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每年全国高考人数的不断下滑,高等职业院校生源危机已经凸显。生源减少在一定时期内将不断制约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为高职院校带来巨大的生存危机。甘肃省高职院校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本文从生源减少实际状况着眼,针对甘肃职业教育院校的特点,为当前甘肃省职业教育院校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对策,以解决生源制约发展的实际问题。
关键词:高职院校 生源减少 存在的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23-0001-03
甘肃处于西部欠发达地区,高职教育发展相对迟缓。甘肃省职业院校整体建设的根本就是适应生源新变化、调整招生中存在的问题、改革专业教学及促进管理手段,在开拓就业等方面提供有应用价值的方法思路。力争探索出有效扩大生源的方法,维持并发展现有规模,再探究内涵式发展的中长期发展策略。
一、生源减少的情况下甘肃省高职存在的问题
(一)单独招生存在的问题
受近几年大学扩招的影响,高职院校生源减少,招生数量得不到保障。在这种情形下,2007教育部根据文件逐步允许高等职业院校单独招生。但是政策是逐步推行的,先是在一批国家示范性院校进行,而后扩权到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再到各省级示范性院校。甘肃省是2010年第四批国家允许单独招生的省份,当年只有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和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两所可以单独招生,而且招生人数较少。2013年,全国单独招生院校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其中涵盖了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100所、国家骨干高职院校100所、各省级示范高职院校也在允许单独招生的范围。到今年为止,单独招生的方式已成为甘肃省高职院校生源的主要来源。在单独招生背景下,制约甘肃省高职院校发展的问题是多方面的,下面将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分三个方面分别介绍如下:
1.部分高中(中职)学生及学生家长对单独招生的理解存在误区
一方面,甘肃省相关政策出台时间比较晚,对单独招生宣传的工作安排时间紧促,许多家长和学生混淆了单独招生的概念。另一方面,部分高中包括中等职业学校对单独招生有戒备拒绝的心理。因此,高职院校进入高中及中职招生宣传时,学校怕干扰学生思想,动摇备战高考的决心而不予配合。还有些家长对单独招生报考条件招生对象不太了解,因此理解就有误区,造成了错过报名志愿的填报时间也就不能参加考试。也有些家长想让孩子上更好的本科学校,拿更高的文凭,所以有少数孩子在网上填报单独招生报考志愿后,家长阻止考生参加单独招生考试。
2.单独招生的生源质量有待提高
甘肃省单独招生录取工作是在普通高考之前,考生被录取后,不能参加当年的高考和录取。所以学习成绩好的考生必然首选是参加普通高考,上本科院校。而成绩不好,没把握上本科院校的考生才会选择参加单独考试,对于大量处于中等学习水平的考生而言,是一个两难的选择,这不利于甘肃省高职院校选拔高素质人才的要求。在将近七八年对单独招生学生的教学过程中很明显地发现,单独招生考入的学生知识层次相差很大,尤其在外语课和基础课程的知识储备上是很欠缺的。这就导致高职课程的教学必须补其缺漏,教师教得吃力,学生学得辛苦。中职生也是参差不齐,有些教学条件好的中职院校对专业课系统学过,也有实训环节;而一些条件较差的中职院校,高中几乎没有学到多少专业知识,实训就更没有条件了,所以上了高职院校后大部分学生学习仍然很费劲。
(二)教育教学及管理存在的问题
1.学生长期形成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有待改善
由于单独招生的生源结构问题,这部分学生长期以来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好动不好静,自控能力差。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自律意识差,学习意志力更是没有,遇到一点困难就放弃。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目光短浅,急功近利,有的学生处于“无理想,无目的”的状态;不关心班集体,不参加集体活动,团队意识差;迟到、旷课、上课不带教材、不记笔记、不认真听讲的现象仍然存在。
2.部分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动力不足
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学习方法不正确,学习动力不足,认为自己上高职院校,低人一等,开始混日子。有的学生总是觉得自己所学专业没有发展前途,认为在学校学的知识将来对就业工作用处不大。因而,轻视学习,回避学习,不愿意学习而逃课。有的学生缺乏准确的职业定位,不重视知识学习技能训练。有的学生没有学习兴趣,临时抱佛脚,得过且过,考试作弊、“挂科”现象时有发生。有的学生在课堂上不认真听讲,少数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不去上课,甚至在校外包夜上网,浪费学业。有的学生过于高估自己的能力,个性意识强,但缺乏踏实肯学的精神,浮躁气息甚是嚣张。吃喝玩乐消磨时光,谈情说爱寻找乐趣,沉迷游戏回不到现实,把专业知识的学习抛于脑后,浪费了大好的青春时光。
3.提前就业面试和顶岗实习对教育教学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高职院校的用人单位来校招聘越来越提前,学生就业推荐和面试活动对正常的教学秩序有一定的冲击;在就业过程中,就业相对好的专业,部分学生反倒学习积极性不高,认为学得一般,也有单位要,也可能选上理想的工作;就业难度大的专业,部分学生也不认真学习,认为学得再好,也找不到好的就业单位。已签约的学生,认为已找到了工作,没必要再下苦功了,未签约的学生,以找工作为理由,放松了自己的学习。男同学认为自己学得一般,也能找到工作,女同学认为,自己学得再好,用人單位也不要。
4.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有待改进
教师在学校的学风建设中处于重要作用,教师应做到言传身教。教师自己首先要善于学习新知识,努力钻研业务,研究所教领域,把知识领悟深透。而有些高职学院的教师认为现在学生基础差,讲课没有必要花费太多心思。没有做到教书育人相结合。对学生违纪视而不见,课堂教学方法没有创新,教学态度消极怠慢。有些教师上课时只管自己讲课,而不顾及学生是否在听课,是否真正学到知识和技能;有的教师还认为教师既管理又管学,会束缚学生个性的发展;部分学生认为少数教师授课时照本宣科,枯燥乏味,学不到新知识,以致有一部分学生不愿意上课,就是到教室也不愿意听课,睡觉玩手机。教师的教学态度不端正,学生的学习目的不明确,“有效课堂”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 (三)就业存在的问题
1.高职毕业生对自己认识不清,就业期望过高,与工作机会擦肩而过
大部分高职毕业生在入学到即将走向工作岗位的这一时间段,还不能正视自己所在高职学校的定位和就业趋向,还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当就业机会来临时,还谋划等待更好的工作,常常与就业机会失之交臂。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大学期间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对自身的认知不够,找工作过程中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想干什么,从而错过了很多就业机会。另一方面是对社会就业形势没有明确的认知,尽管社会在不断地宣传就业形势,社会的劳动用工结构也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有些学生仍有国有情结,进入国有体制还是他们的目标。
2.专业设置与企业对人才岗位需求之间仍存在较大的差距
近几年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情况比较好,就业率相对较高。但是据调查,一大部分毕业生就业岗位与所学专业不对口。学用分离的现状依然很突出。例如,对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几个专业的毕业生信息进行查访分析,发现商务英语、应用英语专业的学生就业专业对口率比较低。而经济管理类专业中如市场营销、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就业专业对口率就高一些,能达到80%左右;而同样是经管类的工商管理专业和会计电算化专业对口就业率较低,不到70%。毕业生职业素质与岗位要求仍存在较大差距。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利用寒暑假,通过派出教师走访调研用人单位,同时调查石化学院毕业生企业满意度情况,发现毕业生的职业素质与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之间还存在较大差距。职业素质的欠缺会很大程度影响到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也进而波及学校的就业途径。
二、甘肃省高职院校生源减少情况下的发展对策研究
(一)招生存在的问题的对策
1.在生源地加强招生宣传,抓好“源头”工作
加强生源基地建设,构建合理的招生网络;加强招生报考政策和先进性的宣传,特别是清楚地介绍宣传单独招生政策,让广大考生和家长了解单独招生的内涵意义。给他们解释清楚单獨招生的特点和优点,并介绍本高职院校专业的优势,人才培养的特点,专业技能培养情况,招生情况以及当今社会的就业优势等。让考生家长明确参加单独招生考试与普通高考并不冲突,它与本科院校自主招生,自考、成人高考政策和类型的不同。只有让考生和家长了解政策,理清内涵,才能使广大考生和家长正确地认识单独招生,愿意参加单独考试。明确高职教育只是教育的一种类型,不是低层次的教育,进而摈弃高职的单独招生是专门给差生提供上大学的绿色通道的想法,才能保障生源。招生宣传不是短期的工作,而是要贯穿全年始终。
2.完善考试制度和录取原则
注重考生的综合素质测试是高职院校单独招生考试考核内容应该凸显的点,一般采用笔试和面试的形式。其笔试内容也要与高考题不同。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对事物的分析判断能力、理解协调能力等应该作为高职单独招生考试重点考核的内容。所以考核的重点是考生的综合素质而不仅仅是书本文化知识。这就对各个单独招生学校的命题质量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命题小组成员要有丰富的经验,命题思路要明确,难易把握适当,知识覆盖面要全,总之综合素质考试要突出高职的办学特色。对于中职毕业生实行“文化素质 职业技能”的单独招生考试模式。成绩中文化课比重较少,专业技术基础、技能测试、实践操作较多。面试以综合能力考核为主,面试主要考核学生与其所报考专业的相关能力,如语言沟通交流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但这种考核应该制定比较完善而严格的考核标准。
(二)教育教学及管理存在问题的对策
(1)高度重视,提高认识,形成合力。
一是教学部门是学院实施学风建设的职能部门,要加强教学安排,以有效课堂为抓手,加强教学内容的督查。对“考试作弊”等不诚信行为“零容忍”,力争做到让作弊、抄袭等严重失信行为无存在空间。要不断完善监考机制,严肃考场纪律,杜绝考试作弊行为;以考风促教风,以考风促学风,对于违反考试纪律和考试作弊的学生严肃处理并及时通报。制定相应的制度,对多门考试课程不及格者要实行严格的重修,注重学风建设工作实效。
二是各教学单位要对学风建设的实施负总责。树立全新的职业教育人才观、质量观、教学观。专业计划修订及时、合理、科学,课程设置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目标,课程体系全面精练。在教学中启发学生注意引导学生的思路,激发学生的创造积极性,教会他们学习知识的方法和能力。精讲多练,抓住重点、难点,探索规律。加强学生日常管理工作,围绕学生思想建设、技能竞赛、就业工作和课外活动开展工作,合理安排活动次数,减少对教学的影响,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特点确定培养方向。大一新生,主要是引导其适应大学生活,养成良好的独立生活的习惯,督促其制定大学生涯规划;对于大二学生,把重点放在引导学习基础的课程,如英语、计算机操作和专业学习及实践环节;对于大三学生,重点是做好就业指导,顶岗实习环境调适,顶岗实习安全教育,专业知识的学习应用,毕业设计,创业指导工作。
三是学生管理部门是职业院校实施学风建设的职能部门,要始终坚持“关注学生、关心学生、理解学生”的原则,齐抓共管,使学生能真正认识到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增强学生的责任感。根据年纪特点,实施差异化的教育措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成长成才服务。落实辅导员、班主任、学生干部的工作职责,强化过程管理的监测、考核;认真组织开展围绕学风建设、学生教育和管理的各项专题教育活动,扩大教育覆盖面,做到计划、人员、效果“三落实”;要更加注重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开展和使用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强化其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激励作用。
四是院校机关各部门一定要从院校生存与发展的战略高度认识加强学风建设的重要性,尽心尽责地投身于院校学风建设之中,发挥管理育人作用,维护院校的和谐稳定,为院校的建设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2) 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学风建设奠定良好基础。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着力解决学生在学习信念、学习动力、学习压力和学习环境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为学风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各个学校可以本土的优秀校友、成功成才的人物事迹作为典范,激发每一个在校学生的学习信念,帮助他们确立奋斗的人生理想。各个高职院校要通过专题讲座,以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学习观和成才观为导向,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信心。各党总支要根据院校党委的总体部署,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形成踏实的工作作风。各班班委会、团支部要认真组织班团学习活动,围绕学习、成才开展讨论,统一思想。 (3)以教风推动学风,发挥教师在学风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学风能体现一所学校的治学精神、治学态度、治学原则。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加强教师培养培训工作,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教风是学风建设的先导,学风建设与教风建设相结合,以优良教风带动优良学风的养成。课堂是学风建设的主要阵地,广大教师要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和质量意识,加强自身师德修养,为人师表,做到既教书又育人,从有效课堂做起,以高尚的师德和教风推动学风建设。
(4)不断深化教学改革,为学风建设提供动力支持。一是各教学部门要按照统一部署,制订本部门学风建设方案并组织实施。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利用信息化的教学手段,改革课堂教学的形式和手段,比如顺应智能手机介入课堂教学的云班课教学,很好地实现捕捉、利用学生的兴趣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要增强忧患意识,以“有效课堂”为抓手,持续增强内涵建设,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三)就业存在问题的对策
(1)加强高职学生的就业指导,尽早帮助学生认知自我,准确定位自己;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激发学生就业的动力。
要把学生的职业规划、就业指导贯穿于整个学校教育的各个阶段,通过多种途径建立起就业指导体系。开设就业指导课、就业指导网站,开展就业指导讲座、个别咨询辅导等有针对性地满足学生不同的需要。另一方面,对于有创业意向的学生,积极实施创业引领,鼓励学生自主创业。通过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形式,大学生挑战杯等赛事,鼓励学生创新,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还可以利用高职院校的校外实训基地,作為创业试点,让学生建立创业团队,摸索融资、管理以及风险承担等运营模式。
(2)以社会人才需求为导向,培养高质量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开展有利于就业的校企合作联合培养模式,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
了解用人单位需求,按照企业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开设相关的课程,培养学生文化专业素质,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在招生计划制订时要考虑毕业生就业率高低,就业率高的专业就多招生,就业不好的专业就少招生,甚至不招生。 做好毕业生的追踪走访,及时了解长期合作的用人单位的用人动向,力求与其建立长效的用人合作机制,稳定保持毕业生就业率。学校要适时拓展新的就业渠道,扩大学生的就业面。
参考文献:
[1]翁菊梅.高等职业教育生源不足的原因分析与应对策略[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02(2).
[2]彭移风,宋学锋.高职院校生源危机的现状——成因与对策研究[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8(2).
[3]游小娟.湖南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单独招生现状与对策研究[D]. 湖南师范大学,2011.
[4]吴地花,唐高华.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高校招生与就业问题透视[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7(9).
责任编辑:杨国栋
关键词:高职院校 生源减少 存在的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23-0001-03
甘肃处于西部欠发达地区,高职教育发展相对迟缓。甘肃省职业院校整体建设的根本就是适应生源新变化、调整招生中存在的问题、改革专业教学及促进管理手段,在开拓就业等方面提供有应用价值的方法思路。力争探索出有效扩大生源的方法,维持并发展现有规模,再探究内涵式发展的中长期发展策略。
一、生源减少的情况下甘肃省高职存在的问题
(一)单独招生存在的问题
受近几年大学扩招的影响,高职院校生源减少,招生数量得不到保障。在这种情形下,2007教育部根据文件逐步允许高等职业院校单独招生。但是政策是逐步推行的,先是在一批国家示范性院校进行,而后扩权到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再到各省级示范性院校。甘肃省是2010年第四批国家允许单独招生的省份,当年只有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和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两所可以单独招生,而且招生人数较少。2013年,全国单独招生院校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其中涵盖了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100所、国家骨干高职院校100所、各省级示范高职院校也在允许单独招生的范围。到今年为止,单独招生的方式已成为甘肃省高职院校生源的主要来源。在单独招生背景下,制约甘肃省高职院校发展的问题是多方面的,下面将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分三个方面分别介绍如下:
1.部分高中(中职)学生及学生家长对单独招生的理解存在误区
一方面,甘肃省相关政策出台时间比较晚,对单独招生宣传的工作安排时间紧促,许多家长和学生混淆了单独招生的概念。另一方面,部分高中包括中等职业学校对单独招生有戒备拒绝的心理。因此,高职院校进入高中及中职招生宣传时,学校怕干扰学生思想,动摇备战高考的决心而不予配合。还有些家长对单独招生报考条件招生对象不太了解,因此理解就有误区,造成了错过报名志愿的填报时间也就不能参加考试。也有些家长想让孩子上更好的本科学校,拿更高的文凭,所以有少数孩子在网上填报单独招生报考志愿后,家长阻止考生参加单独招生考试。
2.单独招生的生源质量有待提高
甘肃省单独招生录取工作是在普通高考之前,考生被录取后,不能参加当年的高考和录取。所以学习成绩好的考生必然首选是参加普通高考,上本科院校。而成绩不好,没把握上本科院校的考生才会选择参加单独考试,对于大量处于中等学习水平的考生而言,是一个两难的选择,这不利于甘肃省高职院校选拔高素质人才的要求。在将近七八年对单独招生学生的教学过程中很明显地发现,单独招生考入的学生知识层次相差很大,尤其在外语课和基础课程的知识储备上是很欠缺的。这就导致高职课程的教学必须补其缺漏,教师教得吃力,学生学得辛苦。中职生也是参差不齐,有些教学条件好的中职院校对专业课系统学过,也有实训环节;而一些条件较差的中职院校,高中几乎没有学到多少专业知识,实训就更没有条件了,所以上了高职院校后大部分学生学习仍然很费劲。
(二)教育教学及管理存在的问题
1.学生长期形成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有待改善
由于单独招生的生源结构问题,这部分学生长期以来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好动不好静,自控能力差。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自律意识差,学习意志力更是没有,遇到一点困难就放弃。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目光短浅,急功近利,有的学生处于“无理想,无目的”的状态;不关心班集体,不参加集体活动,团队意识差;迟到、旷课、上课不带教材、不记笔记、不认真听讲的现象仍然存在。
2.部分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动力不足
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学习方法不正确,学习动力不足,认为自己上高职院校,低人一等,开始混日子。有的学生总是觉得自己所学专业没有发展前途,认为在学校学的知识将来对就业工作用处不大。因而,轻视学习,回避学习,不愿意学习而逃课。有的学生缺乏准确的职业定位,不重视知识学习技能训练。有的学生没有学习兴趣,临时抱佛脚,得过且过,考试作弊、“挂科”现象时有发生。有的学生在课堂上不认真听讲,少数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不去上课,甚至在校外包夜上网,浪费学业。有的学生过于高估自己的能力,个性意识强,但缺乏踏实肯学的精神,浮躁气息甚是嚣张。吃喝玩乐消磨时光,谈情说爱寻找乐趣,沉迷游戏回不到现实,把专业知识的学习抛于脑后,浪费了大好的青春时光。
3.提前就业面试和顶岗实习对教育教学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高职院校的用人单位来校招聘越来越提前,学生就业推荐和面试活动对正常的教学秩序有一定的冲击;在就业过程中,就业相对好的专业,部分学生反倒学习积极性不高,认为学得一般,也有单位要,也可能选上理想的工作;就业难度大的专业,部分学生也不认真学习,认为学得再好,也找不到好的就业单位。已签约的学生,认为已找到了工作,没必要再下苦功了,未签约的学生,以找工作为理由,放松了自己的学习。男同学认为自己学得一般,也能找到工作,女同学认为,自己学得再好,用人單位也不要。
4.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有待改进
教师在学校的学风建设中处于重要作用,教师应做到言传身教。教师自己首先要善于学习新知识,努力钻研业务,研究所教领域,把知识领悟深透。而有些高职学院的教师认为现在学生基础差,讲课没有必要花费太多心思。没有做到教书育人相结合。对学生违纪视而不见,课堂教学方法没有创新,教学态度消极怠慢。有些教师上课时只管自己讲课,而不顾及学生是否在听课,是否真正学到知识和技能;有的教师还认为教师既管理又管学,会束缚学生个性的发展;部分学生认为少数教师授课时照本宣科,枯燥乏味,学不到新知识,以致有一部分学生不愿意上课,就是到教室也不愿意听课,睡觉玩手机。教师的教学态度不端正,学生的学习目的不明确,“有效课堂”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 (三)就业存在的问题
1.高职毕业生对自己认识不清,就业期望过高,与工作机会擦肩而过
大部分高职毕业生在入学到即将走向工作岗位的这一时间段,还不能正视自己所在高职学校的定位和就业趋向,还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当就业机会来临时,还谋划等待更好的工作,常常与就业机会失之交臂。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大学期间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对自身的认知不够,找工作过程中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想干什么,从而错过了很多就业机会。另一方面是对社会就业形势没有明确的认知,尽管社会在不断地宣传就业形势,社会的劳动用工结构也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有些学生仍有国有情结,进入国有体制还是他们的目标。
2.专业设置与企业对人才岗位需求之间仍存在较大的差距
近几年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情况比较好,就业率相对较高。但是据调查,一大部分毕业生就业岗位与所学专业不对口。学用分离的现状依然很突出。例如,对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几个专业的毕业生信息进行查访分析,发现商务英语、应用英语专业的学生就业专业对口率比较低。而经济管理类专业中如市场营销、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就业专业对口率就高一些,能达到80%左右;而同样是经管类的工商管理专业和会计电算化专业对口就业率较低,不到70%。毕业生职业素质与岗位要求仍存在较大差距。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利用寒暑假,通过派出教师走访调研用人单位,同时调查石化学院毕业生企业满意度情况,发现毕业生的职业素质与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之间还存在较大差距。职业素质的欠缺会很大程度影响到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也进而波及学校的就业途径。
二、甘肃省高职院校生源减少情况下的发展对策研究
(一)招生存在的问题的对策
1.在生源地加强招生宣传,抓好“源头”工作
加强生源基地建设,构建合理的招生网络;加强招生报考政策和先进性的宣传,特别是清楚地介绍宣传单独招生政策,让广大考生和家长了解单独招生的内涵意义。给他们解释清楚单獨招生的特点和优点,并介绍本高职院校专业的优势,人才培养的特点,专业技能培养情况,招生情况以及当今社会的就业优势等。让考生家长明确参加单独招生考试与普通高考并不冲突,它与本科院校自主招生,自考、成人高考政策和类型的不同。只有让考生和家长了解政策,理清内涵,才能使广大考生和家长正确地认识单独招生,愿意参加单独考试。明确高职教育只是教育的一种类型,不是低层次的教育,进而摈弃高职的单独招生是专门给差生提供上大学的绿色通道的想法,才能保障生源。招生宣传不是短期的工作,而是要贯穿全年始终。
2.完善考试制度和录取原则
注重考生的综合素质测试是高职院校单独招生考试考核内容应该凸显的点,一般采用笔试和面试的形式。其笔试内容也要与高考题不同。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对事物的分析判断能力、理解协调能力等应该作为高职单独招生考试重点考核的内容。所以考核的重点是考生的综合素质而不仅仅是书本文化知识。这就对各个单独招生学校的命题质量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命题小组成员要有丰富的经验,命题思路要明确,难易把握适当,知识覆盖面要全,总之综合素质考试要突出高职的办学特色。对于中职毕业生实行“文化素质 职业技能”的单独招生考试模式。成绩中文化课比重较少,专业技术基础、技能测试、实践操作较多。面试以综合能力考核为主,面试主要考核学生与其所报考专业的相关能力,如语言沟通交流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但这种考核应该制定比较完善而严格的考核标准。
(二)教育教学及管理存在问题的对策
(1)高度重视,提高认识,形成合力。
一是教学部门是学院实施学风建设的职能部门,要加强教学安排,以有效课堂为抓手,加强教学内容的督查。对“考试作弊”等不诚信行为“零容忍”,力争做到让作弊、抄袭等严重失信行为无存在空间。要不断完善监考机制,严肃考场纪律,杜绝考试作弊行为;以考风促教风,以考风促学风,对于违反考试纪律和考试作弊的学生严肃处理并及时通报。制定相应的制度,对多门考试课程不及格者要实行严格的重修,注重学风建设工作实效。
二是各教学单位要对学风建设的实施负总责。树立全新的职业教育人才观、质量观、教学观。专业计划修订及时、合理、科学,课程设置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目标,课程体系全面精练。在教学中启发学生注意引导学生的思路,激发学生的创造积极性,教会他们学习知识的方法和能力。精讲多练,抓住重点、难点,探索规律。加强学生日常管理工作,围绕学生思想建设、技能竞赛、就业工作和课外活动开展工作,合理安排活动次数,减少对教学的影响,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特点确定培养方向。大一新生,主要是引导其适应大学生活,养成良好的独立生活的习惯,督促其制定大学生涯规划;对于大二学生,把重点放在引导学习基础的课程,如英语、计算机操作和专业学习及实践环节;对于大三学生,重点是做好就业指导,顶岗实习环境调适,顶岗实习安全教育,专业知识的学习应用,毕业设计,创业指导工作。
三是学生管理部门是职业院校实施学风建设的职能部门,要始终坚持“关注学生、关心学生、理解学生”的原则,齐抓共管,使学生能真正认识到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增强学生的责任感。根据年纪特点,实施差异化的教育措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成长成才服务。落实辅导员、班主任、学生干部的工作职责,强化过程管理的监测、考核;认真组织开展围绕学风建设、学生教育和管理的各项专题教育活动,扩大教育覆盖面,做到计划、人员、效果“三落实”;要更加注重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开展和使用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强化其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激励作用。
四是院校机关各部门一定要从院校生存与发展的战略高度认识加强学风建设的重要性,尽心尽责地投身于院校学风建设之中,发挥管理育人作用,维护院校的和谐稳定,为院校的建设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2) 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学风建设奠定良好基础。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着力解决学生在学习信念、学习动力、学习压力和学习环境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为学风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各个学校可以本土的优秀校友、成功成才的人物事迹作为典范,激发每一个在校学生的学习信念,帮助他们确立奋斗的人生理想。各个高职院校要通过专题讲座,以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学习观和成才观为导向,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信心。各党总支要根据院校党委的总体部署,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形成踏实的工作作风。各班班委会、团支部要认真组织班团学习活动,围绕学习、成才开展讨论,统一思想。 (3)以教风推动学风,发挥教师在学风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学风能体现一所学校的治学精神、治学态度、治学原则。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加强教师培养培训工作,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教风是学风建设的先导,学风建设与教风建设相结合,以优良教风带动优良学风的养成。课堂是学风建设的主要阵地,广大教师要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和质量意识,加强自身师德修养,为人师表,做到既教书又育人,从有效课堂做起,以高尚的师德和教风推动学风建设。
(4)不断深化教学改革,为学风建设提供动力支持。一是各教学部门要按照统一部署,制订本部门学风建设方案并组织实施。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利用信息化的教学手段,改革课堂教学的形式和手段,比如顺应智能手机介入课堂教学的云班课教学,很好地实现捕捉、利用学生的兴趣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要增强忧患意识,以“有效课堂”为抓手,持续增强内涵建设,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三)就业存在问题的对策
(1)加强高职学生的就业指导,尽早帮助学生认知自我,准确定位自己;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激发学生就业的动力。
要把学生的职业规划、就业指导贯穿于整个学校教育的各个阶段,通过多种途径建立起就业指导体系。开设就业指导课、就业指导网站,开展就业指导讲座、个别咨询辅导等有针对性地满足学生不同的需要。另一方面,对于有创业意向的学生,积极实施创业引领,鼓励学生自主创业。通过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形式,大学生挑战杯等赛事,鼓励学生创新,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还可以利用高职院校的校外实训基地,作為创业试点,让学生建立创业团队,摸索融资、管理以及风险承担等运营模式。
(2)以社会人才需求为导向,培养高质量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开展有利于就业的校企合作联合培养模式,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
了解用人单位需求,按照企业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开设相关的课程,培养学生文化专业素质,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在招生计划制订时要考虑毕业生就业率高低,就业率高的专业就多招生,就业不好的专业就少招生,甚至不招生。 做好毕业生的追踪走访,及时了解长期合作的用人单位的用人动向,力求与其建立长效的用人合作机制,稳定保持毕业生就业率。学校要适时拓展新的就业渠道,扩大学生的就业面。
参考文献:
[1]翁菊梅.高等职业教育生源不足的原因分析与应对策略[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02(2).
[2]彭移风,宋学锋.高职院校生源危机的现状——成因与对策研究[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8(2).
[3]游小娟.湖南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单独招生现状与对策研究[D]. 湖南师范大学,2011.
[4]吴地花,唐高华.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高校招生与就业问题透视[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7(9).
责任编辑:杨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