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综合自动化技术在变电站的应用正日趋广泛,在电力系统的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保证了发电、输电、配电等各个环节的安全、可靠运行。
关键词:电力自动化系统;变电站继电保护;电器工程
中图分类号:TP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487 (2018) 01-0060-02
1 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发展
1.1 自动装置阶段
处于自动装置这个时间段,在自动化的系统中,通常使用的都是模拟电路,模拟电路的电子元件相对比较独立,且硬件的体积稍微大一些,在使用之前不需要提前进行软件编程,不管是收集信息还是收集数据,都需要依靠硬件设备来完成。硬件设备可以独自运行,不过硬件设备在智能化方面的能力较弱。由于系统暂时还没有自我诊断功能,一旦分立元件发生故障,会对电网运行的安全性造成较大的影响,在维护电网方面,成本控制起来比较困难,因此在维护的过程中开销比较大[1]。
1.2 智能自动装置阶段
由于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改进,各类微处理器、大规模集成电路开始在电力系统当中使用,且应用的范围正在逐渐扩大。在这个时间段,变电站的自动化处理系统主要是使用微处理的方式来解决系统中各类问题,外围电路中包含有很多集成电路,微处理器的地位开始慢慢的被继电器以及分立元件等取代。
1.3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阶段
由于电子通信在更新换代方面的发展速度极快,自动化技术已经开始在电力系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并且快速扩张应用范围,在这样的情况下,开始有一些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已经出现在市场当中。第一套出现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是由3个系统构成,这3个系统分别是测控系统、保护系统以及开关闭锁系统,在结构上,我们可以将其两种模式,这两种模式分别为全分散式以及局部分散式。自此之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发展速度开始得到有效的提升,系统的结构也趋近于多样化,发展的速度也逐步加快。
2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结构类型
2.1 集中式系统结构
在集中式的综合自动化系统之中,所使用的计算机一般都具有较强的功能性,这类计算机被当做前置计算机使用,并对这些计算机的接口进行扩展。在原来的基础之上,我们可以适当增加远程终端的数量。因为这个类型的系统生产成本较低,所以国内很多系统都应用了各类型的计算机。但是,前置计算机的管理责任极为重大,硬件在接线工艺上相当复杂,所以系统的整体可靠性下降,除此之外,软件的操作也变得更为复杂,导致维护的工作量整体上升。
2.2 分散式系统结构
属于这个类型的系统通常都会使用很多台计算机,所以在进行事件处理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用全局的眼光去看待问题。这类结构通常在中、低压的变电站中应用,但由于系统连接电缆的过程相对比较繁杂,就算是对各个功能模块进行了划分,但如果在考虑系统的全局观上出现纰漏,整个系统的安全性会受到极大地威胁[2]。
2.3 分层分布式结构。
带能力综合变电站其实就属于这种类型的结构,我们可以采取控制变电站对象的方式,将设备设置为变电站层设备和间隔层设备。间隔层设备在变电站系统中发挥的作用就是处理某个功能设备。变电站层设备与之不同的是,该设备承担着分层分布式系统核心的工作,该设备要实时掌控整个系统在任一时间的运行情况,还要对间隔层设备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以及保存;不仅如此,变电站层设备还必须实现与远程调度中心进行实时通信的功能,实现各个区域的资源共享。使用分层分布式连接的方法使我们的系统连接方式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减少了设备连接所不许使用的电缆。如今,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分层分布式综合自动化系统已经成为了最主要的发展方向,不仅是在中国,在世界上也有很多国家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建设上使用这种结构。
3 系统工作细节
3.1 继电保护系统的事故分析与事故恢复
在使用系统的过程中,很有可能会频繁出现跳闸的问题,而且在短时间内的跳闸情况可能会很严重,这种情况如果仅依靠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很明显是不够的,这个时候系统就不能很好的运行,很有可能会出现运行问题。当出现问题的时候,我们必须及时的做出反应,但是处理过程的时候思考一定要全面,就算只有一次运行不合适,都很有可能对整个系统带来很大的影响,因此我们在进行系统维护的时候一定要有针对性的施工,这样有利于排除故障。为了尽快的处理好这方面的问题,我们可以适当的调整系统的灵敏度,并通过远程配置,使系统能够在最佳状态下运行。
3.2 继电保护装置的检修
通过大量的科学研究调查结果显示,若是在设计的过程中存在缺陷,或者是二次汇率在维护的时候出现问题,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因为厂家在生产的时候质量不过关所引起的,质量问题容易导致继电器发挥保护作用的时候做出错误的动作,理解命令时不准确,导致下达的指令出现问题。现在我们所使用的设备通常都是微型的设备,这些微型设备在自检方面具有强大的功能,同时在存储故障的解决方面也具备较好的能力,因此,我们完全可以依赖继电器对系统实时保护,及时检查和维护。
3.3 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的可靠性分析
使用继电保护系统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其他的信息来源,确定系统的可靠性,通过各种指标来确定保护装置的正动率,以及系统什么时候出现异常情况。为了能够更好地维护好继电器,让继电器的性能能够充分的发挥出来,我们必须针对相关的数值展开有效的分析。
3.4 变电站继电保护综合自动化的前景展望
如果可以使变电站继电保护综合视线自动化自然是好事一桩,不过以目前的情况看来,实现的难度比较大,对于传统的继电保护而言,在某些特征值上的要求比较高,若是要适应这些特征量,必定会使运行方式发生较大的改变,这样系统必定会出现问题:(1)开启保护功能的作用可能出现延时;(2)遇见较严重的问题可能会自动退出,但如果运行方式出现变化,可能会导致被迫退出,这样就会给系统带来较大的影响;(3)运行方式发生变化,其他的配合也会受到影响;(4)系统有可能处于被迫运行的状态,系统运行的过程中会受到各方面因素的限制。
参考文献
[1] 黄燕霞探究电气工程中電力综合自动化系统与变电站继电保护[J].民营科技,2015 (5):18.
[2] 钟志坚.分析电力综合自动化系统与变电站继电保护[J].机电信息,2009 (36):124 125
[3] 崔跃春.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对电力行业的影响[J].中国科技信息,2005 (19):156.
关键词:电力自动化系统;变电站继电保护;电器工程
中图分类号:TP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487 (2018) 01-0060-02
1 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发展
1.1 自动装置阶段
处于自动装置这个时间段,在自动化的系统中,通常使用的都是模拟电路,模拟电路的电子元件相对比较独立,且硬件的体积稍微大一些,在使用之前不需要提前进行软件编程,不管是收集信息还是收集数据,都需要依靠硬件设备来完成。硬件设备可以独自运行,不过硬件设备在智能化方面的能力较弱。由于系统暂时还没有自我诊断功能,一旦分立元件发生故障,会对电网运行的安全性造成较大的影响,在维护电网方面,成本控制起来比较困难,因此在维护的过程中开销比较大[1]。
1.2 智能自动装置阶段
由于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改进,各类微处理器、大规模集成电路开始在电力系统当中使用,且应用的范围正在逐渐扩大。在这个时间段,变电站的自动化处理系统主要是使用微处理的方式来解决系统中各类问题,外围电路中包含有很多集成电路,微处理器的地位开始慢慢的被继电器以及分立元件等取代。
1.3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阶段
由于电子通信在更新换代方面的发展速度极快,自动化技术已经开始在电力系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并且快速扩张应用范围,在这样的情况下,开始有一些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已经出现在市场当中。第一套出现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是由3个系统构成,这3个系统分别是测控系统、保护系统以及开关闭锁系统,在结构上,我们可以将其两种模式,这两种模式分别为全分散式以及局部分散式。自此之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发展速度开始得到有效的提升,系统的结构也趋近于多样化,发展的速度也逐步加快。
2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结构类型
2.1 集中式系统结构
在集中式的综合自动化系统之中,所使用的计算机一般都具有较强的功能性,这类计算机被当做前置计算机使用,并对这些计算机的接口进行扩展。在原来的基础之上,我们可以适当增加远程终端的数量。因为这个类型的系统生产成本较低,所以国内很多系统都应用了各类型的计算机。但是,前置计算机的管理责任极为重大,硬件在接线工艺上相当复杂,所以系统的整体可靠性下降,除此之外,软件的操作也变得更为复杂,导致维护的工作量整体上升。
2.2 分散式系统结构
属于这个类型的系统通常都会使用很多台计算机,所以在进行事件处理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用全局的眼光去看待问题。这类结构通常在中、低压的变电站中应用,但由于系统连接电缆的过程相对比较繁杂,就算是对各个功能模块进行了划分,但如果在考虑系统的全局观上出现纰漏,整个系统的安全性会受到极大地威胁[2]。
2.3 分层分布式结构。
带能力综合变电站其实就属于这种类型的结构,我们可以采取控制变电站对象的方式,将设备设置为变电站层设备和间隔层设备。间隔层设备在变电站系统中发挥的作用就是处理某个功能设备。变电站层设备与之不同的是,该设备承担着分层分布式系统核心的工作,该设备要实时掌控整个系统在任一时间的运行情况,还要对间隔层设备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以及保存;不仅如此,变电站层设备还必须实现与远程调度中心进行实时通信的功能,实现各个区域的资源共享。使用分层分布式连接的方法使我们的系统连接方式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减少了设备连接所不许使用的电缆。如今,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分层分布式综合自动化系统已经成为了最主要的发展方向,不仅是在中国,在世界上也有很多国家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建设上使用这种结构。
3 系统工作细节
3.1 继电保护系统的事故分析与事故恢复
在使用系统的过程中,很有可能会频繁出现跳闸的问题,而且在短时间内的跳闸情况可能会很严重,这种情况如果仅依靠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很明显是不够的,这个时候系统就不能很好的运行,很有可能会出现运行问题。当出现问题的时候,我们必须及时的做出反应,但是处理过程的时候思考一定要全面,就算只有一次运行不合适,都很有可能对整个系统带来很大的影响,因此我们在进行系统维护的时候一定要有针对性的施工,这样有利于排除故障。为了尽快的处理好这方面的问题,我们可以适当的调整系统的灵敏度,并通过远程配置,使系统能够在最佳状态下运行。
3.2 继电保护装置的检修
通过大量的科学研究调查结果显示,若是在设计的过程中存在缺陷,或者是二次汇率在维护的时候出现问题,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因为厂家在生产的时候质量不过关所引起的,质量问题容易导致继电器发挥保护作用的时候做出错误的动作,理解命令时不准确,导致下达的指令出现问题。现在我们所使用的设备通常都是微型的设备,这些微型设备在自检方面具有强大的功能,同时在存储故障的解决方面也具备较好的能力,因此,我们完全可以依赖继电器对系统实时保护,及时检查和维护。
3.3 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的可靠性分析
使用继电保护系统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其他的信息来源,确定系统的可靠性,通过各种指标来确定保护装置的正动率,以及系统什么时候出现异常情况。为了能够更好地维护好继电器,让继电器的性能能够充分的发挥出来,我们必须针对相关的数值展开有效的分析。
3.4 变电站继电保护综合自动化的前景展望
如果可以使变电站继电保护综合视线自动化自然是好事一桩,不过以目前的情况看来,实现的难度比较大,对于传统的继电保护而言,在某些特征值上的要求比较高,若是要适应这些特征量,必定会使运行方式发生较大的改变,这样系统必定会出现问题:(1)开启保护功能的作用可能出现延时;(2)遇见较严重的问题可能会自动退出,但如果运行方式出现变化,可能会导致被迫退出,这样就会给系统带来较大的影响;(3)运行方式发生变化,其他的配合也会受到影响;(4)系统有可能处于被迫运行的状态,系统运行的过程中会受到各方面因素的限制。
参考文献
[1] 黄燕霞探究电气工程中電力综合自动化系统与变电站继电保护[J].民营科技,2015 (5):18.
[2] 钟志坚.分析电力综合自动化系统与变电站继电保护[J].机电信息,2009 (36):124 125
[3] 崔跃春.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对电力行业的影响[J].中国科技信息,2005 (19):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