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艾略特是美裔英国诗人,诗歌现代派运动领袖,剧作家和文学批评家,奥登是英裔美籍诗人,是继艾略特之后最重要的英语诗人,本文将从两者的背景及其诗歌的特点进行比较。
关键词:背景;题材;空虚麻木感
一、背景之比较
艾略特和奥登两人都属于二十世纪英语诗人,都非常有名气,在大学里两人都是佼佼者,写诗写文章都是一绝,两者都是最高学府中的优秀人才--艾略特在哈佛大学读书,奥登在牛津大学读书。最让人津津乐道的是:艾略特虽出生于美国,却在接近而立之年时加入英国国籍且皈依天主教,尽管奥登出生于英国,却在刚过而立之年加入美国国籍且皈依新教。但是所有这些都无法改变一个事实——二十世纪英语诗歌最重要的人物,都被后人所敬仰和尊重。
二、共同的战争题材
1914年一战爆发,世界人民都不同程度受到了战争的影响,此时艾略特正满心欢喜准备回国接受博士学位,却因战争的爆发滞留英国,艾略特压力很大,感情上处于空虚,精神上处于崩溃,但他没有被战争带来的困难击倒,而是迎难而上,创作巨作《荒原》——展示战后西方文明的危机和传统价值观念的失落,反映整整一代人理想的幻灭和绝望。“荒原”一词已超出文学范围,成为西方现代文明的象征。《荒原》的西比尔是古希腊神话的女先知,她向太阳神请求得到和沙粒一样多的岁数,却忘记告诉太阳神要青春永驻,因此西比尔活到700岁。那时她老的身体缩成一团,四肢像羽毛一样轻……这种不死不活的状态就是荒原状态:尽管依旧活着,但活的痛苦不已,当美丽青春成为过眼烟云时,以往再过繁华的胜景也无处寻找。
奥登的《西班牙》写于1937年西班牙内战,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悲惨是沉重的,奥登说:战争是一场灾难,一场有计划,有组织,有预谋却无法准确预知结果的斗争,战争是一场破坏,一场列队整齐,斗志昂扬的战士想着胜利之后,香槟,美酒都属于自己时,却未料到结果--拖着一瘸一拐的双腿而惨败;战争是一场充满恐惧的行动,每一位战士并非都无所畏惧,他们想家,但是军人必须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因此他们只能进行疯狂而充满恐惧般的扫射。战争给人类文明留下的是一片废墟,对人们物质,精神家园的双重摧残,整个社会被笼罩在硝烟弥漫中,没有文明和秩序。
三、对中国人民的影响
1930s,艾略特的诗歌通过黄清嵋(中国翻译家)在中国传播,到40年代有了逐步扩展,在70年代,艾略特的作品大大地获得中国翻译界的钟爱,有关艾略特的作品得到及时有效的翻译,使得热爱文学的中国有志青年能够从其作品中学习其精髓,加深对诗学赏析的理解。翻译者关注艾略特的诗学思想--诗歌思想知觉化,想象的逻辑性及隐喻等。“荒原化”的盛行不仅是对艾略特超高文笔的赞誉,也是有志青年对文学爱好的集中反映。
1930s,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奥登通过在中国亲历的抗日战争,写下《战地行》,奥登用文字形式表达战争对中国人民带来的痛苦和灾难及对日本帝国主义恶劣行径的不满和愤慨,在《给中国人民的信息》中,他真诚的写道:“在这场战争中,胜利将属于坚持最久的一方,不论形势多么恶劣都不要丧失对正义的信心,坚持最后直到胜利是这个国家每个人的希望。奥登的文字受到了热爱祖国,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的中国翻译者和中国人民的鼓舞和喜爱。”
四、空虚感对比麻木感
艾略特的《空心人》有很明显的绝望情绪,空心人--说明人的整个状态是空的,头脑里塞的全是稻草,人们不知道生存的价值和意义,每天虚无缥缈的生存着,就像干草一样,风一吹就四处飘荡,艾略特通过对《空心人》的抒写来表达自己对整个社会所处状态的担忧,人是空心的,整个社会也是空的,没有思想,人们的精神世界极度空虚。《空心人》这首诗歌表达了西方人在面对现代文明濒临崩溃及精神极度空虚时的状态,具有强烈的悲观主义色彩。
奥登1938年在比利时首都参观皇家美术博物馆,看到文艺复兴时期布拉班特公国画家老·彼得·勃鲁盖尔所做油画《伊卡洛斯的坠落》,奥登被这幅油画所震撼,创作了《美术馆》,在这幅漂亮的风景画中,有农妇,牧羊人,水手(帆船上),并没有人注意到一个人的头是栽在海里的,只有双脚露在外面,这个人便是伊卡洛斯。他是希腊神话中的人物,他和父亲用蜡粘合羽毛制成双翼在肩上飞离克里特岛,但是在飞近太阳时,蜡翼被太阳融化,他跌落海中死去。在勃鲁盖尔所做的油画中,无人发现伊卡洛斯的死亡,只有画家,画家通过其画作展现出来,奥登借这幅画把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对他人痛苦的麻木表现刻画的淋漓尽致。
五、结语
艾略特和奥登作为二十世纪英语诗歌最重要的两位人物,无论从他们的写作手法还是思维方式上都给我们带来巨大的震撼力和冲击力,两人的背景,对战争问题的理解,其文学价值对中国人民的影响,作品所流露出的空虚麻木感都得到后人高度的赞誉和膜拜,不得不说,他们是英美诗坛的财富和瑰宝,是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的大师!
参考文献:
[1] W.H.奥登《美术馆》 王佐良译.
[2]《奥登诗八首》出自《世界文学》 北塔译,2004,5.
[3]卞之琳.英国诗选.商务印书馆,2005,5.
关键词:背景;题材;空虚麻木感
一、背景之比较
艾略特和奥登两人都属于二十世纪英语诗人,都非常有名气,在大学里两人都是佼佼者,写诗写文章都是一绝,两者都是最高学府中的优秀人才--艾略特在哈佛大学读书,奥登在牛津大学读书。最让人津津乐道的是:艾略特虽出生于美国,却在接近而立之年时加入英国国籍且皈依天主教,尽管奥登出生于英国,却在刚过而立之年加入美国国籍且皈依新教。但是所有这些都无法改变一个事实——二十世纪英语诗歌最重要的人物,都被后人所敬仰和尊重。
二、共同的战争题材
1914年一战爆发,世界人民都不同程度受到了战争的影响,此时艾略特正满心欢喜准备回国接受博士学位,却因战争的爆发滞留英国,艾略特压力很大,感情上处于空虚,精神上处于崩溃,但他没有被战争带来的困难击倒,而是迎难而上,创作巨作《荒原》——展示战后西方文明的危机和传统价值观念的失落,反映整整一代人理想的幻灭和绝望。“荒原”一词已超出文学范围,成为西方现代文明的象征。《荒原》的西比尔是古希腊神话的女先知,她向太阳神请求得到和沙粒一样多的岁数,却忘记告诉太阳神要青春永驻,因此西比尔活到700岁。那时她老的身体缩成一团,四肢像羽毛一样轻……这种不死不活的状态就是荒原状态:尽管依旧活着,但活的痛苦不已,当美丽青春成为过眼烟云时,以往再过繁华的胜景也无处寻找。
奥登的《西班牙》写于1937年西班牙内战,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悲惨是沉重的,奥登说:战争是一场灾难,一场有计划,有组织,有预谋却无法准确预知结果的斗争,战争是一场破坏,一场列队整齐,斗志昂扬的战士想着胜利之后,香槟,美酒都属于自己时,却未料到结果--拖着一瘸一拐的双腿而惨败;战争是一场充满恐惧的行动,每一位战士并非都无所畏惧,他们想家,但是军人必须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因此他们只能进行疯狂而充满恐惧般的扫射。战争给人类文明留下的是一片废墟,对人们物质,精神家园的双重摧残,整个社会被笼罩在硝烟弥漫中,没有文明和秩序。
三、对中国人民的影响
1930s,艾略特的诗歌通过黄清嵋(中国翻译家)在中国传播,到40年代有了逐步扩展,在70年代,艾略特的作品大大地获得中国翻译界的钟爱,有关艾略特的作品得到及时有效的翻译,使得热爱文学的中国有志青年能够从其作品中学习其精髓,加深对诗学赏析的理解。翻译者关注艾略特的诗学思想--诗歌思想知觉化,想象的逻辑性及隐喻等。“荒原化”的盛行不仅是对艾略特超高文笔的赞誉,也是有志青年对文学爱好的集中反映。
1930s,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奥登通过在中国亲历的抗日战争,写下《战地行》,奥登用文字形式表达战争对中国人民带来的痛苦和灾难及对日本帝国主义恶劣行径的不满和愤慨,在《给中国人民的信息》中,他真诚的写道:“在这场战争中,胜利将属于坚持最久的一方,不论形势多么恶劣都不要丧失对正义的信心,坚持最后直到胜利是这个国家每个人的希望。奥登的文字受到了热爱祖国,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的中国翻译者和中国人民的鼓舞和喜爱。”
四、空虚感对比麻木感
艾略特的《空心人》有很明显的绝望情绪,空心人--说明人的整个状态是空的,头脑里塞的全是稻草,人们不知道生存的价值和意义,每天虚无缥缈的生存着,就像干草一样,风一吹就四处飘荡,艾略特通过对《空心人》的抒写来表达自己对整个社会所处状态的担忧,人是空心的,整个社会也是空的,没有思想,人们的精神世界极度空虚。《空心人》这首诗歌表达了西方人在面对现代文明濒临崩溃及精神极度空虚时的状态,具有强烈的悲观主义色彩。
奥登1938年在比利时首都参观皇家美术博物馆,看到文艺复兴时期布拉班特公国画家老·彼得·勃鲁盖尔所做油画《伊卡洛斯的坠落》,奥登被这幅油画所震撼,创作了《美术馆》,在这幅漂亮的风景画中,有农妇,牧羊人,水手(帆船上),并没有人注意到一个人的头是栽在海里的,只有双脚露在外面,这个人便是伊卡洛斯。他是希腊神话中的人物,他和父亲用蜡粘合羽毛制成双翼在肩上飞离克里特岛,但是在飞近太阳时,蜡翼被太阳融化,他跌落海中死去。在勃鲁盖尔所做的油画中,无人发现伊卡洛斯的死亡,只有画家,画家通过其画作展现出来,奥登借这幅画把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对他人痛苦的麻木表现刻画的淋漓尽致。
五、结语
艾略特和奥登作为二十世纪英语诗歌最重要的两位人物,无论从他们的写作手法还是思维方式上都给我们带来巨大的震撼力和冲击力,两人的背景,对战争问题的理解,其文学价值对中国人民的影响,作品所流露出的空虚麻木感都得到后人高度的赞誉和膜拜,不得不说,他们是英美诗坛的财富和瑰宝,是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的大师!
参考文献:
[1] W.H.奥登《美术馆》 王佐良译.
[2]《奥登诗八首》出自《世界文学》 北塔译,2004,5.
[3]卞之琳.英国诗选.商务印书馆,2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