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的心理问题的原因与教育对策的探讨

来源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mujiay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社会、经济竞争日趋激烈,在人们健康的天平上心理砝码变得越来越重。学生处于青春期发育的重要阶段,在色彩斑斓、变化万千的世界里,吸收各种各样的信息,每个学生都有可能因为某些方面的不适应而产生心理障碍。经过珠海市对某三小3个年级的学生的心理测试抽查,结果表明有三分之一的小学生有各种各样的心理障碍,可见小学生的心理问题,已经十分现实的摆在我们每个人的面前,我们教育者必须重视这个严峻的问题,找出相应的教育对策进行教育,才能使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生心理问题 教育对策
  一、关注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意义
  教育越早抓越好,小学生是未来的希望,他们掌握知识的多少、能力怎样、智力发展如何、心理是否健全、身心是否健康将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当今世界科技发展迅猛竞争激烈,需要培养有良好心理素质的人才.而现在的小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竞争压力的增大、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有些问题如不能及时解决,将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的影响,严重的会使学生出现行为障碍或人格缺陷,因此对学生及时有效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广大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是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
  以下就产生小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几点相应的教育对策。
  二、小学生心理不健康的成因
  小学生心理不健康表现在强迫症状、偏执、敌对、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学习压力感、适应不良、情绪不稳定、心理不平衡等,造成不健康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1.家庭教育不当;2.学校教育的失误;3.社会不良因素影响;4.学生涉世未深、社会阅历不广、人生经验不丰富、自身半幼稚、半成功的特点是造成心理不健康的原因之一。
  三、维护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对策
  1.建立心理咨询室,进行心理咨询与辅导
  心理有问题的学生要给他们一个宽松愉快的谈话环境,要给他们保密,这样,他们才会向你透露心理障碍,教师才能及时进行认真耐心科学的心理辅导,有条件的学校,应该建立心理咨询室,由心理专业的教师负责,有方法,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
  2.提高各科任教师的心理教育水平和能力
  完善学生的人格要依靠所有教师的力量,各科任教师要利用自己上课的时间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首先教师要有健康的心理,多读心理学、教育学及心理健康教育的书籍和报刊,学习其中心理健康知识,全面掌握学生特点,保持自己良好的心理素质,掌握心理分析及调节能力,帮助学生设计自我发展的方向,避免产生迷惘感和无助感,才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
  3.为学生提出切实可行的目标
  布鲁母曾说:有效的教育始于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学生的学习目标切实可行就能增强自信.若教学目标过高,就会使后进生产生自卑,造成精神上的压力,处在一种恐惧、内疚、焦虑不安的境况,教学目标过低则伤害学生的自尊,使其丧失动力.只有在目标切实可行,使之经过努力可以达到时,学生才能从重压中解脱出来,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处进其身心健康发展.因此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情况定下切实可行的目标,不动脑筋的学生定下一节课回答两次正确问题的目标,不按时教作业的学生定下一星期每天交齐作业的目标,单元考试时所有学生定下在自己原来基础上提高10分的目标.一旦完成目标,就及时表扬,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幸福感,为增强学生自信,使其认识自我,还可以进行了说话比赛,即让学生开火车说出同桌同学一两个自己所缺少的优点和长处,比比谁说的准确,通过这样交流,即可以让自傲任性的优等生看到自己的不足,从而戒骄戒躁,继续努力,又可以让后进生看到自己的优点,消除了自卑,增强了自信。
  4.减轻学生压力、培养学生乐趣
  为提高教学质量,老师给学生学习压力大,作业负担重,造成学生心理负荷大、用脑过度,出现神经衰弱、考试焦虑等症状,压力过低容易使学生散漫、注意力不集中、动力不足,只有中等程度的压力.才最容易进入最佳的心理状态,所以教师要营造一个愉悦、轻松、有趣的课堂气氛。
  5.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际关系,指导学生多与别人沟通,在别人需要的时候,能伸出友爱之手,给别人一份爱,.当自己有苦闷及难以解决的问题时,别人也会回报你。教会学生学会尊重别人,尊重自己,学会宽容和谅解,交更多的朋友。指导学生有心理问题时,不要闷在心里,要及时找人倾诉,一来可减轻压力,二来也许别人会帮助你解决难题,同时要调整自己的心理适应能力,遇到事情要多从积极的方面考虑问题,自己尽力了就不要苛求自己,对别人也不要期望值过高,这样才会有良好的心理。
  6.学校、家庭、社会应该密切沟通,齐心合力搞好学生教育
  教师、家庭、社会三部门要密切联系,目标协调一致,这样才能增强对学生的教育力量,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学生人格的形成,否则目标冲突,将抵消各自的作用,使学生形成分裂人格,所以學校应通过家访,电话访,家长会与家长共同探讨学生的心理状态,了解学生产生心理不健康的根源,共同商量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最佳方法。
其他文献
教学分析:  (一)教材分析:年、月、日这节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时、分、秒的基础上来逐步理解离他们生活较远较大的时间单位。学好这节课的内容,将为进一步认识时间打下基础,并在现实生活及其他学科有着广泛应用。  (二)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的思维正由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思维过度,但仍以形象思维为主,学生已经有了初步的生活经验,并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一些,年、
期刊
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好习惯;2、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长度观念,道1厘米=10毫米;1米=10分米;3、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 。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米=10分米。  教学难点:怎样正确使用毫米、分米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具:直尺、米尺、硬币、课件  时间安排:40分钟  教学过程:  
期刊
新课程从表面上看难度是降低了,但实质上,对教师的要求反而大大提高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在精心预设的基础上,针对教学实际进行灵活调整,追求动态生成,从而让数学课在预设与生成的融化中焕发生命的活力。下面我试从自己作過的一堂公开课说说怎样处理好预设和生成的关系的?  一、课前的准备与预设(略)  二、课中的生成与处理  在上这节课时,并没有按本人的设计方向发展。课的开头
期刊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初步认识野生动物的生存现状。  过程与方法:能总结出野生動物的濒临灭绝的原因以及如何保护野生动物;经过图片,视频的操作实践活动,在反复感知中发展学生的保护动物的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观看图片以及视频的过程中,初步了解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感受濒临灭绝的野生动物的现状,唤起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自己总结出该如何保护野生动物。  二、学习者分析  本节课要求
期刊
新课程改革在全国掀起已有将近十个年头,其间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是本次新课程改革的最终目的,也是我们每位教师的教育目标,然而数学却是一门抽象性和逻辑性都很强的学科,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是能否完成本次改革的决定性因素。下面我就自己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谈几点体会:  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学习环境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力是不可忽视的,为他们营
期刊
一、我来谈人生  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初,庞老师用从古今中外的名人角度来引出课题。她用浑厚的声音寓意深远地提到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庄子“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的观点,同时也深情并茂地谈到外国现代文学家歌德的“只有经历过人生的辛苦才知道人生的真正价值”关于人生的想法。在简单的引题之后她开始引导学生来谈论关于人生的初步看法。  师:那么在你们听完名人对于人生的见解之时,你们的人生理想是什么呢?
期刊
一、培养学生的兴趣,增强学习动机  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对学生学习内因的最好激发是激起学生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即来自学习活动本身的内在动机,这是直接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心理动机。作为教师,首先要尊重学生,和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他们的独立自主的要求越来越强烈,但又不能完全摆脱对成年人的依赖,很多时候,他们对老师的信赖甚至超过对家长的信赖。他们需要教师的关心和
期刊
[内容摘要]一日活动中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良好行为倾向是终身学习与发展所必需的宝贵品质。如何抓住在一日活动中“错误”资源成为了幼儿教师面临的难题。在一日活动中出现的各种错误,都是很有价值的教学资源。幼儿教师应关注这些“错误”教学资源,要分析及反思幼儿在形成这些错误的原因,帮助幼儿纠正错误,使幼儿感悟道理,感知情感,领悟方法,端正态度,发展思维,提高创新。促进幼儿体、智、
期刊
一、基本信息  课题名称:新疆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少数民族学生身体素质现状实验性研究  预期成果形式:较 好  研究时限:2017年  二、课题研究方案  (一)课题研究问题的提出。  通过课题研究,从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的自身身体素质的现状出发思考问题并探究。当前,各级各类学校正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体育与健康教育是学生身体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各级各类学校都对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进行了大手笔的改革,
期刊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高效课堂的概念成为改革逐步深化之后的一个新的教学理念,也是目前课堂教学讨论的热点内容。高效课堂是有效教学的最高境界,也是一切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最终目标。虽然很多教师都想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但传统的应试教育成了严重阻碍,以提高成绩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仍然广泛存在。而在新时期,教育思路和社会的总体要求都已经发生了明显的转变,提高成绩已经不再是教学的唯一目标,构建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