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上好信息技术课是每一个信息老师的共同愿望。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从 “课堂演示、强化操作练习、进行网络教学 ”等八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信息课 课堂演示 强化练习 网络教学 任务驱动
如何上好初中信息技术课?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
一、做好课堂演示
借助多媒体网络教室的功能,把计算机的基本知识给学生演示一番,并进行详细讲解,让学生从中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加深理解。如讲授Windows98系统操作时,就可这样操作:布置学生预习→在无老师指导下进行实践→老师运用“跃龙门”多媒体教学软件将正确的操作过程演示给学生观看,对学生预习后的上机实践是否正确进行验证,在此基础上,学生再次上机,就可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强化操作练习
学生要掌握计算机技术,仅靠教师的讲授和演示是不够的,必须强化练习,才能掌握操作技能。练习的方式多种多样。如课堂问答,上机操作,课内外作业演示等。进行上机操作时,一般给学生布置有针对性的练习内容。如在讲完 “Word”软件中的文字录入及排版知识后,可要求学生课后准备一段50字左右的短文,在下一节课时使用Word软件进行录入、排版,并对排版提出合理要求;又如在讲完IE浏览器的使用后,就让每位学生运用IE浏览器浏览本市的网站和其他网站。每教学一项新内容,都让学生进行定量练习,这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巩固新课内容。
三、进行网络教学
学生通过上网获取信息知识;教师指导学生从网上收集各类学习资源,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处理和消化吸收能力;学生通过发送邮件给自己的亲戚同学问好、祝福;让学生在因特网上阅读新闻、参加 K12网站的BBS、收发电子邮件等。老师采取各种方式设计教学模式,满足学生个性化要求。
四、“任务驱动”教学
“任务驱动”教学是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完成一个个具体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任务之中。学生在教师引导下,通过完成一个个任务逐步掌握所学的知识、技能。为学生营造一个建构知识、寓学于实践的环境,让他们在这个环境里,主动愉快地学习,突出在“做”中“学”的思想。如我教学“因特网”内容时,便给学生分配几大任务:浏览信息、查找信息、下载信息、收发邮件、阅读新闻等。“收发电子邮件”任务又可以分为:写信与发信、收信与读信、回信与转信、信件的分类和整理、订阅电子杂志、加入邮件讨论等子任务;针对“写信与发信”这个子任务,又可划分为写信、发信、在信中夹一张照片、发送一个或多个文件、发送一段录音、发送一个影像、把同一个文件发送给多个接收者或成批发送信件等子任务。
五、科学分组教学
分组教学可以避免诸多弊端,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根据上课班级学生人数进行分组,每组人数不要太多,一般控制 在6至8人,每个小组设有固定的机位,并设两名小组长,上课前,老师先对他们进行培训。当同学遇到问题时,由小组长充当小老师进行辅导。出现疑难问题时,教师要鼓励全组成员一起研究解决,处理得当,教师及时表扬,使学生体会到成功带来的喜悦,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可由全班讨论,也可由教师释疑。
六、进行课程整合
信息技术课具有工具性的特点,可加强与其他学科的横向联系,不仅能使学生更扎实地掌握所学内容,而且还能让学生对信息技术课有更完整的认识。 如让初二学生运用所掌握的信息技术上网,到“因特网”上查找文字、图片、照片,制作一个以 “环境保护”为主题的PowerPoint幻灯片。同学们的兴致很高,制作了一套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幻灯片,增长了课外知识,实现了与其他课程的整合,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质和信息实践能力。
七、解决实际问题
信息技术课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利用信息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我曾指导学生利用学过的信息技术知识,使用 Word2003软件制作美观实用的电子手抄报,然后还帮他们打印出来,张贴在校园内让大家欣赏,学生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心里十分高兴,从而增强了学习的积极性。此外,我还让学生利用“画图”软件来出版班上的墙报。这些实际运用,不仅有利于学生灵活掌握所学过的知识,还能使学生认识到信息技术的优越性,增强了信息意识。
八、科学评价学生
教学中,我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来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例如:在教学“画图”软件后,我采取了“作品展示,开放式评价”的方法,由其他学生一起来打分评价。在教学“写字板”“Word”一类的软件后,便采取“指定内容、单人考核”的方法,先提出具体考试要求,并限定时间完成。如要求每位学生使用“Word”软件输入一篇文章,规定排版要求,完成后上交到教师机座,由教师当堂给分和评价。
信息技术,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笔者认为,信息技术课的实践性及应用性都较强,因此,老师必须坚持理论结合实际的教学原则,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采取相应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机制,既要加强学生基础知识的教学和考评,也要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进行评价,只有这样,才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充分发挥信息技术课对其他学科的辅助作用。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由于笔者认真做到如上几点,因此,学生对信息技术课很感兴趣,上课认真专注,课堂秩序有序,活泼自然,师生关系和谐,教学质量出类拔萃,常令人刮目相看。
【关键词】信息课 课堂演示 强化练习 网络教学 任务驱动
如何上好初中信息技术课?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
一、做好课堂演示
借助多媒体网络教室的功能,把计算机的基本知识给学生演示一番,并进行详细讲解,让学生从中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加深理解。如讲授Windows98系统操作时,就可这样操作:布置学生预习→在无老师指导下进行实践→老师运用“跃龙门”多媒体教学软件将正确的操作过程演示给学生观看,对学生预习后的上机实践是否正确进行验证,在此基础上,学生再次上机,就可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强化操作练习
学生要掌握计算机技术,仅靠教师的讲授和演示是不够的,必须强化练习,才能掌握操作技能。练习的方式多种多样。如课堂问答,上机操作,课内外作业演示等。进行上机操作时,一般给学生布置有针对性的练习内容。如在讲完 “Word”软件中的文字录入及排版知识后,可要求学生课后准备一段50字左右的短文,在下一节课时使用Word软件进行录入、排版,并对排版提出合理要求;又如在讲完IE浏览器的使用后,就让每位学生运用IE浏览器浏览本市的网站和其他网站。每教学一项新内容,都让学生进行定量练习,这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巩固新课内容。
三、进行网络教学
学生通过上网获取信息知识;教师指导学生从网上收集各类学习资源,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处理和消化吸收能力;学生通过发送邮件给自己的亲戚同学问好、祝福;让学生在因特网上阅读新闻、参加 K12网站的BBS、收发电子邮件等。老师采取各种方式设计教学模式,满足学生个性化要求。
四、“任务驱动”教学
“任务驱动”教学是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完成一个个具体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任务之中。学生在教师引导下,通过完成一个个任务逐步掌握所学的知识、技能。为学生营造一个建构知识、寓学于实践的环境,让他们在这个环境里,主动愉快地学习,突出在“做”中“学”的思想。如我教学“因特网”内容时,便给学生分配几大任务:浏览信息、查找信息、下载信息、收发邮件、阅读新闻等。“收发电子邮件”任务又可以分为:写信与发信、收信与读信、回信与转信、信件的分类和整理、订阅电子杂志、加入邮件讨论等子任务;针对“写信与发信”这个子任务,又可划分为写信、发信、在信中夹一张照片、发送一个或多个文件、发送一段录音、发送一个影像、把同一个文件发送给多个接收者或成批发送信件等子任务。
五、科学分组教学
分组教学可以避免诸多弊端,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根据上课班级学生人数进行分组,每组人数不要太多,一般控制 在6至8人,每个小组设有固定的机位,并设两名小组长,上课前,老师先对他们进行培训。当同学遇到问题时,由小组长充当小老师进行辅导。出现疑难问题时,教师要鼓励全组成员一起研究解决,处理得当,教师及时表扬,使学生体会到成功带来的喜悦,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可由全班讨论,也可由教师释疑。
六、进行课程整合
信息技术课具有工具性的特点,可加强与其他学科的横向联系,不仅能使学生更扎实地掌握所学内容,而且还能让学生对信息技术课有更完整的认识。 如让初二学生运用所掌握的信息技术上网,到“因特网”上查找文字、图片、照片,制作一个以 “环境保护”为主题的PowerPoint幻灯片。同学们的兴致很高,制作了一套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幻灯片,增长了课外知识,实现了与其他课程的整合,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质和信息实践能力。
七、解决实际问题
信息技术课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利用信息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我曾指导学生利用学过的信息技术知识,使用 Word2003软件制作美观实用的电子手抄报,然后还帮他们打印出来,张贴在校园内让大家欣赏,学生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心里十分高兴,从而增强了学习的积极性。此外,我还让学生利用“画图”软件来出版班上的墙报。这些实际运用,不仅有利于学生灵活掌握所学过的知识,还能使学生认识到信息技术的优越性,增强了信息意识。
八、科学评价学生
教学中,我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来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例如:在教学“画图”软件后,我采取了“作品展示,开放式评价”的方法,由其他学生一起来打分评价。在教学“写字板”“Word”一类的软件后,便采取“指定内容、单人考核”的方法,先提出具体考试要求,并限定时间完成。如要求每位学生使用“Word”软件输入一篇文章,规定排版要求,完成后上交到教师机座,由教师当堂给分和评价。
信息技术,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笔者认为,信息技术课的实践性及应用性都较强,因此,老师必须坚持理论结合实际的教学原则,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采取相应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机制,既要加强学生基础知识的教学和考评,也要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进行评价,只有这样,才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充分发挥信息技术课对其他学科的辅助作用。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由于笔者认真做到如上几点,因此,学生对信息技术课很感兴趣,上课认真专注,课堂秩序有序,活泼自然,师生关系和谐,教学质量出类拔萃,常令人刮目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