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双钢琴作为钢琴艺术作品的重要表现形式,在我国有很多的优秀作品,它们不仅代表中国本土民族文化、风格的传承,同时也包含对西方作曲技法的借鉴。文章以吕其明《红旗颂》改编的双钢琴作品为主线,分析其创作技法及音乐特征,并与中国其他双钢琴作品研究比较,阐述中国双钢琴作品的创作特点。
关键词:吕其明;《红旗颂》;中国双钢琴作品
注:本文系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吕其明音乐创作及其艺术思想研究”(AHSKY2016D84)研究成果。
中国钢琴作品创作发展到现代社会,内容丰富多样,作曲家在创作过程中将我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特点融入作品中。相较传统中国音乐特点注重音乐作品的旋律性,近代作曲家在表达本土民族特色的同时融合西方作曲技法,使得中国钢琴作品有着自身独特的演奏特色与风格。双钢琴属于二重奏的一种,这种演奏形式在西方可以追溯到几百年前,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它动摇了钢琴独奏曲的统治地位,在西方各种艺术形式多元化发展的状况中发展并且稳定下来。
一、《红旗颂》创作背景
1965年春天,我国上海音乐学院一次会议中,各音乐界前辈对即将要举办的演出《上海之春》节目进行研究讨论,认为对于歌颂我党、歌颂祖国的节目需要加强,青年吕其明接受了这个艰巨并且意义重大的任务。在其革命生涯的影响下,吕其明先生写出了这首震撼人心,描绘祖国1949年开国大典的管弦乐作品——《红旗颂》,这不仅是对国歌情感的延续,而且意味着红旗迎风飘扬,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2003年,武汉音乐学院曾珍和张惠琴将这首管弦乐作品改编为双钢琴作品。
这首作品无论是要歌颂的事物,还是作品的时代背景,以及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因素,都体现出中国本土民族特色。作曲家使用西方常用的和弦织体,将原作的情感在两架钢琴上完美演奏出来。这首作品创作是非常成功的,在尊重原作风格特征与情感因素基础上,蕴含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风格和西方作曲技法,用双钢琴演奏艺术形式来完成,使其非常受欢迎。
二、《红旗颂》双钢琴作品创作特征
(一)主题创作特征
作者在创作过程强调突出主题这一特点,沿用原作奏鸣曲式结构,呈示部和再现部体现出了三部性的特征。再现部只再现了主题材料,这种颂歌式的主题旋律,形象大气恢弘。在呈示部中的主题段落,四乐句很明显有着起、承、转、合的民族曲调特点,作者使用“鱼咬尾”手法,突出其民族特征。主题旋律不断出现大跳,级进穿插其中,使得旋律线条不仅有着我国北方民歌的豪迈,同时也蕴含南方小调的抒情,旋律线条起伏感较强,如同听众波涛起伏的内心情感,其旋律调性和乐句的尾音,体现出我国民族五声调式中比较常见的徵调特征。全曲不断强化主题,加深了听众对主题旋律的印象,使观众产生一种置身在开国大典这种恢弘肃穆的典礼情景中的感觉。
(二)作曲技法与织体
基于西方双钢琴创作对于声部关系理解的多样化,为了塑造好两架钢琴之间的声部关系,作者借鉴其旋律加伴奏式的技法,在写作中,不仅使用了色彩明亮的大调式,在双钢琴伴奏声部运用了大量的大三和弦织体进行写作,烘托出一种英雄的气氛,作者也是用这种手法来模仿原作中管弦乐的音响效果,将作品钢琴化。在主部主题中,主要伴奏织体音型为分解和弦织体、柱式和弦织体以及三连音和弦织体。副部主题则增加了复调织体的运用。这种声部关系以及伴奏织体的运用,在西方20世纪早期,俄国著名钢琴家、作曲家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二钢琴组曲》中就已体现出来。
从整首作品我们可以看出作曲家对于不同和弦织体以及节奏织体的运用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首先最具有气势且能够烘托出作品情感的柱式和弦运用最为廣泛,这种和弦织体不仅给予了全曲主题旋律有力的支撑,也有效地将作品气势恢宏的气概表现出来。其次在作品使用分解和弦琶音式伴奏织体时,对应另外一个声部如歌如诉优美的旋律,二者互相结合,把对祖国、党和人民美好的祝福之情完美表现出来。在副部使用的复调织体,与全曲的主调性及旋律加伴奏声部和弦织体形成对比,也是旋律的抒情表达。整首作品不断给人一种激昂往前推进的情绪,这就是织体中三连音所体现的作用,其中也出现了切分以及附点节奏,这些节奏型与织体都具有很强的动力感,连续不断的三连音织体以及贯穿全曲的动力性节奏型,更加突出这首《红旗颂》奋勇向前的主题旋律特征。
三、中国双钢琴作品对比与研究
(一)主题创作特征
《红旗颂》开篇那宏伟大气的旋律令人印象深刻。我国音乐作品基本都是以单旋律为主,音乐特点主要就体现在旋律的起伏与灵动自由的节奏中。吕其明先生在创作这首作品主题的过程中,不仅完美地表现出颂歌式恢宏大气的音乐,也保留了我国民间民族音乐特征。
2000年歌曲《鼓浪屿之波》被作曲家徐振民与郑小瑛创编为一首交响曲,之后又改编为双钢琴作品《我爱鼓浪屿》。这首作品与《红旗颂》一样,保留其原旋律风格,将钢琴二重奏与我国民间乐曲相融合,优美的主旋律由两架钢琴交替演奏出来,第一钢琴声部也采用各种技法将旋律完美呈现出来,二钢声部运用长线条营造出明暗的色彩,衬托出一钢的主旋律。早期殷承宗创作的双钢琴作品《农村新歌》,以革命歌曲与民间小调为主题,风格朴实、欢快,让民众充满亲切感。作为一名留苏归来的音乐家,殷承宗回国后下乡锻炼所创作出的这首钢琴作品,受到周恩来的夸奖与评价。《四景图——荆门民歌主题变奏》使用一首荆门的民歌作为主题,它也采用西方变奏曲式,全曲通过三次变奏来展现荆门的景色。类似于《红旗颂》借鉴西方曲式创作的中国作品还很多,如《赶山》使用变奏曲式来展现西北汉子的风采,体现了我国北方地区特有的豪放与浪漫,音乐创作中不同的曲式结构能给听众带来不一样的音乐美感。
从这几首典型的双钢琴作品中可以看出,我国双钢琴作品主题旋律的创作既会采用典型的民族音乐旋律,同时也会使用西方作曲技法来创作具有中华民族色彩的旋律。 (二)作曲技法与织体
我国早期大多双钢琴作品都是借鉴西方作曲技法,也可与中国民族风格、意境相融合。《红旗颂》中作者为了更好地体现原作主旨特征,采用多种如伴奏加旋律结构、齐奏型结构、多线条复调性等技法,结合各种节奏型。《跳月》这首作品与《红旗颂》一样,借鉴西方作曲技法,第一部分使用典型的旋律加伴奏结构来创作,表现彝族男女欢声歌舞的热闹场面,在伴奏声部作者使用了西方的琶音织体创作,其流动性强、起伏较为明显的特征使音乐听起来更加连贯。第二部分则使用复调对话式结构来描写歌唱时的场景,不同的声部好比彝族男女不一样的声线,展示出互相对歌对舞的欢庆场景。孙剑的《璺纹》则使用多线条复调性技法来创作,这种多线条更加强调了旋律的横向进行,将和弦织体替换为多线条织体。作者使用四个不同的声部,每一个声部都是独立的旋律线,使得听众产生无尽幻想。高为杰先生的双钢琴作品《童趣》是一首充满孩童气息的少年风格作品,采用奏鸣曲式结构,调式调性明确,第一钢琴声部演奏三声部赋格,在创作手法上运用了卡农、多线条、复调等多种技法。这首作品两架钢琴在演奏中并没有传统的主副之分,而是利用这些作曲技法强调声部之间的重奏感及纵向和声。
1964年第一首双钢琴作品《农村新歌》创作至今,中国双钢琴音乐已经发展了五十多年,人们在欣赏钢琴独奏曲的同时也开始注重中国本土双钢琴的发展与演奏,各种古典与现代的优秀双钢琴作品在国内演奏,更多的音乐创作者与音乐教育者意识到双钢琴独特的艺术特征与意义,将其与中国传统音乐艺术相结合,各大高校也逐渐重视双钢琴演奏的课程学习。随着我国艺术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国的双钢琴音乐会迎来一个稳定的发展期。
参考文献:
[1]梁晖.双钢琴演奏技术分析[J].当代音乐,2020(2):115-116.
[2]肖丹丹.民族元素与西方技法之交融:探索新世纪中国双钢琴作品[J].歌海,2014(6):64-66,71.
[3]何冰.中国双钢琴音乐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
[4]于一丹.回顾与展望:双钢琴在中国的发展[J].音乐生活,2014(1):90-92.
[5]肖丹丹.多元性风格之交融:探究新世纪中国双钢琴作品[J].歌海,2012(6):55-56,64.
作者简介:
刘武鹏,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硕士。研究方向:钢琴演奏。
许凤,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音乐学、钢琴演奏与教学。
关键词:吕其明;《红旗颂》;中国双钢琴作品
注:本文系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吕其明音乐创作及其艺术思想研究”(AHSKY2016D84)研究成果。
中国钢琴作品创作发展到现代社会,内容丰富多样,作曲家在创作过程中将我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特点融入作品中。相较传统中国音乐特点注重音乐作品的旋律性,近代作曲家在表达本土民族特色的同时融合西方作曲技法,使得中国钢琴作品有着自身独特的演奏特色与风格。双钢琴属于二重奏的一种,这种演奏形式在西方可以追溯到几百年前,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它动摇了钢琴独奏曲的统治地位,在西方各种艺术形式多元化发展的状况中发展并且稳定下来。
一、《红旗颂》创作背景
1965年春天,我国上海音乐学院一次会议中,各音乐界前辈对即将要举办的演出《上海之春》节目进行研究讨论,认为对于歌颂我党、歌颂祖国的节目需要加强,青年吕其明接受了这个艰巨并且意义重大的任务。在其革命生涯的影响下,吕其明先生写出了这首震撼人心,描绘祖国1949年开国大典的管弦乐作品——《红旗颂》,这不仅是对国歌情感的延续,而且意味着红旗迎风飘扬,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2003年,武汉音乐学院曾珍和张惠琴将这首管弦乐作品改编为双钢琴作品。
这首作品无论是要歌颂的事物,还是作品的时代背景,以及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因素,都体现出中国本土民族特色。作曲家使用西方常用的和弦织体,将原作的情感在两架钢琴上完美演奏出来。这首作品创作是非常成功的,在尊重原作风格特征与情感因素基础上,蕴含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风格和西方作曲技法,用双钢琴演奏艺术形式来完成,使其非常受欢迎。
二、《红旗颂》双钢琴作品创作特征
(一)主题创作特征
作者在创作过程强调突出主题这一特点,沿用原作奏鸣曲式结构,呈示部和再现部体现出了三部性的特征。再现部只再现了主题材料,这种颂歌式的主题旋律,形象大气恢弘。在呈示部中的主题段落,四乐句很明显有着起、承、转、合的民族曲调特点,作者使用“鱼咬尾”手法,突出其民族特征。主题旋律不断出现大跳,级进穿插其中,使得旋律线条不仅有着我国北方民歌的豪迈,同时也蕴含南方小调的抒情,旋律线条起伏感较强,如同听众波涛起伏的内心情感,其旋律调性和乐句的尾音,体现出我国民族五声调式中比较常见的徵调特征。全曲不断强化主题,加深了听众对主题旋律的印象,使观众产生一种置身在开国大典这种恢弘肃穆的典礼情景中的感觉。
(二)作曲技法与织体
基于西方双钢琴创作对于声部关系理解的多样化,为了塑造好两架钢琴之间的声部关系,作者借鉴其旋律加伴奏式的技法,在写作中,不仅使用了色彩明亮的大调式,在双钢琴伴奏声部运用了大量的大三和弦织体进行写作,烘托出一种英雄的气氛,作者也是用这种手法来模仿原作中管弦乐的音响效果,将作品钢琴化。在主部主题中,主要伴奏织体音型为分解和弦织体、柱式和弦织体以及三连音和弦织体。副部主题则增加了复调织体的运用。这种声部关系以及伴奏织体的运用,在西方20世纪早期,俄国著名钢琴家、作曲家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二钢琴组曲》中就已体现出来。
从整首作品我们可以看出作曲家对于不同和弦织体以及节奏织体的运用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首先最具有气势且能够烘托出作品情感的柱式和弦运用最为廣泛,这种和弦织体不仅给予了全曲主题旋律有力的支撑,也有效地将作品气势恢宏的气概表现出来。其次在作品使用分解和弦琶音式伴奏织体时,对应另外一个声部如歌如诉优美的旋律,二者互相结合,把对祖国、党和人民美好的祝福之情完美表现出来。在副部使用的复调织体,与全曲的主调性及旋律加伴奏声部和弦织体形成对比,也是旋律的抒情表达。整首作品不断给人一种激昂往前推进的情绪,这就是织体中三连音所体现的作用,其中也出现了切分以及附点节奏,这些节奏型与织体都具有很强的动力感,连续不断的三连音织体以及贯穿全曲的动力性节奏型,更加突出这首《红旗颂》奋勇向前的主题旋律特征。
三、中国双钢琴作品对比与研究
(一)主题创作特征
《红旗颂》开篇那宏伟大气的旋律令人印象深刻。我国音乐作品基本都是以单旋律为主,音乐特点主要就体现在旋律的起伏与灵动自由的节奏中。吕其明先生在创作这首作品主题的过程中,不仅完美地表现出颂歌式恢宏大气的音乐,也保留了我国民间民族音乐特征。
2000年歌曲《鼓浪屿之波》被作曲家徐振民与郑小瑛创编为一首交响曲,之后又改编为双钢琴作品《我爱鼓浪屿》。这首作品与《红旗颂》一样,保留其原旋律风格,将钢琴二重奏与我国民间乐曲相融合,优美的主旋律由两架钢琴交替演奏出来,第一钢琴声部也采用各种技法将旋律完美呈现出来,二钢声部运用长线条营造出明暗的色彩,衬托出一钢的主旋律。早期殷承宗创作的双钢琴作品《农村新歌》,以革命歌曲与民间小调为主题,风格朴实、欢快,让民众充满亲切感。作为一名留苏归来的音乐家,殷承宗回国后下乡锻炼所创作出的这首钢琴作品,受到周恩来的夸奖与评价。《四景图——荆门民歌主题变奏》使用一首荆门的民歌作为主题,它也采用西方变奏曲式,全曲通过三次变奏来展现荆门的景色。类似于《红旗颂》借鉴西方曲式创作的中国作品还很多,如《赶山》使用变奏曲式来展现西北汉子的风采,体现了我国北方地区特有的豪放与浪漫,音乐创作中不同的曲式结构能给听众带来不一样的音乐美感。
从这几首典型的双钢琴作品中可以看出,我国双钢琴作品主题旋律的创作既会采用典型的民族音乐旋律,同时也会使用西方作曲技法来创作具有中华民族色彩的旋律。 (二)作曲技法与织体
我国早期大多双钢琴作品都是借鉴西方作曲技法,也可与中国民族风格、意境相融合。《红旗颂》中作者为了更好地体现原作主旨特征,采用多种如伴奏加旋律结构、齐奏型结构、多线条复调性等技法,结合各种节奏型。《跳月》这首作品与《红旗颂》一样,借鉴西方作曲技法,第一部分使用典型的旋律加伴奏结构来创作,表现彝族男女欢声歌舞的热闹场面,在伴奏声部作者使用了西方的琶音织体创作,其流动性强、起伏较为明显的特征使音乐听起来更加连贯。第二部分则使用复调对话式结构来描写歌唱时的场景,不同的声部好比彝族男女不一样的声线,展示出互相对歌对舞的欢庆场景。孙剑的《璺纹》则使用多线条复调性技法来创作,这种多线条更加强调了旋律的横向进行,将和弦织体替换为多线条织体。作者使用四个不同的声部,每一个声部都是独立的旋律线,使得听众产生无尽幻想。高为杰先生的双钢琴作品《童趣》是一首充满孩童气息的少年风格作品,采用奏鸣曲式结构,调式调性明确,第一钢琴声部演奏三声部赋格,在创作手法上运用了卡农、多线条、复调等多种技法。这首作品两架钢琴在演奏中并没有传统的主副之分,而是利用这些作曲技法强调声部之间的重奏感及纵向和声。
1964年第一首双钢琴作品《农村新歌》创作至今,中国双钢琴音乐已经发展了五十多年,人们在欣赏钢琴独奏曲的同时也开始注重中国本土双钢琴的发展与演奏,各种古典与现代的优秀双钢琴作品在国内演奏,更多的音乐创作者与音乐教育者意识到双钢琴独特的艺术特征与意义,将其与中国传统音乐艺术相结合,各大高校也逐渐重视双钢琴演奏的课程学习。随着我国艺术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国的双钢琴音乐会迎来一个稳定的发展期。
参考文献:
[1]梁晖.双钢琴演奏技术分析[J].当代音乐,2020(2):115-116.
[2]肖丹丹.民族元素与西方技法之交融:探索新世纪中国双钢琴作品[J].歌海,2014(6):64-66,71.
[3]何冰.中国双钢琴音乐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
[4]于一丹.回顾与展望:双钢琴在中国的发展[J].音乐生活,2014(1):90-92.
[5]肖丹丹.多元性风格之交融:探究新世纪中国双钢琴作品[J].歌海,2012(6):55-56,64.
作者简介:
刘武鹏,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硕士。研究方向:钢琴演奏。
许凤,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音乐学、钢琴演奏与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