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世界”≠“日常生活”

来源 :语文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tleshrimp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本刊开展的“语文新课程下一步该如何走”的讨论,得到关心新课程改革的有识之士的大力支持和广泛关注,温儒敏、方智范、王尚文、李海林、曾祥芹、甘其勋等专家学者,对此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与此同时,我们还收到大量的来稿,对新课程下一步的进展予以高度关注,提出了很多意见和建议。其中谈问题的多,谈解决问题办法的少。本期编发的一组文章虽也涉及新课程实施中的问题,但多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办法和策略。我们希望顺着这个思路不断深入,为新课程的下一步进展多做些建设性的工作,也为老师们多解决一些课改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哲学意义上的“生活世界”的提出,是为了拒斥科学世界、回归人的生活世界。因此,当语文教学日益变得简单、机械时——教师是流水线上的工人、学生成为被加工的原材料、课程是机器、产品是被铸模化的学生,回归生活世界就成为语文教学的一种必然趋势。但令人遗憾的是,在回归生活世界的过程中,语文教学实践却走向了一个误区,即简单地回归到“日常生活”。
  在语文教学回归生活世界中,不少教学实践者把“生活世界”等同于“日常生活”,将“回归”视为语文教学与日常生活的融合。他们强调教师课堂上要从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直接经验、兴趣和需要出发,把语文教学实践理解为获取感性材料的途径和方法,而忽视了它作为科学抽象依据的一面。例如,在一些农村地区,有关都市题材的课文被教师替换掉或者忽视;反之,在城市,有的教师则取消了反映农村生活的诸多内容。有的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为了体现“生活性”,完全放手,使课堂看起来很活跃,实际上杂乱无章,缺少批判性和引导。因此,语文课堂上出现学生贬斥杨白劳爱女无方,赞同让喜儿嫁给黄世仁享清福,而教师不置可否的现象。不可否认,语文教学与实际生活的脱节一直是教学研究者和实践者力图解决的问题。强调语文教学对生活世界的回归,无疑强化了两者的联系,力图构建学生与文本知识之间的“桥梁”,这反映了一种先进的教学观。但是,重视语文教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绝不是要在高举“语文教学回归生活世界”的旗帜中推进语文教学向日常生活的回归,将语文的外延等同于日常生活。
  虽然教学源于日常生活,日常生活是教学存在的依据和背景,但是自教学从日常生活中分离出来,两者之间就有着不可逾越的界限。从主体上看,日常生活的主体是芸芸众生,教学的主体是教师与学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从基本特征上看,两者具有重要的区别:(1)日常生活具有重复性的特征,是以重复性思维和重复性事件为基础的活动领域;而教学具有创造性的特征,不仅仅表现为继承、传递和保存,更多的是显现出变革现实和创造未来的能动力量。(2)日常生活具有自在性特征,而教学具有自为性特征。教学不是为了使“我”适应生活,而是为了通过“我”作用于现实生活,使生活变得更适合“我”的生存。(3)日常生活具有经验性特征,往往以零碎和松散的状态出现;教学具有学术性特征,必须遵守一定的学术规范,使用较多的学术语言(如特定的概念及相应体系),强调教学内容的内在逻辑联系。
  语文教学不能回归到日常生活,不仅因为日常生活与语文教学之间存在着较大区别,还因为日常生活具有的惰性和保守性等消极特征将使语文教学对日常生活的回归成为一种历史倒退。教学从日常生活中分离出来,自然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性。对个体而言,具有自在性和重复性的日常生活不是反思性的结果,而是给定的、必须遵循的自然态度领域,这必然使教学在回归日常生活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惰性,从而束缚了个体发展。因此,当把语文教学回归生活世界简单地视为语文教学回归日常生活时,不仅不能促进语文教学的发展,不能解决教学领域存在的问题,还可能使语文教学失去创造性,甚至阻碍个体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
  事实上,语文教学回归生活世界的提出,从根本上是为了凸显对学生的关注以及对教学实践的重视。因此,要走出语文教学回归生活世界的误区,就必须强调这两方面:
  第一,充分关注学生。首先,教师要立足于学生真实的生活情境,选择真实的生活材料,借助学生的生活背景和生活体验,在学生与文本知识之间搭建一座“桥梁”,以促进学生感知和领悟文本知识,实现知识的内化和建构。其次,语文教学应该关注学生当下的生活。由于处于身心逐渐发展的特殊时期,学生认识问题的视角、理解事物的方式都与成年人有所区别。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如果用成年人的生活取代儿童生活,就可能人为地拔高教育目标,以致影响实际的教育效果。湖北宜昌市语文老师进行的“课内外衔接语文教学实验”,就形成了“内引”“外联”“对比”三种方式:“内引”就是把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到阅读中来,“外联”意为把学生所学得的成果延伸到生活中去,“对比”则是通过与生活的比对,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充分关注学生生活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落实。再次,语文教学应该关注学生完整的生活。语文教学既不能只关注学生的知识学习,把学生完整的、多样化的生活肢解成支离破碎的智能碎片而忽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也不能只强调学生的情感兴趣,而忽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第二,充分重视语文教学实践。马克思曾指出,实践是一条可行的回归生活世界之路。然而,语文教学实践不是为了展现或获取感性材料。具有重复性、自在性和经验性的感性材料之间往往存在着矛盾、冲突,若语文教学仅仅是为了展现或获取感性材料,将失去基本的教育意义,成为被歪曲的、粗陋的实践。语文教学实践具有复杂性和特殊性,它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以根据教学目的精心选择、设计和改造,具有典型化、概括化特点的材料为对象,以教师的指导为条件,以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相互交往为重要方式。所以,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对教学内容进行筛选,注意所选材料之间的相关性,避免出现相互矛盾,防止把生活中所有的东西都作为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活动与活动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要让学生明白自己在做什么、要做什么、为了什么、从中又能获取什么。
  需要强调的是,回归生活世界只是语文教学的一种工具和手段,语文教学回归生活世界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因此,语文教学即使要回归到马克思视野中的生活世界,也不能为了回归而回归,而要通过对生活世界的回归更好地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其他文献
2018年,笔者有幸参加广东省“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项目,前往美国学习,在明尼苏达州、伊利诺伊州两地参观了14所学校,观摩了多节科学课,从中得到了一些教学启发。  一、美国科学课特点  1.教学组织形式——合作学习常态化  美国各班的人数较少,一般是20~30人。从幼儿园起,教师们就开始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能力。课堂上,教师把学生分成四组,一组听教师授课,一组进行阅读,一组利用iPad练习听说,
中学教材中选入了鲁迅先生的一些小说名篇,我们要反复阅读咀嚼、融会贯通,才能透彻理解其深刻、丰富的内涵。对于《祝福》中祥林嫂的悲剧命运,传统的解读都谈到夫权、族权、神权等封建礼教思想,这些都属于外在方面的影响。笔者觉得,如能通过小说把握祥林嫂内在的心理发展和变化过程以及原因,就能更完整地诠释《祝福》的悲剧意义。一孔之见,阐述如下,请同人批评。    一、处于“文明”与“蒙昧”的分界点    读懂《祝
语言表达应用(主观)试题,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逐渐发展成单独的一个大题(3小题约12分,位于全卷倒数第2大题),以其内容新颖、形式多样,被人们称为命题者的“试验田”,每年都“稳中有变”。  近十年来,人们对语言表达应用试题的认识一直在发展变化着,从2004年一些省市自行命题以来,这种变化尤其显著。如湖南省2005年、2006年、2007年这一大题名存实亡,变成承接散文阅读的文章赏析,而不是考查在实
2008年全国高考语文18套试题,除实施新课程的广东卷、山东卷、宁夏海南卷、江苏卷是三篇阅读外,其余14套题都是两篇阅读,这41篇阅读材料(天津科技文阅读为两篇)难度适中,文体特征鲜明,语言规范,富有浓郁的情感、睿智的哲理、新颖的知识,很多材料不仅具备良好的考试功能,而且有助于考生知识的更新、心灵的陶冶。应该说,今年的41篇阅读材料十分理想地完成了测试选拔人才的重任,对中学阅读教学进一步更新观念、
曾经思考过很长时间:什么样的语文老师才算是真正优秀的语文老师?想了很久都没找到答案。网上有人戏称:真正的语文老师是没有的。直到教《孔乙己》这篇文章的时候,我才忽有所悟。  那天,与往常一样,我夹着课本走进教室。直接导入:“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孔乙己》这篇文章。”学生们唉声叹气地打开课本准备听我讲课。我也叹了口气,准备开始上课。然而就在我打开课本的一刹那,坐在讲台旁边的一个学生不知怎的嘀咕了一句:“
中国教师:校园足球承担着使青少年强身健体与发展国家足球事业的双重任务。您如何看待这两者的关系?作为体育教育专家,在您看来,校园足球承载的使命是什么?  毛振明:这次的校园足球和青少年体质健康的促进结合起来应该说是偶然但又是非常必然的。如果说是偶然,是因为二者所属的范畴不同。校园足球应该归结到足球发展中,学生体质健康应该归结到学校体育教育中。所以,这二者是比较偶然地在一个时间点上碰到一起了。如果说是
2007年6月下旬,我在“江苏省高考名校2008年高考复习示范教学研讨会”上推出了一节唐宋山水游记专题复习课,从引导鉴赏的角度切入,按归纳、拓展、融通三要素组织教学,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一归纳    归纳包括求同和求异两个方向,求同就是探寻共同点,求异则是辨析差异处。  唐宋山水游记专题(苏教版高中选修教材《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包括柳宗元《钴潭西小丘记》、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和苏轼《后
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了语文教科书应当蕴涵丰富的民族文化,不饱含民族文化的语文教材必然缺乏民族灵魂,正如于漪老师所言,“没有民族文化的根底,语言文字只在浅层次上漂浮,学生的语文水平难以真正提高”。从这一层面来讲,语文教科书也是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它在一个民族的知识、文化、情感等的传承方面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是传承民族文化的主渠道。传统节日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态,以潜移默化、寓教于
一、案例背景    浙江省必修教材选定为苏教版,而选修教材又定为其他版本,“选文撞车”现象偶有发生,经典篇目更是难免。北宋苏洵《六国论》,苏教版放在必修“历史的回声”专题中的“后人之鉴”板块,与之配套的《读本》选的是苏轼和苏辙的《六国论》,目的是指导学生在疏通文句、文意的基础上,体会作者借古讽今的写法,学会自己总结与反思历史。而人教版则把它放在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散而不乱、气
吟诵是学习文言文的最好方式之一。然而,在我们的课堂上,吟诵往往可有可无,文言教学出现重讲解分析轻吟诵的倾向。我们能不能既让学生扎实地完成文言学习任务,又轻松愉悦地潜入文境,尽情涵泳,自主体会作品的精妙呢?  教学《与朱元思书》,我尝试以吟诵为主线,引导学生疏通文意,体会情感,背诵课文。    1.比比谁字音读得准  首先,我提出举行一次读书比赛,看看谁的字音读得准,给5分钟的准备时间。很快,学生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