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区制关联分析

来源 :江苏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TEK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面板马尔可夫区制转移模型和空间马尔可夫区制转移模型分析了金融结构和产业结构的时空演变特征,并结合中国经济运行现实对两者之间的区制关联展开了检验和分析。结果表明:(1)中国金融结构和产业结构均存在显著的区域非均衡性,这种非均衡性尽管具有较强的惰性,但可以借助区域间的相互作用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2)金融结构在区制内变动以及跨区制变迁均会带动产业结构发生相似的变化,但当二者均处于低区制时,金融结构市场化难以通过区制关联效应推动产业结构升级;(3)各地区金融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变动均存在显著的正外部性,本地区相对较高的金融结构或产业结构可以有效带动周边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
其他文献
列宁在领导俄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把马克思、恩格斯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俄国具体国情与实际相结合,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社会主义新人思想。他指出培育社会主义新人是巩固苏维埃政权、发展经济和确保党与国家事业后继有人的现实需要;认为社会主义新人应是全面发展的和受到全面训练的“会做一切工作的人”,从而构建了社会主义新人的理想目标;强调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培育社会主义新人的制度前提与物质基础;提出开展文化革命、改革旧教育制度,大力发展国民教育、走教育同生产劳动实践相结合的道路是培育社会主义新人的
伴随西方社会第二次人口转变过程中婚育关系的松绑、家庭形式的多样化以及个体主义的发展,儿童、家庭与国家的关系从原先的国家-家庭公私二分关系逐渐发展为国家-家庭-儿童的三角关系,儿童作为独立权利者也成为儿童福利体系的直接福利目标,国家与家庭建立起纵向问责与鼓励合作兼有的关系模式。在此三角关系框架下,英美两国政府积极承担起儿童抚育职责,陆续出台了着眼于儿童个体生活机会、亲职支持型的投资型儿童福利新政策。这对我国现阶段儿童福利政策体系的建设是有借鉴意义的。虽然我国在人口转变与家庭变迁方面与英美等西方国家有所差异,
2020年是费孝通先生诞辰110周年,学界都在以不同的形式缅怀前辈的学术风范。作为费孝通先生的代表作,《江村经济》在学术实践中敏锐地提出了“古今中西”文化相遇这一重大问题并对此进行了积极回应,使其真正参与到了世界社会科学的知识生产中。值此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之际,新的境况对世界性的社会科学知识生产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今天,我们仍处于转型期社会学知识建构的过程中,在新的形势下带着新的问题重读费先生的著作,不禁深切感受到其极具现实意义的理论思想至今仍不过时,对解读当下的现实情境仍有极其深远的启迪性,而重
作为一种具有“历史叙事”特征的知识生产方式,中国政治学的问题意识、价值取向、发展动力植根于中国的土壤,是具有超大规模、悠久历史、世俗文化、变法图强、治理优先等鲜明特点的中国历史过程的反映,是中国经验及其凝聚而成的中国观念的产物。中国经验的独特性隐含了人类政治实践的普遍性因素。人和自然的关系是最基本的关系,人和自然关系的政治性质是影响国体、制度性质和国民性的潜在的决定性因素,为解决人和自然关系而选择的资源配置方式是共同体形成的第一动力。中国政治学对这一基本原理的政治阐述,在中国政治学知识体系的建构中,具有重
基于中国猪肉安全及可追溯体系建设的客观现实,构建由动物福利、原产地、可追溯信息等属性组成的猪肉可追溯体系,以江苏省无锡市区305位消费者为研究样本,采用真实选择实验方法,应用随机参数Logit模型、潜在类模型等工具,研究消费者对可追溯猪肉不同属性的偏好及支付意愿。研究表明,消费者最偏好可追溯信息属性,其次为原产地、动物福利属性;在动物福利属性中,消费者最偏好卫生动物福利,其次为生理动物福利和环境动物福利,且消费者对各个属性的不同层次均有一定的支付意愿。研究表明,可追溯猪肉属性的消费偏好存在异质性,据此可将
中国在致力实现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的进程中,需要积极应对技术革命带来的全新治理挑战。技术革命已经处在伟大突破的前夜。以量子力学的技术应用为标志的现代科学革命,与其他新技术携手,从根本上撼动了“现代”系统。建立在经典科学基础上的国家治理模式,必须进行重构:国家治理必须从确定性依靠转向不确定性考量,摒弃单纯效率化的治理模式,再造人本化的国家治理形式,以此保证国家治理在迈进以科学技术引导的第二轴心期的时候,保有国家治理的基本理由、价值支持、效率追求和公共聚合。
中国法律史学科的百年发展及其在“显学”和“绝学”间的变动循环,深层次上涉及到法律史学科发展的周期律问题。以周期律作为理论分析工具,纵观中国法律史学科百年曲折发展历程,其大致经历了三个周期的动态循环,即清末民国的半个世纪首次经历由“显学”到“绝学”的变化,改革开放前30年再次经历由“显学”到“绝学”的过程,而改革开放后40年法律史学科正在经历第三次由“显学”到“隐学”再到“边缘化”的周期发展。进入新时代,法律史学人必须敏锐地认清学科发展的周期律,把握学科发展机遇期,促进法律史学科再现辉煌。
受案范围是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基础性范畴,关涉侵害公共利益的违法行政行为应当接受司法监督的范围,进而影响公共利益的保障程度。在规范、实践及学说三重视角下所探索的行政公益诉讼受案范围,共同呈现出宽于现行法律明确列举类型的演进态势,且分别面临着法律依据有待增强,碎片化、共识尚待达成的现实挑战。行政公益诉讼受案范围应加以拓宽,公共利益保障范围的动态与普遍、“等”字释义的开放性以及公益诉讼检察职能的广泛性为公益拓展提供了理论依据。未来拓展受案范围的活动,需遵循利益衡量、法定主义、司法统一的基本理念,从立法模式、受案
自进入工业社会后,传统手工艺遭遇了作为日用品的功能衰退与作为审美艺术品的发展乏力的"双重危机"。后工业社会盛行的空间性、消费性的文化形态,消解了传统与现代的对立性,使得传统手工艺成为文化消费的对象,得以进入当下文化语境并参与构建文化生态关系。在作为审美资本主义时期的后工业时代,传统手工艺不仅是一种文化资源,更是一种审美生产力,因此要以"审美"为中心重构手工艺文化,发展手工艺审美创意经济,打造体验型手工艺文化产业。同时,也要重构消费主体与生产主体,培育手工艺文化主体性,加强对民众的手工艺文化与非遗美
“感受到公平正义”的重心在于“感受到程序正义”,其突显了人民的法治主体地位,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法治立场,体现了主客观统一的程序正义评价标准,是植根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与当代法治实践、情理法深度融合的理论结晶。“感受到程序正义”的法理表达便是主观程序正义,其理论内核至少包含主体间性的本质属性与情感治理的价值追求两个方面。“感受到程序正义”的主张有助于阐释提升司法公信力的程序机理,有助于揭示人们自愿服从法律权威的心理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