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创造性的马克思主义才能领会我们的时代——恩斯特 布洛赫与马克思主义传统的创新

来源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dy_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恩斯特.布洛赫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最重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和对马克思主义传统做出创新的人物。在研究借鉴国外马克思主义,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正确评估布洛赫在20世纪精神史中的地位,特别是他对马克思主义传统做出的创新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当然,我们强调布洛赫对马克思主义传统的创新以及对21世纪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所具有的意义,并不意味着他的所有创新观点都无可指摘,而是肯定他的创新的马克思主义思维方式、他对问题的独特阐明以及他寻求解答的科学态度和理论勇气。 Ernst Bloch was Germany’s foremost Marxist philosopher after World War II and a man who made innovations in the Marxist tradition. In studying and borrowing Marxism from abroad, and insisting on and developing Marxism, it is of grea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correctly evaluate Bloch’s position in the spiritual history of the 20th century, especially his innovations made in the tradition of Marxism. Of course, we emphasize Bloch’s innovations in Marxist tradition as well as the significance of Marxist theoretical innov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 It does not mean that all his innovative ideas are beyond reproach, but affirms his innovative Marxist thinking Way, his unique elucidation of the problem and his scientific attitude and theoretical courage to seek solutions.
其他文献
目的 检验新编制的学习技能诊断测验的效度.方法 用新编测验对近1000名小学生进行测查,确定效度检验指标.结果 (1)结构效度:语文分测验之间的相关系数在0.36~0.79之间(P<0.05),
本文通过对唐奈兰限定摹状词理论的证否,指出限定摹状词归属性用法与指称性用法的模棱两可性,导致这一二分法无效的深层原因在于唐奈兰所持意义理论的不一致。作者修正前者,
用广义梯度近似密度泛函和全势能线性缀加平面波方法研究了晶体Co2Ti1-xMxA l(x=0,1/4;M=C,Zr)的电子结构.为了更好的了解杂质元素对晶体A lCo2Ti结构的影响,对杂质元素M(M=C
教师聘任制的实施对大学教师学术自由产生驱动力的同时,带来的消极影响亦日益凸显.守护大学教师的学术自由既需要通过实施教师聘任制来驱动,更需要从对教师聘任制的消极影响
简要分析了国内外武器装备体系需求研究的现状,总结了武器装备体系需求特点,采用问题框架的需求工程方法,建立了武器装备体系需求的问题框架模型,给出了武器装备体系的需求建
目的 探讨自我效能感在大学生客观社会支持与抑郁间的作用机制,为大学生抑郁的预防和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贝克抑郁自评量表(BDI-13)、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社会
本文通过比堪克罗齐语言学和索绪尔语言学这两种在致思方式上大相径庭的语言学,指出克罗齐语言学以“言语”为重心,以“诗意”为祈向,以“心灵”为根柢,并借此以一种抗争的姿
目的 探讨改良Barthel指数(MBI)简体中文版评定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效度、信度和敏感度,为其临床广泛应用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共选取40例脑卒中患者,其中男26例
生物伦理学试图改变传统伦理学的基础,把伦理学建立在生物学的基础上,认为由生物学认知的自然界提供了人类的道德规范,或者说,提供了价值判断的标准.这本质上是一种自然中心
当今生态美学研究存在的根本问题,在于无法对纯粹艺术品与处在空间环境中的自然美之间的差异做出有效而明确的区分.本文认为,生态审美哲学的逻辑起点源于身体与自然空间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