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究预见性护理在重症病人气道支架植入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在本院行气管支架植入术治疗的78例重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气管支架植入术围术期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气管支架植入术后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术后气道狭窄及呼吸困难改善效果,并监测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气道狭窄及呼吸困难治疗总有效率(94.87%)显著高于对照组(76.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7.69%、23.08%)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气道支架植入术后给予针对性的预见性护理干预,可进一步提升重症患者气道狭窄及呼吸困难改善效果,同时有助于降低并发症风险,有利于改善患者康复效果,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重症病人;气道支架植入术;术后护理;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0.12.114
气道支架植入术是治疗气管、支气管狭窄的有效术式,对于气管切开后狭窄(机械通气)、恶性肿瘤、良性病变引发的气道狭窄,治疗效果可靠,是改善患者气道阻塞、呼吸困难症状的主要方法。气道支架植入术治疗患者中,多合并其他危重症,护理风险较高,有必要采取预见性的护理措施,积极应对护理风险[1]。为此,本次研究选择2017年3月至2018年8月期间在本院行气管支架植入术治疗的78例重症患者,对术后预见性护理实施效果进行了总结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在本院行气管支架植入术治疗的78例重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两组患者均行纤支镜或食管镜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确诊为气道狭窄,且伴有明显呼吸困难症状。纳入标准:符合气管支架植入术治疗指征;术中支架顺利放入预定位置;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无法耐受手术者;术中出现支架移位或退出者;认知或语言功能障碍者;预期生存期不足3个月者等。观察组,男25例,女14例,年龄50~82岁,平均(66.01±16.02)岁,气道狭窄段长度20~30 mm,平均25.14±5.03mm。对照组,男24例,女15例,年龄50~82岁,平均(66.01±16.02)岁,气道狭窄段长度20~30 mm,平均25.14±5.03mm。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气管支架植入术围术期护理,包括通气护理、气道狭窄干预、术前干预、术中及术后监测、吸痰护理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气管支架植入术后预见性护理,具体如下:
1.2.1早期预防性干预
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和血气分析指标变化,及时告知患者和家属痰中带血或少量咯血属于正常表现,不要过于紧张。监测痰中带血和咯血的量和次数,记录后及时反馈给主治医师,便于及时采取止血、吸痰等处理,避免引发大咳血等情况。
1.2.2早期康复指导
术后6h后,确定无明显活动性出血后,可抬高患者床头,减轻其呼吸压力;提醒患者告知尽量减少说话,同时护理人员给予患者情感支持,帮助其调整好稳定情绪,指导患者学习调整呼吸节奏,减轻疼痛和异物感。此外,提醒患者轻轻咳出痰液,避免用力咳痰引发支架移位。
1.2.3并发症早期干预
发现患者痰液排出困难时,应及时通知医师,按医嘱给予促排痰药物,若仍不能改善,立即实施雾化吸入治疗;痰液较多,无力咳嗽、不能咳出者,按医嘱实施纤支镜下吸痰,避免引发呼吸道感染。积极控制患者原发疾病,避免影响术后肺功能。
1.3观察指标
1.3.1气道狭窄及呼吸困难改善效果评估
术后,观察两组血气分析监测、纤支镜或(和)胸部CT检查结果,评估气道狭窄及呼吸困难改善效果:显效,气道狭窄解除,气促症状消退,血氧饱和度提升至95%以上,无发热、大咯血等并发症;有效,气道狭窄有所改善,气促症状显著减轻,血氧饱和度提升90%~95%以上,无发热、大咯血等并发症;无效,气道狭窄无明显改善,气促症状改善不明显,血氧饱和度提升后仍不足90%~95%,经吸痰、吸氧等处理后仍不能改善,出现发热、大咯血等并发症;总有效率=(样本数-无效)/样本数。
1.3.2并发症监测
统计两组患者术后是否出现大咯血、痰血、咽痛、异物感、咳嗽、支架移位/变形、气道再狭窄等并发症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SPSS20. 0 统计学软件分析所有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采用x2检验计数资料,P<0.05 认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气道狭窄及呼吸困难改善效果比较
观察组气道狭窄及呼吸困难治疗总有效率(94.87%)显著高于对照组(76.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并发症监测效果比较
两组患者中均未見大咯血、支架移位/变形、气道再狭窄等严重并发症情况。观察组中出现痰血1例、咽痛1例、1例咳嗽伴有异物感,对照组出现痰血4例、咽痛2例、3例咳嗽伴有异物感;观察组和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7.69%、23.08%)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综上所述,气道支架植入术后给予针对性的预见性护理干预,可进一步提升重症患者气道狭窄及呼吸困难改善效果,同时有助于降低并发症风险,有利于改善患者康复效果。
参考文献:
[1]周春莲,许菊霞,饶青.从1例气管狭窄患者谈全身麻醉下行球囊扩张及支架植入术气道管理的体会[J].中国乡村医药,2019,26(03):10-11.
[2]刘宇鹏,张齐武,梁宇,等.机械通气患者经支气管镜行气管支架植入1例报告[J].临床肺科杂志,2019,24(02):375-376.
*通讯作者:
赵云婷,吉林大学第二医院。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重症病人;气道支架植入术;术后护理;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0.12.114
气道支架植入术是治疗气管、支气管狭窄的有效术式,对于气管切开后狭窄(机械通气)、恶性肿瘤、良性病变引发的气道狭窄,治疗效果可靠,是改善患者气道阻塞、呼吸困难症状的主要方法。气道支架植入术治疗患者中,多合并其他危重症,护理风险较高,有必要采取预见性的护理措施,积极应对护理风险[1]。为此,本次研究选择2017年3月至2018年8月期间在本院行气管支架植入术治疗的78例重症患者,对术后预见性护理实施效果进行了总结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在本院行气管支架植入术治疗的78例重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两组患者均行纤支镜或食管镜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确诊为气道狭窄,且伴有明显呼吸困难症状。纳入标准:符合气管支架植入术治疗指征;术中支架顺利放入预定位置;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无法耐受手术者;术中出现支架移位或退出者;认知或语言功能障碍者;预期生存期不足3个月者等。观察组,男25例,女14例,年龄50~82岁,平均(66.01±16.02)岁,气道狭窄段长度20~30 mm,平均25.14±5.03mm。对照组,男24例,女15例,年龄50~82岁,平均(66.01±16.02)岁,气道狭窄段长度20~30 mm,平均25.14±5.03mm。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气管支架植入术围术期护理,包括通气护理、气道狭窄干预、术前干预、术中及术后监测、吸痰护理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气管支架植入术后预见性护理,具体如下:
1.2.1早期预防性干预
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和血气分析指标变化,及时告知患者和家属痰中带血或少量咯血属于正常表现,不要过于紧张。监测痰中带血和咯血的量和次数,记录后及时反馈给主治医师,便于及时采取止血、吸痰等处理,避免引发大咳血等情况。
1.2.2早期康复指导
术后6h后,确定无明显活动性出血后,可抬高患者床头,减轻其呼吸压力;提醒患者告知尽量减少说话,同时护理人员给予患者情感支持,帮助其调整好稳定情绪,指导患者学习调整呼吸节奏,减轻疼痛和异物感。此外,提醒患者轻轻咳出痰液,避免用力咳痰引发支架移位。
1.2.3并发症早期干预
发现患者痰液排出困难时,应及时通知医师,按医嘱给予促排痰药物,若仍不能改善,立即实施雾化吸入治疗;痰液较多,无力咳嗽、不能咳出者,按医嘱实施纤支镜下吸痰,避免引发呼吸道感染。积极控制患者原发疾病,避免影响术后肺功能。
1.3观察指标
1.3.1气道狭窄及呼吸困难改善效果评估
术后,观察两组血气分析监测、纤支镜或(和)胸部CT检查结果,评估气道狭窄及呼吸困难改善效果:显效,气道狭窄解除,气促症状消退,血氧饱和度提升至95%以上,无发热、大咯血等并发症;有效,气道狭窄有所改善,气促症状显著减轻,血氧饱和度提升90%~95%以上,无发热、大咯血等并发症;无效,气道狭窄无明显改善,气促症状改善不明显,血氧饱和度提升后仍不足90%~95%,经吸痰、吸氧等处理后仍不能改善,出现发热、大咯血等并发症;总有效率=(样本数-无效)/样本数。
1.3.2并发症监测
统计两组患者术后是否出现大咯血、痰血、咽痛、异物感、咳嗽、支架移位/变形、气道再狭窄等并发症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SPSS20. 0 统计学软件分析所有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采用x2检验计数资料,P<0.05 认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气道狭窄及呼吸困难改善效果比较
观察组气道狭窄及呼吸困难治疗总有效率(94.87%)显著高于对照组(76.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并发症监测效果比较
两组患者中均未見大咯血、支架移位/变形、气道再狭窄等严重并发症情况。观察组中出现痰血1例、咽痛1例、1例咳嗽伴有异物感,对照组出现痰血4例、咽痛2例、3例咳嗽伴有异物感;观察组和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7.69%、23.08%)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综上所述,气道支架植入术后给予针对性的预见性护理干预,可进一步提升重症患者气道狭窄及呼吸困难改善效果,同时有助于降低并发症风险,有利于改善患者康复效果。
参考文献:
[1]周春莲,许菊霞,饶青.从1例气管狭窄患者谈全身麻醉下行球囊扩张及支架植入术气道管理的体会[J].中国乡村医药,2019,26(03):10-11.
[2]刘宇鹏,张齐武,梁宇,等.机械通气患者经支气管镜行气管支架植入1例报告[J].临床肺科杂志,2019,24(02):375-376.
*通讯作者:
赵云婷,吉林大学第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