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吃香蕉

来源 :成长·读写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cy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每当下午的点心有香蕉时,我班的生活老师潘老师都非常头疼,为什么呢?每天下午,孩子们的午点都有三类:一是牛奶或豆浆;二是饼干或面包等面食类;三是水果类。我们班的孩子吃其它类点心或水果时,都还不错,人人都抢着吃。而每次一轮到吃香蕉时,只有几个孩子会吃,大部分孩子看着香蕉都摇摇头说不吃。
  【关键词】浅谈;香蕉
   曾经有一次,潘老师试着请孩子们先吃香蕉,结果香蕉大部分是吃完了,可是当天却留下了许多蛋糕。校医每天的点心安排都是按照孩子的生长需要的量来进行搭配的,不可能让孩子只吃这样,不吃那样,最好的是让孩子把属于自己的那份都吃下去。看着眼前的香蕉,潘老师对我说:“要不今天还是让孩子们先吃香蕉。”为了让孩子吃午点时更有成就感,我们班每次吃点心时,豆浆或牛奶是事先倒好放在桌子上,孩子想什么时候喝就什么时候喝,而水果总是让孩子吃完面食类的食品再来老师这儿取。听了潘老师的建议,我摇了摇头,想了想,对孩子们说:“今天的点心有豆奖、面包和香蕉。吃了香蕉我们会很有力量。不是有许多小朋友跑步时总是跑不快,而且还总是摔跤吗?那是因为他身体内没有力量。有一个叔叔有一次工作时忽然晕倒了,他手上脚上没有力气,站不起来。去医院后,医生告诉叔叔,他身体内少了一样维生素磷,导致全身没力气。而这种维生素磷香蕉里就有。小朋友想不想让自己充满力量,跑得快快的?”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想。”“那你们吃完面包就来老师这儿拿香蕉吧!”“好。”有个叫王子的孩子很快就吃完面包,来拿香蕉,并说:“我要吃香蕉,我要有力量。”其他孩子听见后,也大口地吃起面包来,孩子们争着来到我身边,说:“老师,我要吃香蕉。”每一个孩子都吃了一根香蕉,没有听见哪一个孩子说不要吃香蕉。吃完午点后,孩子们看了一会儿书,就要求去外面进行跑步比赛。于是,我带着孩子们来到操声进行跑步比赛。孩子们都奋力地向前跑着,当跑到我身边时,超超、博博都对我说:“我们跑得很快,身上有很多力量。”看着孩子们开心地笑脸,我也很开心。当然,最开心的还有一个人,那就是潘老师,她不会再对着一堆没人吃的香蕉发愁啦!
   孩子们是天真、无邪的。除非是身体对某些食物过敏,而不能吃以外,其他食物都应该适当摄入才能满足身体发展的需要。而很多孩子挑食的原因都可能是心理因素造成的。怎样调动孩子吃的欲望,克服心里障碍,需要老师及家长的积极引导。通过吃香蕉这件事,也让我有了一些感悟:
   一、做好餐前教育,激发孩子进食的欲望
   3~6岁的孩子正处在迅速生长发育的阶段,对各种营养素的需要量相对较多,如果营养素摄入的量不足或品种不全面,就容易产生营养素缺乏症。合理全面的营养是促使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进食前,老师可以用儿歌或故事的形式介绍各种食物的特征以及吃了这些食物对身体健康的好处,激发孩子进食的欲望。
   二、根据孩子的情况,采用不同地进餐方式
   每个孩子的身体状况、进餐的速度及食量的大小都不同。老师可根据每个孩子的不同情况给予食物时可适量调整食物量的多少。比如说吃大包子时,食欲好的可直接给他一个,而平时食欲不佳的孩子可先给半个,吃完后再给半个。这样既可让孩子吃得更多些,也能增强孩子进餐的自信心。
   三、树立好的榜样,用好的行为带动其他孩子
   孩子最喜欢得到别人的称赞,可以在全班孩子的面前,大大称赞不挑食的孩子,从而使孩子因羡慕而积极地效仿,也能促进孩子进餐的速度及加大其食欲。另外,老师也可给孩子积极的暗示。在孩子进餐时,老师可以表现出对食物极大的兴趣,边看孩子们吃边赞:“XX吃得真香,一定很好吃!”,“老师也很喜欢吃哟。”孩子得到积极的暗示后会主动地吃去品尝。
   四、与家长沟通,争取家园同步教育
   孩子挑食的坏习惯并非生来就有,往往是父母本身缺乏营养知识、从小喂养不当、不注意烹调技术以及教育引导不正确而引起的。如有的父母本身不爱吃蔬菜,就很少会买蔬菜。有的父母天天给孩子吃“水煮蛋”,那么孩子很容易吃厭,甚至将来不喜欢吃蛋。有的父母无意的谈话,如韭菜臭、芹菜有药味,给孩子造成先入为主的不良影响,孩子不吃韭菜、芹菜。因此要纠正孩子挑食的恶习也要从此入手。因此,老师应该加强与家长的交流与沟通,让家长合理安排孩子的饮食,注意品种的搭配,经常改变食物的烹调方法,使之色、香、味俱全。如鸡蛋除了做“水煮蛋”以外,还可以做炒蛋、荷包蛋、蒸蛋等。不吃肥肉和蔬菜的可以把肥肉、蔬菜剁碎后包在饺子里或馒头里吃,这样不吃肥肉和蔬菜的小儿也喜欢吃了。其次是家长要以身作则,在餐桌上以赞赏、鼓励的口气引导孩子去尝试新的食物。同时要注意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进餐时保持愉快、安静的气氛。切忌用“做一次规矩”的方法,强迫孩子把不爱吃的东西吃下去,这样反而会激起孩子对食物的反感。
   古人云:五谷为养,五畜为益,五果为助,五菜为充。孩子正处于生长发育期,可塑性也较强,我们老师更应帮助他做到“泛食”、“杂食”,让孩子拥有健康的好身心。纠正孩子不良饮食习惯时,要注意促进他的食欲。必须在孩子胃口好、食欲旺盛的情况下实施纠正,才能做到事半功倍地效果。
其他文献
【摘 要】在教育改革与科学发展相结合的教育发展模式倡导下,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发挥立体化教学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信息技术能够全方位的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能力刺激,将其充分应用于初中化学教学是大势所趋。为更好的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以及促进教学效率,本文将对化学教学中的信息技术应用予以探究。  【关键词】初中教育;化学教学;信息技术   所谓信息技术视域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是
期刊
【摘 要】对于学生更好地认识数学,学好数学,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促进综合素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作为教师要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  【关键词】数学教学;现实生活;密切联系   一、利用学生生活实际问题引入新知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生活现象引入新知,会使学生对数学有一种亲近感,感到数学与生活同在,并不神秘。而且,也会
期刊
【摘 要】随着IT产业的发展和计算机、网络应用的普及,目前国内对计算机应用方面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加,这为中职学校创造了培养计算机专业人才的良好机遇。我們应该发挥职业教育的优势,提高办学效益。但现在的中职计算机专业教育出来的学生,在学校虽然学习了办公自动化,却不能胜任一个打字员岗位,对最基本的文字处理、版面设置、打印等都不能熟练操作。  【关键词】中职教育;计算机专业;教学改良   随着信息时代的
期刊
【摘 要】在中职音乐欣赏课中运用系统教学法的课堂设计分为四个阶段:①教师引导学生自学探究,并进行知觉;②教师重点讲解,促使学生透彻理解知识点;③学生整理吸收和记忆音乐欣赏知识;④学生进行练习巩固,并及时将作业反馈。  【关键词】中职音乐;欣赏课;教学法;课堂设计   一、 将系统教学法运用于中职音乐欣赏课教学时   1、注重音乐信息的传输系统。音乐欣赏课教师对音乐欣赏课教学过程的设计也必须遵循这
期刊
【摘 要】在西方后现代主义文艺思潮的影响下,民族音乐学研究者的音乐民族志文本表述方式、对族群音乐的审美观、研究对象与范围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革命性的变化。鉴于此,本文针对上述相关问题展开初步讨论。  【关键词】民族音乐学;后现代主义;文艺思潮   首先,在现代民族音乐学的研究中,受后现代主义(或后工业社会、后殖民主义)的影响,使研究者的审美价值观,发生很重要的转变。那就是,在美国人类学历史学派的
期刊
【摘 要】课堂导入主要是指在开始教学活动之前或者在讲解新的知识点之前,教师根据本堂课的教学内容有目的性、有意识的设计教学方式,从而引导学生快速进入课堂活动中。由此可见,课堂导入是一节课开始的重要开端,课堂导入的有效性对于整堂课的教学效率和质量都有很大的影响。对于中职数学而言,想要提高教学有效性,教师首先应掌握科学、有效的教学导入方法。下面笔者主要就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实践提出了几种教学导入方法。  
期刊
【摘 要】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京剧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寄托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情感。京剧的表演由实质化的演出融合了精神的属性,带有一种符号化的象征意义。本文意在通过对京剧表演中“花脸”形象的研究,尤其以“脸谱”为代表的花脸形象为出发点,通过虚实结合的创作方式,试图揭开蕴含在其表演中广义而泛化的象征意义。  【关键词】京剧花脸;表演艺术;文化象征   京剧被称为国粹,其腔调主要以西皮、二黄为主,
期刊
【摘 要】高职院校的素描教学作为美术专业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对学生绘画艺术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搞好素描教学,教师要注重调动学生的素描学习兴趣,开展学习方法的指导,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达到提高素描教学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高职院校;美术;素描   素描教学是美术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但是人们往往认为素描只是一种造型训练的方法, 而忽略了素描也是一种艺术形式、一个独立的画种。其实, 素
期刊
【摘 要】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少儿美术的创作辅导是个重要环节,美术创作是少儿创造性地再现他们感知到的美好事物的媒介。他们在绘画过程中,将自己的印象和感受表现出来,这不仅加强了他们对事物的感受能力,还提高了他们对形象的造型能力,而且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从而使少儿的全面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正确地进行少儿美术的辅导,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能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创作出新颖有创意的美术作品。如何
期刊
【摘 要】所谓题组练习,就是教师在教学中把内容相关、形式相似和方法相近的题目,有机串联在一起构成一组练习题。“数学题组”的实际训练效果超过十几道乃至几十道题目的训练效果,能够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达到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和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本文在分析小学数学题组设计及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对题组设计的有效策略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题组练习;学习能力;培养;探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