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怀造就高度

来源 :新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rimpdrag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还记得二十多年前,我应邀赴江苏常州为第六届全国尝试教学理论研讨会作学术报告。那一次,数千人的会场挤得水泄不通,来自第一线的教师那求知的热情给我以强烈的心灵震撼,那是我第一次感受到尝试教学法的感召力和生命力,从此也与邱学华先生结下不解之缘,参加过他举行的尝试教学法推广的一些活动,撰写过好几篇关于尝试教学理论的文章。
  据我所知,目前国内外的各种教学理论数以百计。美国学者邓金和彼得尔曾研究过几千个教学研究报告,乔伊斯和韦尔在《教学模式》一书中研究过近百种教学模式。我国教育理论工作者也提出过数十种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教学理论。在众多的教育理论与教学流派中,为数千万师生所运用、由邱学华先生所创立的尝试教学理论,以其鲜明的个性和显著的效果,成为影响面最广、受益面最大的教学理论之一。
  据不完全统计,在全国(含香港、澳门、台湾)应用尝试教学法的教师数十万人,受教学生达数千万众。从事该实验的研究工作者和实验班教师所撰写的有关论文、经验总结则可谓汗牛充栋;区、县以上的公开课竟然可达10万节次。为了推广尝试教学理论,邱学华先生走遍了神州大地,从青藏高原到壮族山区,从繁华都市到偏僻乡村,到处都有他的足迹。尝试教学理论的应用范围也不断拓展,从小学发展到幼儿园、中学、大学以及特殊教育领域,从数学学科发展到语文、理化、外语等其他学科,成为一种在推广中提高、在普及中成熟的教学理论。
  尝试教学理论的成功,关键是其创始人邱学华先生的社会责任感。他在《从教40年体会的谈话录》中说:“记得小时候在沦陷区上海,没有钱进学校读书,羡慕别的孩子背着书包上学校。当时曾下决心,将来长大了当一个校长,穷人读书不要钱。”这个梦想果真实现了。穷人孩子的免费义务教育成为现实,而他不但当上了小学校长、师范学校的校长,还成了当代著名的小学数学教育专家。他在《与青年教师谈心》一文中写道:“看到孩子们的笑脸,我就有无穷无尽的乐趣,再苦再累也情愿。中国的小学生有一亿几千万,自己的工作能为一亿几千万孩子服务,该有多重大的意义!这是我努力工作的最大动力。干一行,要爱一行,热爱自己的事业,甘心为之献身,才能有所成就。”他把自己的工作与亿万儿童的命运联系起来,又深刻认识到亿万儿童的命运直接关系着国家的兴衰存亡。他在《尝试教学法》一书中曾经写道:“从小培养儿童‘试一试’的精神,而这种精神正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重要标志。”
  这些平凡、朴实的语言,反映出一个教育改革家在进行微观的、局部的教学改革时的背景,是一个高的起点和开阔的视野。正是这样一种立足于提高国民素质的社会责任感,驱使邱学华先生数十年如一日,跋山涉水、含辛茹苦、任劳任怨、孜孜不倦地推广普及尝试教学理论。
  尝试教学理论的成功,其奥秘是它把丰富的理论内涵用极其浅显的文字表述出来,用易学易用的操作方法体现出来,从而为千千万万的师生轻松掌握与实践。尝试教学理论,没有用一大堆难懂的名词、术语以显示其“学术性”与“理论功力”,而是用“培养一个兴趣、狠抓两个基本、体现三个为主、做到四个当堂、应用五步教法、实施六段结构”这样简单明了的语言加以概括,用“先试后导,先练后讲”这八个字加以描述,并且用“学生能尝试,尝试能成功”这两句话鼓励教师,于平凡中见精神。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邱学华先生考虑到农村学校师资水平较低、教学设备相对较弱、教学经费相对较少、学生水平参差不齐等特点,使尝试教学法“易学易用”“照顾了教师目前的需要”“几乎每个教师都能掌握,每个学生都能适应”(刘佛年语)。这是尝试教学法的生命力所在。尝试教学理论着力于大面积(适用于不同地区,尤其是农村)、大幅度(适用于不同学生,尤其是中差生)提高教学质量,也体现了邱学华先生让每个儿童“上好学”的初衷。据统计,应用尝试教学法的教师和学生绝大多数在农村。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农业大国,农村小学占了绝大部分的比例,大面积、大幅度的关键首先在农村。农村教育的问题解决了,中国教育的问题才能够真正解决。
  尤为难能可贵的是,这位年近八旬的老人至今仍在孜孜不倦地传播他的尝试教育理论。他差不多每年都要出一本由他主编、一线教师参与的尝试教学研究文集,每年都要召开几次大型的尝试教学研究的学术会议和现场观摩会。他的“与时俱进”精神令人感动。这些年来,他的尝试教学法也伴随着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新课程一起成长,他乐此不疲地吸收新的理念、新的养料,不断地完善自己的体系,不断地传播自己的理论。
  尽管有人认为尝试教学法的“理论基础尚待加强”,邱学华先生本人甚至也说“我写的东西在理论上可能没有高度”,但我还是认为,这恰恰是尝试教学法风靡全国的原因,也恰恰反映了尝试教学理论自身的理论特色与优势效应。
  歌德说过:“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常青。”我们的教育理论必须根植于教学,才能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当我们的教育理论已经根植于教学,就必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有人认为尝试教学理论缺乏“深度”与“高度”,我认为它的“深度”与“高度”恰恰体现在把前人的理论高度综合并发展改造成适合当代中国国情的新理论,体现在把这个理论用最容易为人们所接受的方式表现出来,体现在扎根于丰富的教学实践的沃土中。
  所以,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把理论的东西操作化,才是真正的高度。我们完全可以说,尝试教学理论是我国教育理论中的一朵奇葩。邱学华先生既是这一理论研究的模范,又是这一理论推广普及的先锋,他的情怀造就了这一理论的高度。
  (责任编辑:黄常棋)
其他文献
一、教材的变化  1. 主题图的变化。从新教材的主题图中可以看出:学生有的用观察比较的方法比较国旗旗面和黑板表面的大小;有的采用重叠比较的方法比较课本的封面与新华字典封面的大小,数学书的封面和课桌面的大小;有的在长方形上摆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图形。和实验教材相比删去老式电视机,两位学生在布置墙报和拇指盖为1平方厘米的图片。主题图由原来的侧对黑板改为正对黑板,突出体现国旗和黑板面的图形。  2.
期刊
一、教材的变化与思考  本单元教学内容与旧教材相比,有较大的调整和变化(如下表):  从对比可以看出,原实验教材利用5个例题对四则混合运算及其顺序进行整理;而新教材仅用1个例题对四则混合运算顺序进行概括,增加了对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意义及各部分之间关系的梳理总结。  对熟悉旧大纲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的教师而言,这次变化颇有点“回归”的感觉。大纲版四年级下册的“整数和整数四则运算”单元,就专门对四则运
期刊
新人教版五下教材中“图形的运动”单元与旧教材中的“图形的变化”单元相比变化较大。以“旋转”为例,旧教材要求学生认识两种旋转运动———绕点做圆周运动的旋转,绕轴做圆周运动的旋转;而新教材仅要求学生认识绕点做圆周运动的旋转。接下来,笔者就以该部分内容为例,谈一谈新教材的变化与教学策略。  一、主题图的变化与教学思考  旧教材的主题图中含有荡秋千的立体图和跷跷板立体图,两者都是绕轴做圆周运动的旋转。在新
期刊
《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课程的改革不仅是内容的改革,也是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改革。重视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特点。”因此,由传统美术手工教学学生接受式的学习转为主动的、自主式的学习,教学观念与方法的转变是关键。  一、集思广益,赋予思想上的自主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常只从“师”的角度预设教学环节,虽然在激发手工制作的兴趣点上也下了一番工夫,但是
期刊
在语文课程中加强和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主要是国家层面进行课程设计的任务。国学经典在小学语文课程中应占据多大分量,其目标和内容如何设定,主要都应由语文课程标准和依据课程标准编写的教材做出规定或编排。但教师是课程实施者,也是课程建设者,开发利用国学经典资源,丰富、补充现有语文教材,加强和完善国学经典的教学,应是语文教师的职责所在。然而,若问:何为国学?何为国学经典?小学语文课程教材中有国学经典吗
期刊
在教学中教师工作的中心在于倾听、串联与反刍,而串联可以称为教学的核心。探讨课堂教学中的教师的活动,无非在于探讨这种活动是否成为串联的活动。以下以“小数乘法复习”一课为例,从串联的角度看于老师如何巧妙地展开教学活动,实现“巩固小数乘法计算方法,进一步理解小数乘法算理,从‘计数单位’核心概念深化整数、小数乘法算理与算法理解”的教学目标。  【教学片段一】“串联”引发反思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小数乘法,
期刊
常听语文教师抱怨:数学教学是清清楚楚一条线,语文教学是模模糊糊一大片。确实如此吗?笔者从二者的教学目标进行比较,发现数学的教学目标用词明确,教师能清晰地知道最后应达成什么样的目标,这些目标教师可当堂通过一定的手段检测出来。而语文教学目标多是运用模糊性的词语,教师难以把握要教到何种程度才算是达成目标。因而语文教师不妨以数学视角审视语文教学目标的设定,力求让语文教学也能达到“清清楚楚一条线”。  一、
期刊
教师交流轮岗是促进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重要措施。教师交流政策的提出,既是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需要,又是维护教育公平的保障。为了推动教师有序、正向流动,教师交流轮岗制度的实施既需要刚性的政府干预,更需要在实施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关注对交流教师的人文关怀。  一、完善政策导向——关注外在的规定与激励  1.完善相关法规。要使教师流动制度顺利实行,除了制度内容本身要科学合理外,还要有相应的政策支持及
期刊
小刘是一名新来的大四实习生,在某市×中担任数学教师兼班主任助理。从小就很胆小敏感的她,虽然已实习两个月,但每次上课还都会有些紧张。有时候她很想努力做好自己分内的事,上好课,但有时候又担心自己能力不足,唯唯诺诺。校长宣布下周一将对实习生进行考核,10名实习生每人准备一堂公开课,表现优秀的两名将有机会被录用。面对激烈的竞争,小刘开始陷入深深的焦虑,不能好好备课,备课的时候出现紧张情绪,晚上迟迟不能入眠
期刊
2014年6月,在江苏省教育厅安排下,我有幸赴英国参观学习。这次赴英的主要任务是接触英国数学教育的理念,进行中英数学教育的对比,促进中英数学教育的融合,所以相当多的课程安排是英国大学教授的讲座和对英国小学数学课堂的实地考察。  在考察期间,我们参观了两所英国小学,一所是公立学校,一所是私立学校。在英国,有93%的孩子是进入公立学校的,在这里孩子可以接受免费的教育,政府会为每位学生提供3500英镑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