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表现,是评价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农村中小学由于经济、文化等方面原因,写作水平普遍比城市中小学低,教师怕改作文,学生怕写作文,写作教学效率低,这无疑影响着素质教育的整体推进。如何改变这一现象是广大农村中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孜孜不倦探索的问题,也是农村中小学生亟盼解决的问题。
由于学生害怕作文,因此我们不难发现学生作文普遍有如下现象。
一、内容明灭可见,不可知其源
在考试指挥棒的指挥下,包装成为时尚。作文中很多学生注重套用看似时髦的结构形式,如日记体、小标题、排比段等。这些结构方式的确改变了作文单一、陈旧的形式,也的确让老师眼前发亮、怦然心动过。但是,仔细一看,学生为了创新,往往是几件毫无关联的事情机械拼凑,牵强附会,文不对题。这种在结构上大做文章,而忽略了表达主题的内容,真的是让老师大有“明灭可见,不可知其源”之感。
二、情感悄怆幽邃,凄神寒骨
很多学生作文片面地追求语言用词造句的华丽,堆砌辞藻、铺排句段,很难找寻到作者真实情感的流动,更无法捕捉到文脉所在。这样缺乏真情实感的文章,行文干瘪枯燥,只有骨架支撑,没有丰满血肉,或者是千人一面,千篇一律,是经不起品读的。新课标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可是学生写作背离了“我”自己的“生活圈”和“情感场”,怎能不给老师“凄神寒骨”的感受。
三、文体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尽管中考作文在“文体要求”部分有“文体不限(诗歌除外)”的说明,但是初中阶段,主要还是要培养学生的叙事能力,在叙事的基础上能抒情,会议论,并且能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然而,学生往往把“文体不限”理解为“文体不分”,要么是大段大段的故事概述加蜻蜓点水式分析议论,要么是一段举例夹一段议论,出现一种“四不象”的现象。
四、其“境”过清,不可久“阅”
学生在作文选材中,简单复制生活的比较多,对事情的来龙去脉的叙述无主次、无详略,不善于把握主要的生活片段来展示人物,表达情感;不善于抓住生活细节,展示人物之间、情感前后的矛盾冲突。很多学生的简单化还在于,选材老套,缺乏时代气息。这样,往往打开作文就“一眼望到底”,没有气氛烘托与渲染,没有悬念吸引,没有事件的起伏跌宕,没有情感波澜。
如何杜绝上述现象、克服学生害怕作文的心理,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呢?笔者以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第一,更新写作教学理念,让作文意识生活化。
新课程改革的语文教学贯穿整个语文课程的是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语文课程标准》亦明确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述和交流的重要方式……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我、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
写作教学应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需要出发,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上,尊重学生的生活,时时关注学生的需要、情感和发展,激发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作文教学中来,产生写作的兴趣,从而达到“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真”的效果。
作文教学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生活的意识和习惯。作文教学要经常引导学生对观察和记录的素材进行感悟和思考,进行构思和表达创新训练。作文一旦离开了学生的真实生活,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当学生的作文真正和生活联系起来之后,学生将会觉得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是一种享受。因此,学生应在生活中写作,在写作中更好地生活。总之,当作文意识生活化,学生的作文水平随着融入生活的广度的拓展,深度的开掘,随着学生思想的成熟,精神的发展,情操的升华,人格的成长会得到真正的提高。
第二,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让作文内容生活化。
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首先要养成用心说话、说真话、诉真情的习惯。奥地利著名小说家卡夫卡说:“什么叫写作?写作就是把自己心中的一切都敞开,直到不能再敞开为止。写作也就是绝对的坦白,没有丝毫的隐瞒,也就是把整个身心都贯注在里面。”只有敢说真话,肯吐心声,才能让读者感到真诚可信,才能使你写出的那些话产生说服力和感染力。
学生作文是否有发自内心的真情,是衡量学生作文水平的一个重要尺度。作文应以敞开心灵,表现个性,真实坦白地抒写自己为原则。
其次要养成观察、积累的习惯。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善于积累、善于思考,写作的源泉一定是汩汩滔滔,长流不息。“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察就是汲取生活源泉、获得作文素材的重要手段之一。我们还应培养学生养成积累素材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勤写观察笔记,多作读书笔记,把平时看到的现象、读到的好素材、感受到的思想火花,都记录下来,何愁作文无话可说。
再次要养成多阅读、多思考、多练习、多修改的习惯。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获取写作范例的唯一途径。多读还要多写,任何技能技巧都需要反复历练,写作也一样。因此,初学写作者应勤练笔,只有坚持练笔,才能以“量”来促进“质”的飞跃。持之以恒,写作习惯也就养成了。
多思考,除了指平时对所见所闻要多思考,对周围的点点滴滴要有自己的看法或独到的见解之外,在写作时,也要养成构思、列提纲的习惯。这样,下笔才能一挥而就,不至于一句一句像挤牙膏似的硬挤出来。
“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修改是写作不可缺少的重要步骤,是提高文章质量的有效方法,文坛上流传着不少方家修改文章的故事。而修改又重在养成学生自改习作的习惯。文章不厌百回改,越改越精美。我们应教给学生自改作文的方法,调动学生自改作文的兴趣,多方面培养学生自改的习惯。
“用我眼看世界,用我手写我心。”有了良好的写作习惯,作文自然能够学得扎扎实实,循序渐进,写作水平也就能够得到不断提高。
由于学生害怕作文,因此我们不难发现学生作文普遍有如下现象。
一、内容明灭可见,不可知其源
在考试指挥棒的指挥下,包装成为时尚。作文中很多学生注重套用看似时髦的结构形式,如日记体、小标题、排比段等。这些结构方式的确改变了作文单一、陈旧的形式,也的确让老师眼前发亮、怦然心动过。但是,仔细一看,学生为了创新,往往是几件毫无关联的事情机械拼凑,牵强附会,文不对题。这种在结构上大做文章,而忽略了表达主题的内容,真的是让老师大有“明灭可见,不可知其源”之感。
二、情感悄怆幽邃,凄神寒骨
很多学生作文片面地追求语言用词造句的华丽,堆砌辞藻、铺排句段,很难找寻到作者真实情感的流动,更无法捕捉到文脉所在。这样缺乏真情实感的文章,行文干瘪枯燥,只有骨架支撑,没有丰满血肉,或者是千人一面,千篇一律,是经不起品读的。新课标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可是学生写作背离了“我”自己的“生活圈”和“情感场”,怎能不给老师“凄神寒骨”的感受。
三、文体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尽管中考作文在“文体要求”部分有“文体不限(诗歌除外)”的说明,但是初中阶段,主要还是要培养学生的叙事能力,在叙事的基础上能抒情,会议论,并且能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然而,学生往往把“文体不限”理解为“文体不分”,要么是大段大段的故事概述加蜻蜓点水式分析议论,要么是一段举例夹一段议论,出现一种“四不象”的现象。
四、其“境”过清,不可久“阅”
学生在作文选材中,简单复制生活的比较多,对事情的来龙去脉的叙述无主次、无详略,不善于把握主要的生活片段来展示人物,表达情感;不善于抓住生活细节,展示人物之间、情感前后的矛盾冲突。很多学生的简单化还在于,选材老套,缺乏时代气息。这样,往往打开作文就“一眼望到底”,没有气氛烘托与渲染,没有悬念吸引,没有事件的起伏跌宕,没有情感波澜。
如何杜绝上述现象、克服学生害怕作文的心理,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呢?笔者以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第一,更新写作教学理念,让作文意识生活化。
新课程改革的语文教学贯穿整个语文课程的是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语文课程标准》亦明确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述和交流的重要方式……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我、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
写作教学应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需要出发,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上,尊重学生的生活,时时关注学生的需要、情感和发展,激发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作文教学中来,产生写作的兴趣,从而达到“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真”的效果。
作文教学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生活的意识和习惯。作文教学要经常引导学生对观察和记录的素材进行感悟和思考,进行构思和表达创新训练。作文一旦离开了学生的真实生活,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当学生的作文真正和生活联系起来之后,学生将会觉得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是一种享受。因此,学生应在生活中写作,在写作中更好地生活。总之,当作文意识生活化,学生的作文水平随着融入生活的广度的拓展,深度的开掘,随着学生思想的成熟,精神的发展,情操的升华,人格的成长会得到真正的提高。
第二,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让作文内容生活化。
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首先要养成用心说话、说真话、诉真情的习惯。奥地利著名小说家卡夫卡说:“什么叫写作?写作就是把自己心中的一切都敞开,直到不能再敞开为止。写作也就是绝对的坦白,没有丝毫的隐瞒,也就是把整个身心都贯注在里面。”只有敢说真话,肯吐心声,才能让读者感到真诚可信,才能使你写出的那些话产生说服力和感染力。
学生作文是否有发自内心的真情,是衡量学生作文水平的一个重要尺度。作文应以敞开心灵,表现个性,真实坦白地抒写自己为原则。
其次要养成观察、积累的习惯。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善于积累、善于思考,写作的源泉一定是汩汩滔滔,长流不息。“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察就是汲取生活源泉、获得作文素材的重要手段之一。我们还应培养学生养成积累素材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勤写观察笔记,多作读书笔记,把平时看到的现象、读到的好素材、感受到的思想火花,都记录下来,何愁作文无话可说。
再次要养成多阅读、多思考、多练习、多修改的习惯。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获取写作范例的唯一途径。多读还要多写,任何技能技巧都需要反复历练,写作也一样。因此,初学写作者应勤练笔,只有坚持练笔,才能以“量”来促进“质”的飞跃。持之以恒,写作习惯也就养成了。
多思考,除了指平时对所见所闻要多思考,对周围的点点滴滴要有自己的看法或独到的见解之外,在写作时,也要养成构思、列提纲的习惯。这样,下笔才能一挥而就,不至于一句一句像挤牙膏似的硬挤出来。
“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修改是写作不可缺少的重要步骤,是提高文章质量的有效方法,文坛上流传着不少方家修改文章的故事。而修改又重在养成学生自改习作的习惯。文章不厌百回改,越改越精美。我们应教给学生自改作文的方法,调动学生自改作文的兴趣,多方面培养学生自改的习惯。
“用我眼看世界,用我手写我心。”有了良好的写作习惯,作文自然能够学得扎扎实实,循序渐进,写作水平也就能够得到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