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而高中生自身的行为动力系统也在逐渐地发展和完善之中,根据心理学研究表明,家庭经济因素会对高中生行为动力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结合当代高中生行为动力模式的研究,本文将具体结合我校高中学生的实际情况,探究高中生行为动力系统与家庭收入之间的关系,了解家庭经济因素对高中生行为动力的影响,从心理学研究的角度上促进我校高中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家庭经济 高中生 行为动力
本文将选择抽样调查的方法,选择本校三个年级的高中生作为调查对象,将学生家庭的经济收入分为三个等级进行研究,即低收入、中等收入和高收入家庭,以每个班级为一个研究小组,进行团体测试,测试时采用《青少年心理健康动力系统调查表》。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的高中生的行为动力系统状态还是不错的,针对某种行为动机的缺失,可以进行相应的自我调节,从而减少家庭经济因素给学生带来的不良影响。
一、高中生行为动力系统与家庭经济因素的概念
高中生的行为动力系统主要分为成长性动机和需要性动机,具体分为知行统一性动机缺失、目标性动机缺失、认知扭曲性动机缺失、利他性动机等。高中生行为动力系统的研究是一个内部的心理过程,主要是学生的动机目标指引着学生激发、维持并调整学习的动力,对培养高中学生的正确学习动机具有很重要的意义。而影响高中生行为动力的因素主要是来自家庭、学校以及社会三个方面,其中以家庭因素对学生行为的影响最大,家庭经济状态是否良好,直接关系着高中生的行为动力,因此了解高中生行为动力模式与学生家庭收入之间的关系,能够进一步找到学生出现问题的原因,从而使学生增强自信心,提高学习成绩。
二、高中生行为动力系统与家庭收入之间的关系
针对高中生行为动力与家庭收入之间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高中生行为动力系统整体的研究水平中在男生女生性别上面没有明显差异,而成长性动机与目标性动机的缺失在性别上有着明显的差异。我们在进行单因素方面分析后得出结论,所有同学的家庭收入水平与高中生动力行为系统上有着显著的主效应,也就是说家庭经济因素对高中生的行为动力系统起着显著的影响作用,通过事后检验我们了解到,对于低收入家庭的学生行为动力系统的分数要明显高于中等收入和高收入家庭的学生,也就是说,低收入家庭学生的行为动力系统的整体水平是最高的,而高收入家庭的学生整体性水平最低,进而得出结论,高中生行为动力系统的整体性水平与学生家庭收入之间成反比。
其次对高中生行为动力系统中的每个维度进行单因素方面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学生家庭收入对于知行统一、目标缺失、以及认知歪曲性动机缺失、利他性动机这几个方面有着明显影响。知行统一动机缺失,主要是受到家庭收入的影响,低收入家庭的学生和高收入家庭的学生在知行统一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但是中等收入家庭的学生与其他两组的差异并不明显,也就是说,中等收入家庭的学生的知行统一性动机的水平更高。而目标缺失性动机的缺失主要表现为学生因为缺少目标而导致的动机缺乏性,分析表明,学生家庭收入对学生目标动机水平影响十分明显,低收入家庭学生和中等收入家庭的学生在追求目标实现动机上面要明显高于高收入家庭学生的目标动机。认知歪曲性动机的缺失主要体现在由于对现实问题的错误认知而导致的动机缺乏,得出结论低收入家庭的学生在认知歪曲性动机缺乏方面的影响要高于高收入家庭的学生和中等收入家庭学生,中等收入家庭学生也要高于高收入家庭的学生,也就是家庭收入水平越低,学生对现实问题的认知歪曲性动机就越高。利他性动机主要是指学生利他主义的体现,而学生家庭收入对学生利他性动机的影响比较显著,高收入家庭的学生的利他性动机要高于中等收入家庭学生和低收入家庭学生的利他性。
家庭经济因素与高中生行为动力系统的整体水平为负相关,家庭收入越高,学生的行为动力系统水平越低。家庭收入水平对学生的知行统一动机缺乏、目标动机缺乏以及认知歪曲缺乏都是呈负相关的,学生家庭的收入水平越高,学生的认知与行为动机缺乏程度,对目标行为的缺乏性程度,对现实问题的歪曲动机的缺乏程度就越低。而家庭经济状态越好,学生的利他性动机程度就越高。由此可知,家庭经济因素可以对学生的行为动力进行预测性分析,充分说明了家庭经济因素与高中学生行为动力系统之间的关系。
三、家庭经济因素对高中生行为动力的影响
总体来说,在我校学生当中中等收入、低收入家庭的学生比较多,其中低收入家庭的学生占大多数,这和我们地区的经济状况有着密切的关系。高中生总体的行为动力水平还是不错的,大多数高中生的行为动力系统水平比较高。根据独立样本t检验表明,成长性动机与目标缺失性动机在性别上面有着明显差异,高中男生的成长性动机要高于女生,也即是说高中男生的成长需要高于高中女生。而高中男生的目标缺失性动机要低于高中女生,高中女生的目标性动机更高。高中女生对于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知行统一的需要、目标动机性需要都要高于男生。而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对于成长性需要以及学习的成就需要,都是和学生的家庭经济因素密切相关的。很多动机需要都是和家庭经济收入水平直接挂钩的,有些家庭经济状况不好的學生,物质生活根本就得不到满足,所以这些家庭经济状况不好的同学就比较希望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学习来改变自己的家庭环境,家庭困难的同学的动机水平就越高,动机就越强烈。
良好的家庭经济状态可以对高中生的行为动力系统产生更好的影响,所以我们建议学校能够根据不同的家庭经济水平进行不同方式的教育,不要让学生产生攀比心理,使学生在学校受到的教育能够更好地配合家庭的教育。针对不同收入家庭的学生我建议可以分别进行思想教育,了解到各种收入家庭学生的心理特点,尤其是让低收入家庭的学生不要自卑,要让低收入家庭的学生感受到学校集体的温暖,让低收入家庭的学生心理健康地发展,从而更好地发挥学生的行为动力性,增强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发展,使学校中的每一位学生无论是家庭经济状况好与不好都能够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3]。
四、结语
综上所述,家庭经济因素对高中生的行为动力有着深远的影响,充分理解高中生行为动力系统的概念,研究高中生行为动力系统与学生家庭收入之间的关系以及家庭经济因素对高中生行为动力的影响,考虑男女生同学在性别上的差异,研究高收入家庭、中等收入家庭以及低收入家庭学生在认知行为统一、目标动机缺失、认知扭曲性缺失以及利他性动机上的差异性,对不同经济状况家庭里的学生可以分别进行思想教育,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周雪涵,张羽.高中阶段家庭教育成本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5,05:110-117.
[2]杨邓红.高中生心理健康现状研究[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4,02:165-167.
[3]杨宝琰,万明钢.父亲受教育程度和经济资本如何影响学业成绩——基于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的分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5,02:127-145+192.
关键词:家庭经济 高中生 行为动力
本文将选择抽样调查的方法,选择本校三个年级的高中生作为调查对象,将学生家庭的经济收入分为三个等级进行研究,即低收入、中等收入和高收入家庭,以每个班级为一个研究小组,进行团体测试,测试时采用《青少年心理健康动力系统调查表》。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的高中生的行为动力系统状态还是不错的,针对某种行为动机的缺失,可以进行相应的自我调节,从而减少家庭经济因素给学生带来的不良影响。
一、高中生行为动力系统与家庭经济因素的概念
高中生的行为动力系统主要分为成长性动机和需要性动机,具体分为知行统一性动机缺失、目标性动机缺失、认知扭曲性动机缺失、利他性动机等。高中生行为动力系统的研究是一个内部的心理过程,主要是学生的动机目标指引着学生激发、维持并调整学习的动力,对培养高中学生的正确学习动机具有很重要的意义。而影响高中生行为动力的因素主要是来自家庭、学校以及社会三个方面,其中以家庭因素对学生行为的影响最大,家庭经济状态是否良好,直接关系着高中生的行为动力,因此了解高中生行为动力模式与学生家庭收入之间的关系,能够进一步找到学生出现问题的原因,从而使学生增强自信心,提高学习成绩。
二、高中生行为动力系统与家庭收入之间的关系
针对高中生行为动力与家庭收入之间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高中生行为动力系统整体的研究水平中在男生女生性别上面没有明显差异,而成长性动机与目标性动机的缺失在性别上有着明显的差异。我们在进行单因素方面分析后得出结论,所有同学的家庭收入水平与高中生动力行为系统上有着显著的主效应,也就是说家庭经济因素对高中生的行为动力系统起着显著的影响作用,通过事后检验我们了解到,对于低收入家庭的学生行为动力系统的分数要明显高于中等收入和高收入家庭的学生,也就是说,低收入家庭学生的行为动力系统的整体水平是最高的,而高收入家庭的学生整体性水平最低,进而得出结论,高中生行为动力系统的整体性水平与学生家庭收入之间成反比。
其次对高中生行为动力系统中的每个维度进行单因素方面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学生家庭收入对于知行统一、目标缺失、以及认知歪曲性动机缺失、利他性动机这几个方面有着明显影响。知行统一动机缺失,主要是受到家庭收入的影响,低收入家庭的学生和高收入家庭的学生在知行统一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但是中等收入家庭的学生与其他两组的差异并不明显,也就是说,中等收入家庭的学生的知行统一性动机的水平更高。而目标缺失性动机的缺失主要表现为学生因为缺少目标而导致的动机缺乏性,分析表明,学生家庭收入对学生目标动机水平影响十分明显,低收入家庭学生和中等收入家庭的学生在追求目标实现动机上面要明显高于高收入家庭学生的目标动机。认知歪曲性动机的缺失主要体现在由于对现实问题的错误认知而导致的动机缺乏,得出结论低收入家庭的学生在认知歪曲性动机缺乏方面的影响要高于高收入家庭的学生和中等收入家庭学生,中等收入家庭学生也要高于高收入家庭的学生,也就是家庭收入水平越低,学生对现实问题的认知歪曲性动机就越高。利他性动机主要是指学生利他主义的体现,而学生家庭收入对学生利他性动机的影响比较显著,高收入家庭的学生的利他性动机要高于中等收入家庭学生和低收入家庭学生的利他性。
家庭经济因素与高中生行为动力系统的整体水平为负相关,家庭收入越高,学生的行为动力系统水平越低。家庭收入水平对学生的知行统一动机缺乏、目标动机缺乏以及认知歪曲缺乏都是呈负相关的,学生家庭的收入水平越高,学生的认知与行为动机缺乏程度,对目标行为的缺乏性程度,对现实问题的歪曲动机的缺乏程度就越低。而家庭经济状态越好,学生的利他性动机程度就越高。由此可知,家庭经济因素可以对学生的行为动力进行预测性分析,充分说明了家庭经济因素与高中学生行为动力系统之间的关系。
三、家庭经济因素对高中生行为动力的影响
总体来说,在我校学生当中中等收入、低收入家庭的学生比较多,其中低收入家庭的学生占大多数,这和我们地区的经济状况有着密切的关系。高中生总体的行为动力水平还是不错的,大多数高中生的行为动力系统水平比较高。根据独立样本t检验表明,成长性动机与目标缺失性动机在性别上面有着明显差异,高中男生的成长性动机要高于女生,也即是说高中男生的成长需要高于高中女生。而高中男生的目标缺失性动机要低于高中女生,高中女生的目标性动机更高。高中女生对于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知行统一的需要、目标动机性需要都要高于男生。而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对于成长性需要以及学习的成就需要,都是和学生的家庭经济因素密切相关的。很多动机需要都是和家庭经济收入水平直接挂钩的,有些家庭经济状况不好的學生,物质生活根本就得不到满足,所以这些家庭经济状况不好的同学就比较希望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学习来改变自己的家庭环境,家庭困难的同学的动机水平就越高,动机就越强烈。
良好的家庭经济状态可以对高中生的行为动力系统产生更好的影响,所以我们建议学校能够根据不同的家庭经济水平进行不同方式的教育,不要让学生产生攀比心理,使学生在学校受到的教育能够更好地配合家庭的教育。针对不同收入家庭的学生我建议可以分别进行思想教育,了解到各种收入家庭学生的心理特点,尤其是让低收入家庭的学生不要自卑,要让低收入家庭的学生感受到学校集体的温暖,让低收入家庭的学生心理健康地发展,从而更好地发挥学生的行为动力性,增强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发展,使学校中的每一位学生无论是家庭经济状况好与不好都能够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3]。
四、结语
综上所述,家庭经济因素对高中生的行为动力有着深远的影响,充分理解高中生行为动力系统的概念,研究高中生行为动力系统与学生家庭收入之间的关系以及家庭经济因素对高中生行为动力的影响,考虑男女生同学在性别上的差异,研究高收入家庭、中等收入家庭以及低收入家庭学生在认知行为统一、目标动机缺失、认知扭曲性缺失以及利他性动机上的差异性,对不同经济状况家庭里的学生可以分别进行思想教育,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周雪涵,张羽.高中阶段家庭教育成本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5,05:110-117.
[2]杨邓红.高中生心理健康现状研究[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4,02:165-167.
[3]杨宝琰,万明钢.父亲受教育程度和经济资本如何影响学业成绩——基于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的分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5,02:127-145+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