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称呼语的定义
《汉语大词典》对“称呼”一词的解释有两种:①叫,对人称呼其身份、名称等;②表示被招呼对象的身份、地位、职业等等的名称。
称呼语是在言语交际中使用的,尤其要注意是“当面”使用。这个当面不是说一定是被招呼的对象确实在场,而是在于言语的使用,用语言形式表示对被称呼对象的称呼。
许多学者对称呼语的定义已经达成共识:“所谓称呼语,指的是人们彼此间当面招呼所使用的名称”。这是一个比较科学的定义。
二、称呼语的分类研究
目前为止,已经有不少学者对称呼语进行了分类研究,根据各自的标准划分出了比较清晰的界限。有的学者将称呼语分为三类:(1)亲属称呼语,如:爷爷,奶奶;(2)社会称呼语,如:教授,先生;(3)姓名称呼语,如陈红,胡歌。也有的学者将其分为四类,较前者多一个类别——类亲属称呼语。还有的学者将其分为六种类型:(1)名或姓+名(包括昵称、爱称、尊称、戏称、贬称或加缀);(2)亲属称呼;(3)表示身份的名称;(4)表示职业或职务的名称;(5)动+名+的、绰号;(6)零称呼。另外,还有的学者将其分为亲属称呼、姓名称呼、统称或通称(包括官职类)。以上种种分类,似乎确有其明确界限、各自确定的范围,但仔细辨析便可发现其中的纰漏。
以上划分出的类别之间的确是可以相互区别的,但仅有此一点显然不足以辨析清楚所有的称呼语。它的问题在于并没有一个确定的标准,它的标准是游移的。分第一类的时候是这个标准,而当划分另外一个类的时候是根据另外一个标准。有的学者索性将无法说清标准的、不在明确类别之内的称呼语归为其他类,显然是在回避这个问题。所以使用一个统一的标准,并将其确定下来是很有必要的。
本文拟从信息含量和侧重点的角度来尝试划分。首先,从称呼语的发出者来看,称呼语作为语言是由说话人主动发出的,是他说话时的心理活动、大脑思维的体现。他组织语言活动的能力是从社会活动中习得,并在使用时遵从社会既定习惯的。说话人第一要确定的是他所要讲话的对象——受话人的称呼语。最能够反映受话人称呼语的是他的名字,现代汉语里指的是姓+名,也就是说,名字最客观地体现了受话人的信息,它不偏不倚,没有凸显其某一社会属性信息。所以,从说话人的心理及思维角度来说,在所有的称呼中,客观、概括、含有全面信息且不侧重于任何一个信息点的是受话人的姓名。在此,也可以用国外使用称呼语的习惯来佐证。西方人由于接受“天赋人权、人人平等”的人文主义教育,日常生活中,对他人多直呼其名,不论男女老少,不论高低贵贱,名字就代表了这个人,也可以说是最客观地体现了这个人的信息。
由以上分析,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言语交际中使用称呼语时,姓名是一个绝对的客观的概念,与此相异的是,其他的称呼多多少少都带有社会信息,体现被称呼对象的某些社会关系归属或者是某种相对关系。据此,我们也可以划分出称呼语的类别:客观/称呼语和主观/称呼语。
姓名不体现一个人与其他人的具体社会关系,它在被使用时可以做到不区分情感好恶地位高下,只体现这个独立的个体。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言语交际行为可以作为例证来证明,如:老师点名时,都是使用花名册一个一个地喊出学生的姓名;在某些电视剧中,剧中的人物用说出一个人的名字来证实他确实认识某人。当我们想要知道说话的对方是什么人的时候,一般会这样询问:“您贵姓?”。虽然这里只问了姓,其实是期望着对方告诉姓名的。也有的问:“你叫什么名字?”,或者问:“怎么称呼您啊?”。这些常见问题的答案都是指向姓名的。这是表达希望知道对方姓名的中国式询问。
主观/相对称呼语不仅体现说话人内心的主观心理活动,更重要的是体现了人的社会归属在说话人心理上的映射,并最终导致称呼语带上主观色彩。如果说话人相对于受话人有上下等级的分别,那么称呼语中可以有所体现。如果说话人对于受话人的了解是片面的或者说希望该称呼语侧重于某一个信息点,那他也会做出恰当的选择。这些恰当的选择虽然包括姓名,但是,要特别说明的是,这些主观/相对称呼语即使从具体的语境中剥离,也还是反映了社会关系归属信息。比如,当我们看到或听到“奶奶”这一称呼语时,必然会对受话人作出如下判断:在婚姻关系中——妻子,年龄关系中——年老的,性别关系中——女性等等。这些信息点如此凸显,因此很容易被发现。所含信息及侧重点的不同是划分称呼语类别的基本理论依据。这两大类别的划分应该是很明晰且范围确定的了。进一步的划分主观/相对的次分类的标准可以从社会关系距离的角度来考察,而前人的分类对此类划分借鉴意义是比较大的。
三、称呼语变换体现关系距离变化
在二人世界中,不同的称呼语体现不同程度的情感。称呼语字数的多少往往体现着情感的深度。
使用姓名作为称呼语时,越将其缩略越说明感情深。当恋人之间关系未开始时,多以姓名称呼,而随着关系越来越密切,感情越来越深,变化就出现了。例:某女称呼其男友李家明的变化过程:李家明——家明——明。
“他一口一个‘我妻’,而不说‘我妻子’,更不说‘我老婆’,使我听来,说得又虔诚又忧郁又缱绻。”(梁晓声《学者之死》)
参考文献:
[1]黄伯荣 廖序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2]曹 炜.现代汉语中的称谓语和称呼语[J].江苏大学学报,2005,(3).
[3]李腊花 许之所.言语交际中的称呼语[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5,(4).
[4]杨春红.称呼语与语用距离[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10).
[5]吴洁仪 李诚.试论汉语社交称呼语的类型[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8).
(邹 莲,徐州师范大学文学院)
《汉语大词典》对“称呼”一词的解释有两种:①叫,对人称呼其身份、名称等;②表示被招呼对象的身份、地位、职业等等的名称。
称呼语是在言语交际中使用的,尤其要注意是“当面”使用。这个当面不是说一定是被招呼的对象确实在场,而是在于言语的使用,用语言形式表示对被称呼对象的称呼。
许多学者对称呼语的定义已经达成共识:“所谓称呼语,指的是人们彼此间当面招呼所使用的名称”。这是一个比较科学的定义。
二、称呼语的分类研究
目前为止,已经有不少学者对称呼语进行了分类研究,根据各自的标准划分出了比较清晰的界限。有的学者将称呼语分为三类:(1)亲属称呼语,如:爷爷,奶奶;(2)社会称呼语,如:教授,先生;(3)姓名称呼语,如陈红,胡歌。也有的学者将其分为四类,较前者多一个类别——类亲属称呼语。还有的学者将其分为六种类型:(1)名或姓+名(包括昵称、爱称、尊称、戏称、贬称或加缀);(2)亲属称呼;(3)表示身份的名称;(4)表示职业或职务的名称;(5)动+名+的、绰号;(6)零称呼。另外,还有的学者将其分为亲属称呼、姓名称呼、统称或通称(包括官职类)。以上种种分类,似乎确有其明确界限、各自确定的范围,但仔细辨析便可发现其中的纰漏。
以上划分出的类别之间的确是可以相互区别的,但仅有此一点显然不足以辨析清楚所有的称呼语。它的问题在于并没有一个确定的标准,它的标准是游移的。分第一类的时候是这个标准,而当划分另外一个类的时候是根据另外一个标准。有的学者索性将无法说清标准的、不在明确类别之内的称呼语归为其他类,显然是在回避这个问题。所以使用一个统一的标准,并将其确定下来是很有必要的。
本文拟从信息含量和侧重点的角度来尝试划分。首先,从称呼语的发出者来看,称呼语作为语言是由说话人主动发出的,是他说话时的心理活动、大脑思维的体现。他组织语言活动的能力是从社会活动中习得,并在使用时遵从社会既定习惯的。说话人第一要确定的是他所要讲话的对象——受话人的称呼语。最能够反映受话人称呼语的是他的名字,现代汉语里指的是姓+名,也就是说,名字最客观地体现了受话人的信息,它不偏不倚,没有凸显其某一社会属性信息。所以,从说话人的心理及思维角度来说,在所有的称呼中,客观、概括、含有全面信息且不侧重于任何一个信息点的是受话人的姓名。在此,也可以用国外使用称呼语的习惯来佐证。西方人由于接受“天赋人权、人人平等”的人文主义教育,日常生活中,对他人多直呼其名,不论男女老少,不论高低贵贱,名字就代表了这个人,也可以说是最客观地体现了这个人的信息。
由以上分析,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言语交际中使用称呼语时,姓名是一个绝对的客观的概念,与此相异的是,其他的称呼多多少少都带有社会信息,体现被称呼对象的某些社会关系归属或者是某种相对关系。据此,我们也可以划分出称呼语的类别:客观/称呼语和主观/称呼语。
姓名不体现一个人与其他人的具体社会关系,它在被使用时可以做到不区分情感好恶地位高下,只体现这个独立的个体。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言语交际行为可以作为例证来证明,如:老师点名时,都是使用花名册一个一个地喊出学生的姓名;在某些电视剧中,剧中的人物用说出一个人的名字来证实他确实认识某人。当我们想要知道说话的对方是什么人的时候,一般会这样询问:“您贵姓?”。虽然这里只问了姓,其实是期望着对方告诉姓名的。也有的问:“你叫什么名字?”,或者问:“怎么称呼您啊?”。这些常见问题的答案都是指向姓名的。这是表达希望知道对方姓名的中国式询问。
主观/相对称呼语不仅体现说话人内心的主观心理活动,更重要的是体现了人的社会归属在说话人心理上的映射,并最终导致称呼语带上主观色彩。如果说话人相对于受话人有上下等级的分别,那么称呼语中可以有所体现。如果说话人对于受话人的了解是片面的或者说希望该称呼语侧重于某一个信息点,那他也会做出恰当的选择。这些恰当的选择虽然包括姓名,但是,要特别说明的是,这些主观/相对称呼语即使从具体的语境中剥离,也还是反映了社会关系归属信息。比如,当我们看到或听到“奶奶”这一称呼语时,必然会对受话人作出如下判断:在婚姻关系中——妻子,年龄关系中——年老的,性别关系中——女性等等。这些信息点如此凸显,因此很容易被发现。所含信息及侧重点的不同是划分称呼语类别的基本理论依据。这两大类别的划分应该是很明晰且范围确定的了。进一步的划分主观/相对的次分类的标准可以从社会关系距离的角度来考察,而前人的分类对此类划分借鉴意义是比较大的。
三、称呼语变换体现关系距离变化
在二人世界中,不同的称呼语体现不同程度的情感。称呼语字数的多少往往体现着情感的深度。
使用姓名作为称呼语时,越将其缩略越说明感情深。当恋人之间关系未开始时,多以姓名称呼,而随着关系越来越密切,感情越来越深,变化就出现了。例:某女称呼其男友李家明的变化过程:李家明——家明——明。
“他一口一个‘我妻’,而不说‘我妻子’,更不说‘我老婆’,使我听来,说得又虔诚又忧郁又缱绻。”(梁晓声《学者之死》)
参考文献:
[1]黄伯荣 廖序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2]曹 炜.现代汉语中的称谓语和称呼语[J].江苏大学学报,2005,(3).
[3]李腊花 许之所.言语交际中的称呼语[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5,(4).
[4]杨春红.称呼语与语用距离[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10).
[5]吴洁仪 李诚.试论汉语社交称呼语的类型[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8).
(邹 莲,徐州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