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y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理解能力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即是英语运用能力的重要方面,同时也体现了学生的英语综合水平。培养阅读理解能力是英语教学的重点工作。为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力首先要铺筑阅读路——丰富词汇量
  抓好词汇教学,把握好单词关,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基础和前提。因此,教师必须抓好词汇教学,不断扩大学生的词汇量,排除影响学生阅读的障碍。我们要想抓好词汇教学最好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抓好音标,语音知识,读音规则和构词法,指导学生按照读音规则记忆单词,加强意义记忆,减少机械记忆。另一方面抓听写,朗读,背诵等活动,来强化记忆。经过日积月累,词汇量就会越来越多。
  
  2为了排除阅读过程的难点,确保理解的准确性,就要运用语法知识,理清句意
  没有扎实的语法知识,就难以理解一串单词组成的长句。学生学会了辨析不同的简单句型,就能排除各种修饰语的干扰,准确地找出句子的主干,减少不理解或产生歧义的可能。如果有了扎实的语法知识、牢固掌握教学大纲中要求的各个语法项目,就为做好阅读理解提供了保障。
  
  3大量阅读是提高理解能力的必由之路
  为了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阅读的速度,要求学生广泛阅读,确保一定的数量。这就有必要开展课外泛读,它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泛读不仅能帮助学生巩固词语和增强理解能力,还能开阔视野。指导学生泛读时,教师要教会学生查字典,使用语法工具书,提供难度适当的材料给学生自读,使他们养成自读的习惯,从而培养独立的阅读能力。通过对不同题材的广泛阅读,还能够接受更多的文化信息。因此,必须把阅读当成英语学习的一个重要步骤,要持之以恒地读下去,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4掌握各种阅读技巧,提高阅读速度
  在阅读过程中,要提高阅读速度,就要掌握各种阅读技巧。有效的阅读技巧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速度。阅读技巧包括:快速寻找文章的主旨句,把握文章的中心大意;通过上下文,猜测生词的词义和代词的指代;通过分析文章的用词,推断作者对待事物的态度。文章的主旨句一般在文章的开端或文章的结束出现,所以,读懂文章的第一句和文章的最后一句对理解整篇文章关系重大。要提醒学生读文章时,千万不要平均分配时间,要集中精力把主旨句找出来并理解它的含义,其它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5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习惯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阅读的效率。然而好的阅读习惯并非一下子就能养成,只有在教师正确的指导下,在阅读实践过程中逐步培养。因此,阅读训练时,向学生提出一些具体的要求。例如:①阅读时不要出声,要默读。②不要逐字逐词地读,而要以意群或句子为单位。逐字逐词的阅读过多地把注意力放在单词上,不仅影响阅读速度,而且往往不容易抓住文章的中心大意。③不要一见生词就查词典。
  
  6纠正不良的阅读习惯
  在阅读的时候,有很多不利于提高阅读的习惯。主要表现是:①出声读。这种阅读的主要弊端是使阅读速度和效率受到速度的限制。要克服这种不良的阅读习惯,就要养成通过视觉器官直接感知文字符号的视读能力。②指读。这种单纯的机械运动不仅会严重影响阅读的速度,而且还会把注意力引向错误的方向。恰恰是这种指读的习惯妨碍了眼睛的运动,并限制了大脑快速活动的能力。③回视,即重读现象。阅读能力差的人往往过分依赖复视,以至于养成习惯。所以阅读大量难度适宜的读物,就不会回过头再来看。阅读时要尽量控制自己,尽量做到一眼读完就读懂。④头的摆动。这种不良的阅读习惯对阅读速度产生影响。因此,在阅读时要想办法检测并控制头的移动,以便养成阅读时只移动视线的习惯。除了以上几点之外,还有一些不良的阅读习惯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阅读效果,应当予以纠正。
  
  7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
  阅读方法的掌握与否,直接影响获取知识的质与量。能够运用合理的方法,通过阅读去进行分析、判断、推理、概括,就提高了阅读质量。教师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尽快地掌握良好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果。方法详见如下:①先略读,后细读,再做题。读文章,要先抓住主干,快速地浏览一遍,然后在了解文章的基础上,再细读全文,抓住重点词句,找出支撑骨架的关键性词句,同时要注意时态变化,最后去做题。②先看题,带着问题去看文章,最后做题。这种方法对学生来说,有目的性,能抓住主干、关键词句进行推敲、比较,有针对性地进行阅读。③对于生疏的地名、人名以及次要修饰词可暂时搁置。
  总之,抓好词汇教学,把好单词过关,扎实语法知识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基础和前提,精读范文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中心和关键,积极开展泛读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补充和辅助,了解相关的背景知识,掌握一定的阅读理解技巧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保障。如能抓好以上几个方面的教学,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定能得到不断提高。
其他文献
美术是视觉艺术,同其它艺术有所不同,它反映的往往是生活瞬间,具有直观性、审美性、实践性、创造性等特点。教师不仅要明确每节美术课的教学目的、教学任务,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指一个人立求认识某种事物或是从事某种活动的的意义倾向。一经形成,它就像磁铁般地吸引人们去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所以学习兴趣成为了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种重要心理因素。兴趣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
期刊
对于作为基础学科之一的化学来说,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其学习动力呢?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上好绪言课,激发学习兴趣    有趣,是学生学习化学兴趣形成和发展的前提。有趣即化学教学富有趣味性,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化学知识以特殊的方式变得富有魅力;二是传授和学习化学知识的过程生动活泼,引人入胜。  要想上好绪言课,首先要精心设计,认真准备。在教案设计过程中,要把绪言课的教学难点定
期刊
1引言    美国语言学家克拉欣指出,“无论儿童或成人,在语言习得中,头等重要的是听力理解。”美国心理语言学家威尔格也曾指出:在所有的交际活动中最基本的能力是听懂别人说话的能力。由此可见,听力理解作为语言的基本技能在语言交际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然而传统听力教学法存在的弊端无法使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得到真正的提高。在高中英语课改这一新形势下,英语教师必须要更新教育理念,探索符合教学规律的听力教学模式,
期刊
根据音乐学科的特点和《音乐课程标准》的要求,我在音乐教学中有意识地营造宽松、活泼的氛围,指导学生愉快地进行音乐活动,让他们快乐地思考、快乐地表演、快乐地创造……来增强音乐课堂的教学效果。    1努力创设愉快、轻松的教学情境    在“乐学”教育中教师必须善于创设丰富而必要的情境,激发学生兴趣,为学生“乐学”创造条件。如在低年级的教学中,由于学生年龄小,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抽象思维还不完善,所以在
期刊
《科学课程标准》中强调:“科学学习要以科学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的,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小学科学教学就在于让学生成为科学现象的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如何落实这种教学理念呢?结合我自身的教学实践谈点粗浅的认识。    1创设情境,引领发现    探究是每一个人天生的本能,是与生俱来的,而发现是科学探究的开始。营造一个积极、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  氛围,让学生成为“问题”的主体,成为一个
期刊
新的“物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要设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  那么,什么是学生的主体作用呢?简单地讲,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出现,他们能够主动地发展自己的潜能。学生应该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教材、教学手段都应为学生的“学”服务。教师
期刊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开展探究式学习,教材是载体,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关键。教材中蕴藏着丰富的可供探究式学习的知识与方法,若能积极地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定能逐步教会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方法,培养他们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探究式学习能力。本文以《原子的核式结构》的教学为例,谈谈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怎样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    1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学生学习的情景资料有:①近代物理发展史实的音频、视频资
期刊
语文教学只有激发学生的情感,学生才容易进入课文情境中去。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使我深深地体会到,要激发学生的情感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开门见山,先入为主    语文课教学之初,教师可用模型、标本、图片、幻灯、录音、录像等形式创设一种生动感人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为之所动,为之所感产生共鸣,激励他们快速进入课文的情感世界之中。如教学朱自清的《春》,教师可先放一段有关春天风光的录像带,花坞春晓、桃
期刊
【摘 要】 中等职业教育建设电类专业的目标和指导思想,教学大纲、教材构建、师资队伍培养、专业实训室建设、教学方式的改进等问题。    【关键词】 职业教育电类专业建设教学方式    今年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应继续加强职业教育,作为技能人才培养的基地,应以就业为目标,整合教育资源,改进教学方式,着力培养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所以总理的话为我们明a确了职业教育的目标和方向,随着国家制造业信息化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师生平等交流、和谐互动是新课程语文课堂教学所追求的一种理想境界,然而现实的课堂并不如我们所期望的那样,往往呈现出教条僵化或形式主义的倾向。下面是我在平时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和谐互动的点滴尝试。    1有效预设,激发创造潜能    在传统的教学设计中,为了落实教学目标,教师过分重视静态教案的预设而忽视课堂的动态生成,更多关注教学过程的严密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