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实施已走过了五个年头,在新课程的田野上,我们播撤了希望的种子,流下了艰辛的汗水和幸福的泪水。现在我将新课程实施中的收获呈现给大家,与师生们共享。
新大纲提倡“自主、探索、合作、实践”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积极主动地进行说话交流,让学生真正想说,而且乐说、会说,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说话是老师与学生沟通感情的一种方式,通过谈话可以了解学生的个性,心理素质,知识水平等。语言不仅是交际工具,也是思维工具,所以要想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就必须注重学生的语言积累,当学生的语言积累达到一定量的时候必然会发生质的变化。
2008年7月,在我所教的六年级班的数学毕业考试中,全班28人,90分以上的有15人,80至89分的有6人,平均成绩82.9分,居全县第二名。一个边远乡村小学,取得这样的成绩,我感到很欣慰,其中成功的秘诀就在于我在数学教学中运用了说话教育。
在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方面,我从以下几方面抓起。
一、从简单的计算题开始,逐步深入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的重要任务。虽然新大纲提出“四则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一般不超过三步。”但大多数小学生的计算仍不能过关。学生在做20以内的减法的时候,方法很多。例如15-8=?的计算过程(1)10-8=2,2+5=7:(2)7+8=15,15-8=7:(3)15-5=10 10-3=7
(4)8-5=310-3=7(5)也可以用数小棒的方法……我让学生说出自己的计算方法,并与大家交流。学生做作业时,我都要把每一个学生叫到自己身边,选出一道或两道题,让学生说出自己的计算过程。开始的时候,学生是“怕说”,老师让学生回答问题,学生往往“碍口识羞”,生怕回答错误,遭到别人的嘲笑,不愿说;有的知道怎么做,口语表达能力差而说不出来;有的则是胆小,不肯说。此时,不一定要求学生要语言流利、叙述有条理、思维清晰,只要学生能开口讲话就行。渐渐地,学生经过低年级的学习,通过一定的说话练习,计算达到熟练程度,形成计算记忆技能,到中高年级遇到新的计算题,教学时让学生说说计算法则、计算过程,一定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如估算98×72=?学生说出98约等于100,72约等于70,100×70=7000,所以98×72≈7000:再如(1)42+6×(12-4);(2)42+6×12-4先说出运算顺序,再计算,学生会说、会做,计算过了关,老师的数学教学就成功了一大半。
二、说单位换算
单名数和复名数的单位换算,一直是教师和学生认为比较难的一项学习内容。
单位换算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教材编排中是从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开始的。人民币教学主要是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和它们的十进制关系,市场上商品价格都是以元为单位、以小数的形式来标示的。你如果问学生:铅笔2角一枝,一元钱买几枝?学生能说5枝。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一张一元的可以换几张2角的,学生不会。我于是发现学生对于人民币其实不陌生,但只限于他们经常用到的那几种人民币以及元和角之间的换算。而对于那些很少接触的百元币和分的币值以及相关知识性的问题,孩子却不懂也不会。如:1角可以换几个2分的?孩子在平时的生活中很少接触到分,现在让他们来兑换分的币值还是存在一定难度的。我从学生熟悉的元角开始设计一个小额购物场所,通过模拟购物等活动,使学生掌握简单的付钱、找钱的方法。一边付钱、找钱,一边说出元角之间的十进关系。十进制学生已经知道了,先让学生自己把他知道的说出来交流,得出1元=10角。进而推广到1角=10分。这里让学生说很重要。让学生说一句,比老师滔滔不绝讲半天还管用。有了十进制的概念,今后学习单位换算就容易得多了。
三、说问题解决
问题解决方面的应用题教学,贯穿整个小学阶段,并处于小学数学学习活动的核心,历来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学生难学,教师难教,费时费力,收获不高”的现象。
要使学生学会分析数量关系。即使是简单应用题也存在着一定的数量关系,分析清楚题里已知条件和问题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数量关系,才好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树上原来有9只猴,又来3只,现在一共有几只猴?”数量关系简单,学生自己说出把原有的9只和又来的3只合并起来,就可以知道一共有几只猴。但还是有些简单应用题,学生往往弄不清楚数量关系。例如:冬冬有17颗糖,送给姐姐9颗,现在姐姐比冬冬多5颗,姐姐原来有多少颗糖?此时,可以通过直观操作、画图等使学生弄清题里的数量关系。学生说;“我知道姐姐原来有4颗糖,就是不知道该怎样列式。”我对学生说:“老师给你们说一种基本的方法。”分三步(1)冬冬现在还有多少个糖?17-9=8(个);(2)姐姐现在有多少个糖?8+5=13(个):(3)姐姐原来有多少个糖?13-9=4(个)。这样常给学生说一些基本的解题方法,熟练以后学生就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
如果学生做错了练习题,我会叫学生思考以后,说给我听,说错在什么地方,正确的答案该怎么做,并说明理由。我从不批评抄作业的学生,甚至鼓励他去抄别人的作业,只要学生能弄清题意,把抄的作业的计算法则、解题思路讲给我听,我照常表扬他。这样学生会自觉请教,掌握分析问题、解答问题的好方法,提高学习兴趣。练习题不一定都用手写。把学生说话也作为一种评价的标准。
说话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主要还是依赖在后天的语言训练和语言交流中强化和提升。学生有了一定的说话基础后,我便对学生的说话提出一定的要求,要尽可能地帮助学生把意思表达清楚,要求言语要清晰、简练、准确、完整。优秀生高要求,困难生低要求,使孩子们都尝到成功的喜悦,增强说话兴趣。
“说”可以运用于检查复习活动,也可以用于探索新知或用于一定阶段的总结讨论。各种类型的题,老师帮助学生一些方法后,都让学生开口说说,一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老师的情感与态度
1.老师要认真倾听
学生演说自己的计算过程、解题思路时,老师要认真倾听,不要随便打断学生的说话,让他们把话说完,把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楚。老师倾听学生演说的时候,要专注,要认真仔细地倾听,让学生感觉到老师重视他(她),而不是心不在焉或敷衍,对能说的学生及时鼓励,如“你说得真好”,“真不错”,要点头给以肯定,用微笑给以鼓励等。帮助那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让学生获得战胜困难的信心。如果学生实在难以说下去,我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教学生说,我说一句,学生跟着说一句,说完,我用“你学得真快”,“真 不错”等及时鼓励。老师是学生的引导者,学生发言不够明确时,老师要帮助学生明确要点;说话跑题时,老师应设法引回来:学生确实不懂时,老师应该提示学生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考方法。时间一长,学生自然就会说。老师和同学们在说话中交流,在倾听中沟通,最终实现教学相长。
2.鼓励学生说与数学“无关”的东西
孔企平老师说过“解决数学实际问题往往不只涉及数学的一招一式,还涉及其他知识与能力,应用的过程是一个综合性的思维活动。数学能力与许多一般能力应该协同发展,如合作、实验、分析、推理观察、交流等。”
说与数学“无关”的东西,不批评、不指责,不使其产生厌说心理。学生魏杨龙喜欢看书,他有一本很厚的自然科学方面的书,上数学课时。只要他喜欢看,我都让他看。他了解了许多别人不知道的东西,他会讲很多故事给我听,语言流畅,口若悬河。自然他分析起数学问题来头头是道,喜欢做的题,他会尝试用很多种方法来做。
班上的一节英语研讨课上,李老师出示了四件物品:铅笔、橡皮擦、直尺、文具盒。李老师随机抽徐驰涯、刘瑶两位同学学生对话。徐驰涯右手举起铅笔,说:“What’s this?”刘瑶说:“This is rubber。”徐驰涯说:“你说错了。”停顿几秒钟后,刘瑶说:“我是故意说错的,看你知不知道。”评课时,县教研室的领导对此段对话做出高度评价,说这个班的学生“会说”,应变能力强,反应快,没有因回答错误而感到尴尬,学生面带微笑,巧妙转折,使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校长说,本班学生基础扎实,是平时老师训练学生“说”的结果。“说”让学生有机会综合地运用各科的知识和技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他们思考判断能力。“说”能使学生对获得信息作出正确的看法。
3.让学生尽情地说
说话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运用知识去获得新知识或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锻炼学生口语表达能力。老师忽略了学生说的能力,那就是老师的失职。让学生尽情地说,说他们的疑惑、感悟,说他们的心声,说他们对世界的理解和对未来的梦想。要让学生畅所欲言,从学生说的内容中及时地了解他们的需求,帮助他们排忧解难。那我们的教育事业一定会蒸蒸日上,兴旺发达。
4.要有耐心,持之以恒
耐心是教育教学成功的保障。学生说,会耽误许多时间,一个学生说2分钟,30个学生就要一小时,上课的40分钟要上新课,还要复习巩固,让每个学生都说,是不可能的。虽然给每个学生两三分钟的说话机会,对学生来说,时间不是负担,但对老师来说,就要牺牲许多休息时间,老师要有耐心,不要嫌麻烦,把学生说话当成一种享受,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子女来培养。学生说作业时,不仅需要教师正确指导,更需要教师持之以恒的耐心。
教育是爱的事业,教师的爱是博大的爱,教师的爱是打开学生心灵大门的钥匙。如果我们人人都能成为一个爱岗敬业的人,一步一个脚印地培养和训练孩子“说”的能力,学生说得成功,数学教学就会成功。
[参考文献]
1.孔企平:《小学儿童如何学教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新大纲提倡“自主、探索、合作、实践”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积极主动地进行说话交流,让学生真正想说,而且乐说、会说,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说话是老师与学生沟通感情的一种方式,通过谈话可以了解学生的个性,心理素质,知识水平等。语言不仅是交际工具,也是思维工具,所以要想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就必须注重学生的语言积累,当学生的语言积累达到一定量的时候必然会发生质的变化。
2008年7月,在我所教的六年级班的数学毕业考试中,全班28人,90分以上的有15人,80至89分的有6人,平均成绩82.9分,居全县第二名。一个边远乡村小学,取得这样的成绩,我感到很欣慰,其中成功的秘诀就在于我在数学教学中运用了说话教育。
在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方面,我从以下几方面抓起。
一、从简单的计算题开始,逐步深入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的重要任务。虽然新大纲提出“四则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一般不超过三步。”但大多数小学生的计算仍不能过关。学生在做20以内的减法的时候,方法很多。例如15-8=?的计算过程(1)10-8=2,2+5=7:(2)7+8=15,15-8=7:(3)15-5=10 10-3=7
(4)8-5=310-3=7(5)也可以用数小棒的方法……我让学生说出自己的计算方法,并与大家交流。学生做作业时,我都要把每一个学生叫到自己身边,选出一道或两道题,让学生说出自己的计算过程。开始的时候,学生是“怕说”,老师让学生回答问题,学生往往“碍口识羞”,生怕回答错误,遭到别人的嘲笑,不愿说;有的知道怎么做,口语表达能力差而说不出来;有的则是胆小,不肯说。此时,不一定要求学生要语言流利、叙述有条理、思维清晰,只要学生能开口讲话就行。渐渐地,学生经过低年级的学习,通过一定的说话练习,计算达到熟练程度,形成计算记忆技能,到中高年级遇到新的计算题,教学时让学生说说计算法则、计算过程,一定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如估算98×72=?学生说出98约等于100,72约等于70,100×70=7000,所以98×72≈7000:再如(1)42+6×(12-4);(2)42+6×12-4先说出运算顺序,再计算,学生会说、会做,计算过了关,老师的数学教学就成功了一大半。
二、说单位换算
单名数和复名数的单位换算,一直是教师和学生认为比较难的一项学习内容。
单位换算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教材编排中是从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开始的。人民币教学主要是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和它们的十进制关系,市场上商品价格都是以元为单位、以小数的形式来标示的。你如果问学生:铅笔2角一枝,一元钱买几枝?学生能说5枝。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一张一元的可以换几张2角的,学生不会。我于是发现学生对于人民币其实不陌生,但只限于他们经常用到的那几种人民币以及元和角之间的换算。而对于那些很少接触的百元币和分的币值以及相关知识性的问题,孩子却不懂也不会。如:1角可以换几个2分的?孩子在平时的生活中很少接触到分,现在让他们来兑换分的币值还是存在一定难度的。我从学生熟悉的元角开始设计一个小额购物场所,通过模拟购物等活动,使学生掌握简单的付钱、找钱的方法。一边付钱、找钱,一边说出元角之间的十进关系。十进制学生已经知道了,先让学生自己把他知道的说出来交流,得出1元=10角。进而推广到1角=10分。这里让学生说很重要。让学生说一句,比老师滔滔不绝讲半天还管用。有了十进制的概念,今后学习单位换算就容易得多了。
三、说问题解决
问题解决方面的应用题教学,贯穿整个小学阶段,并处于小学数学学习活动的核心,历来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学生难学,教师难教,费时费力,收获不高”的现象。
要使学生学会分析数量关系。即使是简单应用题也存在着一定的数量关系,分析清楚题里已知条件和问题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数量关系,才好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树上原来有9只猴,又来3只,现在一共有几只猴?”数量关系简单,学生自己说出把原有的9只和又来的3只合并起来,就可以知道一共有几只猴。但还是有些简单应用题,学生往往弄不清楚数量关系。例如:冬冬有17颗糖,送给姐姐9颗,现在姐姐比冬冬多5颗,姐姐原来有多少颗糖?此时,可以通过直观操作、画图等使学生弄清题里的数量关系。学生说;“我知道姐姐原来有4颗糖,就是不知道该怎样列式。”我对学生说:“老师给你们说一种基本的方法。”分三步(1)冬冬现在还有多少个糖?17-9=8(个);(2)姐姐现在有多少个糖?8+5=13(个):(3)姐姐原来有多少个糖?13-9=4(个)。这样常给学生说一些基本的解题方法,熟练以后学生就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
如果学生做错了练习题,我会叫学生思考以后,说给我听,说错在什么地方,正确的答案该怎么做,并说明理由。我从不批评抄作业的学生,甚至鼓励他去抄别人的作业,只要学生能弄清题意,把抄的作业的计算法则、解题思路讲给我听,我照常表扬他。这样学生会自觉请教,掌握分析问题、解答问题的好方法,提高学习兴趣。练习题不一定都用手写。把学生说话也作为一种评价的标准。
说话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主要还是依赖在后天的语言训练和语言交流中强化和提升。学生有了一定的说话基础后,我便对学生的说话提出一定的要求,要尽可能地帮助学生把意思表达清楚,要求言语要清晰、简练、准确、完整。优秀生高要求,困难生低要求,使孩子们都尝到成功的喜悦,增强说话兴趣。
“说”可以运用于检查复习活动,也可以用于探索新知或用于一定阶段的总结讨论。各种类型的题,老师帮助学生一些方法后,都让学生开口说说,一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老师的情感与态度
1.老师要认真倾听
学生演说自己的计算过程、解题思路时,老师要认真倾听,不要随便打断学生的说话,让他们把话说完,把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楚。老师倾听学生演说的时候,要专注,要认真仔细地倾听,让学生感觉到老师重视他(她),而不是心不在焉或敷衍,对能说的学生及时鼓励,如“你说得真好”,“真不错”,要点头给以肯定,用微笑给以鼓励等。帮助那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让学生获得战胜困难的信心。如果学生实在难以说下去,我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教学生说,我说一句,学生跟着说一句,说完,我用“你学得真快”,“真 不错”等及时鼓励。老师是学生的引导者,学生发言不够明确时,老师要帮助学生明确要点;说话跑题时,老师应设法引回来:学生确实不懂时,老师应该提示学生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考方法。时间一长,学生自然就会说。老师和同学们在说话中交流,在倾听中沟通,最终实现教学相长。
2.鼓励学生说与数学“无关”的东西
孔企平老师说过“解决数学实际问题往往不只涉及数学的一招一式,还涉及其他知识与能力,应用的过程是一个综合性的思维活动。数学能力与许多一般能力应该协同发展,如合作、实验、分析、推理观察、交流等。”
说与数学“无关”的东西,不批评、不指责,不使其产生厌说心理。学生魏杨龙喜欢看书,他有一本很厚的自然科学方面的书,上数学课时。只要他喜欢看,我都让他看。他了解了许多别人不知道的东西,他会讲很多故事给我听,语言流畅,口若悬河。自然他分析起数学问题来头头是道,喜欢做的题,他会尝试用很多种方法来做。
班上的一节英语研讨课上,李老师出示了四件物品:铅笔、橡皮擦、直尺、文具盒。李老师随机抽徐驰涯、刘瑶两位同学学生对话。徐驰涯右手举起铅笔,说:“What’s this?”刘瑶说:“This is rubber。”徐驰涯说:“你说错了。”停顿几秒钟后,刘瑶说:“我是故意说错的,看你知不知道。”评课时,县教研室的领导对此段对话做出高度评价,说这个班的学生“会说”,应变能力强,反应快,没有因回答错误而感到尴尬,学生面带微笑,巧妙转折,使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校长说,本班学生基础扎实,是平时老师训练学生“说”的结果。“说”让学生有机会综合地运用各科的知识和技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他们思考判断能力。“说”能使学生对获得信息作出正确的看法。
3.让学生尽情地说
说话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运用知识去获得新知识或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锻炼学生口语表达能力。老师忽略了学生说的能力,那就是老师的失职。让学生尽情地说,说他们的疑惑、感悟,说他们的心声,说他们对世界的理解和对未来的梦想。要让学生畅所欲言,从学生说的内容中及时地了解他们的需求,帮助他们排忧解难。那我们的教育事业一定会蒸蒸日上,兴旺发达。
4.要有耐心,持之以恒
耐心是教育教学成功的保障。学生说,会耽误许多时间,一个学生说2分钟,30个学生就要一小时,上课的40分钟要上新课,还要复习巩固,让每个学生都说,是不可能的。虽然给每个学生两三分钟的说话机会,对学生来说,时间不是负担,但对老师来说,就要牺牲许多休息时间,老师要有耐心,不要嫌麻烦,把学生说话当成一种享受,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子女来培养。学生说作业时,不仅需要教师正确指导,更需要教师持之以恒的耐心。
教育是爱的事业,教师的爱是博大的爱,教师的爱是打开学生心灵大门的钥匙。如果我们人人都能成为一个爱岗敬业的人,一步一个脚印地培养和训练孩子“说”的能力,学生说得成功,数学教学就会成功。
[参考文献]
1.孔企平:《小学儿童如何学教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小学数学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