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yf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改实施以来,我们积极的践行了课改的理念,在语文课堂上更加关注学生的学生的学习情况。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语文课堂似乎越来越热闹了,但同时,很多老师也走入了误区。
  语文新课程标准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我们通过不断的学习,逐步的转变的自己的教育观念。特别是在初中课堂上,一改以前的教师一言堂,学生在课堂上积极的参与学习,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激发。但与此同时,我们在语文课堂上,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我们发现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语文教师的主导作用,语文教师在课堂上的指导和点拨不够。因此要防止“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流于形式,又放弃教师主导作用的状况出现。
  苏霍姆林斯基说:“所有的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作为语文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启发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启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要根据学生的好奇、好胜,喜欢探究新异事物的特点来求新意,教师如果动了“情”,学生才能有“趣”。呼唤有特色的教学和有独特风格的教学,这是语文教学的新境界。那么,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的主导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一、语文教师是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组织者。
  新课标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是要求在语文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语文教师在学生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应该成为这种学习方式的组织者。在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学习时,起到组织整个教学流程的作用,而不是推出课堂,做学生学习的旁观者。在适当的时候要求学习进行独立思考。在独学完成之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在小组合作探究完成后组织学生展示学习成果。在学生展示成果时组织学生进行质疑探究。在学生学习完成后组织学生对课堂学习进行总结。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掌控全局,及时的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做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做课堂的掌控者,这是语文教师应该在课堂上起到的作用。
  二、语文教师应是语文课堂的“导演”
  学生和教师是主体和主导的关系,主导即是“导演”。叶澜说:“没有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学就有可能变成驯兽式的活动。”因此,语文教师要当好导演,最重要的就是要对教学内容,相当于剧本做充分的理解和分析。在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由学生完成学习的过程,语文教师进行指导。例如,在教学《喂出来》时,让学生充分的研读文本,完成对字词的掌握和内容的熟悉。再设计两个阅读活动:1,选择情节复述课文。2,探讨文章的主旨。两个学习任务先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进行适当的点拨和指导。特别是对主旨的理解,学生大多能够理解到是环境保护。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更深入的理解到人性的思考。
  三、语文教师应是教与学之间的桥梁
  教材是语文知识的载体,学生是获取语文知识的主体。教师的任务是如何能让学生从教材中获取知识,教师这座桥就是让学生走进教材,与教材交流。教师如何扮演好桥的角色呢?首先,提起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否则就是桥搭了学生也不愿意通过。我上沈从文的《云南的歌会》时,把自己在云南旅游的照片给学生看,又将一些对歌,山歌的视频放给学生看。开讲激趣后很快的就将学生带进了课文,并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视角来解读课文。当然,我们不能把我们对课文的认识强加给学生,同时要承认学生对课文理解的差异性。总之,教师要扮演好桥的角色,就是教师不要越权代替学生思考,代替作者言论,要让学生充分与教教材交流,使学生感到教材不仅是知识的载体而是艺术,思想的结晶,要让学生萌发从教材中感受到这些东西的欲望,最后我们在教学中重点教给学生理解教材的方法,让学生运用这种方法获取知识。
  四、语文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者。
  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充分的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但是,整个语文课堂如果任由学生自由发挥,不对他们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失去主动学习的兴趣,课堂又会了无生趣。因此,语文教师在学生课堂学生的过程中,一定要及时的给予学生适当的评价。评价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我在课堂上给予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有时是语言上的鼓励,有时是小组得分鼓励,有时还可以是实物的鼓励。所有的评价都是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刺激。鼓励他们保持课堂的参与度。
  五、语文教师是学生感受语文魅力的引领者
  语文是什么?语文是文化的语文;是科学的语文;是朦胧的美;是空中楼阁般的梦幻,是意蕴悠远的诗韵,是美神维纳斯断臂的浮想联翩……,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一门学科。作为语文教师不仅是要引导学生学习到语文的理论知识,还要引导学生在这款的课堂中去體会,去感受语文的美。
  例如朱自清的《背影》,除了让学生在自主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习到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课文中反语的使用等等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去体会蕴含在文中的父子深情,去感受朱自清先生丰富的情感。由于学生的阅历和他们的年龄限制,以及他们的心理生理特点。学生能够初步的感知父子深情,但时要他们深入的理解就有一定的困难了。而这个时候就是教师发挥作用的时候了。适当的背景的补充,更为深入的文本挖掘,都需要教师作用的发挥。
  试想,学生在教师所营造的氛围“刺激”下,充满求知欲望,群情激奋,每个大脑都在充分运转,这样的教学效果该会有多大啊!
  因此,语文课堂教学必须是教师、学生双方合作完成的一项创造性的活动,学生应该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质疑讨论。一堂精心组织的语文课堂教学,在教师深厚的文化底蕴的引导下肯定能够带领学生走进别有洞天的新天地。
  参考文献:
  1《今日教育》重庆出版社总第378期
  2《教学革命》蔡林森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2月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的发展、时代文化的进步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城市园林绿化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城市的美观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并影响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天
在新形势下,积极推动道路交通管理科学向前发展势在必行。目前由于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警力严重不足,道路交通设施不完善、缺乏科技含量,加上本地群众和外来员工安全知识薄弱,政府职
学位
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要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可见 质疑能力对于学生学习的重要性。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作为一名农村小学教师,面对一群本来就不善于表达,又习惯老师问学生答的农村孩子,该怎样引导他们积极主动的去质疑呢?  (一)、鼓励学生勇于质疑。  小
期刊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广大人民群众对自身容貌改造和修复的愿望的不断增强,同时受到韩国整形热潮和明星效应的影响,我国医疗美容行业也得到不断发展。本文主要采用文
【摘要】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有的教师不注意指导学生观察,用自己的笔写真实的事、写真实的人、写真实的情,而是教学生考前背范文,考时搬范文,以至于学生乱套范文,习作的基本功差。本文从学生接受能力及喜爱表达的方式、内容进行探究、关于改进小学作文教学的几点建议这几点内容展开讨论,为学生的写作能闯出一番新天地,努力做到求“活”、求“新”。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仿写创新;情境创设  一、仿写与创新作
期刊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有时真的感到悲哀,面对众多的学生喜欢读文学作品,也喜欢谈论看过的某一篇文章,却不喜欢目前你所上的语文课。是不是你所上的语文课,除了划分段落,概括段落大意,或分析一下中心思想,虽然有时也尝试用现代的多媒体,引进一些新颖的内容,但也只是一时的。从此,你的语文课堂就变成了很无聊、很乏味的、缺乏新意的课堂。怎样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课堂活起来?我谈以下几点认识:  一、别具匠心地设计
期刊
人教版教材中安排了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精读是略读的基礎,略读是精读的补充,它们都是阅读最基本的方法,有着各自不同的作用,略读与精读一样重要。我们知道编者安排略读课文的教学最大的目的就是让我们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让学生自己把课文读懂,在实践中掌握读书方法。教师如何引导学生阅读,以达到这个目的呢?  一、转变观念,以学生为主体  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以自读自悟、合作学习为主,突出学生在阅读过程
期刊
近年来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关注越来越多,其中对阅读教学的关注尤其多。因为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培养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许多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始终不放心、不放手,无论是识字、写作还是阅读都是“满堂灌”,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达到教师所期望的目标。这种教学方法大大束缚了学生的思想个性,阻碍了学生充分发挥自
期刊
作文是学生意识活动的产物,不管是对现实生活的纪实叙事,还是议论抒情,从根本上说,只有让学生受到来源于生活外部和内部的刺激时,才能激发其倾吐的欲望、写作的动机和创造性表达的热情。基于此,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理应从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入手。  一、诱发学生写作兴趣  我们知道,诱为诱导、引导,发为启发,诱发的意思就是启发诱导。让学生喜欢写作文,对写作有兴趣,这是写好作文的第一步。  1.利用课本里的好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