小打小闹起来,我大声的训斥到:“都上课那么长时间了,还说话!”。安静了……
不多时,声音又冒出来了,反反复复几次后,进入了今天的分层自主组合篮球定点投篮和互相传接球练习,学生们“呼啦”一下全部分散开了,突然两个同学对骂开了,原因很簡单,投篮进框的同学可以连续再投一次,去捡球的时候慢了点,后面的就等不及了,就说了几句,投篮者不服气,随便回了几句,结果两人就开骂了,不要小看初中的孩子,骂人的功力绝不输给菜场那些吵架的中年甚至老年的大妈、阿婆。事情最后当然是平息了,但回想起几乎每节体育室外课上学生都要发起口角而脱口而出的脏话粗话,不禁反思:怎么样才能在体育课上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呢?
分析与讨论
针对上述问题,我觉得可以根据学生自身特点和室外体育课的特点,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持续不断地对学生行为习惯进行培养训练。
1.加强文明意识的培养,促进学生文明习惯的养成
我们体育教师应该加强体育课课堂教学的常规,从而促进学生养成规范意识的教育,这个应该是我们体育教师在体育课教学中首要的教育内容之一,每个学期的第一节课我们都是室内课,不外乎一些本学期的要求、课堂常规什么的,其实更应该着重强调文明习惯的培养与养成。预防针打的越早,就越不容易出现问题。
2.增强健康意识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中学生处在生长发育时期,不良的行为习惯会影响其身心健康。如不正确的身体姿势会影响学生的生长发育。对学生中姿势不正确或故意模仿所造成的不正确姿势应讲明危害性。通过严格的队列、队形练习,让学生了解和校正立姿、走姿、跑姿及其动作要领,主动帮助纠正,树立学生展示自我的信心。
3.加强安全意识教育,培养学生安全责任感
其实上体育课是很“危险”的,你不知道什么时候会从什么角度突然地飞来一个“不名物体”,体育课中不安全因素比较多。我认为不少伤害事故都是来自学生自身不良行为习惯。因此在体育课中应对学生进行“三爱”教育:(1)爱护自己:加强自我保护动作训练。课前都要强调自我保护,让学生时刻牢记安全第一,并且了解一般简单运动损伤的操作处理。而且练习前必须检查自身和场地器材不安全因素,防患于未然。(2)爱护别人:任何一项运动锻炼都要让学生学会保护与帮助,加强练习,熟记于心,树立将他人安全放在心上的强烈的责任意识。(3)爱护器材:老师要教会学生学校器材的正确使用方法。在上室内课的时候,教师应该有目的、有组织地安排学生或者小干部轮流布置、收拾器材,保养场地、检查器材设备等,培养学生爱护场地和器材的习惯。在课后也可以安排学生巡视场地,检查是否有器材遗漏。这也是对学生自我教育的一个过程。
4.加强进取意识的培养,促进学生拼搏的意识
体育课中,基本上每个班都有几个困难户。如身体肥胖的、瘦弱的、胆小的等,尤其对于女生来说,器械教材难度就更大了。他们受身体条件和心理条件限制,往往学生自己会产生心里障碍,对体育课失去信心,从而产生逃避或者干脆借口请假不上。我们不应该嘲笑、奚落和责骂他们,作为教师应注意抓住这些学生的自身特点,发挥他们自身优势,及时给予鼓励,让他们逐步树立信心,同时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加强他们的身体素质训练,教会他们一些简单并适合他们锻炼方法,就能起到积极效果。
5.加强心理素质的培养,提高学生心理承受能力
室外体育课的内容非常多样化,也是最直观的。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往往最容易在室外体育课上毫无保留的暴露出来。我们教师往往通过一个简单的、具体的练习,就能察觉出学生的不同性格、不同能力、不同气质、不同兴趣等等各种心理特征。现在的班级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性格倔犟、爱指使人、怕吃苦、怕受累、动手能力又差。作为体育教师就应主动承担起调节学生个体的任务,把它作为份内之事,不要作为额外负担,应把体育教学作为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训练和道德意识培养的教育手段。充分利用这些学生的优点,来逐步克服他们身上存在的不足。
总之,对于学生个人行为习惯和集体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长期坚持不懈、反复的培养和训练。同时也要为行为习惯的养成塑造一个良好的集体氛围,才能对学生的行为习惯起到约束和促进的作用。室外体育教学其实很容易在学生身体活动的时候抓住他们的闪光点,也很容易发现学生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因此,在教育教学中,我们教师必须针对这些问题,及时的进行评价,及时的反馈,提出表扬与批评。通过树立榜样、纪律约束、反复训练、不断提高要求等手段达到教育目的,从而影响学生的行为。决不能轻意放过任何一次机会,同时注意自己的行为习惯,为学生作为表率,做到言必信,行必果,才能起到潜移默化效果。
为了更好地在体育课堂中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运动欲望,增进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发展其基本运动能力,在课的设计上即要克服枯燥与单调,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兴趣,又要在体育教学中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实现德育与美育的双渗透,是作为体育老师应尽的责任。
案例
“铃……”上课铃声响了,学生们迅速的从教室里飞奔到操场上,干什么呢?体育课!你听,到处都是叽叽喳喳的声音,仿佛是刚放出笼子的小鸟一样!也难怪,现在的学生学习压力那么大,几乎除了体育课以外都是被限制在教室内上的,一天就这么一节课能外出呼吸新鲜空气,能不高兴吗?“老师来了,老师来了!”不知道是谁说了一声,立刻,鸦雀无声!四列横队整整齐齐的在等待我来上课。基本的常规、准备活动过后,就进入今天的主要部分了,只听队伍里不时的冒出说话的声音,有的还有的甚至小打小闹起来,我大声的训斥到:“都上课那么长时间了,还说话!”。安静了……
不多时,声音又冒出来了,反反复复几次后,进入了今天的分层自主组合篮球定点投篮和互相传接球练习,学生们“呼啦”一下全部分散开了,突然两个同学对骂开了,原因很簡单,投篮进框的同学可以连续再投一次,去捡球的时候慢了点,后面的就等不及了,就说了几句,投篮者不服气,随便回了几句,结果两人就开骂了,不要小看初中的孩子,骂人的功力绝不输给菜场那些吵架的中年甚至老年的大妈、阿婆。事情最后当然是平息了,但回想起几乎每节体育室外课上学生都要发起口角而脱口而出的脏话粗话,不禁反思:怎么样才能在体育课上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呢?
分析与讨论
针对上述问题,我觉得可以根据学生自身特点和室外体育课的特点,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持续不断地对学生行为习惯进行培养训练。
1.加强文明意识的培养,促进学生文明习惯的养成
我们体育教师应该加强体育课课堂教学的常规,从而促进学生养成规范意识的教育,这个应该是我们体育教师在体育课教学中首要的教育内容之一,每个学期的第一节课我们都是室内课,不外乎一些本学期的要求、课堂常规什么的,其实更应该着重强调文明习惯的培养与养成。预防针打的越早,就越不容易出现问题。
2.增强健康意识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中学生处在生长发育时期,不良的行为习惯会影响其身心健康。如不正确的身体姿势会影响学生的生长发育。对学生中姿势不正确或故意模仿所造成的不正确姿势应讲明危害性。通过严格的队列、队形练习,让学生了解和校正立姿、走姿、跑姿及其动作要领,主动帮助纠正,树立学生展示自我的信心。
3.加强安全意识教育,培养学生安全责任感
其实上体育课是很“危险”的,你不知道什么时候会从什么角度突然地飞来一个“不名物体”,体育课中不安全因素比较多。我认为不少伤害事故都是来自学生自身不良行为习惯。因此在体育课中应对学生进行“三爱”教育:(1)爱护自己:加强自我保护动作训练。课前都要强调自我保护,让学生时刻牢记安全第一,并且了解一般简单运动损伤的操作处理。而且练习前必须检查自身和场地器材不安全因素,防患于未然。(2)爱护别人:任何一项运动锻炼都要让学生学会保护与帮助,加强练习,熟记于心,树立将他人安全放在心上的强烈的责任意识。(3)爱护器材:老师要教会学生学校器材的正确使用方法。在上室内课的时候,教师应该有目的、有组织地安排学生或者小干部轮流布置、收拾器材,保养场地、检查器材设备等,培养学生爱护场地和器材的习惯。在课后也可以安排学生巡视场地,检查是否有器材遗漏。这也是对学生自我教育的一个过程。
4.加强进取意识的培养,促进学生拼搏的意识
体育课中,基本上每个班都有几个困难户。如身体肥胖的、瘦弱的、胆小的等,尤其对于女生来说,器械教材难度就更大了。他们受身体条件和心理条件限制,往往学生自己会产生心里障碍,对体育课失去信心,从而产生逃避或者干脆借口请假不上。我们不应该嘲笑、奚落和责骂他们,作为教师应注意抓住这些学生的自身特点,发挥他们自身优势,及时给予鼓励,让他们逐步树立信心,同时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加强他们的身体素质训练,教会他们一些简单并适合他们锻炼方法,就能起到积极效果。
5.加强心理素质的培养,提高学生心理承受能力
室外体育课的内容非常多样化,也是最直观的。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往往最容易在室外体育课上毫无保留的暴露出来。我们教师往往通过一个简单的、具体的练习,就能察觉出学生的不同性格、不同能力、不同气质、不同兴趣等等各种心理特征。现在的班级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性格倔犟、爱指使人、怕吃苦、怕受累、动手能力又差。作为体育教师就应主动承担起调节学生个体的任务,把它作为份内之事,不要作为额外负担,应把体育教学作为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训练和道德意识培养的教育手段。充分利用这些学生的优点,来逐步克服他们身上存在的不足。
总之,对于学生个人行为习惯和集体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长期坚持不懈、反复的培养和训练。同时也要为行为习惯的养成塑造一个良好的集体氛围,才能对学生的行为习惯起到约束和促进的作用。室外体育教学其实很容易在学生身体活动的时候抓住他们的闪光点,也很容易发现学生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因此,在教育教学中,我们教师必须针对这些问题,及时的进行评价,及时的反馈,提出表扬与批评。通过树立榜样、纪律约束、反复训练、不断提高要求等手段达到教育目的,从而影响学生的行为。决不能轻意放过任何一次机会,同时注意自己的行为习惯,为学生作为表率,做到言必信,行必果,才能起到潜移默化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