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对课程改革具有导向性和推动性的作用。新的一轮课程改革必然带来教育质量评价的改革,而教育质量评价的改革必然带来考试制度的改革,必须树立科学完善的教育质量观、人才观。
一、当前改革教育质量评价的几个误区
目前,中小学生的教育质量评价尚未形成科学而健全的体系,还存在不少误区,这些误区严重阻碍了学生评价工作的开展,误导教师的教育实践工作。所以,我们必须澄清一些误解,避免误区思想的产生,这才有利于新课程的全面实施。
1.人们对教育质量的评价标准没有正确的认识。评价教育质量的优劣,首先得有教育评价标准,如果评价“优质教育资源”及“高质量的教育”没有真正用以切实执行的标准,对所用概念没有界定,仅凭直觉和习惯而为,这样必然让评价和取舍出现混乱,进入误区。现实中,家长、社会及各界媒体往往将教学质量当作评价学校办学质量优劣和学生能力高低的唯一标准,这种片面的评价标准对学校教育的发展起了很大的制约作用,影响学校和学生的健康发展。特别是社会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综合形成了强大的升学压力,很多地方仍以升学率作为评价学生、教师、学校的主要标准,这既违背了教育方针,违背了教育规律,更违背了素质教育的要求。
2.社会对人才的评价标准迫使学生不得不追求“应试教育”。中小学生负担过重,一切以考分和文凭为价值追求的“应试教育”思想难以克服,“择校热”居高不下,素质教育推进举步维艰……这一切都源于社会评价人才标准弊端,将学历文凭视为人才唯一证明,忽视对选人对象真实能力的考查,只要没有达到所要求的学历,一律不得入围,“不拘一格降人才”成为空谈。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对于培养创新人才极其有害的“应试教育”自然愈演愈烈,各种“教育病”繁衍滋生,教育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成为人们追求的唯一。那么,改进社会人才评价及选用制度,由谁来完成并实施呢?它难道是教育系统内部可以完成的吗?
3.不少人认为“素质教育”与“应该教育”相抵触。有人认为实施“素质教育”就不需要考试,这种理解是错误的。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本质区别并不在于它们在形式或事实上是否有考试,而在于考试的根本价值取向是否与教育的宗旨和人的健全发展相背离,所以它们的区别主要不在事实方面,而在价值方面,区别在于考什么、怎么考、为什么考。应试教育中的考试是作为促进学生社会化过程手段的考试的异化,分数成了学生追求的目的,学生成了分数的奴隶,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考试是一种评价手段,素质教育也要用考试作为检测质量水平和反馈的手段,问题在于把考试看成是追求的目标,还是视为检测和反馈的重要手段,在于赋予它什么样的地位和作用。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考试考不出学生的能力,往往出现“高分低能”现象。这一论断也实属偏激之论。事实上分数和高能力具有正相关,因为如果是科学的测验,它不仅对学生的书面知识进行考试,而且对学生的技能、态度、情感、价值观、人生观等,都要进行考查,学生所得的分数代表着他的能力。
二、树立全面科学的教育质量观、人才观
1.质量观和人才观的内涵。人才观决定质量观,质量观决定分数观。如果一讲到人才,马上就是科学家、文学家、发明家;一讲到质量,马上就是我有多少的升学率、本科率。那么,这种狭隘的人才观必然会造成单一的质量观,进而引发错误的分数观。“跳出分数看质量”这个话题的讨论价值,在于探讨正确的质量观、人才观的内涵究竟是什么。我们不需要也不能奢望每一个学生都能成名成家,我们需要并且要努力做到每一个学生都能成长为一个大写的人;我们不需要也不能奢望基础教育能很快见到物质层面的成效,我们需要并且要努力做到基础教育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
2.科学评价,培养“全人”。一提到教育教学质量,我们总是不自觉地把它与分数联系起来。质量的高低离不开考试,但考试的分数只能从一个角度反映教学质量的高低。新课程要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质量,是知识与智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谐统一的质量观,而非单一的“分数”。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教育质量观,应是把新课改的目标和国家、民族、社会的命运结合起来,全面提高人的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3.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质量观。教育是使人成为“人”的事业,以人为本是从事教育工作的根本导向,确立以人为本的质量观意味着要把学生的健康和幸福作为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内涵和首要指标。我们必须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观和质量观。健康不仅指身体健康,也包括心理健康。
4.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应改革教育评价机制。传统的评价机制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功能,忽视促进、激励学生发展的功能;过分关注学习的结果,忽视学习的过程;过分强调评价的普遍性和共同性,忽视学生个体特殊性和个体间的差异性;过分注重量化和试卷测试评价,忽视多元、有效的评价手段和方法;过分强调评价者的作用,忽视被评价者的参与性和情感性。这些与新课改相悖的评价机制必须加以改革,取而代之的应是与新课程相配套的质量监督和调控机制。
一、当前改革教育质量评价的几个误区
目前,中小学生的教育质量评价尚未形成科学而健全的体系,还存在不少误区,这些误区严重阻碍了学生评价工作的开展,误导教师的教育实践工作。所以,我们必须澄清一些误解,避免误区思想的产生,这才有利于新课程的全面实施。
1.人们对教育质量的评价标准没有正确的认识。评价教育质量的优劣,首先得有教育评价标准,如果评价“优质教育资源”及“高质量的教育”没有真正用以切实执行的标准,对所用概念没有界定,仅凭直觉和习惯而为,这样必然让评价和取舍出现混乱,进入误区。现实中,家长、社会及各界媒体往往将教学质量当作评价学校办学质量优劣和学生能力高低的唯一标准,这种片面的评价标准对学校教育的发展起了很大的制约作用,影响学校和学生的健康发展。特别是社会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综合形成了强大的升学压力,很多地方仍以升学率作为评价学生、教师、学校的主要标准,这既违背了教育方针,违背了教育规律,更违背了素质教育的要求。
2.社会对人才的评价标准迫使学生不得不追求“应试教育”。中小学生负担过重,一切以考分和文凭为价值追求的“应试教育”思想难以克服,“择校热”居高不下,素质教育推进举步维艰……这一切都源于社会评价人才标准弊端,将学历文凭视为人才唯一证明,忽视对选人对象真实能力的考查,只要没有达到所要求的学历,一律不得入围,“不拘一格降人才”成为空谈。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对于培养创新人才极其有害的“应试教育”自然愈演愈烈,各种“教育病”繁衍滋生,教育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成为人们追求的唯一。那么,改进社会人才评价及选用制度,由谁来完成并实施呢?它难道是教育系统内部可以完成的吗?
3.不少人认为“素质教育”与“应该教育”相抵触。有人认为实施“素质教育”就不需要考试,这种理解是错误的。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本质区别并不在于它们在形式或事实上是否有考试,而在于考试的根本价值取向是否与教育的宗旨和人的健全发展相背离,所以它们的区别主要不在事实方面,而在价值方面,区别在于考什么、怎么考、为什么考。应试教育中的考试是作为促进学生社会化过程手段的考试的异化,分数成了学生追求的目的,学生成了分数的奴隶,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考试是一种评价手段,素质教育也要用考试作为检测质量水平和反馈的手段,问题在于把考试看成是追求的目标,还是视为检测和反馈的重要手段,在于赋予它什么样的地位和作用。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考试考不出学生的能力,往往出现“高分低能”现象。这一论断也实属偏激之论。事实上分数和高能力具有正相关,因为如果是科学的测验,它不仅对学生的书面知识进行考试,而且对学生的技能、态度、情感、价值观、人生观等,都要进行考查,学生所得的分数代表着他的能力。
二、树立全面科学的教育质量观、人才观
1.质量观和人才观的内涵。人才观决定质量观,质量观决定分数观。如果一讲到人才,马上就是科学家、文学家、发明家;一讲到质量,马上就是我有多少的升学率、本科率。那么,这种狭隘的人才观必然会造成单一的质量观,进而引发错误的分数观。“跳出分数看质量”这个话题的讨论价值,在于探讨正确的质量观、人才观的内涵究竟是什么。我们不需要也不能奢望每一个学生都能成名成家,我们需要并且要努力做到每一个学生都能成长为一个大写的人;我们不需要也不能奢望基础教育能很快见到物质层面的成效,我们需要并且要努力做到基础教育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
2.科学评价,培养“全人”。一提到教育教学质量,我们总是不自觉地把它与分数联系起来。质量的高低离不开考试,但考试的分数只能从一个角度反映教学质量的高低。新课程要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质量,是知识与智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谐统一的质量观,而非单一的“分数”。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教育质量观,应是把新课改的目标和国家、民族、社会的命运结合起来,全面提高人的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3.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质量观。教育是使人成为“人”的事业,以人为本是从事教育工作的根本导向,确立以人为本的质量观意味着要把学生的健康和幸福作为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内涵和首要指标。我们必须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观和质量观。健康不仅指身体健康,也包括心理健康。
4.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应改革教育评价机制。传统的评价机制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功能,忽视促进、激励学生发展的功能;过分关注学习的结果,忽视学习的过程;过分强调评价的普遍性和共同性,忽视学生个体特殊性和个体间的差异性;过分注重量化和试卷测试评价,忽视多元、有效的评价手段和方法;过分强调评价者的作用,忽视被评价者的参与性和情感性。这些与新课改相悖的评价机制必须加以改革,取而代之的应是与新课程相配套的质量监督和调控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