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除了记数以外,还需要一套数学符号来表示数和数、数和形的相互关系.然而,数学符号的发明和使用却比数字晚一些.现在常用的有200多个,在我们的初中数学课本里就有不下20种呢!它们都有一段有趣的经历.你想知道吗?往下看吧!
加号曾经有好几种,现在通用“ ”号.“ ”号是由拉丁文“et”(“和”的意思)演变而来的.“-”号是从拉丁文“minus”(“减”的意思)演变来的.也有另一种说法,卖酒的商人用“-”表示酒桶里的酒卖了多少.当把新酒灌入大桶的时候,就在“-”上加一竖,意思是把原线条勾销,这样就成了个“ ”号.到了十五世纪,德国数学家魏德美正式确定,“ ”用作加号,“-”用作减号.
乘号曾经有十几种,现在通用的有两种.一个是“×”,最早是英國数学家奥屈特于1631年提出的;一个是“·”,最早是英国数学家赫锐奥特首创的.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认为“×”号像拉丁字母“X”,反对用作乘号,而赞成用“·”号.他还提出用“п”表示相乘,这个符号现在应用到集合论中去了.到了十八世纪,美国数学家欧德莱确定,“×”用作乘号.他认为“×”是把“ ”斜过来写,是另一种表示增加的符号.
“÷”最初作为减号在欧洲大陆长期流行,直到1631年英国数学家奥屈特用“:”表示除或比,另外还有人用“-“(除线)表示除.后来瑞士数学家拉哈在他所著的《代数学》里,才正式将“÷”作为除号.
十六世纪法国数学家维叶特用“=”表示两个量的差别.英国牛津大学数学、修辞学教授列考尔德觉得,用两条平行而又相等的直线来表示两数相等是最合适不过的了,于是等于符号“=”就从1540年开始使用起来.1591年,法国数学家韦达大量使用了这个符号,“=”号才逐渐为人们接受.十七世纪德国莱布尼茨广泛使用了“=”号,他还在几何学中用“∽”表示相似,用“≌”表示全等.
平方根号曾经用拉丁文“Radix”(根)的首尾两个字母合并起来表示,十七世纪初叶,法国数学家笛卡儿在他的《几何学》中,第一次用“[]”表示根号.
大于号“>”和小于号“<”,是1631年英国著名代数学家赫锐奥特创用的.至于“≯”“≮”、“≠”这三个符号的出现,是很晚很晚的事了.
看到这,你是不是对常见的数学符号有了新的认识呢?听起来虽然觉得容易,数学符号的统一可是花费了不少的时间呢!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外国语学校)
加号曾经有好几种,现在通用“ ”号.“ ”号是由拉丁文“et”(“和”的意思)演变而来的.“-”号是从拉丁文“minus”(“减”的意思)演变来的.也有另一种说法,卖酒的商人用“-”表示酒桶里的酒卖了多少.当把新酒灌入大桶的时候,就在“-”上加一竖,意思是把原线条勾销,这样就成了个“ ”号.到了十五世纪,德国数学家魏德美正式确定,“ ”用作加号,“-”用作减号.
乘号曾经有十几种,现在通用的有两种.一个是“×”,最早是英國数学家奥屈特于1631年提出的;一个是“·”,最早是英国数学家赫锐奥特首创的.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认为“×”号像拉丁字母“X”,反对用作乘号,而赞成用“·”号.他还提出用“п”表示相乘,这个符号现在应用到集合论中去了.到了十八世纪,美国数学家欧德莱确定,“×”用作乘号.他认为“×”是把“ ”斜过来写,是另一种表示增加的符号.
“÷”最初作为减号在欧洲大陆长期流行,直到1631年英国数学家奥屈特用“:”表示除或比,另外还有人用“-“(除线)表示除.后来瑞士数学家拉哈在他所著的《代数学》里,才正式将“÷”作为除号.
十六世纪法国数学家维叶特用“=”表示两个量的差别.英国牛津大学数学、修辞学教授列考尔德觉得,用两条平行而又相等的直线来表示两数相等是最合适不过的了,于是等于符号“=”就从1540年开始使用起来.1591年,法国数学家韦达大量使用了这个符号,“=”号才逐渐为人们接受.十七世纪德国莱布尼茨广泛使用了“=”号,他还在几何学中用“∽”表示相似,用“≌”表示全等.
平方根号曾经用拉丁文“Radix”(根)的首尾两个字母合并起来表示,十七世纪初叶,法国数学家笛卡儿在他的《几何学》中,第一次用“[]”表示根号.
大于号“>”和小于号“<”,是1631年英国著名代数学家赫锐奥特创用的.至于“≯”“≮”、“≠”这三个符号的出现,是很晚很晚的事了.
看到这,你是不是对常见的数学符号有了新的认识呢?听起来虽然觉得容易,数学符号的统一可是花费了不少的时间呢!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外国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