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新课程理念强调数学教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呈现出明显的生活化趋向。生活化教学具有很强的教育价值,在教学实践中要从教材的开发设计、过程的生活化、习题设计的生活化等入手促进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实现。
关键词:中学数学 生活化 价值 措施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与操作的机会,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因此,教师要善于探索数学与生活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真正做到在生活中学数学,在学数学中感触生活。
一、中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重要价值
1.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欲望是人的本能,求知是每个学生共同的心理需求。生活是现实的、丰富的,而数学的特征之一就是高度的抽象性。课堂伊始,教师将学生身边的生活素材直接引入数学课堂,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接近问题,这样有利于学生与已有的知识体系建立联系,也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从而能够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反之,学生会感到枯燥无味,久而久之就会对数学产生厌倦的情绪。
2.培养学生发现数学问题的能力。中学生的生活范围小,知识面窄,这就造成了学生学习某些数学知识的困难。因此,教师应通过联系实际生活培养学生从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并通过分析这些问题,从而解决这些问题,最后再通过回顾这些问题与结论的可行性来推动数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例如,在教学“利息的计算”时,必须让学生理解本金、利率等概念,可以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带学生去银行参观,并以自己的压岁钱为例,让学生进行模拟储蓄、取钱等活动,并且要让学生记录银行的利率,然后学生就会带着问题去学习新课。这样便有助于学生养成注意观察的习惯,并自觉地将所学知识与实际中的事物联系起来。
3.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善于发现生活中能够和数学紧密结合的一些素材,并且将之引入到课堂中来。如教学“直棱柱的表面展开图”时,让每位学生带来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纸盒,学生通过沿棱边剪开铺平,得到直棱柱的表面展开图最直观的认识。学生在探究结束后,悟出直棱柱表面展开图的知识内涵,同时感受到成功之喜悦。通过这样的练习可以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增强其解决问题的灵活性。
二、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措施
1.合理使用和开发教材。不可否认,中学数学教材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教师必须深入领悟教材内容,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做到因地、因人、因时而异,必须明确自己不仅仅是教材的使用者,更是教材的开发者和创造者。
2.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具有浓厚生活气息,贴近学生认识水平的问题情境,把问题情境与学生的生活密切联系起来,让学生亲身体验来自生活情境中的问题,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使学生的智力活动达到最佳状态,又能沟通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和抽象概念之间的联系。
如在“比例和比例线段”的教学导入中,一位教师是这样设计的:“同学们,在现实生活中,有关比例应用和比例之间的对应无处不在,那么你们知道我们人体上有多少有趣的比例吗?”这时,学生先是惊讶,然后议论此起彼伏。这样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3.注重教学过程的生活化。新课程标准强调“过程性”,即应该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体验的情感,不是简单的知识获得。因此,教师应该为学生创造具体、生动的体验情境,并且要积极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数学现实”理解情境,引导学生把现实问题数学化,把数学知识生活化,构建“问题→探索→应用→新问题→再探究”的开放式学习过程。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将要学习的数学知识,动员学生去查找相关的资料,必要时还可以进行社会调查实践。
4.加强习题设计的生活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技能的形成与巩固,都要通过必要的练习来进行。在练习这一环节中,教师对练习题的设计至关重要,它决定学生“练习什么”以及“如何练”的问题。《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教师在设计习题时要树立起“习题设计从生活中来”的理念,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让学生置身于生活场景中,教师要善于将生动的事例、真实的数据作为习题设计的源泉,使学生既感兴趣,又觉得真实可信。
所以,将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数学生活化,引导学生把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去体验感受,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是解决生活问题的基本工具,达到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国平.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良好情感[J].内蒙古教育,2001,(03).
[2]班学儒.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良好习惯[J].宁夏教育,1995,(10).
[3]徐新萍.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J].河南教育,2005,(04).
[4]马殿龙.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J].承德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02).
[5]贾步贤.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J].安徽教育,1995,(11).
[6]王金兰.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J].新课程,2007,(05).
[7]朱梅.重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J].职教论坛,2002,(18).
[8]扈有萍.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J].宁夏教育,1983,(10).
[9]吴党荣,彭江涛.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坚强意志[J].江西教育,2004,(06).
[10]陈小雨.怎样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J].安徽教育,2003,(01).
关键词:中学数学 生活化 价值 措施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与操作的机会,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因此,教师要善于探索数学与生活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真正做到在生活中学数学,在学数学中感触生活。
一、中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重要价值
1.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欲望是人的本能,求知是每个学生共同的心理需求。生活是现实的、丰富的,而数学的特征之一就是高度的抽象性。课堂伊始,教师将学生身边的生活素材直接引入数学课堂,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接近问题,这样有利于学生与已有的知识体系建立联系,也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从而能够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反之,学生会感到枯燥无味,久而久之就会对数学产生厌倦的情绪。
2.培养学生发现数学问题的能力。中学生的生活范围小,知识面窄,这就造成了学生学习某些数学知识的困难。因此,教师应通过联系实际生活培养学生从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并通过分析这些问题,从而解决这些问题,最后再通过回顾这些问题与结论的可行性来推动数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例如,在教学“利息的计算”时,必须让学生理解本金、利率等概念,可以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带学生去银行参观,并以自己的压岁钱为例,让学生进行模拟储蓄、取钱等活动,并且要让学生记录银行的利率,然后学生就会带着问题去学习新课。这样便有助于学生养成注意观察的习惯,并自觉地将所学知识与实际中的事物联系起来。
3.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善于发现生活中能够和数学紧密结合的一些素材,并且将之引入到课堂中来。如教学“直棱柱的表面展开图”时,让每位学生带来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纸盒,学生通过沿棱边剪开铺平,得到直棱柱的表面展开图最直观的认识。学生在探究结束后,悟出直棱柱表面展开图的知识内涵,同时感受到成功之喜悦。通过这样的练习可以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增强其解决问题的灵活性。
二、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措施
1.合理使用和开发教材。不可否认,中学数学教材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教师必须深入领悟教材内容,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做到因地、因人、因时而异,必须明确自己不仅仅是教材的使用者,更是教材的开发者和创造者。
2.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具有浓厚生活气息,贴近学生认识水平的问题情境,把问题情境与学生的生活密切联系起来,让学生亲身体验来自生活情境中的问题,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使学生的智力活动达到最佳状态,又能沟通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和抽象概念之间的联系。
如在“比例和比例线段”的教学导入中,一位教师是这样设计的:“同学们,在现实生活中,有关比例应用和比例之间的对应无处不在,那么你们知道我们人体上有多少有趣的比例吗?”这时,学生先是惊讶,然后议论此起彼伏。这样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3.注重教学过程的生活化。新课程标准强调“过程性”,即应该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体验的情感,不是简单的知识获得。因此,教师应该为学生创造具体、生动的体验情境,并且要积极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数学现实”理解情境,引导学生把现实问题数学化,把数学知识生活化,构建“问题→探索→应用→新问题→再探究”的开放式学习过程。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将要学习的数学知识,动员学生去查找相关的资料,必要时还可以进行社会调查实践。
4.加强习题设计的生活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技能的形成与巩固,都要通过必要的练习来进行。在练习这一环节中,教师对练习题的设计至关重要,它决定学生“练习什么”以及“如何练”的问题。《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教师在设计习题时要树立起“习题设计从生活中来”的理念,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让学生置身于生活场景中,教师要善于将生动的事例、真实的数据作为习题设计的源泉,使学生既感兴趣,又觉得真实可信。
所以,将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数学生活化,引导学生把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去体验感受,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是解决生活问题的基本工具,达到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国平.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良好情感[J].内蒙古教育,2001,(03).
[2]班学儒.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良好习惯[J].宁夏教育,1995,(10).
[3]徐新萍.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J].河南教育,2005,(04).
[4]马殿龙.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J].承德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02).
[5]贾步贤.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J].安徽教育,1995,(11).
[6]王金兰.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J].新课程,2007,(05).
[7]朱梅.重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J].职教论坛,2002,(18).
[8]扈有萍.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J].宁夏教育,1983,(10).
[9]吴党荣,彭江涛.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坚强意志[J].江西教育,2004,(06).
[10]陈小雨.怎样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J].安徽教育,20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