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欧阳修,字永叔,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史学家。他为官40多年,位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副宰相),毕生忠正廉洁、刚直不阿,去世后,被朝廷赐谥号为“文忠”。欧阳修一生著述颇多,他的《文忠集》中致子侄的两封家书亦流传久远。
《诲学说》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然玉之为物,有不变之常德,虽不琢以为器,而犹不害为玉也。人之性因物则迁,不学则舍君子而为小人,可不念哉!付奕。
文末有“付奕”二字,可知此书为欧阳修专为其次子欧阳奕而作。他从“学”人手,不仅教诲爱子如何学习,而且告诫爱子如何磨砺品性。开头引用《礼记》中的“玉不琢不成器”,对照玉与人,尤其抓住玉“有不变之常德”而人性易变这一特征,展开了精要的论述,告诫欧阳奕要从严要求自己。
“玉不琢不成器”这个典故在欧阳修的行文里受到了特别的偏爱,他在早年国子监考试中的应考文章即以《良玉非琢安得成器》为题。“琢玉”情结是与他的人生经历分不开的。他4岁丧父,随母亲郑夫人寄居在叔父欧阳晔家。其叔与其父乃同榜进士,两人居官清廉,又爱接济百姓,所以只能举家过着穷日子,请不起家庭教师。幸得郑夫人慈慧善教,在地上“画荻教子”,给了年幼的欧阳修以良好的启蒙教育。年少时,欧阳修无钱买书,便走几十里路去借书,并且在很短的时间内把书上的内容全部背下来。24岁时,他高中金榜,从此踏上仕途。在之后的岁月里,他不管走到哪一步,都永不忘记青少年时期的艰苦磨炼。
正如《诲学说》里所提出的“不学则舍君子而为小人”,成为一个君子,是欧阳修毕生为学的目标。而他的父亲欧阳观,正是一个让他终生以之为学习榜样的仁厚君子。欧阳观在世时曾任推官,经常处理案件到深夜。对于涉及老百姓的案件,他十分慎重,总是翻来覆去地检看,凡是能够依法从轻的,他都酌情从轻;实在不能免死的,他虽忍痛处以极刑,自己却流泪叹息不已。
这样的爱民情怀传给了欧阳修,被贬官夷陵后,他有一次翻看架子上的陈年案卷,“见其枉直乖错,不可胜数。违法狗情,灭情害义,无所不有”。当时他便暗暗对天发誓:从今绝不再让政务出现半点差池。为了兑现这个无声的承诺,他日夜操劳,每自躬亲,终于设立起一套严密有效的规章制度。学在书中磨,人在事上磨。正是在夷陵艰苦的4年县令生涯,培養了他爱民的情怀,造就了他能吃苦、敢碰硬的不屈韧性。
《与十二侄》
自南方多事以来,日夕忧汝。得昨日递中书,知与新妇诸孙等各安,守官无事,顿解远想。吾此哀苦如常。欧阳氏自江南归明,累世蒙朝廷官禄。吾今又蒙荣显,致汝等并列官裳,当思报效。偶此多事,如有差使,尽心向前,不得避事。至于临难死节,亦是汝荣事,但存心尽公,神明亦自祐汝,慎不可思避事也。
昨书中言欲买朱砂来,吾不阙此物,汝于官下宜守廉,何得买官下物。吾在官所,除饮食物外,不曾买一物,汝可安此为戒也。已寒,好将息。不具。吾书送通理十二郎。
此信写于皇祜四年(1052)秋,当时欧阳修在颍州为母亲守孝,故此文中有“吾此哀苦如常”之语。郑夫人于欧阳修而言亦母亦师,影响极大。当他高中进士,身居朝官时,母亲坚持过俭朴的生活,并自白:“吾儿不能苟合于世,俭薄所以居患难也。”勉励他要坚守正道;当他因秉持正义被贬官夷陵后,母亲宽慰他说:“汝家故贫贱也,吾处之有素矣。汝能安之,吾亦安矣。”
在这封家书里,欧阳修继续教导侄儿要传承清正的家风。他主要讲了以下两点。
第一,要为国尽忠,不得怕死避事。此时,象州正在不安之中,对于在此居官并携带家小的侄儿欧阳通理,欧阳修一方面“日夕忧汝”到要收到侄儿的来信才能“顿解远想”;一方面又勉励侄儿要尽忠报国,“如有差使,尽心向前,不得避事。至于临难死节,亦是汝荣事”。如果国家有任务交给你,就一定要义无反顾地上阵。在这里,欧阳修把国家与家庭、国事与生死的位置摆得清清楚楚,体现了他舍身事国、杀身成仁的气节。
第二,要清廉慎微。品质优良的朱砂向来是擅长书画的文人们追捧的雅物。象州能产优质朱砂,所以欧阳通理想买一些来送给叔叔,结果遭到一通严肃的训斥。“吾不阙此物”,“汝于官下宜守廉,何得买官下物”。虽然欧阳通理不至于为了区区朱砂而坏了廉节,但为官者不能不慎,一旦知道是当地的官员要来买物产,那些商人_定会优货贱卖来巴结讨好,所以欧阳修说自己除了吃饭外,在任地“不曾买一物”。行文至此,欧阳修也许想起了叔叔欧阳哗对他的身教。欧阳哗“为人严明方质,尤以洁廉自持”,为了保持廉政,即使得罪长官——历来交好的同榜进士陈尧咨,以至于受尽排挤也在所不惜。欧阳家两代叔叔,教导侄儿的为官之道只有一个字——廉。
(选自《学习时报》2020年7月27日)
《诲学说》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然玉之为物,有不变之常德,虽不琢以为器,而犹不害为玉也。人之性因物则迁,不学则舍君子而为小人,可不念哉!付奕。
文末有“付奕”二字,可知此书为欧阳修专为其次子欧阳奕而作。他从“学”人手,不仅教诲爱子如何学习,而且告诫爱子如何磨砺品性。开头引用《礼记》中的“玉不琢不成器”,对照玉与人,尤其抓住玉“有不变之常德”而人性易变这一特征,展开了精要的论述,告诫欧阳奕要从严要求自己。
“玉不琢不成器”这个典故在欧阳修的行文里受到了特别的偏爱,他在早年国子监考试中的应考文章即以《良玉非琢安得成器》为题。“琢玉”情结是与他的人生经历分不开的。他4岁丧父,随母亲郑夫人寄居在叔父欧阳晔家。其叔与其父乃同榜进士,两人居官清廉,又爱接济百姓,所以只能举家过着穷日子,请不起家庭教师。幸得郑夫人慈慧善教,在地上“画荻教子”,给了年幼的欧阳修以良好的启蒙教育。年少时,欧阳修无钱买书,便走几十里路去借书,并且在很短的时间内把书上的内容全部背下来。24岁时,他高中金榜,从此踏上仕途。在之后的岁月里,他不管走到哪一步,都永不忘记青少年时期的艰苦磨炼。
正如《诲学说》里所提出的“不学则舍君子而为小人”,成为一个君子,是欧阳修毕生为学的目标。而他的父亲欧阳观,正是一个让他终生以之为学习榜样的仁厚君子。欧阳观在世时曾任推官,经常处理案件到深夜。对于涉及老百姓的案件,他十分慎重,总是翻来覆去地检看,凡是能够依法从轻的,他都酌情从轻;实在不能免死的,他虽忍痛处以极刑,自己却流泪叹息不已。
这样的爱民情怀传给了欧阳修,被贬官夷陵后,他有一次翻看架子上的陈年案卷,“见其枉直乖错,不可胜数。违法狗情,灭情害义,无所不有”。当时他便暗暗对天发誓:从今绝不再让政务出现半点差池。为了兑现这个无声的承诺,他日夜操劳,每自躬亲,终于设立起一套严密有效的规章制度。学在书中磨,人在事上磨。正是在夷陵艰苦的4年县令生涯,培養了他爱民的情怀,造就了他能吃苦、敢碰硬的不屈韧性。
《与十二侄》
自南方多事以来,日夕忧汝。得昨日递中书,知与新妇诸孙等各安,守官无事,顿解远想。吾此哀苦如常。欧阳氏自江南归明,累世蒙朝廷官禄。吾今又蒙荣显,致汝等并列官裳,当思报效。偶此多事,如有差使,尽心向前,不得避事。至于临难死节,亦是汝荣事,但存心尽公,神明亦自祐汝,慎不可思避事也。
昨书中言欲买朱砂来,吾不阙此物,汝于官下宜守廉,何得买官下物。吾在官所,除饮食物外,不曾买一物,汝可安此为戒也。已寒,好将息。不具。吾书送通理十二郎。
此信写于皇祜四年(1052)秋,当时欧阳修在颍州为母亲守孝,故此文中有“吾此哀苦如常”之语。郑夫人于欧阳修而言亦母亦师,影响极大。当他高中进士,身居朝官时,母亲坚持过俭朴的生活,并自白:“吾儿不能苟合于世,俭薄所以居患难也。”勉励他要坚守正道;当他因秉持正义被贬官夷陵后,母亲宽慰他说:“汝家故贫贱也,吾处之有素矣。汝能安之,吾亦安矣。”
在这封家书里,欧阳修继续教导侄儿要传承清正的家风。他主要讲了以下两点。
第一,要为国尽忠,不得怕死避事。此时,象州正在不安之中,对于在此居官并携带家小的侄儿欧阳通理,欧阳修一方面“日夕忧汝”到要收到侄儿的来信才能“顿解远想”;一方面又勉励侄儿要尽忠报国,“如有差使,尽心向前,不得避事。至于临难死节,亦是汝荣事”。如果国家有任务交给你,就一定要义无反顾地上阵。在这里,欧阳修把国家与家庭、国事与生死的位置摆得清清楚楚,体现了他舍身事国、杀身成仁的气节。
第二,要清廉慎微。品质优良的朱砂向来是擅长书画的文人们追捧的雅物。象州能产优质朱砂,所以欧阳通理想买一些来送给叔叔,结果遭到一通严肃的训斥。“吾不阙此物”,“汝于官下宜守廉,何得买官下物”。虽然欧阳通理不至于为了区区朱砂而坏了廉节,但为官者不能不慎,一旦知道是当地的官员要来买物产,那些商人_定会优货贱卖来巴结讨好,所以欧阳修说自己除了吃饭外,在任地“不曾买一物”。行文至此,欧阳修也许想起了叔叔欧阳哗对他的身教。欧阳哗“为人严明方质,尤以洁廉自持”,为了保持廉政,即使得罪长官——历来交好的同榜进士陈尧咨,以至于受尽排挤也在所不惜。欧阳家两代叔叔,教导侄儿的为官之道只有一个字——廉。
(选自《学习时报》2020年7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