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型城市城乡一体化研究

来源 :经济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bajba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过去的几年里,孝义市在统筹城乡发展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有益探索。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明确了新时期城乡一体化的方向,为城乡一体化建设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孝义市应紧紧抓住这一重要契机,以壮大经济实力、完善公共服务、加强基础设施为抓手,以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为载体,争取成为全省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先行区和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示范区。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 城乡一体化 现状分析 主要成就 存在问题 政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10-185-03
  一、山西省孝义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现状分析
  (一)特色做法
  1.瞄准区域中心城市定位,构建“1420”城乡一体化发展框架。孝义市始终把自身发展置身于全省的大坐标中,围绕山西“一核一圈三群”的城镇化布局,确定了“背靠吕梁山,融入太原圈,面向环渤海”的战略定位,主动对接环太原都市圈城际快速交通,着力打造沿孝河、汾河的生态、经济、旅游走廊,建设具有中国气魄、苏州风格、孝义特色的现代化中等城市。他们聘请国内一流规划设计团队,在全省率先编制完成了《孝义市市域城乡一体化规划》,启动实施了“1420”特色城镇化工程。具体来说,是将全市945平方公里作为一个整体区域,按照“中心城区、中心集镇、中心村”三个层面梯次推进的原则,沿着“以主城区为龙头、4个特色中心镇为支点、20个社区化新型农民集中居住区为辐射”的思路,统筹安排城镇建设、农田保护、产业集聚、村庄分布、生态涵养、文化传承等空间布局,使260个村、47万余人通过“1420”工程向城区、中心镇、中心村聚集,实现城镇化的跨越式发展。截至2012年底,全市城镇化率达到60.56%,城镇人口达到28.72万人,其中城区人口21.7万人,初步实现由县级小城向区域性中心城市框架基本形成的转变。
  2.依托产业园区建设,形成“三个集中”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孝义市按照“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和中心村集中、土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的思路,整合资源、集聚要素,加快新型煤化工园区、现代制造业园区、高新科技产业园区、高阳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中心城市现代服务业集中示范区“五大园区”建设,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有效地发挥了生产要素聚集、带动、辐射周边农村经济发展的功能。同时,依托千万吨级新型煤化工园区,规划启动总投资35亿元的梧桐新区建设,为山区和边远村村民下山出沟入镇进城创造条件,推动农民向城镇和中心村集中。由此腾出的土地用于规模经营,使全域发展格局由分散布局、松散集聚向基地化、园区化转型。
  3.依托特色基地建设,创建“城乡等值发展”新模式。孝义市企业家马力农提出了“整合土地资源,实行移民并村,实施以东盘粮为中心的周边7个村整体开发建设胜溪新村”构想。这一构想得到孝义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被列为孝义市统筹城乡发展先行先试工程。新村建设立足于统筹城乡发展,通过加大对农村的资金投入,开展移民并村、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开发、功能配套等一系列综合工程,吸引人口集聚,推动供水、供电、交通、通信、有线电视和信息网络等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的延伸,促进教育、就业等公共服务的均等提供,切实改善广大农村和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逐步消除城乡差距。新村建设涉及7个村1.5万人,区域面积18平方公里。通过资源整合、土地流转置换、宅基地置换,共节余土地1500余亩,用于机械化耕作和发展特色大棚。目前,投资3000多万元的“一村一品”蔬菜产业基地已初具规模,投资1500万元的万亩现代化农业示范区已通过国家级标准化园区认证,投资9000多万元的教育园区将投入使用,投资3500万元的社区化农民新居即将入住。
  4.依托城中村改造,打造现代“城市化农民居住”新社区。孝义市积极开展城中村改造行动,由政府主导、村委组织、市场运作,将城中村打造为现代城市化农民居住新社区。全市相继有18个村启动改造,建成封家峪、留义、贾家庄等9个城市化农民居住社区。这些新社区的居住形态以多层、高层公寓为主,在景观上已经与城市融为一体;新社区中的农民所分得的房屋仍是集体产权,而退出来的宅基地和农业用地全部或逐渐地被征用为国有建设用地,并整合到城市地方的统筹规划建设中去;除集体产权和农民身份外(也可转为居民),新社区的管理已纳入到城市管理体系中,最终完成村民转为居民,村委会转为居委会,农村集体经济转为股份制经济,城中村转为现代文明社区的转变。
  (二)主要成就
  1.特色县域城乡一体化布局初步形成。孝义市启动实施了“打造一流主城区、提升4个中心镇、建设好20个宜居社区中心村”的“1420”工程,加快推进以特色城镇化为目标的新农村建设。重点打造环城沿线村的城市社区型示范圈,总投资30亿元的梧桐新区与城市融为一体,拓展了城市空间。针对农村布局分散、居住条件差、公用事业发展滞后的状况,孝义市按照“撤小并大、联村整治、连片建设”的思路,对农村的土地、住宅、基础设施等资源进行综合治理,启动实施了39个村5.7万人的整体搬迁集聚,建成一批高起点、高标准、人口高度集中的特色城镇化新区。通过“1420”工程建设,孝义市具有特色的县域城乡一体化布局初步形成。
  2.农民收入稳定提高。孝义市通过发展高效农业、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拓展农村服务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逐步构建起农民递进增收机制。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6年的4901元增加到2010年的7686元,年均递增9.42%。期间,政府部门采取政策引导、强化服务等措施,鼓励有资金、懂技术、善经营的高收入户创办小企业、开发新岗位,带领低收入户就业、创业,引导更多的农户以充分就业促增收,以兴办项目促致富,提高经营性收入在农民收入中的比重。截至2011年底,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308元,同比增长22.1%,收入水平居全省首位。
  3.农村面貌明显改善,新农村建设硕果累累,农村面貌获得了极大改善。2011年,“五个全覆盖”工程进一步深入推进,共有259个村实现街巷硬化,农村文化场所和体育场所实现全覆盖,新增便民连锁商店47个、农家书屋109个,27个村1.73万人的饮水安全得到解决,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3.5%。同时,启动村庄绿化、通道绿化、荒山绿化等十大生态建设工程,开展“花园式村庄”和“环境优美乡镇”创建工程,实施“百村百校百企”社会绿化,构建起覆盖城乡的绿色生态系统。2011年,全市造林绿化率和森林覆盖率分别达到38%和30.7%,农村生态环境得到极大优化。   二、山西省孝义市城乡一体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1.区域发展不平衡。孝义市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占全市总面积的62.5%,台塬区占全市总面积的19.3%,平原区所占比重不到20%。不同区域在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山区乡镇的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均落后于平原地区,镇区间的城乡一体化起点存在明显差别。东部地区包括城区、梧桐镇、高阳镇、大孝堡乡等,是孝义市人口和产业重点集聚、城乡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虽然区域内地形平坦,农业生产和非农产业发展条件有利,城乡建设条件优越,但东部平川区与基本农田重点保护区域重叠,土地资源要素的限制性相对较大。中部资源型地区包括兑镇镇、阳泉曲镇、柱濮镇、下堡镇、西辛庄镇、高阳镇等,是该市矿产资源集中分布和开发区域。这一区域依托资源优势形成典型的资源型经济体系,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同时也是人口、产业、城镇、乡村居民点相对集中的区域。但是,受到资源衰竭和生态环境脆弱的影响,发展后劲相对不足,社会经济处于转型阶段。西部丘陵山区,包括南阳乡、驿马乡、下栅乡等,具有林牧资源优势,是该市生态建设区和林牧发展区。这一区域由于地形复杂、生态环境脆弱,不适合大规模的人口与产业集聚,农业生产条件不佳,工农业基础薄弱,经济和城乡发展水平落后。
  2.城乡经济产业结构亟需优化。英国经济学家克拉克、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等学者的研究表明,产业结构通常是从“一、二、三”结构向“三、二、一”结构转化,但孝义市产业结构仍呈现明显的“二三一”特征,第二产业比重较大,第三产业比重偏小。2006~2010年,孝义市第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3.2%提高至36.2%,三产比重虽有提高,但发展速度未见大的突破。同期第二产业比重虽由74.1%下降到60.4%,但在地区生产总值中仍居主导地位。从工业内部结构来看,同时还存在着重工业比重过大、轻工业比重过小的问题。2006年,孝义市轻重工业之比为0.48:99.52,到2010年为1.84:98.16,轻重工业比重严重失衡的状况未见明显改善。相对于轻工业和第三产业而言,重工业的资本有机构成较高,资本吸纳劳动力的能力较弱,如果重工业的比重过大,将会阻碍资源要素的自由流动和劳动力结构由二产向三产的顺利转化,使失业者的再就业相对困难,继而影响社会稳定和城市发展。
  3.城乡居民收入不平衡。2006年至2010年,孝义市城镇和农村居民的收入虽然都有提高,但两者间的差距却呈现出不断拉大的趋势。5年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由10132元提高到16642元,年均增速10.43%;农民人均纯收入由4901元提高到7686元,年均增速9.42%。由于农民收入增长速度慢于城镇居民,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渐扩大,由2006年的2.07:1扩大至2010年的2.17:1。不仅如此,在农村居民内部,各乡镇间的农民收入差距也比较大。在2010年,中阳楼街道办事处和东许街道办事处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是9259元和5411元,两者相差3848元。收入之间的差距引发了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能力的差异,进而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产生影响。
  4.城乡基础设施差距较大。近些年来,虽然孝义市投向农村和城市基础设施的资金均有大幅度的增长,但农村地区基础设施的财政投入增幅远远低于城市地区的增幅。农村的生产生活环境尚有很大的改观空间,尤其是一些大型居住区、新建住宅区以及相当一部分集镇小交通的配套仍然跟不上。实践研究表明,区域基础设施的发展水平总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或者抑制与城乡一体化发展程度紧密相关的区域经济发展、工业发展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提高。因此,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落差在城乡一体化的推进中必须解决。
  5.城乡公共服务存在差距。在就业方面,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农民获取的用工信息要比城镇居民少很多,与城市居民相比,农民的就业渠道较为狭窄,通常是从事农业、外出打工、在乡镇企业就业、本地经商等,并且,在这有限的就业范围内,又存在不少限制性因素。比如,目前的农业产业化规模和发展潜力还不足以吸收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容量有限;外出打工及在乡镇企业就业需要一定的专业技能,而农民的文化素质较低以及专业技能不足,无法满足企业的用工要求等等。以上种种原因限制了劳动力的自由流动,阻碍了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在教育方面,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的问题仍较突出。由于优质教育资源较多的集中在城市地区,导致城区优质学校大班额的问题难以消除,而与之并存的是农村学校生源不足,规模过小。
  三、推进孝义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是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构建和谐社会、保证国民经济长期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战略,也是“十二五”及今后相当长时期内政府工作的核心内容和主线{1}。
  (一)壮大经济实力,为城乡一体化提供原动力
  经济发展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根本条件,是城乡一体化程度提高的根本动力。要壮大市域经济实力,把园区建设、项目建设与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发展大产业、大园区、大项目,增强城市发展的功能和动力。支持中心城镇建立具有产业优势的园区和基地,逐步形成“一区五园、四带、多点”的产业空间布局,实现“投产一批大项目,提升一个小城镇,隆起一条经济带”的目标。
  1.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推进市域城镇化,无论是产业转型升级,还是社会事业繁荣发展,无论是基础设施建设与完善,还是生态环境保护与改善,都离不开项目建设。所以必须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围绕新型工业化、特色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市域生态化,推进一批产业转型升级项目、生态环境保护项目和公共服务设施项目。推动10户以上大型企业集团在“十二五”期间各自实现“双五十亿工程”,即投资50亿以上,新增销售收入50亿以上;积极谋划实施一批投资和销售收入达10亿和1亿的“双十亿工程”、“双亿工程”;选择一批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大,投资拉动效应强的项目作为重点工程,集中力量强力推进。同时,支持中小微型企业实施一批“中项目、小项目”,增强经济活力,创造需求,吸纳就业。   2.发展特色产业集群。要根据资源禀赋和区位特点合理选择主导产业,开展招商引资,促进上下游产业、关联产业和配套企业的相对集中,培育具有比较优势和发展潜力的特色产业集群。要坚持“政府扶持、市场运作、实体经营、上下联动”的运作机制,按照“工业园区化、园区市场化、产业集群化”的要求,围绕四大循环产业链:煤焦化一体化、煤电铝一体化、煤铁钢一体化、农产品产加销一体化,使园区成为项目上规模、上档次,大集聚的载体,成为新技术、新产业的高地,成为产业做大做强和做优的平台。政府部门应在工商、税收、金融、服务等方面对县域特色产业集群予以大力支持,制定土地管理、城镇规划、市场开拓、技术创新、融资担保、人才培养等针对县域特色产业集群的扶持政策,建立起政府主导的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推进机制。
  3.坚持产业转型与产业升级。一是开展煤焦产业深加工。以机械化、信息化和智能化为目标,提高煤炭生产的规模化和集约化水平。在煤炭开采的基础上,延伸产业链,优化焦油加工产业链,拓展甲醇烯烃化产业链,延伸粗苯精制产业链,加快化肥产业链等煤化工产业链;稳步推进煤炭气化产业链;积极筹划煤炭液化产业链。二是发展非煤替代产业。积极开发重大成套装备和高新技术装备制造业;重点引进煤炭、冶金、电力、焦化等高耗能行业的节能技术与装备,推广节能、低碳技术,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积极推进太阳能、生物智能等新能源开发利用;大力推行循环经济,发展循环型工业、循环型服务业、循环型农业,建设循环经济园区。三是发展服务业。加快现代物流业、金融服务业、旅游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提高第三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减少经济发展对工业增长的过度依赖,从而相对控制对能源消费总量的过度需求。
  (二)完善公共服务,关注民生幸福
  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目标是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在政策上的平等、国民待遇上的一致,让农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文明和实惠,使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2}。因此,要实现城乡一体化,就要确保城乡居民享有公平的机会,让所有社会成员平等地享有教育、就业等公共服务的权利,共享社会进步的发展成果。
  1.统筹配置教育资源,缩小城乡间教育差距。均衡优质发展九年制义务教育,统筹配置教育资源,合理调整学校布局,缩小城乡间教育差距。集中力量发展职业教育和多种形式的职业培训,以吕梁职业技术学校建设项目、孝义市委党校建设项目、教育培训中心建设项目等为重点,培养出更多的高技能专业人才和高素质劳动力。
  2.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改善城乡就业状况。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登记备案管理制度,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被征地农民和新成长劳动力就业和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纳入统一的备案管理进行统筹规划和安排。完善基层劳动就业管理和服务体系,构建市、镇(街道)、村(社区)就业用工单位三级信息网络,做到镇(街道)有窗口,村(社区)有专栏,实现城乡劳动力资源和用工信息的共享。出台促进就业的优惠政策,引导和鼓励用人单位吸纳城乡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建立用地企业按比例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制度,对招用就业困难人员、转移搬迁的失地农民的企业,给予其税收优惠等就业扶持政策。引导政府投资工程优先安排本地劳动力就业,协调煤矿企业、驻市大矿优先解决本地劳动用工。根据不同行业的人才需要开展定向培训,实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建筑农民工”、“服务外包行业”、“家政服务”、“就业转失业人员”等专项从业培训计划,全面提升城乡劳动者就业技能。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城乡要素流动畅通
  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是保证城乡间资源、人口、资金、技术等要素畅通流动的必要前提,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3}。为加快城乡融合,应加强孝义市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城乡基础设施衔接,实现城乡共建、城乡联网、城乡共享。
  1.立足扩容提质,增强城市承载功能。加快以扩容提质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升城市的集聚力、承载力和辐射力。按照“一河两岸、沿河沿湖”的城市发展思路,做好区域统一规划。以中心镇和中心村为载体,构建以主干道路为框架,交通系统、排水系统、供气系统、供热系统、供电系统、网络通讯系统等全面配套的农村基础设施体系。加快三个安置新区建设,加大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力度,支持中心镇和中心村建设,加快城市棚户区改造、城中村改造、古城保护,启动城乡清洁工程、宜居创建工程和数字城管等品质提升工程,打造城市特色,塑造亮点,彰显城市魅力。
  2.以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强化城乡衔接。基础设施建设要以道路交通建设为重点,构建“一环四纵三横”的现代化交通运输体系,形成对内大循环、对外大开放的现代交通格局。从带动城镇化发展角度来看,内部交通建设主要强调加强中心城区与中心镇以及各城镇之间的联系,畅通经济要素的区域流动,发挥交通对产业发展、土地利用的引导作用;外部交通建设则应注重改善自身的区位条件,促使周边地区的信息流、资金流等流向孝义市,以及当地煤炭、焦炭、化肥等工业产品流向周边地区,形成更广阔的市场环境,实现经济增长,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城镇化的快速发展。
  3.以中心镇和社区化中心村为抓手,加大对中心镇和重点社区化中心村基础设施投入的力度,特别是增加对农村道路、水利、能源、信息和垃圾处理设施等方面的建设投入,把城市的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延伸、配套到农村。完善县域村庄布局规划和建设规划,把村落在城乡体系中的位置、价值和改造成本等因素纳入考虑范围,因地制宜地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对城中村、园中村和重点工程需要整体搬迁的村,实行“整体拆迁、集中建设、统一安置”,建成一批都市型、城镇型农村新社区;对规划的中心村及规模较大、经济基础较好的村,实行“撤并自然村,改造旧村落”,建成一批宜居型、和谐型新农村;对交通特别闭塞、条件特别差、改造成本高的村落可以采取整体搬迁和产业吸收等措施,使其向城镇或者中心村聚集。
  注释:
  {1}包宗顺.江苏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政策要点[J].江苏农村经济,2011(3)
  {2}李文荣,陈建伟.城乡等值化的理论剖析及实践启示[J].城市问题,2012(1)
  {3}柳杰,李治国.基础设施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J].商业时代,2007(30):103
  参考文献:
  [1] 康永超.城乡融合视野下的城乡一体化[J].理论探索,2012(1)
  [2] 张金富.我国东部地区城乡一体化探索与实践[J].改革论坛,2012(5)
  [3] 佟光霁,李存贵.产业合作的机制构建:基于城乡一体化的视角[J].学习与探索,2012(2)
  [4] 赵玲玲,谢舒艳.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产业转移研究[J].广东经济,2012(1)
  [5] 段禄峰,李永红.制度创新与城乡一体化和谐发展问题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12(40)
  [6] 李文荣,陈建伟.城乡等值化的理论剖析及实践启示[J].城市问题,2012(1)
  (作者单位;山西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山西太原 030006)
  (责编:李雪)
其他文献
随着获取高分辨率数据技术的进步,获取到的数据量随之增大。I/O速度的提高远落后于计算能力的增强,因此给后续的数据可视化任务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本文围绕用有限硬件资源平台上快速高效的绘制TB级体数据这一任务,利用现代图形硬件和API,结合其并行和多线程能力,设计并实现了大规模体数据可视化系统。本文使用基于虚拟内存方式的工作集管理的大规模体数据绘制方法,为了在保证绘制质量的前提下减小I/O,加入了基于GPU视频编码解码以及混合分辨率技术。同时,本文利用现代图形API的多线程友好的特性,以多线程的方式
3D人体骨骼动画驱动技术是动画电影、游戏等产业依赖的重要技术,具有很高的市场价值。其中,人体动作数据的采集是3D人体骨骼动画驱动的基础,传统的方法主要依靠动作捕捉来进行采集,场地和设备架设复杂,成本很高。随着近年来学术界在3D人体关键点检测领域不断取得的进展,低成本的人体动作数据采集逐渐成为了可能。然而,目前已有的检测算法的计算复杂度过高,难以在移动端实时运行,而且利用检测算法采集到的人体运动数据,由于固有的局限性,缺失骨骼自旋自由度等信息,无法直接用于骨骼动画驱动。
  针对当前的问题,本文从泛化
摘 要:文章从我国创意产业园的发展现状入手,以深圳为例,对深圳创意产业及创意产业园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对深圳创意产业园的发展模式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和梳理,并提出发展创意产业园的策略和建议,以期对我国创意产业园的有序经营与科学发展具有启示作用。  关键词:创意产业 创意产业园 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10-037-03  
期刊
人体姿态估计的目标是自动获得视频或图片中的人体各个部分的位置。其在很多领域中都有着重要的应用,比如人机交互、游戏、虚拟现实、视频监控、运动分析和医疗辅助等。这使其成为了近年来计算机视觉领域十分热门的研究课题。
  本文提出了两个人体姿态估计方法,分别用于解决二维多人和三维多人的人体姿态估计问题。二维多人姿态估计方法结合了传统的自顶向下和自底向上的方法。具体来说,该方法以自顶向下的方式执行神经网络前馈,然后以自底向上的方式在人体边界框的约束下解析人体的姿态。与过去的自顶向下的方法相比,该方法对边界框的
细粒度情感分析旨在于了解评论语句中特定实体的情感极性。目前学术界主流的方法通常是基于递归神经网络设计的模型。递归神经网络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它可以有效地提取目标实体和与其相关的情感上下文之间的语义关系。但是递归神经网络采用的是序列计算的方式,无法并行处理评论语句中多个单词。另外,这类模型的参数量和计算量均较大,不适合在移动端进行部署。
  近年来,卷积神经网络在多项自然语言处理任务中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卷积神经网络的多个卷积核可以充分地并行计算。然而在细粒度情感分析领域,鲜有基于卷积神经
摘 要:国务院《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中,明确将合同能源管理推广工程列入十大节能减排重点工程。高校具有能耗总量大、节能工作基础好、管理措施到位等代表性优点,同时高校自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后,出现资金匮乏局面,在这样的背景下,比较适宜引入合同能源管理这一新型财务管理办法。文章通过某高校LED灯节能改造的案例分析,介绍了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双方的收益分配方案,并就方案的可行性进行详细财务分析与评价。  
期刊
摘 要: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一种新的经济组织形式,已经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文章以山东省潍坊寿光市东斟灌村为例,介绍了东斟灌村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主要做法及成效,概括总结了东斟灌村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带来的几点启示。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 强村富民 东斟灌村  中图分类号:F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10-150-02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促进
期刊
摘 要:基于后金融危机演变状况以及我国经济转型的大背景,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控制的有关研究基础上,分析了当前银行经营风险面临的形势;结合风险管理理论针对农业银行陕西省分行的实际,提出了应该坚持风险管理战略导向、持续优化信贷结构、前瞻预判防范行业系统性风险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风险管理 商业银行 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8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10-1
期刊
摘 要:煤炭资源型地区鲜明的阶段性特征和发展特点,决定了煤炭资源型县域的工业化和城镇化演进具有独特表现,工业化在山西省存在偏差,高工业化率与低城镇化并存,城镇化水平严重滞后。立足实际,选择恰当路径,增强工业内生发展动力,推动城镇化真正成为扩大内需、调整结构的重要动力源。  关键词:煤炭资源型地区 城镇化 工业化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1
期刊
摘 要:独立学院,是指实施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合作,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是民办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公益性事业{1}。10年来,独立学院发展迅速,根据教育部2010年教育统计数据,全国独立学院共有323所,占2358所普通高校中1112所本科院校的29%,占676所民办高校的47.8%{2},已成为本科教育的一支重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