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小学的语文课堂上,教师往往注重培养的是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但学生的演练能力在语文教学中也是非常重要的,演练能力是培养小学生知识能力和情感能力的提升者,现在我结合我的教育实践,分析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表演能力。
关键词:语文、演练、操作、能力
一、演练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记忆,动手演练操作、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因此,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演练,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充分的感知,把知识由“抽象”变为“具体”,有“具体”变为“实践”,有“实践”变为“体验”,由“复杂”变为“简单”,达到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新知识。例如:在《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一课上,有一部分的内容是罗宾逊大夫、乔和穆夫波特打斗的场面描写,这时候,我会叫三个学生上台把课文中的这个人的打斗场面演练一遍,在演练的过程中,我发现台下面的学生看得兴味盎然,台上面的学生演得逼真,教室的学习气氛十分浓厚,充满了笑声!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提高了!学生也会发现,原来学习语文可以这么有趣。
二、演练操作促进思维发展
演练操作是学习的手段,是认知的基础,演练操作可以给学生留有思维的空间,使脑、手、口同时运动的基础上,感知知识,感知情感。学生通过大量的演练操作,以在大脑中形成明确的操作表象,学生的形象思维逐步形成。如在作文课写作训练时,我会让学生在讲台上把生活中的劳动情景再演练一遍,然后把演练过程的动作、神态、语言写下来。例如:在写作文《我当家的一天》时,先叫学生回忆演练做家务时的劳动情景,在此过程中,学生需要大量的脑力去挖掘词语去组织句子,如何把刚才的演练过程写下来,而且还要生动。这需要演练操作与思维相结合起来,把实践感知通过思维思考的过程中,不断地提升学生的大脑思维能力。
三、把演练操作从课堂到课外
语文学习是一项系统工程,单凭课堂的45分钟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学生在生活中处处留心,点滴积累.然而这些知识又是零散的,不成系统的,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去点化,从而使学生获得系统的知识与能力.把语文课延伸到课外,应拓宽课堂教学的外延;关注生活,让学生主动投入语文课外学习;激发课外阅读的兴趣,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如在《美丽的校园》的写作课堂上,我会让学生带着笔和本子走出教室去观察我们校园的一草一木,一事一物。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又如:布置作文《有趣的活动课》,先让学生亲身感受活动的快乐,再把在操场上有趣的一个场景写下。这比我们在教室里苦口婆心地讲述写作的方法和凭空想象实际得多了。
四、演练操作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每个小孩都是表演天才,因为他们与生俱来的想象力比大人丰富得多,小孩的天真幼稚、爱表现是他们的专长,演练操作学习语文恰好能做到这一点,学生更乐意去接受这种教育方式。在演练操作教学,既不能包办代替,也不能放任自流,要求学生主动学,让操作教学中体现出独特的功能。如在《滥竽充数》教学中,需要学生思考如何设计适合人物的表演服饰,需要独立思考、独特的人物角色应当如何去演练。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要求,边操作边思考,边讨论,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知不觉就提高了!在教学中,利用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觉能动性,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操作中,把抽象的语文知识变为活生生的动作,从感受中获得正确的认知。
五、演练操作提升小组合作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不再是老师抛出问题,而是以小组为单位,读课文,提问题,组内答疑,以小组的竞争方式进行讨论、探究、质疑、演练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既锻炼学生的操作能力,又能提升了小组合作的能力。小组合作学习中,应重视通过观察、演练操作、猜测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和勇于探索创新的学习能力。例如:在学习完《西门豹》这一课时,我留给学生的作业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课本剧表演,孩子们非常热情认真,小组长分配好角色和设计台词,宣传员做导演,音乐委员设计表演服装,纪律委员负责旁白等等,这些演练操作都需要学生的配合,在表演的过程中就培养了学生的合作配合能力。
六、演练操作提高人际交流能力
在生活中,我们少不了要与别人交流,交往。但现在在小学生都不懂得如何去表达情感,说话做事总是不礼貌、不规矩。语文课堂上我会创设各种各样的生活场景,让学生去实践,去交流,提升他们的独立能力和人际交流能力。比如提出家中来客人的场景,要求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主人应如何去招待客人,而客人又应该如何在主人家做客。这时是对学生词汇量、观察能力和随机应变能力的考察。演练操作课程可以改善课内交往,促进学生的合作性、支持性。课堂气氛应以双方互相认知、相互沟通为主。教师要指导学生在课堂情境中抓住契机进行练习,也可设定相关情境,塑造良好的交往行为,当学生的交往行为表现接近预期目标时,应及时予以适当的鼓励。
七、提高学生学习与实践的转换能力
学习要学以致用,也就是说学习最根本的目的就为了将所学的知识服务于我们的生活,所谓“实践出真知,如果我们的教学注重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配合语言训练,那么学生的日常的实践能力就不用实践了,演练操作就能把“学习”和“学习”二者相结合,达到在学习中演练操作,在演练中学习的境界。例如在《华夏五千年中国文化的闹剧》的小品里需要熟悉中國的历史文化,学习历史对于学生来说是枯燥无味的,但通过演练操作编成小品,小学生很乐意去接受,从学习到实践的过程中就达到教学的目标了。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培养,可谓“要想知道梨子的味道就得亲口尝一尝”,是的,无论是书本上的只是还是生活中的道理,给学生讲再多也许他都明白不了,但他们亲身经历了,亲自动手了,他的收获可能比你讲几堂课来得还快。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合理设计好教学方案,带领学生多参与操作演练,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文知识。
关键词:语文、演练、操作、能力
一、演练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记忆,动手演练操作、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因此,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演练,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充分的感知,把知识由“抽象”变为“具体”,有“具体”变为“实践”,有“实践”变为“体验”,由“复杂”变为“简单”,达到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新知识。例如:在《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一课上,有一部分的内容是罗宾逊大夫、乔和穆夫波特打斗的场面描写,这时候,我会叫三个学生上台把课文中的这个人的打斗场面演练一遍,在演练的过程中,我发现台下面的学生看得兴味盎然,台上面的学生演得逼真,教室的学习气氛十分浓厚,充满了笑声!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提高了!学生也会发现,原来学习语文可以这么有趣。
二、演练操作促进思维发展
演练操作是学习的手段,是认知的基础,演练操作可以给学生留有思维的空间,使脑、手、口同时运动的基础上,感知知识,感知情感。学生通过大量的演练操作,以在大脑中形成明确的操作表象,学生的形象思维逐步形成。如在作文课写作训练时,我会让学生在讲台上把生活中的劳动情景再演练一遍,然后把演练过程的动作、神态、语言写下来。例如:在写作文《我当家的一天》时,先叫学生回忆演练做家务时的劳动情景,在此过程中,学生需要大量的脑力去挖掘词语去组织句子,如何把刚才的演练过程写下来,而且还要生动。这需要演练操作与思维相结合起来,把实践感知通过思维思考的过程中,不断地提升学生的大脑思维能力。
三、把演练操作从课堂到课外
语文学习是一项系统工程,单凭课堂的45分钟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学生在生活中处处留心,点滴积累.然而这些知识又是零散的,不成系统的,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去点化,从而使学生获得系统的知识与能力.把语文课延伸到课外,应拓宽课堂教学的外延;关注生活,让学生主动投入语文课外学习;激发课外阅读的兴趣,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如在《美丽的校园》的写作课堂上,我会让学生带着笔和本子走出教室去观察我们校园的一草一木,一事一物。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又如:布置作文《有趣的活动课》,先让学生亲身感受活动的快乐,再把在操场上有趣的一个场景写下。这比我们在教室里苦口婆心地讲述写作的方法和凭空想象实际得多了。
四、演练操作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每个小孩都是表演天才,因为他们与生俱来的想象力比大人丰富得多,小孩的天真幼稚、爱表现是他们的专长,演练操作学习语文恰好能做到这一点,学生更乐意去接受这种教育方式。在演练操作教学,既不能包办代替,也不能放任自流,要求学生主动学,让操作教学中体现出独特的功能。如在《滥竽充数》教学中,需要学生思考如何设计适合人物的表演服饰,需要独立思考、独特的人物角色应当如何去演练。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要求,边操作边思考,边讨论,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知不觉就提高了!在教学中,利用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觉能动性,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操作中,把抽象的语文知识变为活生生的动作,从感受中获得正确的认知。
五、演练操作提升小组合作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不再是老师抛出问题,而是以小组为单位,读课文,提问题,组内答疑,以小组的竞争方式进行讨论、探究、质疑、演练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既锻炼学生的操作能力,又能提升了小组合作的能力。小组合作学习中,应重视通过观察、演练操作、猜测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和勇于探索创新的学习能力。例如:在学习完《西门豹》这一课时,我留给学生的作业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课本剧表演,孩子们非常热情认真,小组长分配好角色和设计台词,宣传员做导演,音乐委员设计表演服装,纪律委员负责旁白等等,这些演练操作都需要学生的配合,在表演的过程中就培养了学生的合作配合能力。
六、演练操作提高人际交流能力
在生活中,我们少不了要与别人交流,交往。但现在在小学生都不懂得如何去表达情感,说话做事总是不礼貌、不规矩。语文课堂上我会创设各种各样的生活场景,让学生去实践,去交流,提升他们的独立能力和人际交流能力。比如提出家中来客人的场景,要求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主人应如何去招待客人,而客人又应该如何在主人家做客。这时是对学生词汇量、观察能力和随机应变能力的考察。演练操作课程可以改善课内交往,促进学生的合作性、支持性。课堂气氛应以双方互相认知、相互沟通为主。教师要指导学生在课堂情境中抓住契机进行练习,也可设定相关情境,塑造良好的交往行为,当学生的交往行为表现接近预期目标时,应及时予以适当的鼓励。
七、提高学生学习与实践的转换能力
学习要学以致用,也就是说学习最根本的目的就为了将所学的知识服务于我们的生活,所谓“实践出真知,如果我们的教学注重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配合语言训练,那么学生的日常的实践能力就不用实践了,演练操作就能把“学习”和“学习”二者相结合,达到在学习中演练操作,在演练中学习的境界。例如在《华夏五千年中国文化的闹剧》的小品里需要熟悉中國的历史文化,学习历史对于学生来说是枯燥无味的,但通过演练操作编成小品,小学生很乐意去接受,从学习到实践的过程中就达到教学的目标了。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培养,可谓“要想知道梨子的味道就得亲口尝一尝”,是的,无论是书本上的只是还是生活中的道理,给学生讲再多也许他都明白不了,但他们亲身经历了,亲自动手了,他的收获可能比你讲几堂课来得还快。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合理设计好教学方案,带领学生多参与操作演练,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文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