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本刊开展的“语文新课程下一步该如何走”的讨论,得到关心新课程改革的有识之士的大力支持和广泛关注,温儒敏、方智范、王尚文、李海林、曾祥芹、甘其勋等专家学者,对此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与此同时,我们还收到大量的来稿,对新课程下一步的进展予以高度关注,提出了很多意见和建议。其中谈问题的多,谈解决问题办法的少。本期编发的一组文章虽也涉及新课程实施中的问题,但多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办法和策略。我们希望顺着这个思路不断深入,为新课程的下一步进展多做些建设性的工作,也为老师们多解决一些课改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哲学意义上的“生活世界”的提出,是为了拒斥科学世界、回归人的生活世界。因此,当语文教学日益变得简单、机械时——教师是流水线上的工人、学生成为被加工的原材料、课程是机器、产品是被铸模化的学生,回归生活世界就成为语文教学的一种必然趋势。但令人遗憾的是,在回归生活世界的过程中,语文教学实践却走向了一个误区,即简单地回归到“日常生活”。
在语文教学回归生活世界中,不少教学实践者把“生活世界”等同于“日常生活”,将“回归”视为语文教学与日常生活的融合。他们强调教师课堂上要从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直接经验、兴趣和需要出发,把语文教学实践理解为获取感性材料的途径和方法,而忽视了它作为科学抽象依据的一面。例如,在一些农村地区,有关都市题材的课文被教师替换掉或者忽视;反之,在城市,有的教师则取消了反映农村生活的诸多内容。有的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为了体现“生活性”,完全放手,使课堂看起来很活跃,实际上杂乱无章,缺少批判性和引导。因此,语文课堂上出现学生贬斥杨白劳爱女无方,赞同让喜儿嫁给黄世仁享清福,而教师不置可否的现象。不可否认,语文教学与实际生活的脱节一直是教学研究者和实践者力图解决的问题。强调语文教学对生活世界的回归,无疑强化了两者的联系,力图构建学生与文本知识之间的“桥梁”,这反映了一种先进的教学观。但是,重视语文教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绝不是要在高举“语文教学回归生活世界”的旗帜中推进语文教学向日常生活的回归,将语文的外延等同于日常生活。
虽然教学源于日常生活,日常生活是教学存在的依据和背景,但是自教学从日常生活中分离出来,两者之间就有着不可逾越的界限。从主体上看,日常生活的主体是芸芸众生,教学的主体是教师与学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从基本特征上看,两者具有重要的区别:(1)日常生活具有重复性的特征,是以重复性思维和重复性事件为基础的活动领域;而教学具有创造性的特征,不仅仅表现为继承、传递和保存,更多的是显现出变革现实和创造未来的能动力量。(2)日常生活具有自在性特征,而教学具有自为性特征。教学不是为了使“我”适应生活,而是为了通过“我”作用于现实生活,使生活变得更适合“我”的生存。(3)日常生活具有经验性特征,往往以零碎和松散的状态出现;教学具有学术性特征,必须遵守一定的学术规范,使用较多的学术语言(如特定的概念及相应体系),强调教学内容的内在逻辑联系。
语文教学不能回归到日常生活,不仅因为日常生活与语文教学之间存在着较大区别,还因为日常生活具有的惰性和保守性等消极特征将使语文教学对日常生活的回归成为一种历史倒退。教学从日常生活中分离出来,自然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性。对个体而言,具有自在性和重复性的日常生活不是反思性的结果,而是给定的、必须遵循的自然态度领域,这必然使教学在回归日常生活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惰性,从而束缚了个体发展。因此,当把语文教学回归生活世界简单地视为语文教学回归日常生活时,不仅不能促进语文教学的发展,不能解决教学领域存在的问题,还可能使语文教学失去创造性,甚至阻碍个体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
事实上,语文教学回归生活世界的提出,从根本上是为了凸显对学生的关注以及对教学实践的重视。因此,要走出语文教学回归生活世界的误区,就必须强调这两方面:
第一,充分关注学生。首先,教师要立足于学生真实的生活情境,选择真实的生活材料,借助学生的生活背景和生活体验,在学生与文本知识之间搭建一座“桥梁”,以促进学生感知和领悟文本知识,实现知识的内化和建构。其次,语文教学应该关注学生当下的生活。由于处于身心逐渐发展的特殊时期,学生认识问题的视角、理解事物的方式都与成年人有所区别。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如果用成年人的生活取代儿童生活,就可能人为地拔高教育目标,以致影响实际的教育效果。湖北宜昌市语文老师进行的“课内外衔接语文教学实验”,就形成了“内引”“外联”“对比”三种方式:“内引”就是把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到阅读中来,“外联”意为把学生所学得的成果延伸到生活中去,“对比”则是通过与生活的比对,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充分关注学生生活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落实。再次,语文教学应该关注学生完整的生活。语文教学既不能只关注学生的知识学习,把学生完整的、多样化的生活肢解成支离破碎的智能碎片而忽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也不能只强调学生的情感兴趣,而忽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第二,充分重视语文教学实践。马克思曾指出,实践是一条可行的回归生活世界之路。然而,语文教学实践不是为了展现或获取感性材料。具有重复性、自在性和经验性的感性材料之间往往存在着矛盾、冲突,若语文教学仅仅是为了展现或获取感性材料,将失去基本的教育意义,成为被歪曲的、粗陋的实践。语文教学实践具有复杂性和特殊性,它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以根据教学目的精心选择、设计和改造,具有典型化、概括化特点的材料为对象,以教师的指导为条件,以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相互交往为重要方式。所以,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对教学内容进行筛选,注意所选材料之间的相关性,避免出现相互矛盾,防止把生活中所有的东西都作为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活动与活动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要让学生明白自己在做什么、要做什么、为了什么、从中又能获取什么。
需要强调的是,回归生活世界只是语文教学的一种工具和手段,语文教学回归生活世界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因此,语文教学即使要回归到马克思视野中的生活世界,也不能为了回归而回归,而要通过对生活世界的回归更好地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哲学意义上的“生活世界”的提出,是为了拒斥科学世界、回归人的生活世界。因此,当语文教学日益变得简单、机械时——教师是流水线上的工人、学生成为被加工的原材料、课程是机器、产品是被铸模化的学生,回归生活世界就成为语文教学的一种必然趋势。但令人遗憾的是,在回归生活世界的过程中,语文教学实践却走向了一个误区,即简单地回归到“日常生活”。
在语文教学回归生活世界中,不少教学实践者把“生活世界”等同于“日常生活”,将“回归”视为语文教学与日常生活的融合。他们强调教师课堂上要从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直接经验、兴趣和需要出发,把语文教学实践理解为获取感性材料的途径和方法,而忽视了它作为科学抽象依据的一面。例如,在一些农村地区,有关都市题材的课文被教师替换掉或者忽视;反之,在城市,有的教师则取消了反映农村生活的诸多内容。有的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为了体现“生活性”,完全放手,使课堂看起来很活跃,实际上杂乱无章,缺少批判性和引导。因此,语文课堂上出现学生贬斥杨白劳爱女无方,赞同让喜儿嫁给黄世仁享清福,而教师不置可否的现象。不可否认,语文教学与实际生活的脱节一直是教学研究者和实践者力图解决的问题。强调语文教学对生活世界的回归,无疑强化了两者的联系,力图构建学生与文本知识之间的“桥梁”,这反映了一种先进的教学观。但是,重视语文教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绝不是要在高举“语文教学回归生活世界”的旗帜中推进语文教学向日常生活的回归,将语文的外延等同于日常生活。
虽然教学源于日常生活,日常生活是教学存在的依据和背景,但是自教学从日常生活中分离出来,两者之间就有着不可逾越的界限。从主体上看,日常生活的主体是芸芸众生,教学的主体是教师与学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从基本特征上看,两者具有重要的区别:(1)日常生活具有重复性的特征,是以重复性思维和重复性事件为基础的活动领域;而教学具有创造性的特征,不仅仅表现为继承、传递和保存,更多的是显现出变革现实和创造未来的能动力量。(2)日常生活具有自在性特征,而教学具有自为性特征。教学不是为了使“我”适应生活,而是为了通过“我”作用于现实生活,使生活变得更适合“我”的生存。(3)日常生活具有经验性特征,往往以零碎和松散的状态出现;教学具有学术性特征,必须遵守一定的学术规范,使用较多的学术语言(如特定的概念及相应体系),强调教学内容的内在逻辑联系。
语文教学不能回归到日常生活,不仅因为日常生活与语文教学之间存在着较大区别,还因为日常生活具有的惰性和保守性等消极特征将使语文教学对日常生活的回归成为一种历史倒退。教学从日常生活中分离出来,自然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性。对个体而言,具有自在性和重复性的日常生活不是反思性的结果,而是给定的、必须遵循的自然态度领域,这必然使教学在回归日常生活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惰性,从而束缚了个体发展。因此,当把语文教学回归生活世界简单地视为语文教学回归日常生活时,不仅不能促进语文教学的发展,不能解决教学领域存在的问题,还可能使语文教学失去创造性,甚至阻碍个体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
事实上,语文教学回归生活世界的提出,从根本上是为了凸显对学生的关注以及对教学实践的重视。因此,要走出语文教学回归生活世界的误区,就必须强调这两方面:
第一,充分关注学生。首先,教师要立足于学生真实的生活情境,选择真实的生活材料,借助学生的生活背景和生活体验,在学生与文本知识之间搭建一座“桥梁”,以促进学生感知和领悟文本知识,实现知识的内化和建构。其次,语文教学应该关注学生当下的生活。由于处于身心逐渐发展的特殊时期,学生认识问题的视角、理解事物的方式都与成年人有所区别。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如果用成年人的生活取代儿童生活,就可能人为地拔高教育目标,以致影响实际的教育效果。湖北宜昌市语文老师进行的“课内外衔接语文教学实验”,就形成了“内引”“外联”“对比”三种方式:“内引”就是把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到阅读中来,“外联”意为把学生所学得的成果延伸到生活中去,“对比”则是通过与生活的比对,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充分关注学生生活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落实。再次,语文教学应该关注学生完整的生活。语文教学既不能只关注学生的知识学习,把学生完整的、多样化的生活肢解成支离破碎的智能碎片而忽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也不能只强调学生的情感兴趣,而忽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第二,充分重视语文教学实践。马克思曾指出,实践是一条可行的回归生活世界之路。然而,语文教学实践不是为了展现或获取感性材料。具有重复性、自在性和经验性的感性材料之间往往存在着矛盾、冲突,若语文教学仅仅是为了展现或获取感性材料,将失去基本的教育意义,成为被歪曲的、粗陋的实践。语文教学实践具有复杂性和特殊性,它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以根据教学目的精心选择、设计和改造,具有典型化、概括化特点的材料为对象,以教师的指导为条件,以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相互交往为重要方式。所以,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对教学内容进行筛选,注意所选材料之间的相关性,避免出现相互矛盾,防止把生活中所有的东西都作为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活动与活动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要让学生明白自己在做什么、要做什么、为了什么、从中又能获取什么。
需要强调的是,回归生活世界只是语文教学的一种工具和手段,语文教学回归生活世界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因此,语文教学即使要回归到马克思视野中的生活世界,也不能为了回归而回归,而要通过对生活世界的回归更好地实现“人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