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阅读教学中,不少教师采取千篇一律的划分段落、归纳段意、总结中心思想、分析写作特点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只从纯知识性角度去寻求语言文字的特点、意义、中心思想等,得出所谓的“标准答案”,而不是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把握字词句的含义,学生体会不出语言文字或生动形象或逻辑严密或情感浓烈的神韵,这实在是一种误区。
叶圣陶先生说过,学习语文“要把应当记忆的记忆起来,把应当体会的体会出来,把应当研究的研究出来”。因此,阅读教学应注重语言文字的积累和运用,文章思想内容的把握,注重从感性到理性,由“遵路”到“入境”,有条理、有步骤地分析文章深刻的境界意义、情感力量,从中起到德育、智育、美育等作用。
一、引导学生加强语言感知能力的训练
整体感知能力是以对语言的感受能力为基础的,即应从语感着手。所谓语感,就是对语言的快速敏捷的直接接受。阅读过程中的语感是学生个性的一种心理体验。语感能力的培养,要靠学生个人的修养、体悟,靠听说读写的日积月累。针对当前新课改的实际,可结合“大量读写、双轨运行”活动,逐步加大学生的阅读量,使学生养成博览群书的习惯,从而乐于读书,积极投入到读书活动中去。
二、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阅读活动虽然起始于一词一句,但对读物的认识,却是以整体感知为起点的,这是阅读主体接触读物之后所获得的最初印象,又是感性的印象。整体感知能力的训练和提高,是一个人阅读能力的重要标志。因此,课堂教学要重视预习阶段学生对课文的直接感受效果。在此阶段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很好地解决“是什么”的问题,即在预习课文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高度概括文章大意。如阅读记叙文,首先要学生了解何人何事;说明文要明确说明对象(说明中心);议论文要确知中心论点。学生的回答尽管不一定言简意赅、一语中的,但只要学生积极思索、踊跃回答,就是好现象。
三、加强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训练
阅读的本质就是“理解”。阅读理解能力的训练包括对词、句、段、篇的理解及其内部关系的分析。阅读理解能力训练的具体操作,并不是要将阅读材料“肢解”,而要强调上下文、中心、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及文章的思路。所以,阅读理解能力训练的操作虽然落实在词、句、段的分析上,最终目的仍是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学生在感知、理解阅读材料后,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较高层次上赏析课文,对文章的内容、语言、写法提出自己的看法或疑问,欣赏优美、精辟的语句。
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课内促课外,逐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先从课内阅读抓起,按照高中语文教材的编排体系,把高中课文分为三类,每一类的教法相应有所不同。
对于一类讲读课文,教法力求示范性。对于这类课文,可直接把阅读方法、步骤教给学生,同时要强化预习效果。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只要待学生预习之后,给他纠正、补充、阐发。唯有如此,学生在预习阶段既练习了自己读书,在讨论阶段又得到切磋琢磨的实益,他们阅读书籍的良好习惯才会渐渐养成。”在阅读教学中,我也深深体会到学生是否预习直接关系着课堂效益的高低。在预习过程中,要求学生勤查工具书,加快默读的速度,提倡动笔勾画圈点自己认为重要的部分,并摘录喜爱的词语、句子,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环。
对于二类课内阅读课文,教法注重迁移性。这实际上是让学生把讲读课文中学到的阅读方法,在教师的辅导下迁移到此类课文的自读上,朝着促使学生“举一反三”的目标精要地讲,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去探索。如在教学《故都的秋》时,先让学生归纳教师教《荷塘月色》时的阅读方法,然后要求学生用这个方法来阅读课文,最后教师检验学生的自读效果。
对于三类课外阅读课文,教法要注重其独立性。让学生自己动手,创造性地运用前面学到的阅读方法。锻炼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同时,还应把讨论、质疑、复述、朗读、改写等多种手段灵活运用起来,检测学生的自读效果,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五、提高学生的阅读技能
阅读技能训练主要是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具体操作中,要指导学生针对不同的阅读对象进行灵活多样的阅读。如对一般的记叙性文字,可在默读中进行圈点批注;对饱含激情的诗歌散文,可通过朗读进行吟诵体味;对篇幅长的小说,可进行速读,抓关键、找照应、探思路;对哲理性较强的一些文章,可指导学生进行摘录,写读书笔记、心得体会等。不同的表达方式和体裁都有各自的特点,尽管文章本身千差万别,但同一表达方式和体裁都有共同的规律可循。遵循这些规律,我们可以找到阅读理解的最佳途径。掌握并运用这些方法、技巧,就能提高阅读效率。
(责任编辑 陈剑平)
叶圣陶先生说过,学习语文“要把应当记忆的记忆起来,把应当体会的体会出来,把应当研究的研究出来”。因此,阅读教学应注重语言文字的积累和运用,文章思想内容的把握,注重从感性到理性,由“遵路”到“入境”,有条理、有步骤地分析文章深刻的境界意义、情感力量,从中起到德育、智育、美育等作用。
一、引导学生加强语言感知能力的训练
整体感知能力是以对语言的感受能力为基础的,即应从语感着手。所谓语感,就是对语言的快速敏捷的直接接受。阅读过程中的语感是学生个性的一种心理体验。语感能力的培养,要靠学生个人的修养、体悟,靠听说读写的日积月累。针对当前新课改的实际,可结合“大量读写、双轨运行”活动,逐步加大学生的阅读量,使学生养成博览群书的习惯,从而乐于读书,积极投入到读书活动中去。
二、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阅读活动虽然起始于一词一句,但对读物的认识,却是以整体感知为起点的,这是阅读主体接触读物之后所获得的最初印象,又是感性的印象。整体感知能力的训练和提高,是一个人阅读能力的重要标志。因此,课堂教学要重视预习阶段学生对课文的直接感受效果。在此阶段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很好地解决“是什么”的问题,即在预习课文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高度概括文章大意。如阅读记叙文,首先要学生了解何人何事;说明文要明确说明对象(说明中心);议论文要确知中心论点。学生的回答尽管不一定言简意赅、一语中的,但只要学生积极思索、踊跃回答,就是好现象。
三、加强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训练
阅读的本质就是“理解”。阅读理解能力的训练包括对词、句、段、篇的理解及其内部关系的分析。阅读理解能力训练的具体操作,并不是要将阅读材料“肢解”,而要强调上下文、中心、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及文章的思路。所以,阅读理解能力训练的操作虽然落实在词、句、段的分析上,最终目的仍是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学生在感知、理解阅读材料后,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较高层次上赏析课文,对文章的内容、语言、写法提出自己的看法或疑问,欣赏优美、精辟的语句。
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课内促课外,逐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先从课内阅读抓起,按照高中语文教材的编排体系,把高中课文分为三类,每一类的教法相应有所不同。
对于一类讲读课文,教法力求示范性。对于这类课文,可直接把阅读方法、步骤教给学生,同时要强化预习效果。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只要待学生预习之后,给他纠正、补充、阐发。唯有如此,学生在预习阶段既练习了自己读书,在讨论阶段又得到切磋琢磨的实益,他们阅读书籍的良好习惯才会渐渐养成。”在阅读教学中,我也深深体会到学生是否预习直接关系着课堂效益的高低。在预习过程中,要求学生勤查工具书,加快默读的速度,提倡动笔勾画圈点自己认为重要的部分,并摘录喜爱的词语、句子,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环。
对于二类课内阅读课文,教法注重迁移性。这实际上是让学生把讲读课文中学到的阅读方法,在教师的辅导下迁移到此类课文的自读上,朝着促使学生“举一反三”的目标精要地讲,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去探索。如在教学《故都的秋》时,先让学生归纳教师教《荷塘月色》时的阅读方法,然后要求学生用这个方法来阅读课文,最后教师检验学生的自读效果。
对于三类课外阅读课文,教法要注重其独立性。让学生自己动手,创造性地运用前面学到的阅读方法。锻炼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同时,还应把讨论、质疑、复述、朗读、改写等多种手段灵活运用起来,检测学生的自读效果,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五、提高学生的阅读技能
阅读技能训练主要是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具体操作中,要指导学生针对不同的阅读对象进行灵活多样的阅读。如对一般的记叙性文字,可在默读中进行圈点批注;对饱含激情的诗歌散文,可通过朗读进行吟诵体味;对篇幅长的小说,可进行速读,抓关键、找照应、探思路;对哲理性较强的一些文章,可指导学生进行摘录,写读书笔记、心得体会等。不同的表达方式和体裁都有各自的特点,尽管文章本身千差万别,但同一表达方式和体裁都有共同的规律可循。遵循这些规律,我们可以找到阅读理解的最佳途径。掌握并运用这些方法、技巧,就能提高阅读效率。
(责任编辑 陈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