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IL—21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来源 :医药界·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ongti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59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0
  【摘要】目的:通过检测外周血IL-21水平,探讨其与类风湿关节病(RA)发病及活动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所有实验入选者血清IL-21水平。同时记录RA患者的病程、DAS28评分,判断RA患者的疾病活动度。结果:血清IL-21水平在RA病例组百分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IL-21水平与RA的病程无明显差异(P>0.05)。IL-21与RA患者的活动度呈正相关。结论:IL-21可能参与RA发病,并与RA的疾病活动相关联。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白细胞介素21( IL-21),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以关节滑膜炎症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在17世纪即为人们所认识,但其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清楚。 IL-21是近几年发现的一个多功能、多效性的细胞因子,IL-21主要由活化的CD4+T细胞产生[1],可以调节T细胞和B细胞的增殖,并且与来自骨髓的原始NK细胞的成熟和增殖密切相关[2]。它对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均具有广泛的调节作用,此外,它还可以增强特异性CTL的细胞毒活性等。RA的发病与免疫系统调节功能紊乱有密切的关系,最近研究表明,IL-21是参与RA发病过程中多种细胞因子中至关重要的一个,随着IL-21与其受体(IL-2lR)结合量的不断增加,促进T、B淋巴细胞的增殖与分化及免疫球蛋白和前炎症细胞因子的产生,引发组织炎症,从而诱发RA的发病。
  为了进一步研究IL-21在RA发病中的作用,了解IL-21在血清中的含量与RA的发病和病程的归转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通过检测RA患者血清中IL-21含量的变化,揭示IL-21在RA发病中的作用,以期为RA的发病机制提供新的理论依据,为RA的临床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1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RA患者的病例收集源于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間唐山地区风湿科门诊及住院病人90例,男性20例,女性70例,平均年龄56.63±11.0岁。均符合198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修订的RA分类标准。对照组:来源于体检中心的健康体检人员70例。
  1.2. 方法
  收集普管静脉血4ml,离心后吸取血清约200u1,置-70℃,保存,同批检测细胞因子IL-21。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所有实验入选者血清IL-21水平。操作按说明书进行,所有检测试剂盒由美国GBD公司提供。
  1.3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数据分析结果以x±s表示,RA病例组与正常对照组血清IL-21均值的比较采用两个独立样本t检验;RA组性别、病程、及DAS28评分与IL-21相互关系比较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各组间(两组以上)IL-21水平比较采用方差分析。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所有数据全部录入计算机,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RA患者外周血清中IL-2l的含量与健康人群对照水平升高(P<0.05)见Table 1。活动期患者血清IL-21水平高于稳定组(P<0.05)见Table 2。RA组不同病程≤2年和>2年以上者,血清IL-21的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Table3。
  讨 论
  RA是一种主要累及周围关节的多系统性、炎症性的自身免疫疾病。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但现在人们已认识到RA的发病除与遗传因素有关外,还与免疫因素密切相关。IL-21最早由Parrish-Novak等从活化的人CD3+T细胞中成功克隆出,并在CD4+、CD8+T细胞亚群、B细胞和NK细胞等均可检测到IL-21R表达。多数学者研究表明,IL-21及其受体在许多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已有研究发现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及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中IL-21的含量显著增高[3]。本研究结果显示RA患者血清中IL-21的含量明显高于健康人群对照组,与上述免疫性疾病有类似的实验结果,说明IL-2l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发病与发展中也有重要的作用。 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可以作为衡量RA患者病情活动度的指标,作为判断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之一。抗IL-21治疗有望成为治疗RA的新方法,IL-2l表达可能作为诊断、治疗以及判断RA疾病发展的重要生物学标记物。
  参考文献
  [1] Parrish-Novak J D C, Foster R D, Holly, et al. Interleukin-21and the IL-21 receptor: novel effectors of NK and T cell responses J Leukoc Biol, 2002, 72(5): 856-863.
  [2]Parrish-Novak J. Interleukin-21 and its receptor are involved in NK cell expansion and regulation of lymphocyte function. Nature, 2000, 408:57-63.
  [3]袁双龙, 蒋莉, 张晓莉, 等。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血清IL-21水平及其临床意义。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2007, 23(2): 124-126.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R65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0  【摘要】目的:观察对比不同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治疗腹外疝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80例腹外疝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分别使用两种不同的无张力疝修补手术。观察组使用聚丙烯纺织网片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疝环充填补片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状况。结果: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
期刊
【中图分类号】R6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0  【摘要】目的:研究CRRT在脓毒血症所致急性肾损伤患者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我院2010年1月-2014年10月间诊治的脓毒血症所致急性肾损伤患者80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观察组患者进行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RRT)治疗,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生命体征变化和临床治疗效果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0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诊断在甲状腺结节中的应用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5月我院(原工作单位:扬州邗江国建微创医院)收治的47例甲状腺结节患者,所有患者均采取超声进行诊断,比较超声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结果。结果:诊断结果显示,超声诊断的准确率为97.87%,与病理诊断的100%比较无统计
期刊
【中图分类号】R65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0  【摘要】目的探讨快速救治急性重型硬膜下血肿的新方法,评价其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新救治方法救治急性重型硬膜下血肿患者57例,并与传统治疗方法的126例急性重型硬膜下血肿患者进行对照,统计分析治疗效果。评价新救治方法的有效性。结果 新救治方法为急性重型硬膜下血肿患者争取了手术时间,降低了病死率,根据牛津残障评分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0  【摘要】 目的 探討辅助开塞露纳肛的尿管拔除新方法对于腰椎间盘术后排尿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腰椎间盘术后保留导尿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常规拔除导尿管,实验组在拔除导尿管的同时辅助开塞露纳肛,比较两组患者尿管拔除后排尿的差异。结果 对照组和实验组术后自主排尿率分别为73%和98%
期刊
【中图分类号】R6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0  【摘要】目的 了解剖宫产手术同时结扎输卵管对妇女在产褥期心理的影响。方法 对72例剖宫产手术同时结扎输卵管的产妇进行产后7d及42d精神测试(EPDS法),总分≥13分者可诊断为产后抑郁症。结果 产后7d访视中EPDS评分≥13分者占62.50%,42d访视EPDS评分≥13分者占20.83%。结论 剖宫产术时
期刊
【中图分类号】R51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0  【摘要】目的: 探讨替比夫定联合抗HBV特异性主动免疫疗法对HBV携带者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方法:60例慢性HBV携带者为治疗组,给予替比夫定600mg/天,口服,同时抗HBV特异性主动免疫治疗,1次/4周,皮下注射,疗程12月,随访12个月;对照组,同期建康体检人群。观察治疗组治疗前后CD3+、C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58.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0  【目的】 探讨感染型荨麻疹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2013年 212例急性感染型荨麻疹患儿的临床实验室及辅助检查资料。结果212例患儿中男女之比为1.2:1,发病年龄多为3~6岁。发热1-3天者占80%。咽红,扁桃体肿大,表面脓苔占95%。全身散在红斑,风团100%。所有患者采用头孢I代或I
期刊
【中图分类号】R8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0  【摘要】目的:探讨Fas蛋白、Fas mRNA的表达及Fas基因的甲基化状态在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发展中的相互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经手术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42例(鳞癌16例,腺癌26例),收集肺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肺组织。采用免疫组化S-P染色方法、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重亚硫酸盐修饰及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39.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0  【摘要】目的:比較两种不同种类药物囊腔内注入与传统手术摘除治疗粘液腺囊肿的效果以确定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粘液腺囊肿患者30例,随机分为3组,手术摘除组10例,2%碘酊注射组10例,平阳霉素注射组10例,比较术后12个月治疗效果。结果:3种治疗方法疗效相似(P>0.05),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结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