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探讨早期切开复位内固定联合早期功能锻炼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复习64例踝关节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综合评价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64例患者术后疗效:优51例,良9例,优良率为93.75%。术后随访12~24个月,平均18个月,未见一例僵直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本组无死亡病例。结论:早期行切开复位内固定联合早期功能锻炼治疗踝关节骨折,疗效确切,行之有效,值得推广。
【关键词】 踝关节骨折;内固定;功能锻炼
踝关节是人体的一个负重关节,承受的压力较大,如果复位不良,术后很容易导致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因此治疗上一定要给予精确的解剖复位及牢固的内固定,这样可以使患者早期活动及促进关节软骨的修复。我院2008年11月~2011年12月收治了64例踝关节骨折患者,早期行切开复位内固定联合早期功能锻炼,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踝关节骨折患者64例,其中,男40例,女24例,年龄18~69岁,均位年龄44.5±6.2岁。受伤原因:车祸伤18例,扭伤29例,车祸伤18例,压砸伤12例,坠落伤5例。骨折分型:根据Lauge-Hansen分类,旋后外旋型26例,旋后内收型16例,旋前外展型13例,旋前外旋型4例,垂直压缩型5例。受伤距手术时间:3~24h,平均6h。
1.2 治疗方法
1.2.1 复位固定 患者入院后均给予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麻醉:选用腰麻或硬膜外麻醉,患者取仰卧位。外踝骨折取腓骨外侧纵切口,显露外踝及下胫腓联合前部,用腓骨远端解剖钢板固定,注意保护小腿1/3处的腓浅神经。如果伴有下胫腓联合分离>2mm,在外踝处皮质骨螺丝固定。内踝骨折采用以内踝尖为中心的前内弧形切口,显露骨折线,用半螺纹松质骨螺钉固定。如果合并有后踝的骨折,从前方置入1~2枚加压螺钉固定,固定时根据后方骨块的移位方向,借用外踝或内踝的切口进行骨折显露、复位及内固定操作。内固定后对于固定牢固满意的可以不行石膏托固定1~2周,去石膏后行功能锻炼。
1.2.2 功能锻炼 对于术后没用石膏托固定的患者,术后第2天即行足趾的被动活动,术后10天在床上行踝关节的主动活动,术后2周行非负重站立,术后6周开始逐渐行负重练习。对于有石膏托固定的患者术后功能锻炼从取下石膏托开始。
1.3 疗效判定 根据患者的主诉、术后踝关节稳定性以及术后行走、跑步、工作能力、踝关节运动、外观及放射检查来综合评定,96~100分为优,91~95分为良,81~90为可,0~80分为差。
2 结果
本组患者伤口均获得I期愈合。本组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12~24个月,平均18个月,未见一例骨折不愈合、关节僵直、内固定螺钉断裂及创伤性关节炎。内固定取出时间为术后1~1.5年,平均1年3个月。住院及随访期间有2例出现切口感染,给予常规换药,术后2周伤口痊愈。术后疗效判定:优51例,良9例,可4例,优良率为93.75%。本组无死亡病例。
3 讨论
踝关节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关节内骨折之一,据统计约占全身骨折的3.92%。踝关节是人体的主要承重关节,因此该手术的原则要尽可能的解剖复位,恢复关节的生物力学稳定性,牢固内固定,并且术后给予早期的功能活动,防止术后关节的僵直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对于踝关节的骨折尽可能地早期行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尽可能地在水肿期之前行手术治,这样可以减少术后的并发症的发生。对于严重骨折脱位的可在石膏固定后,待水肿消退后再行手术治疗。
对于外踝骨折的处理,大多数学者认为外踝是治疗踝关节不稳定的关键,若外踝复位不良,容易导致踝穴宽度的改变,导致距骨稳定性失衡,影响背屈和跖屈活动,并且增加了单位面积的压应力,导致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因此,对于外踝的骨折一定要尽可能的达到解剖复位,并保持向外15°的生理角度。
内踝及内侧三角韧带对于踝关节的稳定性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有研究表明:当内踝及内侧三角韧带完整时,不管下胫腓联合损伤程度如何,下胫腓联合仅轻度增宽,当内踝骨折及三角韧踝穴明显增宽,胫距关节面不平整,术后很容易造成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因此对于内踝骨折一定要要修复断裂的三角韧带。
术后踝关节的功能锻炼在踝关节的治疗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踝关节骨折术后容易出现的问题是:早期主要下肢的水肿和疼痛,后期主要是关节的活动受限。因此,对于踝关节骨折的治疗不仅要注重术中解剖复位及牢固的内固定,术后早期的功能锻炼对关节的功能恢复也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研究表明,早期的被动及主动活动可以有效地防止创伤后渗出、机化和粘连,并且也有利于关节软骨的修复。踝关节早期的负重锻炼,有利于骨吸收与骨生长之间的平衡以及关节功能的恢复。本组资料显示术后优良率达93.75%,表明在手术良好复位的基础上早期的功能锻炼可以有效地提高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刘英民,朱志强,刘钰等.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M].中国骨伤,2007.20(2):80~81.
[2]焦坤.踝关节骨折的手术治疗体会[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6(1):65~66.
[3]黄轶晖.踝关节骨折并下胫腓分离手术疗效果及相关因素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09. 38(4):457~458.
[4]义泉,袁太珍,廖建中.踝关节骨折54例手术治疗分析[J].中国骨伤,2004,17(2):112~113.
[5]王亦璁.骨与关节损伤[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110~1116.
【关键词】 踝关节骨折;内固定;功能锻炼
踝关节是人体的一个负重关节,承受的压力较大,如果复位不良,术后很容易导致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因此治疗上一定要给予精确的解剖复位及牢固的内固定,这样可以使患者早期活动及促进关节软骨的修复。我院2008年11月~2011年12月收治了64例踝关节骨折患者,早期行切开复位内固定联合早期功能锻炼,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踝关节骨折患者64例,其中,男40例,女24例,年龄18~69岁,均位年龄44.5±6.2岁。受伤原因:车祸伤18例,扭伤29例,车祸伤18例,压砸伤12例,坠落伤5例。骨折分型:根据Lauge-Hansen分类,旋后外旋型26例,旋后内收型16例,旋前外展型13例,旋前外旋型4例,垂直压缩型5例。受伤距手术时间:3~24h,平均6h。
1.2 治疗方法
1.2.1 复位固定 患者入院后均给予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麻醉:选用腰麻或硬膜外麻醉,患者取仰卧位。外踝骨折取腓骨外侧纵切口,显露外踝及下胫腓联合前部,用腓骨远端解剖钢板固定,注意保护小腿1/3处的腓浅神经。如果伴有下胫腓联合分离>2mm,在外踝处皮质骨螺丝固定。内踝骨折采用以内踝尖为中心的前内弧形切口,显露骨折线,用半螺纹松质骨螺钉固定。如果合并有后踝的骨折,从前方置入1~2枚加压螺钉固定,固定时根据后方骨块的移位方向,借用外踝或内踝的切口进行骨折显露、复位及内固定操作。内固定后对于固定牢固满意的可以不行石膏托固定1~2周,去石膏后行功能锻炼。
1.2.2 功能锻炼 对于术后没用石膏托固定的患者,术后第2天即行足趾的被动活动,术后10天在床上行踝关节的主动活动,术后2周行非负重站立,术后6周开始逐渐行负重练习。对于有石膏托固定的患者术后功能锻炼从取下石膏托开始。
1.3 疗效判定 根据患者的主诉、术后踝关节稳定性以及术后行走、跑步、工作能力、踝关节运动、外观及放射检查来综合评定,96~100分为优,91~95分为良,81~90为可,0~80分为差。
2 结果
本组患者伤口均获得I期愈合。本组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12~24个月,平均18个月,未见一例骨折不愈合、关节僵直、内固定螺钉断裂及创伤性关节炎。内固定取出时间为术后1~1.5年,平均1年3个月。住院及随访期间有2例出现切口感染,给予常规换药,术后2周伤口痊愈。术后疗效判定:优51例,良9例,可4例,优良率为93.75%。本组无死亡病例。
3 讨论
踝关节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关节内骨折之一,据统计约占全身骨折的3.92%。踝关节是人体的主要承重关节,因此该手术的原则要尽可能的解剖复位,恢复关节的生物力学稳定性,牢固内固定,并且术后给予早期的功能活动,防止术后关节的僵直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对于踝关节的骨折尽可能地早期行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尽可能地在水肿期之前行手术治,这样可以减少术后的并发症的发生。对于严重骨折脱位的可在石膏固定后,待水肿消退后再行手术治疗。
对于外踝骨折的处理,大多数学者认为外踝是治疗踝关节不稳定的关键,若外踝复位不良,容易导致踝穴宽度的改变,导致距骨稳定性失衡,影响背屈和跖屈活动,并且增加了单位面积的压应力,导致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因此,对于外踝的骨折一定要尽可能的达到解剖复位,并保持向外15°的生理角度。
内踝及内侧三角韧带对于踝关节的稳定性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有研究表明:当内踝及内侧三角韧带完整时,不管下胫腓联合损伤程度如何,下胫腓联合仅轻度增宽,当内踝骨折及三角韧踝穴明显增宽,胫距关节面不平整,术后很容易造成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因此对于内踝骨折一定要要修复断裂的三角韧带。
术后踝关节的功能锻炼在踝关节的治疗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踝关节骨折术后容易出现的问题是:早期主要下肢的水肿和疼痛,后期主要是关节的活动受限。因此,对于踝关节骨折的治疗不仅要注重术中解剖复位及牢固的内固定,术后早期的功能锻炼对关节的功能恢复也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研究表明,早期的被动及主动活动可以有效地防止创伤后渗出、机化和粘连,并且也有利于关节软骨的修复。踝关节早期的负重锻炼,有利于骨吸收与骨生长之间的平衡以及关节功能的恢复。本组资料显示术后优良率达93.75%,表明在手术良好复位的基础上早期的功能锻炼可以有效地提高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刘英民,朱志强,刘钰等.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M].中国骨伤,2007.20(2):80~81.
[2]焦坤.踝关节骨折的手术治疗体会[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6(1):65~66.
[3]黄轶晖.踝关节骨折并下胫腓分离手术疗效果及相关因素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09. 38(4):457~458.
[4]义泉,袁太珍,廖建中.踝关节骨折54例手术治疗分析[J].中国骨伤,2004,17(2):112~113.
[5]王亦璁.骨与关节损伤[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11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