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桂林建立国际旅游城的大背景下,桂林已成为世界看中国的一张名片,打造桂林土特产品牌对于促进桂林地区经济以及内在文化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文章以桂林最具特色的土特产产品——桂林三宝为典型对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找出其存在问题的症结,并在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的新形势下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国际旅游胜地 桂林三宝 品牌升级 建议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10-188-02
一、“桂林三宝”的发展现状及其对比分析
“桂林三宝”指的是传统桂林土特产的代表,也是桂林久负盛名的名优特产品,包括桂林三花酒、桂林辣椒酱、桂林豆腐乳。2002年“桂林三宝”通过了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评审,获得原产地标记注册,获得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同时也是广西首批获得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名、优、特产品,使得拥有悠久历史的“桂林三宝”进入了合法且受保护的时代,进一步推动了桂林三宝的发展,但由于桂林三宝是地域特产品牌,虽在桂林乃至广西都有一定的影响力,可是由于缺乏相应的宣传与品牌的整合,以及后期的一系列质保工作并没有做好,品牌的保护措施明显实施力度不够,才会出现中国商报2004年4月20日“桂林土特产成为问题食品”这样的报道,这篇报道里被抹黑的首当其冲的就是“桂林三宝”。同时,品牌错位与投机现象也较为严重,品牌形象不够明确。“桂林三宝”的品牌模糊状态一直未得到改观。
相比之下,卢正浩品牌在2003年开始向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投保,成为全国首个由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承担产品质量保险的茶叶品牌,做到了迄今为止无投诉的记录。而桂林土特产从2001年截止到2003年10月前就有30多起投诉,而被投诉最多的就是最具代表性的“桂林三宝”。
再者,同样是品牌产品,卢正浩品牌的市场辐射范围和市场占有率都比“桂林三宝”的要大,而品牌辐射时间却比“桂林三宝”的要短。在北京、上海、苏州等地陆续开立了分店,而“桂林三宝”大部分分店都是在桂林及桂林周边地区,离桂林比较远的地方基本上没有。
为什么会产生如此大的差异?不言而喻,就是“桂林三宝”品牌后期的一系列工作没有做到位,而卢正浩品牌的西湖龙井却由杭州正浩茶叶有限公司为其投保,保证质量,为其品牌做好了后期的保护。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中,生产者不仅要塑造品牌,更要注重保护品牌,才能使品牌长盛不衰。本来塑造品牌就比较难,如果不注重品牌的维护,那么前面的工作就功亏一篑了。
因此,为了维护“桂林三宝”的品牌,桂林花桥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桂林腐乳厂和桂林三花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官方指定的桂林三宝唯一生产商,可以借鉴杭州正浩茶叶有限公司为其公司投保,由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承担产品质量的方式来保证“桂林三宝”的质量。通过经营者、消费者之外的第三方来确保质量,这样做既传递了产品信息,又提高了产品的知名度,才能打开其他地区的消费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扩大市场的辐射范围。
二、“桂林三宝”品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生产者角度
从生产的源头上看,桂林三宝的生产企业在源头上对桂林三宝品牌树立的投入力度不够,企业间缺乏有效的合作机制,既然桂林三宝是一个组合,呈现在公众面前的必然是一个整体形象,而各个企业间没有有效利用这个强强联合的机遇对整个组合品牌进行整体宣传,利用桂林的旅游资源,开发桂林三宝的旅游产品,创造一个双赢的局面。因此,桂林三宝鱼龙混杂局面的形成企业也承担着一份不可推辞的责任。
1.价格较低且价差较大。桂林土特产产品定价不合理,单就“桂林三宝”这一产品来说,就有多种价格,在十几元到几十元之间不等,且每种价格的质量标准都不尽相同。由于大部分属于低端产品,无法满足市场上中高档游客的需求。
2.质量较差没有保障。除去一些正规厂家生产的土特产以外,其余的制作过程简陋,质量良莠不齐。部分劣质产品并没有严格统一的制作程序,厂商为了节约成本,追求短期利润,只是将产品进行简单的加工与包装。
3.包装信息传递不完整且材质粗糙。据笔者调查发现,市场上大多数土特产的包装图案都是简单的产品内容展示,甚至有些产品完全不带包装,直接裸装,或者所带包装与土特产本身完全不协调。同时还发现,有34%的游客认为桂林土特产的外包装会影响他们的购买欲望,有39%的游客认为有可能会对他们购买产品造成影响。由于大多数消费者都是外地游客,对于土特产的购买属于即兴消费,而包装的优劣又是影响即兴消费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桂林土特产的外包装在大部分游客看来却是相当简陋和粗糙的,无法满足其送礼和珍藏需求。因此,桂林的当地生产商应当注重包装设计。
(二)零售市场
1.管理水平与服务意识落后。零售商的管理与服务有以下三点问题:其一,进货渠道复杂,产品种类多样化没有具体的品牌也没有统一的标准。其二,产品堆积散乱,店铺设计没有特色,降低了吸引消费者的程度。其三,消费者普遍觉得零售商服务水平较差,据调查显示,有56.4%的游客认为,销售服务人员态度一般;有12.8%的游客认为态度稍差;有4.2%的游客认为销售服务人员态度极差,出现强买强卖现象。
2.产品意识薄。部分商家抓住游客一次性消费的特点,在一些小厂家批发商品,然后挂上正宗品牌的牌子,以假冒伪劣的产品欺骗消费者。这些假冒伪劣的“长尾商品”由于成本低廉,加之如豆腐乳和辣椒酱的的制作程序简单,产品意识薄弱的商家抓住机遇,寻求短期利润的同时,缩短了商品的品牌寿命。
(三)消费市场
1.信息来源途径可信度低,一阶信息获取难度大。消费者在整个信息传递的过程中相对于生产商和零售商来说属于弱势群体,对于二阶信息了解甚少,购买桂林土特产的游客在购买桂林土特产时,搜集产品信息的主要来源是亲朋好友推荐;互联网、书籍和导游介绍。因为大多是外省游客,所以导游的介绍成了他们选购桂林特产的重要考虑因素,而购买桂林特产的本地人则是通过亲朋好友的介绍来决定购买哪一种特产的。据调查,39%的游客可以搜集到关于桂林土特产的1~2条有用的相关信息,20%的游客可以搜集到关于桂林土特产的3~4条有用的相关信息,但是也存在28%的游客搜集不到任何关于土特产的有用的相关信息,消费者作为这个产业链的接受者,只能获取相关的二阶信息,但是二阶信息确实是市场所公认的,由此,桂林三宝产品信息在传递的过程中,消费者处于较为弱势状态。 2.权益得不到及时有效的保护。政府监管不到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当消费者购买到假冒伪劣产品后,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处理,而消费者大部分为外地游客,侵权事件最后都不了了之,正因为如此,政府放松了监管,厂商和销售商的违法行为,才日渐猖獗,致使更多的消费者权益受到损害。
3.本地居民与外地消费者产品认知度差异明显。通过对桂林本地与外地游客消费者对桂林三宝的了解度调查,笔者发现本地与外地消费者的产品认知度分别表示出较大的差异,本地区对桂林三宝了解度高达64%,而外省消费者却低至12%,综其原因主要如下:
(1)由于桂林三宝属于地域性的土特产品,具有悠久的文化历史,本地居民对产品了解度高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但调查中发现有些居民对于桂林三宝品牌的品牌依旧处于一种半模糊状态,由于豆腐乳和辣椒酱的工序较为简单,一些桂林市民对豆腐乳和辣椒酱的消费选择进行自制,所以对一些品牌了解程度低,当然这部分人群占少数,多数居民还是对桂林三宝甚是了解;
(2)由于一些地域性的限制,外省游客对桂林三宝的了解还是少之又少,同时,消费者获取的信息比较繁杂,没有一个平衡的标准,很难区分哪些才是正品,而且作为拥有悠久历史的桂林三宝很少整体面向大众进行有力宣传,所以很难在众多消费者当中形成良好的品牌形象。
三、对打造国际旅游城的背景下桂林三宝品牌升级的若干建议
(一)生产商方面
1.提高产品质量,注重产品内在价值。质量是产品能够在市场上立足的首要要素,只有过硬的质量才能够被消费者所接受。三宝生产企业要提高产品质量,注重产品的内在价值,注重防伪,在产品质量上打败竞争对手,努力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
2.注册商标,企业间加强合作,打造共赢局面。三宝生产企业应积极树立商标意识,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与市场上侵权的假冒伪劣产品做斗争,同时,三宝企业间应加强合作,联合打造一个对外宣传和发展的平台,联合对外推广“桂林三宝”产品。
3.突出产品特征,明确产品定位,不断丰富土特产品牌文化内涵。如果产品缺乏明显特征,或者产品间特征彼此相似,消费者的随意性就强,无忠诚度。桂林三宝生产企业应该加以重视,突出产品特征。独树一帜的外观设计、科学详实的标签内容、鲜明易懂的商标款识,可以为“桂林三宝”产品增强吸引力,同时也会提高产品整体质量水平。应明确三宝产品的销售对象,做好产品定位,产品应多样化、层次化。三宝企业应以发展为契机,民族特色文化为优势,增加其产品附加值,提升产品档次,发展产品文化内涵。同时,做好内在市场的品牌提升,提升桂林居民对产品的认知度,桂林市民的力量不可忽视,相对于其他的宣传方式来说,市民的宣传与推荐更具高效性。
4.明确开拓旅游市场的计划、宣传手段丰富化。三宝企业可开辟产品生产和品鉴特色旅游线路,将“桂林三宝”产品融入桂林旅游,在不同程度上把企业生产与桂林旅游相结合,拓宽销售渠道。
对于产品宣传的方面,既要融入本土文化,又要丰富其宣传手段,除了传统的报刊杂志、电视广告等,还应整合资源,开辟土特产官方网站、企业博客,以此来构建强有力的宣传网络,奠定良好受众基础。指定“桂林三宝”产品生产企业可以设立产品展厅,与旅行社合作,把参观“桂林三宝”产品生产开辟为一个旅游项目。同时,借助桂林的旅游市场把“桂林三宝”发展成为旅游产品。将“桂林三宝”产品融入桂林旅游,在不同程度上把企业生产与桂林旅游相结合,有利于将三宝产品和旅游产品对接,也可以促进产品宣传,拓宽销售渠道。
(二)零售商方面
1.加强产品意识,寻求长远发展。零售商作为产品的直接代言人,直接接触广大的消费者,应树立强硬的产品意识,做好产品的形象维护,以谋求长远发展。零售商应加强与厂商的合作,及时反馈产品以及销售问题,为消费者提供整体性的问题解决方案,为谋求产品的长期发展寻求长期路径。
2.产品销售方式与渠道的创新与规范化。产品销售方式多元化,实行网络销售与实体店销售相结合,品牌店加盟等方式。缩短销售渠道,减少零售环节,不断规范零售业的行业标准。
(三)相关职能部门
相关职能部门应成为市场的导向标,市场调节是无形的手,而相关职能部门则是航线的修正者,所以相关职能部门应做好“指路人”的重要角色。政府方面要加强对“桂林三宝”生产企业在地理标志方面的宣传,成立土特产品牌申报机构,解决土特产品牌产权归属不清的问题。卫生部门要加强对食品类土特产的生产企业的许可证监管,保证特色产品的优良品质。工商部门限定零售商的资格,统一标准和进货渠道,建立内部管理、市场退出及质检服务和质量保证制度,使产品销售规范化。
四、总结
地方土特产企业要打开国内外市场必须要打造品牌,品牌是诚信、承诺、价值、质量的综合载体。土特产品牌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着各个方面,具体体现为:品牌有无、品牌设计原则、品牌组合策略、品牌的归属、品牌延伸、品牌更新以及品牌保护的多个方面。因此,塑造土特产产品品牌,要在充分了解市场需求的基础上,思考如何塑造品牌以及品牌后期的更新与维护。企业和政府应相互协作,以桂林打造国际旅游城为契机,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手段,为加快“桂林三宝”的品牌塑造做出要各方面的努力。
参考文献:
[1] 苏悦娟,邓全道,常青.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对提高“桂林三宝”品牌和经济效益的作用[J].2009(03)
[2] 阳颜,邬凤英.桂林土特产成了“问题食品”.中国商报,2004(04)20
[3] 陈晓丽.桂林土特产品的销售渠道分析[J].经济与法,2012(07)
[4] 姚远.桂林土特产品市场分析及营销策略研究[J].科技信息,2010(1)
[5] 宁斌,孙倩.旅游城市土特产的营销对策探讨——以桂林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8)
[6] 王明霞.旅游目的地特产外观设计的文化内涵——以桂林为例[J].经济论坛,2010(11)
[7] 刘阿丽,于春玉.浅析广西桂林土特产零售及经营对策[J].区域经济发展,2010(12)
[8] 方百寿,张芳芳,侯跃栓.土特产品旅游开发策略探讨[J].经济论坛,2010(01)
[9] 谌飞龙.论“土特产”品牌建设与区域特色经济振兴[J].安徽农业科学,2007(31)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广西桂林 541000)(责编:郑钊)
关键词:国际旅游胜地 桂林三宝 品牌升级 建议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10-188-02
一、“桂林三宝”的发展现状及其对比分析
“桂林三宝”指的是传统桂林土特产的代表,也是桂林久负盛名的名优特产品,包括桂林三花酒、桂林辣椒酱、桂林豆腐乳。2002年“桂林三宝”通过了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评审,获得原产地标记注册,获得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同时也是广西首批获得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名、优、特产品,使得拥有悠久历史的“桂林三宝”进入了合法且受保护的时代,进一步推动了桂林三宝的发展,但由于桂林三宝是地域特产品牌,虽在桂林乃至广西都有一定的影响力,可是由于缺乏相应的宣传与品牌的整合,以及后期的一系列质保工作并没有做好,品牌的保护措施明显实施力度不够,才会出现中国商报2004年4月20日“桂林土特产成为问题食品”这样的报道,这篇报道里被抹黑的首当其冲的就是“桂林三宝”。同时,品牌错位与投机现象也较为严重,品牌形象不够明确。“桂林三宝”的品牌模糊状态一直未得到改观。
相比之下,卢正浩品牌在2003年开始向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投保,成为全国首个由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承担产品质量保险的茶叶品牌,做到了迄今为止无投诉的记录。而桂林土特产从2001年截止到2003年10月前就有30多起投诉,而被投诉最多的就是最具代表性的“桂林三宝”。
再者,同样是品牌产品,卢正浩品牌的市场辐射范围和市场占有率都比“桂林三宝”的要大,而品牌辐射时间却比“桂林三宝”的要短。在北京、上海、苏州等地陆续开立了分店,而“桂林三宝”大部分分店都是在桂林及桂林周边地区,离桂林比较远的地方基本上没有。
为什么会产生如此大的差异?不言而喻,就是“桂林三宝”品牌后期的一系列工作没有做到位,而卢正浩品牌的西湖龙井却由杭州正浩茶叶有限公司为其投保,保证质量,为其品牌做好了后期的保护。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中,生产者不仅要塑造品牌,更要注重保护品牌,才能使品牌长盛不衰。本来塑造品牌就比较难,如果不注重品牌的维护,那么前面的工作就功亏一篑了。
因此,为了维护“桂林三宝”的品牌,桂林花桥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桂林腐乳厂和桂林三花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官方指定的桂林三宝唯一生产商,可以借鉴杭州正浩茶叶有限公司为其公司投保,由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承担产品质量的方式来保证“桂林三宝”的质量。通过经营者、消费者之外的第三方来确保质量,这样做既传递了产品信息,又提高了产品的知名度,才能打开其他地区的消费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扩大市场的辐射范围。
二、“桂林三宝”品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生产者角度
从生产的源头上看,桂林三宝的生产企业在源头上对桂林三宝品牌树立的投入力度不够,企业间缺乏有效的合作机制,既然桂林三宝是一个组合,呈现在公众面前的必然是一个整体形象,而各个企业间没有有效利用这个强强联合的机遇对整个组合品牌进行整体宣传,利用桂林的旅游资源,开发桂林三宝的旅游产品,创造一个双赢的局面。因此,桂林三宝鱼龙混杂局面的形成企业也承担着一份不可推辞的责任。
1.价格较低且价差较大。桂林土特产产品定价不合理,单就“桂林三宝”这一产品来说,就有多种价格,在十几元到几十元之间不等,且每种价格的质量标准都不尽相同。由于大部分属于低端产品,无法满足市场上中高档游客的需求。
2.质量较差没有保障。除去一些正规厂家生产的土特产以外,其余的制作过程简陋,质量良莠不齐。部分劣质产品并没有严格统一的制作程序,厂商为了节约成本,追求短期利润,只是将产品进行简单的加工与包装。
3.包装信息传递不完整且材质粗糙。据笔者调查发现,市场上大多数土特产的包装图案都是简单的产品内容展示,甚至有些产品完全不带包装,直接裸装,或者所带包装与土特产本身完全不协调。同时还发现,有34%的游客认为桂林土特产的外包装会影响他们的购买欲望,有39%的游客认为有可能会对他们购买产品造成影响。由于大多数消费者都是外地游客,对于土特产的购买属于即兴消费,而包装的优劣又是影响即兴消费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桂林土特产的外包装在大部分游客看来却是相当简陋和粗糙的,无法满足其送礼和珍藏需求。因此,桂林的当地生产商应当注重包装设计。
(二)零售市场
1.管理水平与服务意识落后。零售商的管理与服务有以下三点问题:其一,进货渠道复杂,产品种类多样化没有具体的品牌也没有统一的标准。其二,产品堆积散乱,店铺设计没有特色,降低了吸引消费者的程度。其三,消费者普遍觉得零售商服务水平较差,据调查显示,有56.4%的游客认为,销售服务人员态度一般;有12.8%的游客认为态度稍差;有4.2%的游客认为销售服务人员态度极差,出现强买强卖现象。
2.产品意识薄。部分商家抓住游客一次性消费的特点,在一些小厂家批发商品,然后挂上正宗品牌的牌子,以假冒伪劣的产品欺骗消费者。这些假冒伪劣的“长尾商品”由于成本低廉,加之如豆腐乳和辣椒酱的的制作程序简单,产品意识薄弱的商家抓住机遇,寻求短期利润的同时,缩短了商品的品牌寿命。
(三)消费市场
1.信息来源途径可信度低,一阶信息获取难度大。消费者在整个信息传递的过程中相对于生产商和零售商来说属于弱势群体,对于二阶信息了解甚少,购买桂林土特产的游客在购买桂林土特产时,搜集产品信息的主要来源是亲朋好友推荐;互联网、书籍和导游介绍。因为大多是外省游客,所以导游的介绍成了他们选购桂林特产的重要考虑因素,而购买桂林特产的本地人则是通过亲朋好友的介绍来决定购买哪一种特产的。据调查,39%的游客可以搜集到关于桂林土特产的1~2条有用的相关信息,20%的游客可以搜集到关于桂林土特产的3~4条有用的相关信息,但是也存在28%的游客搜集不到任何关于土特产的有用的相关信息,消费者作为这个产业链的接受者,只能获取相关的二阶信息,但是二阶信息确实是市场所公认的,由此,桂林三宝产品信息在传递的过程中,消费者处于较为弱势状态。 2.权益得不到及时有效的保护。政府监管不到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当消费者购买到假冒伪劣产品后,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处理,而消费者大部分为外地游客,侵权事件最后都不了了之,正因为如此,政府放松了监管,厂商和销售商的违法行为,才日渐猖獗,致使更多的消费者权益受到损害。
3.本地居民与外地消费者产品认知度差异明显。通过对桂林本地与外地游客消费者对桂林三宝的了解度调查,笔者发现本地与外地消费者的产品认知度分别表示出较大的差异,本地区对桂林三宝了解度高达64%,而外省消费者却低至12%,综其原因主要如下:
(1)由于桂林三宝属于地域性的土特产品,具有悠久的文化历史,本地居民对产品了解度高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但调查中发现有些居民对于桂林三宝品牌的品牌依旧处于一种半模糊状态,由于豆腐乳和辣椒酱的工序较为简单,一些桂林市民对豆腐乳和辣椒酱的消费选择进行自制,所以对一些品牌了解程度低,当然这部分人群占少数,多数居民还是对桂林三宝甚是了解;
(2)由于一些地域性的限制,外省游客对桂林三宝的了解还是少之又少,同时,消费者获取的信息比较繁杂,没有一个平衡的标准,很难区分哪些才是正品,而且作为拥有悠久历史的桂林三宝很少整体面向大众进行有力宣传,所以很难在众多消费者当中形成良好的品牌形象。
三、对打造国际旅游城的背景下桂林三宝品牌升级的若干建议
(一)生产商方面
1.提高产品质量,注重产品内在价值。质量是产品能够在市场上立足的首要要素,只有过硬的质量才能够被消费者所接受。三宝生产企业要提高产品质量,注重产品的内在价值,注重防伪,在产品质量上打败竞争对手,努力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
2.注册商标,企业间加强合作,打造共赢局面。三宝生产企业应积极树立商标意识,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与市场上侵权的假冒伪劣产品做斗争,同时,三宝企业间应加强合作,联合打造一个对外宣传和发展的平台,联合对外推广“桂林三宝”产品。
3.突出产品特征,明确产品定位,不断丰富土特产品牌文化内涵。如果产品缺乏明显特征,或者产品间特征彼此相似,消费者的随意性就强,无忠诚度。桂林三宝生产企业应该加以重视,突出产品特征。独树一帜的外观设计、科学详实的标签内容、鲜明易懂的商标款识,可以为“桂林三宝”产品增强吸引力,同时也会提高产品整体质量水平。应明确三宝产品的销售对象,做好产品定位,产品应多样化、层次化。三宝企业应以发展为契机,民族特色文化为优势,增加其产品附加值,提升产品档次,发展产品文化内涵。同时,做好内在市场的品牌提升,提升桂林居民对产品的认知度,桂林市民的力量不可忽视,相对于其他的宣传方式来说,市民的宣传与推荐更具高效性。
4.明确开拓旅游市场的计划、宣传手段丰富化。三宝企业可开辟产品生产和品鉴特色旅游线路,将“桂林三宝”产品融入桂林旅游,在不同程度上把企业生产与桂林旅游相结合,拓宽销售渠道。
对于产品宣传的方面,既要融入本土文化,又要丰富其宣传手段,除了传统的报刊杂志、电视广告等,还应整合资源,开辟土特产官方网站、企业博客,以此来构建强有力的宣传网络,奠定良好受众基础。指定“桂林三宝”产品生产企业可以设立产品展厅,与旅行社合作,把参观“桂林三宝”产品生产开辟为一个旅游项目。同时,借助桂林的旅游市场把“桂林三宝”发展成为旅游产品。将“桂林三宝”产品融入桂林旅游,在不同程度上把企业生产与桂林旅游相结合,有利于将三宝产品和旅游产品对接,也可以促进产品宣传,拓宽销售渠道。
(二)零售商方面
1.加强产品意识,寻求长远发展。零售商作为产品的直接代言人,直接接触广大的消费者,应树立强硬的产品意识,做好产品的形象维护,以谋求长远发展。零售商应加强与厂商的合作,及时反馈产品以及销售问题,为消费者提供整体性的问题解决方案,为谋求产品的长期发展寻求长期路径。
2.产品销售方式与渠道的创新与规范化。产品销售方式多元化,实行网络销售与实体店销售相结合,品牌店加盟等方式。缩短销售渠道,减少零售环节,不断规范零售业的行业标准。
(三)相关职能部门
相关职能部门应成为市场的导向标,市场调节是无形的手,而相关职能部门则是航线的修正者,所以相关职能部门应做好“指路人”的重要角色。政府方面要加强对“桂林三宝”生产企业在地理标志方面的宣传,成立土特产品牌申报机构,解决土特产品牌产权归属不清的问题。卫生部门要加强对食品类土特产的生产企业的许可证监管,保证特色产品的优良品质。工商部门限定零售商的资格,统一标准和进货渠道,建立内部管理、市场退出及质检服务和质量保证制度,使产品销售规范化。
四、总结
地方土特产企业要打开国内外市场必须要打造品牌,品牌是诚信、承诺、价值、质量的综合载体。土特产品牌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着各个方面,具体体现为:品牌有无、品牌设计原则、品牌组合策略、品牌的归属、品牌延伸、品牌更新以及品牌保护的多个方面。因此,塑造土特产产品品牌,要在充分了解市场需求的基础上,思考如何塑造品牌以及品牌后期的更新与维护。企业和政府应相互协作,以桂林打造国际旅游城为契机,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手段,为加快“桂林三宝”的品牌塑造做出要各方面的努力。
参考文献:
[1] 苏悦娟,邓全道,常青.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对提高“桂林三宝”品牌和经济效益的作用[J].2009(03)
[2] 阳颜,邬凤英.桂林土特产成了“问题食品”.中国商报,2004(04)20
[3] 陈晓丽.桂林土特产品的销售渠道分析[J].经济与法,2012(07)
[4] 姚远.桂林土特产品市场分析及营销策略研究[J].科技信息,2010(1)
[5] 宁斌,孙倩.旅游城市土特产的营销对策探讨——以桂林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8)
[6] 王明霞.旅游目的地特产外观设计的文化内涵——以桂林为例[J].经济论坛,2010(11)
[7] 刘阿丽,于春玉.浅析广西桂林土特产零售及经营对策[J].区域经济发展,2010(12)
[8] 方百寿,张芳芳,侯跃栓.土特产品旅游开发策略探讨[J].经济论坛,2010(01)
[9] 谌飞龙.论“土特产”品牌建设与区域特色经济振兴[J].安徽农业科学,2007(31)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广西桂林 541000)(责编:郑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