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谁也不清楚上海怎么又“冒”出一个韩正。而且这个“陌生”的名字竟然一跃“跳”进了中共第十六届中央委员名单中。还让中外媒体惊讶不已的是,这位1954年4月生的常务副市长,现在已经是上海市政府的第二号人物,可望于明年接任已升任市委书记的陈良宇上海市长一职。
48岁就在中国经济最强大的城市做“封疆大吏”,外人看来是个奇迹,但在中共党报人民日报华东分社高级记者康燕看来,却有很多“必然性”。“90年代是上海城市建设高潮期,上海市委当时强调要大胆选用青年干部到建设第一线挑重担。因此,在投资额5000万以上的重点工程和大型项目中,就有近千名青年干部担起了主管重任。这批人中有许多走上了更高层次的领导岗位。”
市委书记兼市长陈良宇、副市长韩正、周禹鹏、周慕尧、姜斯宪等等就是在那个时期开始了自己的政治人生。据上海市人事局统计,1995年至2000年底,上海市共提拔局级干部1388名,其中45岁以下的达到487名,占了35.1%。
但这对于上海政府人才只是多了些机遇而已,要达到人才不断,同时保持年轻、活力、德才兼备,需要的却是一套先进而高效的人才选拔机制。
应该说,上海政府的这种人才意识早在上海改革真正启动前就开始了。1983年上海调整领导班子,当时的市领导陈国栋、胡立教、汪道涵挑选了18人,吴邦国和黄菊分别只有42岁和45岁,而当时的市委书记陈国栋已经73岁了。
这种对接班人培养的宽广胸襟和用人胆略,从此在上海政府中形成了风气。上海公共行政与人力资源研究所所长沈荣华告诉记者:“风气之下,引出了上海政府用人的四大观念”:即以“事业兴衰关键在人”的观念,不拘一格选拔有实绩的干部;以“选人用人失误是过错、埋没耽误人才也是过错”的观念,努力挖掘使用有潜力的干部;以“领导经验来自实践、早压担子早成人才”的观念,重点培养适合担任主要领导的干部;以“用人看主流、看本质、看发展”的观念,正确对待有争议的干部。
目前,上海政府又将一批60年代出生、80年代上大学、年龄在35岁左右的干部选为局级后备干部,并根据不同特点分为“近期可进班子”、“中期可进班子”和“战略后备”三个梯次分别重点培养。
在上海政府看来,传统的“德才兼备”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必须对之赋予更新的涵义。沈荣华说,上海政府新的用人标准就是:“既要了解中国国情,又要具备国际眼光;既要有基层工作经验,又要有上层领导能力;既要善于做群众工作,又要擅长党务、精通业务;既能在顺利环境中开展工作,又能在艰苦条件下经受考验”。
为了这一点,上海政府重点培养的就是人才的“国际眼光”、“战略思维”和“国情意识”。
如果有兴趣,我们可以从上海政要的简历中发现,没有哪个地方像上海一样有众多政府领导有如此多样的海外留学经历。市长陈良宇在1992年出任市委副秘书长之前,脱产留学英国伯明翰大学公共政策学院9个月;市委副书记殷一璀1995年9月踏进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留学一年;副市长周禹鹏出任浦东新区区长之前,不但在美国纽约大学留学,还专门在摩根斯坦利投资银行实习……现任的局级干部中留学经历更是比比皆是。
据统计,1995年来,上海市委组织部先后组织了645名局处级优秀青年干部参加海外培训。浦东新区更是拨出专款,组织了36批501名干部出国培训。这样的结果就是,上海不仅在高楼大厦上取得了国际化,更在城市的精神内涵和战略发展上具备了国际化的特征和意识。
战略思维的磨砺更能让人领会到上海政府的智慧。康燕从8年来对这个城市的了解中发现:“不少上海市级党政领导都曾在一个相同的岗位上工作过,比如陈良宇、孟建柱、龚学平、刘云耕、蒋以任、韩正、宋仪侨、黄跃金、殷一璀、冯国勤、周禹鹏、周慕尧、姜斯宪等等,都先后担任过市委或市政府副秘书长。”
这个职位其实就是上海市委精心安排的一堂“必修课”,目的是通过市领导直接“传帮带”,提高优秀干部的战略思维、综合协调、处理重大问题和驾驭全局的能力。可以说正是这个不经眼的岗位,成了上海政府造就政府顶级人才的“提升机”。
南方一位市长对上海发展进行了深入的考察学习后,曾感慨地告诉记者:“上海经验什么都好学,惟政府人才的薪火不断最难学。可又必须去学,因为在它里面有上海成功的全部秘密所在。”
上海政府改革开放近十几年来,为中国培养了一位总书记、一位总理、4位政治局常委和十多位中央委员。原上海副市长孟建柱出任江西省委书记、原上海市计委主任黄奇帆出任重庆市副市长,也都是成绩卓然。
“可以说,这功劳要归功于几代上海领导人建立起来的这一整套成功而先进高效的选才机制。”上海公共行政与人力资源研究所所长沈荣华认为,这是上海政府最值得书写进历史的成就之一。
48岁就在中国经济最强大的城市做“封疆大吏”,外人看来是个奇迹,但在中共党报人民日报华东分社高级记者康燕看来,却有很多“必然性”。“90年代是上海城市建设高潮期,上海市委当时强调要大胆选用青年干部到建设第一线挑重担。因此,在投资额5000万以上的重点工程和大型项目中,就有近千名青年干部担起了主管重任。这批人中有许多走上了更高层次的领导岗位。”
市委书记兼市长陈良宇、副市长韩正、周禹鹏、周慕尧、姜斯宪等等就是在那个时期开始了自己的政治人生。据上海市人事局统计,1995年至2000年底,上海市共提拔局级干部1388名,其中45岁以下的达到487名,占了35.1%。
但这对于上海政府人才只是多了些机遇而已,要达到人才不断,同时保持年轻、活力、德才兼备,需要的却是一套先进而高效的人才选拔机制。
应该说,上海政府的这种人才意识早在上海改革真正启动前就开始了。1983年上海调整领导班子,当时的市领导陈国栋、胡立教、汪道涵挑选了18人,吴邦国和黄菊分别只有42岁和45岁,而当时的市委书记陈国栋已经73岁了。
这种对接班人培养的宽广胸襟和用人胆略,从此在上海政府中形成了风气。上海公共行政与人力资源研究所所长沈荣华告诉记者:“风气之下,引出了上海政府用人的四大观念”:即以“事业兴衰关键在人”的观念,不拘一格选拔有实绩的干部;以“选人用人失误是过错、埋没耽误人才也是过错”的观念,努力挖掘使用有潜力的干部;以“领导经验来自实践、早压担子早成人才”的观念,重点培养适合担任主要领导的干部;以“用人看主流、看本质、看发展”的观念,正确对待有争议的干部。
目前,上海政府又将一批60年代出生、80年代上大学、年龄在35岁左右的干部选为局级后备干部,并根据不同特点分为“近期可进班子”、“中期可进班子”和“战略后备”三个梯次分别重点培养。
在上海政府看来,传统的“德才兼备”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必须对之赋予更新的涵义。沈荣华说,上海政府新的用人标准就是:“既要了解中国国情,又要具备国际眼光;既要有基层工作经验,又要有上层领导能力;既要善于做群众工作,又要擅长党务、精通业务;既能在顺利环境中开展工作,又能在艰苦条件下经受考验”。
为了这一点,上海政府重点培养的就是人才的“国际眼光”、“战略思维”和“国情意识”。
如果有兴趣,我们可以从上海政要的简历中发现,没有哪个地方像上海一样有众多政府领导有如此多样的海外留学经历。市长陈良宇在1992年出任市委副秘书长之前,脱产留学英国伯明翰大学公共政策学院9个月;市委副书记殷一璀1995年9月踏进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留学一年;副市长周禹鹏出任浦东新区区长之前,不但在美国纽约大学留学,还专门在摩根斯坦利投资银行实习……现任的局级干部中留学经历更是比比皆是。
据统计,1995年来,上海市委组织部先后组织了645名局处级优秀青年干部参加海外培训。浦东新区更是拨出专款,组织了36批501名干部出国培训。这样的结果就是,上海不仅在高楼大厦上取得了国际化,更在城市的精神内涵和战略发展上具备了国际化的特征和意识。
战略思维的磨砺更能让人领会到上海政府的智慧。康燕从8年来对这个城市的了解中发现:“不少上海市级党政领导都曾在一个相同的岗位上工作过,比如陈良宇、孟建柱、龚学平、刘云耕、蒋以任、韩正、宋仪侨、黄跃金、殷一璀、冯国勤、周禹鹏、周慕尧、姜斯宪等等,都先后担任过市委或市政府副秘书长。”
这个职位其实就是上海市委精心安排的一堂“必修课”,目的是通过市领导直接“传帮带”,提高优秀干部的战略思维、综合协调、处理重大问题和驾驭全局的能力。可以说正是这个不经眼的岗位,成了上海政府造就政府顶级人才的“提升机”。
南方一位市长对上海发展进行了深入的考察学习后,曾感慨地告诉记者:“上海经验什么都好学,惟政府人才的薪火不断最难学。可又必须去学,因为在它里面有上海成功的全部秘密所在。”
上海政府改革开放近十几年来,为中国培养了一位总书记、一位总理、4位政治局常委和十多位中央委员。原上海副市长孟建柱出任江西省委书记、原上海市计委主任黄奇帆出任重庆市副市长,也都是成绩卓然。
“可以说,这功劳要归功于几代上海领导人建立起来的这一整套成功而先进高效的选才机制。”上海公共行政与人力资源研究所所长沈荣华认为,这是上海政府最值得书写进历史的成就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