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相较于其他文科类学科来说,高中生物学科中涉及的实验知识更多,许多理论知识结论需要实验操作的证明和支撑。但是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实践中,仍然有一部分教师不能很好地发挥实验教学的价值,他们认为实验教学与学生卷面分数之间的关联性不是很高,于是就更加侧重理论知识的教学。这种错误的观念导致了学生对实验器材操作能力的薄弱,自主探究能力的缺失。基于此,本文就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有效性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策略探究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素质教育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应试成绩,更要关注学生学科能力的发展。生物课程作为高中课程体系中的重要部分,不仅仅关乎着学生的升学考试,对于学生的现实生活也有着指导意义。实验教学是高中生物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生物学科素养的养成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动手实践操作,学生能够更加熟悉实验器材的使用方法,巩固理论知识,提升自身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立足课本知识,灵活开展实验教学
在生物实验教学中,有一部分教师反映受实验器材和教学条件的限制,无法将课本中的所有实验演示给学生,这种不知变通的教学理念让学生的课堂体验受到了折扣。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一教学问题,教师深入解读教材,把握住实验知识的内核,灵活调整教学策略,变不可能为可能,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例如在“探究水族箱中群落的演替”实验教学中,教师无法为学生提供水族箱,这时候教师可以在课前从网络资源库中下载相关的实验操作视频,在课上的时候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实验过程和实验现象。如此一来,学生也能直观地看到实验现象,进而理解理论知识。再如教师在进行“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教学时,教材中设定的实验材料为洋葱的根尖,假设教师不方便找到洋葱,就可以灵活开展实验教学,寻找替代品来保证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大蒜的细胞分裂过程相对活泼,便于学生观察,也十分适合用来进行有丝分裂观察,教师可以利用大蒜的根茎来灵活开展实验教学。通过灵活地调整实验形式和实验材料,可以让很多受客观条件限制不能登上讲台的实验变成可能,这是生物教师需要掌握的教学策略。
二、结合生活场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在生物课程学习过程中,可以发现学习兴趣对于学生的成绩有着重要的影响,许多热爱生物学科的学生即便没有教师监督也能取得不错的成绩;但是有些学生因为生物知识本身的枯燥性和復杂性,丧失了对生物学科的学习兴趣,形成了偏科现象。教师在开展生物实验教学的时候,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枯燥的知识以更加简单有趣的形式展示出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觉到生物知识的乐趣,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教学效率。借助生活场景展开生物实验教学就是一个可行之径,当学生意识到书本上的知识原来与生活息息相关时,学习兴趣就会更加浓厚。例如在开展“高倍镜的使用和观察叶绿体”这一实验的教学,在生活化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绿色植物的成长过程。以生活中常见的青菜为例,青菜从一颗种子到萌芽,在阳光的沐浴下,将水分和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实现了生长。当学生们看完视频之后,教师可以继续进行引导性提问“同学都知道青菜的成长离不开‘叶绿体’的工作,大家想不想知道叶绿体的样子?”在生活化情境的引导下,学生们对实验充满了兴趣,课堂教学顺利地展开了。
三、鼓励学生动手实践,提升学生探究能力
在传统生物教学中,教师对实验教学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或者说教学方法不够合理。举例而言,在面对生物课本中相对不重要的实验时,很多教师会选择直接将实验过程略过,将实验结果直接告诉学生,让学生机械式地记住;在面对一些相对重要的实验时,自己会亲手做实验展示给学生,但是却很少会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体验。这种教学方式使实验课程的价值很大程度上被削弱了,不利于学生学科能力的全面提升。教师要努力为学生们创造机会,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在亲自操作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例如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实验中,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将口腔中的上皮细胞放置在载玻片上进行亲自观察。让学生们按照制片、水解、冲洗、染色以及观察的实验步骤亲自完成实验、观察实验现象,最终得出实验结果。在这一动手体验中,学生不仅能增长理论与操作知识,还能更好地提升自身的探究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实验教学作为高中生物教学中的重要教学手段,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教师要摒弃以升学率为尊、以卷面成绩为导向的功利思想,将学生的全面发展方在首要位置。当教师的教学工作都做到了实处,切实为学生的学习与成长需求做出了贡献的时候,那么学生成绩的提升便成为了水到渠成的事情。作为一名教师,只有不忘初心,将学生的能力发展与未来成长放在第一位,才能在教育这条路上走得更好更远。
参考文献
[1] 生物教学过程中开展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尝试与思考[J].董龙刚.中国校外教育.2015(15)
[2] 人教版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改进策略探析[J].吕晓丽.新课程(下).2015(04)
关键词: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策略探究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素质教育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应试成绩,更要关注学生学科能力的发展。生物课程作为高中课程体系中的重要部分,不仅仅关乎着学生的升学考试,对于学生的现实生活也有着指导意义。实验教学是高中生物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生物学科素养的养成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动手实践操作,学生能够更加熟悉实验器材的使用方法,巩固理论知识,提升自身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立足课本知识,灵活开展实验教学
在生物实验教学中,有一部分教师反映受实验器材和教学条件的限制,无法将课本中的所有实验演示给学生,这种不知变通的教学理念让学生的课堂体验受到了折扣。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一教学问题,教师深入解读教材,把握住实验知识的内核,灵活调整教学策略,变不可能为可能,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例如在“探究水族箱中群落的演替”实验教学中,教师无法为学生提供水族箱,这时候教师可以在课前从网络资源库中下载相关的实验操作视频,在课上的时候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实验过程和实验现象。如此一来,学生也能直观地看到实验现象,进而理解理论知识。再如教师在进行“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教学时,教材中设定的实验材料为洋葱的根尖,假设教师不方便找到洋葱,就可以灵活开展实验教学,寻找替代品来保证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大蒜的细胞分裂过程相对活泼,便于学生观察,也十分适合用来进行有丝分裂观察,教师可以利用大蒜的根茎来灵活开展实验教学。通过灵活地调整实验形式和实验材料,可以让很多受客观条件限制不能登上讲台的实验变成可能,这是生物教师需要掌握的教学策略。
二、结合生活场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在生物课程学习过程中,可以发现学习兴趣对于学生的成绩有着重要的影响,许多热爱生物学科的学生即便没有教师监督也能取得不错的成绩;但是有些学生因为生物知识本身的枯燥性和復杂性,丧失了对生物学科的学习兴趣,形成了偏科现象。教师在开展生物实验教学的时候,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枯燥的知识以更加简单有趣的形式展示出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觉到生物知识的乐趣,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教学效率。借助生活场景展开生物实验教学就是一个可行之径,当学生意识到书本上的知识原来与生活息息相关时,学习兴趣就会更加浓厚。例如在开展“高倍镜的使用和观察叶绿体”这一实验的教学,在生活化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绿色植物的成长过程。以生活中常见的青菜为例,青菜从一颗种子到萌芽,在阳光的沐浴下,将水分和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实现了生长。当学生们看完视频之后,教师可以继续进行引导性提问“同学都知道青菜的成长离不开‘叶绿体’的工作,大家想不想知道叶绿体的样子?”在生活化情境的引导下,学生们对实验充满了兴趣,课堂教学顺利地展开了。
三、鼓励学生动手实践,提升学生探究能力
在传统生物教学中,教师对实验教学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或者说教学方法不够合理。举例而言,在面对生物课本中相对不重要的实验时,很多教师会选择直接将实验过程略过,将实验结果直接告诉学生,让学生机械式地记住;在面对一些相对重要的实验时,自己会亲手做实验展示给学生,但是却很少会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体验。这种教学方式使实验课程的价值很大程度上被削弱了,不利于学生学科能力的全面提升。教师要努力为学生们创造机会,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在亲自操作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例如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实验中,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将口腔中的上皮细胞放置在载玻片上进行亲自观察。让学生们按照制片、水解、冲洗、染色以及观察的实验步骤亲自完成实验、观察实验现象,最终得出实验结果。在这一动手体验中,学生不仅能增长理论与操作知识,还能更好地提升自身的探究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实验教学作为高中生物教学中的重要教学手段,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教师要摒弃以升学率为尊、以卷面成绩为导向的功利思想,将学生的全面发展方在首要位置。当教师的教学工作都做到了实处,切实为学生的学习与成长需求做出了贡献的时候,那么学生成绩的提升便成为了水到渠成的事情。作为一名教师,只有不忘初心,将学生的能力发展与未来成长放在第一位,才能在教育这条路上走得更好更远。
参考文献
[1] 生物教学过程中开展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尝试与思考[J].董龙刚.中国校外教育.2015(15)
[2] 人教版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改进策略探析[J].吕晓丽.新课程(下).20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