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dsth5x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培养中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思想方法一直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近年来,高考中加强了三种能力的考查:语言辨析和运用能力、文学作品和科技文的阅读能力、审题能力。随着这三种能力要求的提高,中学生思维习惯和思维方法的培养越发显得重要。
  
  一、 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人对客观现实不是消极的反映者而是积极的活动者。人的心理反映是在实践活动任务的要求下产生的,而人对外界的反映、认识的加深与提高也是实践深化的结果。阅读就是阅读者主动地认识世界的实践活动。由于阅读的客体是语言文字,语言文字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要读懂它,需要阅读者深入实践,独立思考,借助联想和想象,同作者进行“心理位置互换”,从而很好地感知作者的意图,并触发新的联想与创造思考。阅读教学只有让学生处于“主体”地位,以“三变”激发他们主动参与,积极思维,才能使他们在实践中发展智能,在学习中有新的发现与创造。
  
  二、 激发阅读欲望,发现文章“新质”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既要求学生接受教材提供的已有的学习信息,又要将学生视作真正的阅读主体,让学生通
  过阅读去发现“新质”。
  传统的语文教学常常以分析、概括课文的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的方式来代替学生的阅读,不仅冲掉了学生大量的自主阅读时间,而且讲得过多过细过实,挤占了学生的认知空间,留给学生的思考、发现的余地十分狭窄,不利于學生进行探求式的学习。因此,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在教学一篇课文的开始,应当避免过多地介绍作者情况、时代背景和课文主要内容,否则会破坏学生探求的兴致,因为过多的介绍和提示会使陌生的东西熟悉化,容易使学生形成认识和思维的定式,不利于发挥主观能动性去阅读课文,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 让学生从发问到“反问”
  
  学生有疑问,就有探索问题的愿望;有愿望,就有强大的推动力,推动着思维不断活动。教学中,教师为了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努力去解决问题,提问学生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真正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使他们心理处于高度积极觉醒状态,还要提倡“反问”,即学生向老师提问题,向同学提问题。教师提问,所问是教师的阅读认识。教师根据自己的思路来启发学生,依然是牵着学生的鼻子走,使学生思维进入自己的思维轨道,束缚了学生思维的扩散力。而反问是学生亲自体验,生疑质疑,在民主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学生主体意识增强了。第斯多惠说过:“不好的教师是传授真理,好的教师是教学生去发现真理。”试想,当学生看到自己提出一个为大家认可的有价值的问题时,心情是何等甘甜,所产生的阅读兴趣又是何等强烈。而且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就是思维创造的过程,是自我超越的过程。可见,鼓励学生“反问”多么重要。
  
  四、 从40分钟课堂入手,激发学生思维
  
  如何提高40分钟课堂效率?有人误以为在有限的课时里,传授的知识越多,能让学生跟着老师不停地转,就是充分发挥课堂效率。有的教师怕耽误时间,甚至连让学生动口、动脑、动手的机会都省略了。可事实上,教师讲一遍,不如学生做一遍。从心理学角度看教学中吸引注意、激发主动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尽可能动员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参加活动,不但要让其“看”和“听”,而且要让其“读”和“写”,“做”和“演”。 只有这样,才能让学习主体在头脑中建立多种联系,彼此接通,积极思维,加深理解。
  
  五、 领悟文章意蕴,拓展表达空间
  
  语文教学应重视积累和感悟,注重启发学生在阅读中的整体把握,激活学生在阅读中的灵性、悟性和创造性。阅读文章,理性的分析和逻辑的判断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读者的感受和领悟。因为汉语言表达讲究简约和精练,追求以少胜多的效果,所以只有深入地领悟和品味,才能充分发掘文章所包含的丰厚的意蕴乃至言外之意,拓展文章所表现的空间。
  著名特级教师洪镇涛将“领悟”作为他的构建的“学习语言”语文教学新体系“感受—领悟—积累—运用”中的重要一环。他认为领悟是培养语感的前提条件,也是认识和理解课文内涵及特色的重要手段。实际上,“悟”的终极效果应是对教材丰厚的内涵的充分领悟,这是一种从形式到内容,从语言层到形象层的全面把握。单就语言层面来讲,文学作品语言讲求惜墨如金和微言大意,从词汇到语段乃至全篇行文,往往都有言外不尽之意,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文章里语言表达的基本单位——语句,常常含蓄蕴藉,耐人寻味。认真领悟,便能发现其深厚的内涵。
  阅读是一种个体的行为。学生的个性在阅读中应得到发展,而不是被束缚。在阅读教学中,适当的语文练习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必要手段。因为通过练习,学生会进一步加深对文章的认识、理解和把握。为此,传统语文教材中过于僵化、机械的练习方法必须改变,而代之以讨论性质的、没有固定答案的开放性问题,必将对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才能起到积极的作用。(杞县于镇二中)
其他文献
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却是无限的。”“美的想象是知识的源泉。”“唱歌,奏乐是启迪智慧的源泉”——奥尔夫语。以形象思维为主要特征的歌唱活动为学生的想象力发展提供了一个自由驰骋的广阔天地。   歌唱,是融音乐、诗歌、散文、表演等为一体的综合艺术表现形式,也是容易被人们所掌握、感受、体验到的情感。中学生正处于思维、智力、技能发展较快,逐步趋向成熟时期,歌唱教学中,
图书的价值在于利用,而图书馆的职能也就是要有效地使其所收藏的文献尽可能地发挥作用。因此,图书馆的任务不仅是收裁图书,更重要的是使图书得到更好的利用和传播,这是图书馆最终
首先建立异构网络模型,确定了链路负载函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异构网络负载均衡算法。利用该算法合理分配网络带宽并调节适当的参数,使异构网络的负载在较小范围内变化,通过选择负
思维是智力的核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教学时,教师要根据数学逻辑性较强这一特点,寓思维训练于数学教学之中。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
〔关键词〕 班主任;学生;母爱;师爱  〔中图分类号〕 G6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12—0025—01  笔者走上教师岗位已经27年了,从事班主任工作也有二十多个年头了。随着年龄和教龄的增长,笔者对学生的爱也在日益增长,并逐渐体会到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金钥匙”。尊重学生,爱护学生,从心底里爱学生,给予学生母爱般的师爱,让学生在温暖如家的氛围中健
<正> 长期以来,无论是公共图书馆还是高等学校图书馆或者是其它专业性质的图书馆都是给读者提供无偿服务,只是近年来伴随着我国&#39;开放搞活&#39;政策的执行,图书馆界才真正
《改变,从阅读开始》选编了十九位智者的讲话。这是一批活跃在上个世纪中国文化舞台上的大人物,他们学贯中西,出入佛老,担当着延续中国文化的历史重任。在这些智者面前,我是心甘情愿执弟子礼的。在断断续续选编这些文章的日子里,我真切地感受到他们慷慨激昂、潇洒飘逸的生命气象。  这些讲话是对中国文化的集中解读,有儒家、佛教、道家等不同角度,但他们实质上说的是同一个话题,那就是中国人的安身立命之道。他们中的大多
<正> 《高校图书馆工作》杂志,于89年第1期刊登了拙作《中文期刊的计算机管理》一文后,收到全国各地许多单位的来信,对用分类号+杂志代号+年代号组成完整索刊号,表示赞同,认
道德是生命的发扬,道德是心灵的归宿,道德是我们行走在人间的正路。中国以儒教立国几千年,理应是道德高尚的民族,可惜今天放眼神州,身为炎黄子孙,能不感慨叹息呢?现在,在中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