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建筑设计中有很多环节,其影响因素也非常多,有些因素是不受人为控制的,但是这些因素又会对设计的过程和质量产生非常关键的影响,本文主要探讨了建筑设计中的应变因素及其策略,以供建筑设计人员参考。
关键词:应变建筑;建筑设计;风环境
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要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内容,所以这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艺术,建筑是一个通过人工设计和建造而形成的封闭环境,当前在建筑设计中大力提倡的是绿色建筑和节能建筑,而建筑的这些特点都要在设计的过程中得以展现,在设计工作中进行建筑应变设计能够很好的节约在建筑施工中使用的资源和能源,同时也能积极响应国家的相关政策,所以这种建筑设计形式一定也会成为建筑设计中必然的发展趋势。
1 建筑设计中的应变策略
1.1 应变建筑场地设计
在建筑场地的設计中要对建筑的整体布局进行周全的考虑,建筑节能性的展现和建筑的整体布局和规划是分不开的,建筑布局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了人们是否能够居住在一个舒适的环境中,尤其是对冬季有供暖需要的地区,要加强场地设计的科学性从而能够更好的调节建筑内部的热环境,不断发挥改善建筑周围气候的积极作用。
在进行应变建筑场地设计的过程中首先应该做到尊重当地的自然环境,尤其要重视的是气候条件,从而为人们建设一个环境优雅,能够提供舒适感受的活动场所。某著名建筑设计师曾说,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应该更加关注建筑和光的关系,因为享受阳光应该是每一个人都应该拥有的权利,另外,太阳光作为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能源,能够有效减少能源消耗,所以应变建筑的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
1.2 应变建筑构造设计
构造设计是建筑设计中极其关键的一个环节,它参与整个建筑设计,所以要在建筑能够满足使用的基础上,对地域环境和地质水文条件进行综合的考量,另外建筑材料的选择也会对建筑的空间形态有着非常关键的影响,而且建筑空间的灵活性也是通过建筑设计来体现的,应变能力在时代的发展中也经历了一个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进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一定是要以科学技术的进步为前提的,通过科学技术和设计思想的完美融合最终给人们提供了一个更为丰富的视觉感受。
1.3 建筑设计中的应变空间
建筑最终就是要呈现给人们一个封闭的空间不同的空间有不同的用途,所以给人的视觉感受也存在很多的差异,在建筑环境中既有外部环境,又有内部环境,这些环境组合在一起是为了能够更好的满足人们对建筑的使用需求。
根据不同的气候类型应该体现出建筑不同的应变性,应变建筑在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首先尊重当地的气候,通过建筑设计来加大对太阳能的使用,减少建筑施工和使用中的能源消耗,因此在不同的建筑空间布局中会采取不同的措施。
(1)在对冬季取暖的空间进行布置时要将窗户朝向尽量设置在太阳辐射的方向上,这样就能够用太阳辐射所产生的热量来弥补冬季散失的热量,这样也能够使整体空间接收到更多的热量。
(2)在夏季且天气比较炎热的地区,应该采取适当的措施,减少阳光直射到室内,给住户造成不良的感受,所以要在空间布置的时候充分利用挑檐、百叶窗等,这样能够有效的减少室内的受热面积。
(3)在一些湿度比较大,温度又比较高的地区,通常要在建筑设计时加大通透空间的面积,这种结构形式主要通过下部架空来实现对太阳辐射的有效控制,通风效果。散热效果和防潮效果都是十分令人满意的。
(4)在一些湿度很小,温度又很高的地区,在空间布局的设计中要采用封闭式的空间形式,然后在空间的内部加设小窗户,这样就可以有效的避免太阳光直接照进室内。
(5)在温和气候区,则以获得最多自然通风来进行空间设计,满足人们能够享受舒适的室内环境。
(6)在寒冷气候区,尽量减少热损失,建筑空间较宜封闭,一般采用圆顶小屋或半圆形建筑体,因为圆形对风的阻力小,能够对热流提供较高的表面阻力,使得建筑空间有着显著的热工效果。
2 应变建筑设计中的风环境
在这里着重介绍一下应变建筑中对风环境的利用。大多数的气候条件下,风在夏季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而在冬季又给人们带来很大的负担,因此需要在应变建筑中采取对冬季风和夏季风不同的处理方式。建筑的风环境主要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其一是气象和大的地形区域,其二是小的区域环境。这些因素影响了建筑周围的局部风环境,对于应变建筑在风环境的处理上,基本原理采用的是:防风、通风、既要考虑避风又要考虑导风、要注意特殊气候条件的影响。在应变建筑的实际设计中,建筑物的体形占有很大一部分因素。因为体形就是一幢建筑物的形状,是一幢建筑物给人的第一直观印象。建筑师在选择建筑体形时的出发点也是各不相同的。建筑物的节能应变对体形也有特殊的要求。在不同的体形对建筑节能效率的影响会不大相同。
2.1 室外通风环境
风是气候条件对建筑影响较大的因素,一般在两个方面对建筑的能量平衡产生影响,一是通过建筑表皮的对流增加传热过程中的热量损失,另外是通过建筑表皮的渗漏增加通风量损失。当风吹向建筑物时,风向和风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所以在设计空间时,要充分考虑建筑的三维空间,良好的建筑布局可以形成优化微气候环境的良好界面,一般建筑布局的主要形式有:(1)行列式;(2)错列式;(3)周边式;(4)混合式;(5)自由式。
而对于有利采光的建筑是利用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风的理想建筑体形,使更多的建筑面积靠近外墙,尤其在湿热气候区。建筑可以设计成一系列伸出的翼,这样就能在满足采光和通风的同时将土地的占用量减少。
2.2 室内通风环境
建筑室内的空气流动可以通过自然风或者人工机械通风或者空调的形成。建筑物的降温策略首先要从环境场地开始。植被、特别是树木,不仅提供遮荫,还可以通过树叶的呼吸带走热量。总的来说,针对建筑设计中通风应变的策略可以总结为:
(1)在白天通过增进空气流动,给使用者带来清凉的空气。(2)利用较冷的空气冷却建筑形体,这种方法普遍在夜晚。(3)通过门窗洞口改善空气流动。(4)建筑门窗洞口的位置必须有利于增进自然通风。(5)设计烟囱效应的气流路径,以生产通风气流。(6)考虑太阳能烟囱,以增加烟囱式气流。
结束语
建筑设计中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所以其设计方案也是经常会发生变动的,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要不断使用新技术、新材料、新思想,从而更好的提升建筑设计的质量,建筑设计的发展从另一方面也体现出了社会的进步,所以一定要加强建筑设计中应变因素和策略的研究,提高建筑设计质量。
参考文献
[1]王蔚,魏春雨,刘大为,彭泽.集装箱建筑的模块化设计与低碳模式[J].建筑学报,2011(S1).
[2]袁金城,骆超,朱翔.绿色展具在我国现代商业空间中的运用研究[J].艺术研究,2010(4).
关键词:应变建筑;建筑设计;风环境
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要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内容,所以这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艺术,建筑是一个通过人工设计和建造而形成的封闭环境,当前在建筑设计中大力提倡的是绿色建筑和节能建筑,而建筑的这些特点都要在设计的过程中得以展现,在设计工作中进行建筑应变设计能够很好的节约在建筑施工中使用的资源和能源,同时也能积极响应国家的相关政策,所以这种建筑设计形式一定也会成为建筑设计中必然的发展趋势。
1 建筑设计中的应变策略
1.1 应变建筑场地设计
在建筑场地的設计中要对建筑的整体布局进行周全的考虑,建筑节能性的展现和建筑的整体布局和规划是分不开的,建筑布局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了人们是否能够居住在一个舒适的环境中,尤其是对冬季有供暖需要的地区,要加强场地设计的科学性从而能够更好的调节建筑内部的热环境,不断发挥改善建筑周围气候的积极作用。
在进行应变建筑场地设计的过程中首先应该做到尊重当地的自然环境,尤其要重视的是气候条件,从而为人们建设一个环境优雅,能够提供舒适感受的活动场所。某著名建筑设计师曾说,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应该更加关注建筑和光的关系,因为享受阳光应该是每一个人都应该拥有的权利,另外,太阳光作为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能源,能够有效减少能源消耗,所以应变建筑的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
1.2 应变建筑构造设计
构造设计是建筑设计中极其关键的一个环节,它参与整个建筑设计,所以要在建筑能够满足使用的基础上,对地域环境和地质水文条件进行综合的考量,另外建筑材料的选择也会对建筑的空间形态有着非常关键的影响,而且建筑空间的灵活性也是通过建筑设计来体现的,应变能力在时代的发展中也经历了一个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进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一定是要以科学技术的进步为前提的,通过科学技术和设计思想的完美融合最终给人们提供了一个更为丰富的视觉感受。
1.3 建筑设计中的应变空间
建筑最终就是要呈现给人们一个封闭的空间不同的空间有不同的用途,所以给人的视觉感受也存在很多的差异,在建筑环境中既有外部环境,又有内部环境,这些环境组合在一起是为了能够更好的满足人们对建筑的使用需求。
根据不同的气候类型应该体现出建筑不同的应变性,应变建筑在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首先尊重当地的气候,通过建筑设计来加大对太阳能的使用,减少建筑施工和使用中的能源消耗,因此在不同的建筑空间布局中会采取不同的措施。
(1)在对冬季取暖的空间进行布置时要将窗户朝向尽量设置在太阳辐射的方向上,这样就能够用太阳辐射所产生的热量来弥补冬季散失的热量,这样也能够使整体空间接收到更多的热量。
(2)在夏季且天气比较炎热的地区,应该采取适当的措施,减少阳光直射到室内,给住户造成不良的感受,所以要在空间布置的时候充分利用挑檐、百叶窗等,这样能够有效的减少室内的受热面积。
(3)在一些湿度比较大,温度又比较高的地区,通常要在建筑设计时加大通透空间的面积,这种结构形式主要通过下部架空来实现对太阳辐射的有效控制,通风效果。散热效果和防潮效果都是十分令人满意的。
(4)在一些湿度很小,温度又很高的地区,在空间布局的设计中要采用封闭式的空间形式,然后在空间的内部加设小窗户,这样就可以有效的避免太阳光直接照进室内。
(5)在温和气候区,则以获得最多自然通风来进行空间设计,满足人们能够享受舒适的室内环境。
(6)在寒冷气候区,尽量减少热损失,建筑空间较宜封闭,一般采用圆顶小屋或半圆形建筑体,因为圆形对风的阻力小,能够对热流提供较高的表面阻力,使得建筑空间有着显著的热工效果。
2 应变建筑设计中的风环境
在这里着重介绍一下应变建筑中对风环境的利用。大多数的气候条件下,风在夏季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而在冬季又给人们带来很大的负担,因此需要在应变建筑中采取对冬季风和夏季风不同的处理方式。建筑的风环境主要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其一是气象和大的地形区域,其二是小的区域环境。这些因素影响了建筑周围的局部风环境,对于应变建筑在风环境的处理上,基本原理采用的是:防风、通风、既要考虑避风又要考虑导风、要注意特殊气候条件的影响。在应变建筑的实际设计中,建筑物的体形占有很大一部分因素。因为体形就是一幢建筑物的形状,是一幢建筑物给人的第一直观印象。建筑师在选择建筑体形时的出发点也是各不相同的。建筑物的节能应变对体形也有特殊的要求。在不同的体形对建筑节能效率的影响会不大相同。
2.1 室外通风环境
风是气候条件对建筑影响较大的因素,一般在两个方面对建筑的能量平衡产生影响,一是通过建筑表皮的对流增加传热过程中的热量损失,另外是通过建筑表皮的渗漏增加通风量损失。当风吹向建筑物时,风向和风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所以在设计空间时,要充分考虑建筑的三维空间,良好的建筑布局可以形成优化微气候环境的良好界面,一般建筑布局的主要形式有:(1)行列式;(2)错列式;(3)周边式;(4)混合式;(5)自由式。
而对于有利采光的建筑是利用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风的理想建筑体形,使更多的建筑面积靠近外墙,尤其在湿热气候区。建筑可以设计成一系列伸出的翼,这样就能在满足采光和通风的同时将土地的占用量减少。
2.2 室内通风环境
建筑室内的空气流动可以通过自然风或者人工机械通风或者空调的形成。建筑物的降温策略首先要从环境场地开始。植被、特别是树木,不仅提供遮荫,还可以通过树叶的呼吸带走热量。总的来说,针对建筑设计中通风应变的策略可以总结为:
(1)在白天通过增进空气流动,给使用者带来清凉的空气。(2)利用较冷的空气冷却建筑形体,这种方法普遍在夜晚。(3)通过门窗洞口改善空气流动。(4)建筑门窗洞口的位置必须有利于增进自然通风。(5)设计烟囱效应的气流路径,以生产通风气流。(6)考虑太阳能烟囱,以增加烟囱式气流。
结束语
建筑设计中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所以其设计方案也是经常会发生变动的,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要不断使用新技术、新材料、新思想,从而更好的提升建筑设计的质量,建筑设计的发展从另一方面也体现出了社会的进步,所以一定要加强建筑设计中应变因素和策略的研究,提高建筑设计质量。
参考文献
[1]王蔚,魏春雨,刘大为,彭泽.集装箱建筑的模块化设计与低碳模式[J].建筑学报,2011(S1).
[2]袁金城,骆超,朱翔.绿色展具在我国现代商业空间中的运用研究[J].艺术研究,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