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阅读是学习语文的重要一环,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因此,教师要想办法让学生喜欢阅读,让学生享受阅读的快乐。笔者结合教学实例,谈谈具体的做法:立足文本,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交流分享,增强学生阅读的兴趣;营造氛围,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定期推介,形成持久阅读的兴趣。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兴趣;阅读方法
使用部编版语文教材后,笔者深深感受到阅读对于语文的重要性,以及课堂教学中阅读引导的必要性。部编版教材对学生的阅读量要求大大提高,所以,要想学生学好语文,必须引导学生爱上阅读。如何让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享受到阅读的快乐呢?下面笔者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立足文本,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课本中的课文是经过精选的文质兼美的文章,教师利用好课本进行教学,能很大程度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所以语文教师要注重立足文本进行有效的引导,促进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感悟,进而激发学生对课内外阅读的兴趣。如在教授《武松打虎》一文时,笔者先让学生回忆看过的相关影视片或听過的相关故事,吸引学生的兴趣,再让学生读通课文,在此基础上,师生共同感受作者施耐庵是怎样描述这个精彩场面的。对文章内容有了理解并有所感悟,在学生意犹未尽时,笔者推荐学生阅读《水浒传》一书中的其他故事:《武松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血溅鸳鸯楼》,然后引导学生要想了解更多精彩的内容,可以课后阅读《水浒传》。这样,学生的兴趣完全被调动起来,下课后就迫不及待地来向笔者借阅《水浒传》。在教授《鲁滨逊漂流记》一文时,笔者让学生先读通“梗概”部分,然后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主要内容,让学生对这本书先有大概的认识;再让学生读“节选”部分时,笔者从简单的问题人手:鲁滨逊怎样计算日子,住哪里,他吃什么……引导学生把握长篇小说的细节部分,感受主人公的形象,给学生阅读启发,激发学生阅读《鲁滨逊漂流记》的欲望。
二、交流分享,增强学生阅读的兴趣
在统编版语文教材中有“快乐读书吧”这个板块,带动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让课外阅读课程化。教师要运用好这个板块,让学生利用“快乐读书吧”中提示的方法进行阅读,并组织学生交流分享。如六年级下册“快乐读书吧”中这样提示学生:“有些名著读起来比较难,不像流行读物那样通俗易懂……让自己沉下心来读,越读越有味。”“先大致了解名著的写作背景,能帮助我们理解作品的内容和价值。读的时候如果能做一些读书笔记,收获就更大了。”有了具体方法指引,学生能更深入地阅读,体验到阅读的快乐。因此,学习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外国文学名著后,笔者推荐学生阅读与本单元相关的情节生动、高潮迭起、趣味性强的外国文学名著,让学生根据提示方法和在阅读过程中积累的经验进行阅读,读完之后,组织学生开展读书交流活动,把自己阅读的收获分享给大家,可以分享自己摘抄的精彩句段,可以结合特别精彩的部分谈谈感想,也可以分享自己看过的相关的电影、戏剧,能力强的学生还可以把精彩情节表演出来,或者跟同学分享自己的读后感。总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分享、交流,这样,学生体验到阅读的快乐,大大增强了阅读的兴趣。
三、营造氛围,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对阅读的耐心和持久性不足,容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很难静下心来阅读,所以我们要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这对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非常有帮助。除了定期开展“读书交流分享会”,我们还在教室专门设立了图书角,学校购置了很多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我们可以两个星期更换一次图书角书架上的书本,学生也可以把自己的书带来跟同学交换阅读,这样阅读的书籍种类非常丰富,学生不会感觉单一、枯燥,更有兴趣阅读。同时,笔者充分利用好每周一节的阅读课,跟学生共同阅读,课间还会跟学生交流自己看的书,学生觉得很有意思,为了在教师面前有更好的表现,他们会更积极主动地去阅读,这对培养学生阅读兴趣起到示范性的作用。
四、定期推介,形成持久阅读的兴趣 小学生比较崇拜教师,经常会模仿教师的言行,为了更好地跟学生交流沟通,让学生能保持长久的阅读兴趣,笔者也不断充实自己,看一些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并定期推荐给学生。如学习课文《孔明借箭》后,笔者给学生简单讲一讲“孔明三气周瑜”的故事,学生非常佩服孔明,然后告诉学生《三国演义》中有很多很有意思的故事,读了以后会更进一步认识孔明;学习完课文《少年闰土》,笔者给学生设置悬念:成年后的闰土怎么样?“我”跟闰土再见面时是怎样的情景?然后引导学生阅读鲁迅的《故乡》;学习史铁生的《那个星期天》后,笔者推荐学生看《务虚笔记》……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一线语文教师,教书育人任重道远,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我们要不断学习,与时俱进,找到能调动学生兴趣的方法,让学生体验到阅读的快乐,才能让学生喜欢阅读。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兴趣;阅读方法
使用部编版语文教材后,笔者深深感受到阅读对于语文的重要性,以及课堂教学中阅读引导的必要性。部编版教材对学生的阅读量要求大大提高,所以,要想学生学好语文,必须引导学生爱上阅读。如何让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享受到阅读的快乐呢?下面笔者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立足文本,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课本中的课文是经过精选的文质兼美的文章,教师利用好课本进行教学,能很大程度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所以语文教师要注重立足文本进行有效的引导,促进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感悟,进而激发学生对课内外阅读的兴趣。如在教授《武松打虎》一文时,笔者先让学生回忆看过的相关影视片或听過的相关故事,吸引学生的兴趣,再让学生读通课文,在此基础上,师生共同感受作者施耐庵是怎样描述这个精彩场面的。对文章内容有了理解并有所感悟,在学生意犹未尽时,笔者推荐学生阅读《水浒传》一书中的其他故事:《武松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血溅鸳鸯楼》,然后引导学生要想了解更多精彩的内容,可以课后阅读《水浒传》。这样,学生的兴趣完全被调动起来,下课后就迫不及待地来向笔者借阅《水浒传》。在教授《鲁滨逊漂流记》一文时,笔者让学生先读通“梗概”部分,然后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主要内容,让学生对这本书先有大概的认识;再让学生读“节选”部分时,笔者从简单的问题人手:鲁滨逊怎样计算日子,住哪里,他吃什么……引导学生把握长篇小说的细节部分,感受主人公的形象,给学生阅读启发,激发学生阅读《鲁滨逊漂流记》的欲望。
二、交流分享,增强学生阅读的兴趣
在统编版语文教材中有“快乐读书吧”这个板块,带动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让课外阅读课程化。教师要运用好这个板块,让学生利用“快乐读书吧”中提示的方法进行阅读,并组织学生交流分享。如六年级下册“快乐读书吧”中这样提示学生:“有些名著读起来比较难,不像流行读物那样通俗易懂……让自己沉下心来读,越读越有味。”“先大致了解名著的写作背景,能帮助我们理解作品的内容和价值。读的时候如果能做一些读书笔记,收获就更大了。”有了具体方法指引,学生能更深入地阅读,体验到阅读的快乐。因此,学习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外国文学名著后,笔者推荐学生阅读与本单元相关的情节生动、高潮迭起、趣味性强的外国文学名著,让学生根据提示方法和在阅读过程中积累的经验进行阅读,读完之后,组织学生开展读书交流活动,把自己阅读的收获分享给大家,可以分享自己摘抄的精彩句段,可以结合特别精彩的部分谈谈感想,也可以分享自己看过的相关的电影、戏剧,能力强的学生还可以把精彩情节表演出来,或者跟同学分享自己的读后感。总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分享、交流,这样,学生体验到阅读的快乐,大大增强了阅读的兴趣。
三、营造氛围,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对阅读的耐心和持久性不足,容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很难静下心来阅读,所以我们要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这对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非常有帮助。除了定期开展“读书交流分享会”,我们还在教室专门设立了图书角,学校购置了很多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我们可以两个星期更换一次图书角书架上的书本,学生也可以把自己的书带来跟同学交换阅读,这样阅读的书籍种类非常丰富,学生不会感觉单一、枯燥,更有兴趣阅读。同时,笔者充分利用好每周一节的阅读课,跟学生共同阅读,课间还会跟学生交流自己看的书,学生觉得很有意思,为了在教师面前有更好的表现,他们会更积极主动地去阅读,这对培养学生阅读兴趣起到示范性的作用。
四、定期推介,形成持久阅读的兴趣 小学生比较崇拜教师,经常会模仿教师的言行,为了更好地跟学生交流沟通,让学生能保持长久的阅读兴趣,笔者也不断充实自己,看一些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并定期推荐给学生。如学习课文《孔明借箭》后,笔者给学生简单讲一讲“孔明三气周瑜”的故事,学生非常佩服孔明,然后告诉学生《三国演义》中有很多很有意思的故事,读了以后会更进一步认识孔明;学习完课文《少年闰土》,笔者给学生设置悬念:成年后的闰土怎么样?“我”跟闰土再见面时是怎样的情景?然后引导学生阅读鲁迅的《故乡》;学习史铁生的《那个星期天》后,笔者推荐学生看《务虚笔记》……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一线语文教师,教书育人任重道远,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我们要不断学习,与时俱进,找到能调动学生兴趣的方法,让学生体验到阅读的快乐,才能让学生喜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