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思品课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尝试

来源 :今日中国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be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思想品德课是一门典型的育人课程,是对学生实施公民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在思品课教学中如何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每位思品课教师应该着重思考并认真解决的问题。近年来,我在思品教学中尝试了陶冶法、明理法、实践法、示范法,对学生心里健康教育起到了明显的作用。
  
  一、陶冶法
  
  和谐、愉悦的环境有利于学生健康心理品质的形成。陶冶法就是努力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如:建设良好的班集体、创设优良的校风、设置成功教育的情境等等,使学生的身心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
  低年级学生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倍受宠爱,从小娇生惯养,不合群,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很强。小时候不合群,容易形成孤僻自闭的性格,长大不愿意也不容易与人交往合作,很少关心他人,对他人缺乏友爱和关怀,严重影响身心的健康发展。针对这种实际,我在上思品课时注意加强培养学生的合群心理,使学生从小学会与他人交往,克服我是独生子女,什么事情都得以我为中心的意识。学会关心他人,团结友爱他人。
  我在教一年级思品课《开心游戏》时,先组织学生看了一个小品,内容是甲同学因在游戏中不小心踩到了乙同学的脚,而乙同学很生气,游戏也没有玩好。然后让大家讨论:生气好不好?为什么?使大家认识到生气对人的身体和精神都没有好处,经常生气不但容易得病,而且还会影响到与别人的关系,老师、家长、同学都不喜欢好生气的人。我在课堂教学之余,积极进行良好班集体的建设,经常组织“班级之最”的评选。凡是在宽容、大度、不斤斤计较等方面有进步的同学,就能得到一个相应的荣誉称号,并且他的名字还要被写上“班级之最”光荣榜。这样,就在班级营造起了一种和睦相处、团结互爱、积极向上的氛围。久而久之,这个班学生的情感得到了熏陶,自信心得到了增强,学习劲头更足了,班上因一点小事而相互吵闹的现象也就基本绝迹了。
  小学生的心理比较脆弱,而且师生之间的行为方式和人格气质往往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较大影响。因此,在思品课教学中有机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因素,使学生在一个和谐快乐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这从某种角度上说就是对小学生情感的一种积极的陶冶。
  
  二、明理法
  
  小学生心理品质的形成是以他们的道德认识为基础的。所谓明理法,就是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认识,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现实生活中的真善美和假恶丑现象,使他们形成正确的是非观、美丑观和荣辱观,从而培养他们的良好心理品质,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学生的心灵是纯洁无瑕的,教师在思品教学过程中,着重点应在于通过课程的教学来塑造孩子美好的心灵,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
  如在教六年级思品《助人为乐》一课时,我首先将收集的《雷锋的故事》的录像带,在课堂上播放,然后让学生讨论有关助人为乐方面的话题。通过讨论学生们知道了助人为乐是一种高尚的品德,懂得了在日常生活中只图自己快乐,而给别人带来痛苦的事是不道德的。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学生们自觉做到了助人为乐,如帮助后进同学补课学习;帮助父母作家务;帮助低年级的学生值日等等。助人为乐真正落到了实处,真正成为了一种好的习惯。
  
  三、示范法
  
  少年儿童的模仿性较强,他们常常以他人的人格行为作为自己的仿效对象,然后以特定的方式在自己身上再现出来,并逐步内化为心理品质。所谓示范法,就是为学生提供榜样,指导他们去模仿。这些榜样,首先应该是教师自身,其次是教材中涉及到的领袖、伟人、科学家和英雄人物,再次是学生平时生活中接触到的优秀人物,特别是学生中间的先进人物。
  目前在社会上轻视劳动和劳动者的情况比较普遍,为了让学生懂得要尊重劳动这一教学目的,我在教学《尊重老师的劳动》这一课时,不光从书本中讲述,而且让学生的思绪从课堂、从学校走向社会,探询自己身边的、被人们真正尊重而又是普通劳动者的人和事,唤起学生对每一位劳动岗位上的人的尊敬,树立正确的劳动观。教育学生要尊重老师劳动,理解老师的辛劳。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讨论父母的劳动,清洁工的劳动,公安民警的劳动等等,这样会使更多的学生明白自己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叔叔阿姨都是值得尊敬的普通劳动者。
  在教学的基础上,我还因势利导,组织学生走向社会,主动帮助父母、老师、生活有障碍的人做力所能及的好人好事的实践活动,从而提高了小学生的道德认识和心理健康水平。
  
  四、实践法
  
  心理品质的形成都是学生自觉地参加社会实践的结果。实践法,就是针对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提出一定的行为要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使他们在活动中得到实践,从而增强集体观念,培养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如教学六年级思品《学做家庭小主人》一课,课前,我安排学生在家亲身体验家庭小主人的感觉,和爸爸妈妈换位做家庭小主人,这样学生通过实践有了亲身体验。学生就可以通过大家交流学习的方式,谈谈如何做好家庭小主人。通过和父母做家庭主人的对比发现问题,教育学生要从思想深处理解父母的劳动,尊重父母,唤起学生对父母、对学校、对自己的责任意识。
  又比如教学三年级思品《遵守交通规则》一课,我先通过课内教学,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遵守交通规则的意义和道理,然后将学生带到室外的马路上、十字路口,指导他们辨认交通标志和信号灯,请交通警察进行现场指导,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交通常识,从而进一步增强交通安全意识。
  总之,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是一个塑造小学生美好心灵,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健康心理的过程。小学教师要在思品课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就要敢于探索,勇于实践,只有采取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落到实处。
  (作者单位:110500辽宁省康平县方家中心校)
其他文献
灯下读书,常常让我想起宋人刘子翚的两句诗:“明月不知君已去,夜深还照读书窗。”不觉怆然。现在已经很少有闲人读闲书的闲情了,包括我们的语文老师。明月不知人已去,依旧来照,已不再是读书窗了。即使还有一些人读书,恐怕也难再有“临月漫披卷,凭栏且数星”的情致,现代人的生活方式,都市的灯光早已把明月挤成了昏黄的一片,遥遥地挂在天边。按理说,语文教师本应该是读书的爱好者,特别是中学的语文教师,更应该是如饥似渴
期刊
在二十多年的政治教学工作中,有许多开心、快乐和收获,但也有不少的烦恼和无奈,不仅体会了政治课备课的艰辛,而且更多地感到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乏味,几经摸索,曾有不少收获,但自从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后,学会倾听学生的心声,我的工作感到及轻松又愉快,而且各项工作的收效甚大。那么,作为政治教师该如何倾听学生的心声呢?    一、政治教师的倾听内容    1、倾听学生的欲望和需求。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欲望、需
期刊
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发生和发展,离不开具体的人物和特定的地理环境,同时也离不开一定的时间。离开了具体的时间,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发生、发展就难以理解。如果我们抽出时间因素,便无从考察各个历史事件之间的互为因果、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内在联系,也就无从揭示历史发展的趋势和发现它的发展规律。因此,在历史教学中要充分注意时间概念,并要求学生熟记重要的历史年代(包括朝代)。  以现行教材《中国历史》(岳麓版
期刊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出发点,好奇、好动是他们突出的心理特征,兴趣既是学生学习后喜悦的结果,又是求知欲的起点。它能使学生津津乐道的学习知识,积极主动地探究新知,因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极为重要。那么,怎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个人肤浅的看法。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要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结合教材内容及知识的内在联系创设生动形象的学习环境,对刺激学生的积极性
期刊
新版高中地理教材,改变了传统拘泥于给学生传授地理知识的思想,注重通过传授结构化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培养学生的地理基本技能,地理思维能力,以及地理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现代意识,提高学生联系实际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此,在教学活动中,遵循这一基本思想,应加强学生的智能训练。     一、读图、绘图分析能力的培养    地理图表具有很大的兼容性和覆盖性,是地理学习中的一个重要工具。但在地理学习的过
期刊
思想品德课相对其它学科来说趣味性少而严肃性多,课堂教学缺乏生气与活力。造成这种情况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教学方法用之不当却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要激发课堂教学活力,提高教学效率,就应当注意教学方法。    一、打破复旧导新的固定导入模式,导入方式新颖多样化    在导入新课时,不能总习惯于那种复旧导新的固定模式,一张口便是陈词: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先复习什么,今天要讲的内容是什么。每节课一样的导入
期刊
不言而喻,中学政治教学是学校实施德育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它不仅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手段,而且还是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主要阵地。在新教材的实施过程中,能不能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当前评价政治课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依据。  江泽民同志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胡锦涛同志也指出:“源源不断地培养造就大批高素质的具
期刊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教学是生物学教过程的重要环节。然而,相当长一段时间以来,中学生物学实验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着以看代做、以讲代做甚至以练代做的现象,实验开课率严重不足。这些现象的存在,必将严重制约新课程改革的进行。当今,培养创造型的新一代已当成为现代教学的主旋律,如何在生物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在教学中做了如下尝试:    一、实验前设疑,培养创新意识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
期刊
新课程的施行,需要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需要教师角色发生与之相适应的变化。英语教师角色变化的速度和程度尤其决定着课程改革中英语学科课程实施的进程和成败。  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是主动和被动的关系。在这种模式中,教师完全控制教学,学生所要做的一切就是听命于教师。例如:在过去的教学热点——课文教学中,表现就比较明显。SB1中 Karl Marx一文,根据传统,教授完生词后,教师就课文内容,逐行
期刊
新课标要求: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现就英语的教和学上来谈一谈课堂积极性的调动问题,通过我个人的几年实验经验,觉得有以下几点:    一、喜欢和尊重每一个学生    一个班里的学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好学生老师固然喜欢,但对后进生的喜欢更为重要,要留心去挖掘后进生的闪光点,让他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