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是历史悠久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祖先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历史,还是一种经验和教训。对于一个高中生来说,历史不只是听故事,它还可以帮助学生认清自己,认清他人,认清这个世界;它还能开拓我们的眼界,激发我们的思维;能够用历史的眼光去探究这个世界,满足自己的好奇心。从一个又一个性格鲜明的人物中,我们可以思考自己的人生,加强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理解,提高自身的核心素质与文化修养。
【关键词】历史悠久;开拓眼界;激发思维;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9)24-0099-02
在学生时代,历史一直都是比较受欢迎的学科。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对历史这种陌生事物有着浓厚的好奇心,但是纵观近年的历史教育问题,有的教师只是把历史当做教学任务,对历史核心素养的学习重视不够。诚然,学历史的重要性有很多,它可以使我們从历史角度去辩证事实;可以对现有的事物进行历史分析和理解;可以用自己独到的观点去阐述很多历史事件,提高自身的历史素养。现阶段教育中,历史教师对学生的历史素养问题缺乏关注,这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抓住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培养核心素养的主要途径在于教育,在教育方面最重要的还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高中生在这一阶段思想已经比较成熟。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该牢牢把握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使学生对历史知识感兴趣。一个优秀的教师,应当能把握住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也应该改变那些听书式的历史教学。
如在《大唐盛世的奠定人唐太宗》这一课件中,在多媒体大屏幕上不用直接引入主题,先从人们津津乐道的“玄武门兵变”开始说起。教师可以向学生先提问:“历史上的皇权交替时常伴随着血腥和宫廷阴谋,为了皇位杀父弑兄的皇帝举不胜举,我想问一下大家,历史上第一位当了皇帝又当太上皇的皇帝是哪一位呢?”这时候便引发学生的兴趣,“我知道,是秦庄襄王!”还有人说是刘邦的父亲。这时候教师可以纠正学生,“都不对,请大家认真审题,是做了皇帝,又做了太上皇的皇帝。”这时候会有一些历史渊博的学生说“老师我知道,是唐高祖李渊!”教师对这位学生应当给予一定的鼓励,然后播放今天的历史课件《大唐盛世的奠定人唐太宗》,给学生讲玄武门兵变后李渊为什么还能安然无恙的做太上皇。
从这些细节可以看出,由一段为人所喜闻乐见的典故或者知识作为铺垫引入,在激发学生兴趣上能取得一定的效果,这样的历史课才能算作真正的由兴趣引发学习的历史课。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历史的能力
当代教育之下,学生的地位应变为教师教课的重心和主要关注点。教师应当在历史课堂中多举办辩论赛。如在高中历史课本中的《洋务运动》一课中,将李鸿章的功与过作为辩题:你认为李鸿章的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呢?在学生自主收集资料,自主探讨和辩论的过程中,对李鸿章进行更深入的了解。这样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提高他们对历史的理解能力与逻辑思辨能力,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在课堂教学中牢牢渗透核心素养
在新课程培养历史素养的新指引下,教师应该在首要目标的基础下,能够通过历史教材创造问题情景,提倡合作探究,构建多元评价,分析总结历史事件,这些都是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最重要的手段。
在创造问题的情景上,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分角色扮演,一起在讲台上为大家演绎这一段历史事件的全过程,让学生在情景对话中走近历史、感知历史,使学生和历史人物进行一次心灵交谈,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为核心素养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提倡合作探究,就是要让学生分工合作,以小组为单位,一起收集资料,一起发表自身的意见并进行交流。让学生能够在整个事件中学会从历史角度进行分析,具备合作精神、探究精神,在分析感悟历史的过程中培养正确的历史核心素养。
教师在教授完整个课件之后,让学生学会多元评价此历史事件。这能够让学生学会客观分析,产生自己独到的历史见解,培养学生健全的思想人格。如在高中历史《一代雄狮拿破仑》这一课件中,教师可以对学生提问:“你对于拿破仑在滑铁卢的失败,感悟到了什么?为什么拿破仑会失败?如果格鲁希元帅在第一时间内到达战场,结局会不会改变?”用这些问题对学生进行提问,让学生用自己的理解能力去分析整个滑铁卢战役。教师可以在学生的作业中做出评价总结,评价学生的情感、价值观的发展状况。只有建立起与学生个体特征、历史教学实际相符合的多元评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教育[1]。
四、基于历史解释检测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历史解释是学生在学习历史时必不可少的环节。史学家们笔下的历史,未必全部是真实的历史,就连著名的《史记》,司马迁也称其为“一家之言”。历史学家对整个历史事件的描述都存在一定的主观性,这就要从历史残留下来的历史媒介中学会分析、解释整个历史的宏观与微观世界,学生也应该学会运用史学家这种历史解释思维。历史解释的真谛在于疏通、陈述历史事实之间的关联以赋予其意义。因此,对学生构成历史评价体系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学会重点考察学生分层梳理历史材料的能力,在面对众多零零散散的资料碎片时,让学生学会提取对自己最为有用的信息,从中总结出自己的专业历史解释。材料梳理能力是学生作为历史解释素养的第一标准,它对学生能够快速收集史料背后的有效心理,总结分析出自己的观念和感想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
在现代历史教育的大背景下,历史核心素养教育已经成为了每一位历史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历史核心素养教育虽然在现阶段还处于一个理论探究和未构建完善的状态,但是每一位教师应当从基本教育做起,提升自己的历史文化修养,改变原有的听书式历史课程教育,在历史课程中学会逐渐渗透历史学科的素养教育。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需要师生共同承担和一起努力的目标,在日常生活和课堂教育中逐渐培养自己的历史核心素养,为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创新能力,全面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张芸.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历史教学改革初探[J].新校园:阅读版,2017(12X).
[2]杨星.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历史教学[J].考试周刊,2017(42).
【关键词】历史悠久;开拓眼界;激发思维;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9)24-0099-02
在学生时代,历史一直都是比较受欢迎的学科。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对历史这种陌生事物有着浓厚的好奇心,但是纵观近年的历史教育问题,有的教师只是把历史当做教学任务,对历史核心素养的学习重视不够。诚然,学历史的重要性有很多,它可以使我們从历史角度去辩证事实;可以对现有的事物进行历史分析和理解;可以用自己独到的观点去阐述很多历史事件,提高自身的历史素养。现阶段教育中,历史教师对学生的历史素养问题缺乏关注,这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抓住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培养核心素养的主要途径在于教育,在教育方面最重要的还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高中生在这一阶段思想已经比较成熟。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该牢牢把握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使学生对历史知识感兴趣。一个优秀的教师,应当能把握住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也应该改变那些听书式的历史教学。
如在《大唐盛世的奠定人唐太宗》这一课件中,在多媒体大屏幕上不用直接引入主题,先从人们津津乐道的“玄武门兵变”开始说起。教师可以向学生先提问:“历史上的皇权交替时常伴随着血腥和宫廷阴谋,为了皇位杀父弑兄的皇帝举不胜举,我想问一下大家,历史上第一位当了皇帝又当太上皇的皇帝是哪一位呢?”这时候便引发学生的兴趣,“我知道,是秦庄襄王!”还有人说是刘邦的父亲。这时候教师可以纠正学生,“都不对,请大家认真审题,是做了皇帝,又做了太上皇的皇帝。”这时候会有一些历史渊博的学生说“老师我知道,是唐高祖李渊!”教师对这位学生应当给予一定的鼓励,然后播放今天的历史课件《大唐盛世的奠定人唐太宗》,给学生讲玄武门兵变后李渊为什么还能安然无恙的做太上皇。
从这些细节可以看出,由一段为人所喜闻乐见的典故或者知识作为铺垫引入,在激发学生兴趣上能取得一定的效果,这样的历史课才能算作真正的由兴趣引发学习的历史课。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历史的能力
当代教育之下,学生的地位应变为教师教课的重心和主要关注点。教师应当在历史课堂中多举办辩论赛。如在高中历史课本中的《洋务运动》一课中,将李鸿章的功与过作为辩题:你认为李鸿章的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呢?在学生自主收集资料,自主探讨和辩论的过程中,对李鸿章进行更深入的了解。这样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提高他们对历史的理解能力与逻辑思辨能力,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在课堂教学中牢牢渗透核心素养
在新课程培养历史素养的新指引下,教师应该在首要目标的基础下,能够通过历史教材创造问题情景,提倡合作探究,构建多元评价,分析总结历史事件,这些都是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最重要的手段。
在创造问题的情景上,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分角色扮演,一起在讲台上为大家演绎这一段历史事件的全过程,让学生在情景对话中走近历史、感知历史,使学生和历史人物进行一次心灵交谈,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为核心素养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提倡合作探究,就是要让学生分工合作,以小组为单位,一起收集资料,一起发表自身的意见并进行交流。让学生能够在整个事件中学会从历史角度进行分析,具备合作精神、探究精神,在分析感悟历史的过程中培养正确的历史核心素养。
教师在教授完整个课件之后,让学生学会多元评价此历史事件。这能够让学生学会客观分析,产生自己独到的历史见解,培养学生健全的思想人格。如在高中历史《一代雄狮拿破仑》这一课件中,教师可以对学生提问:“你对于拿破仑在滑铁卢的失败,感悟到了什么?为什么拿破仑会失败?如果格鲁希元帅在第一时间内到达战场,结局会不会改变?”用这些问题对学生进行提问,让学生用自己的理解能力去分析整个滑铁卢战役。教师可以在学生的作业中做出评价总结,评价学生的情感、价值观的发展状况。只有建立起与学生个体特征、历史教学实际相符合的多元评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教育[1]。
四、基于历史解释检测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历史解释是学生在学习历史时必不可少的环节。史学家们笔下的历史,未必全部是真实的历史,就连著名的《史记》,司马迁也称其为“一家之言”。历史学家对整个历史事件的描述都存在一定的主观性,这就要从历史残留下来的历史媒介中学会分析、解释整个历史的宏观与微观世界,学生也应该学会运用史学家这种历史解释思维。历史解释的真谛在于疏通、陈述历史事实之间的关联以赋予其意义。因此,对学生构成历史评价体系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学会重点考察学生分层梳理历史材料的能力,在面对众多零零散散的资料碎片时,让学生学会提取对自己最为有用的信息,从中总结出自己的专业历史解释。材料梳理能力是学生作为历史解释素养的第一标准,它对学生能够快速收集史料背后的有效心理,总结分析出自己的观念和感想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
在现代历史教育的大背景下,历史核心素养教育已经成为了每一位历史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历史核心素养教育虽然在现阶段还处于一个理论探究和未构建完善的状态,但是每一位教师应当从基本教育做起,提升自己的历史文化修养,改变原有的听书式历史课程教育,在历史课程中学会逐渐渗透历史学科的素养教育。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需要师生共同承担和一起努力的目标,在日常生活和课堂教育中逐渐培养自己的历史核心素养,为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创新能力,全面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张芸.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历史教学改革初探[J].新校园:阅读版,2017(12X).
[2]杨星.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历史教学[J].考试周刊,201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