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高管薪酬制度的公司治理分析

来源 :法制与社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ndybo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公司治理的终极目标是提升公司的价值,为投资者创造财富。公司治理的具体目标是提高公司的决策能力和效率,提升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及降低公司的交易成本和代理成本。公司治理的对象主要是公司高级管理人员。
  关键词公司治理 决策能力 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27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0)11-097-01
  
  一、国企高管激励约束机制是公司治理的关键
  激励与约束是企业所有者为取得收益最大化将企业委托给经营管理者后,为使经营者趋向符合所有者目标而采取的两个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补充的措施。对国有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的激励约束,就是激励约束主体根据国有企业的目标、国企高管需要及其变化趋势,采取措施,满足其合理合法的需要,并予以强化,限制其非正当性需要,以引导国有企业高管朝着所有者期望的目标努力。在实际工作中,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在激励或约束之间做好平衡。只有把二者很好的结合起来,才能调动国企高管的积极性,并与所有者利益一致,实现企业有效经营和监管。
  二、我国国企高管激励与约束机制存在的缺陷
  第一,国企高管由政府选拔和组织任命的弊端。国企经营者由政府官员选择和组织任命,决定了经营者的选择可能是无效或者低效的,政府官员有选择经营者的控制权,但没有相应的收益权,有权选择高管人员却不需为此承担风险和责任,他们没有足够的动力去发现和任命有能力的人当国企高管。同时,依据个人偏好和个人关系选拔经营者,导致一大批具有领导才能和企业家精神的潜在优秀企业高级管理者将被拒之门外。
  第二,在职消费不规范,隐性收入不明确。国有企业改制后,公司治理结构不规范,股东大会、监事会对董事长、总经理制衡机制不健全。而我国正处于体制转轨时期,企业激励机制不够,约束机制更差。职务消费与自我消费界限不明,而隐性收入也因信息不对称的原因大量存在,如自利交易、提拔职员所得好处等。由于经济收入属于个人隐私,监督亦有困难,有时很难确定国企高管们到底拿了多少酬薪。
  第三,国企高管薪酬的制定存在弊端。国企高管的薪酬标准,绝大多数是企业自己定,主管机构审批,其中的决定性意见出自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现在,一般国企经营者薪酬制度的设定和执行往往是在国企高管的参与下进行的,缺乏制度的客观性与公正性。而且由于企业制度的不完善,一些参与决策的其他人员,也都不是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在参与制定薪酬制度的过程中,缺乏科学性。
  第四,国企高管薪酬考核绩效体系不健全,约束不力。我国国有企业实施绩效考核制度已经多年,真正通过绩效考核达到预期目的的企业较少。绩效管理重要目标在于发现和解决工作中的问题,然而很多国企在这方面的工作开展较为薄弱,往往将考核置于表层,没有将考核结果与被考核人员的职位变动紧密结合,而且与薪酬升降的关联度较小。考核工作流于形式,考核价值也被贬低,薪酬激励效果无法实现。
  三、完善国企高管薪酬制度的思考
  第一,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加强董事会功能,落实监事会职能。国企高管薪酬畸高,与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有关。因此,国企法人治理结构需要进一步完善。按照现代法人治理结构,应当在董事会下设薪酬与考核专门委员会,对薪酬制度设计与考核负责。对国企薪酬与考核委员会的人员结构界定,可以包括企业有关部门的专业人员、企业的员工代表、独立董事、外部咨询顾问等,但是不应包括管理层人员,独立董事必须保持较大的比例。
  第二,深化国企改革,发挥竞争机制在国企高管选聘中的作用,实现市场化的薪酬管理制度。国企高管市场化的薪酬要与市场化的经营者选拔任用机制相配套,市场竞争的历练是优秀经营者产生和成长必不可少的途径,采取竞争上岗的方式,在国有经济系统中发现和选拔合格经营者,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选聘原则,通过职工民主选举和国资委考核相结合的办法,充分挖掘利用国有人才资源。推行社会招聘的选任方式,实现经营者的市场化自由流动,在全社会营造一种适合于企业家成长、发展的环境。
  第三,建立多元化薪酬制度设计和完善的业绩考核体系。企业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运用基本工资、年度奖金、持有股权和股票期权等多种薪酬方式,有步骤地推进薪酬制度的完善。建立健全科学业绩考核体系,要明确界定高管经营业绩考核内容,确定科学的评价指标及其体系,增加对国企高管工作业绩方面的评价力度,将考核结果与薪酬紧密挂钩,提高可信度,加强对国企高管的经常性考核监督,把政府监督考核与企业内部业绩考核联系起来。
  第四,健全薪酬监管法规政策体系,要严格执行现行薪酬管理的各项政策法规规定,进一步做好国企高管薪酬管理工作。建立国企高管职业风险制度,强化国企高管责任意识,要让高管真正走入市场,去承担市场风险,并逐步形成国企高管是的市场声誉。建立高管职业风险制度,让国企高管真正承担经营的责任、风险和损失,同时享受经营的收益。使国企高管更多的从国企的利益出发,认真经营企业。
  从现代公司治理机制的制衡机理来看,要想使企业高管人员努力发挥自己的才能为企业创造最大效益,除了采取正向的激励措施也要采取反向约束机制,这些都最终有待于现代公司治理结构模式的完善,高管激励约束机制的有效实施,国有企业的市场化运作,高级管理人员的职业化市场化,才能使高管薪酬日趋合理。当然这也需要国家干预措施及法律规制的辅助。
  
  参考文献:
  [1]张玉清,李春玲.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约束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年版.
  [2]刘银国.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徐晓松.国有企业治理法律问题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姜爱林.国有企业高管薪酬管理若干问题研究.当代经济管理.2008(5).
其他文献
本文探讨面对“90后”大学生的特立独行和桀骜不羁,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也应该及时摒弃“教死书、死教书”的旧习,即在专业教学方面要有特色、有高技术含量;在价值观方
采用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法,对北京市羽毛球业余爱好者的运动损伤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羽毛球运动中主要的损伤部位包括膝关节、肩关节、踝关节、腕关节以及腰部等,损伤类型有关
本文针对新建本科院校在推行学分制过程中面临办学经费紧张,教学设施欠缺;教学资源不足.师资力量薄弱;课程比例失衡,课程资源不足;培养计划单一、人才培养模式单一的困境,就
摘要近年来,挪用公款犯罪出现了新情况、新特点,本文结合本部门查办多起挪用公款的犯罪案件,分析当前挪用公款犯罪的新特点及成因,并对防范、打击挪用公款犯罪的对策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挪用公款 犯罪特点 反贪部门  中图分类号:D9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0)11-096-02    一、当前挪用公款犯罪的新特点  一是犯罪部门集中在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国有股份企业。
摘要本文指出“最低限度联系”标准为确定网络侵权案件管辖权提供了一个普遍准则,同时也冲击着中国传统的网络案件侵权管辖原则,能否采纳这一标准成为我国学术和司法实践中一个重要的话题。  关键词最低限度联系 网络侵权 法院管辖权  中图分类号:D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0)11-100-02    一、最低限度联系标准  (一)最低限度联系标准的概念与产生  “最低限度
摘要预告登记是不动产物权登记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物权法最新成果的重要体现,在保障当事人权利、保护交易安全、建立市场信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分析不动产登记的性质入手,进一步分析预告登记的性质,分析与相关制度的关系,从而从理论上论证预告登记为债权担保的一种手段,债权请求权物权化是预告登记后权利的性质。  关键词登记 预告登记 预售登记  中图分类号:D9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本文通过对当前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分析了借助网络平台建立高校固定资产信息化网络管理系统的优势,并对信息化网络管理环境下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的措施进行
自古以来,任何技术的发展总是与某一历史时期特定的应用需求密切相关的,当然EPON技术的发展亦不例外。EPON作为一种新兴的宽带接入技术,它是以太网技术与PON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在美术欣赏课教学过程中会遇到很多抽象的概念,可以通过一些不太恰当但很实用的比喻让这些概念在美术作品中得到具体直观的呈现,从而使其易于理解。本文主要论述了“乱打”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