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例上消化道大出血的观察护理

来源 :健康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rrej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出血病例的观察及护理。
  方法: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和分析,采取一系列护理抢救措施。
  结果:13例治愈,好转7例,未愈1例,转科1例。
  结论:上消化道出血虽病情危重,但只要积极和及时的抢救治疗及护理就可以挽救很多生命,得到很好的效果。
  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 观察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6-0310-02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出血,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上段空肠(十二指肠悬韧带以下约50cm段)以及胰管和胆道病变引起的出血,主要表现为呕血和柏油样便。本文选取22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有效的治疗与护理,能使患者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2007年到2008年,我科收治22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男16例,女6例,年龄最大80岁,最小18岁,平均年龄53岁,治愈13例,好转7例,未愈1例,转科1例,已全部胃镜检查确诊。
  1.2 临床表现。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表现取决于出血病变的性质、部位、失血量与速度,与患者的年龄、肾功能等全身情况有关联,主要表现为呕血、柏油样大便、潜血阳性、呕血的颜色是鲜红色,如出血后血液在胃内储留时间较久,经胃酸作用变成酸性血红蛋白而呈咖啡色,上消化道大量出血可致急性周围循环衰竭,表现为头痛、心悸、恶心、口渴、出冷汗或晕厥。皮肤因血管收缩和血液灌注不足而呈灰血,湿冷,脉搏细速,血压下降等。
  2 症状观察
  2.1 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变化,并做好记录,观察肢体是否温暖,皮肤与甲床色泽,周围静脉特别是颈静脉充盈情况,在测体温脉搏的同时与患者交流,观察表情是否淡漠,意识是否清楚,大出血时可出现烦躁甚至意识障碍,除心动过速外,可出现心音低钝,心律不齐,应严密观察并做心电监护。
  2.2 呕血与柏油样便的观察。呕血、柏油样便是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表现,轻度出血时有上腹部不适感和疼痛,轻度心慌、乏力。大量出血时,可表现为呕血和柏油样便,柏油样便以十二指肠出血多见。胃溃疡出血时多表现为呕血,呕出内容一般呈鲜红色,临床症状以出血量和速度而异。急性大量出血时,患者有剧烈上腹疼痛及头昏、眼花、心悸、乏力、出冷汗、脉搏快、血压下降甚至昏厥或休克。发现上述症状,立即通知医师并作详细记录,如出血时间、出血量、颜色是呕血或便血,大量出血后,多数患者在24小时内常出现低热,发病原因可能是由于血容量减少、贫血,周围循环衰竭,血分解蛋白的吸收等因素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
  2.3 尿量的观察。尿量是反映肾脏血液灌注情况的重要指标,尿量减少是低血容量性休克的最早征象,也是休克时最重要的监测指标。在扩容过程中血压回升,尿量30ml/h以下,说明血容量不足,应继续扩容,如休克症状改善,而血压不升,尿量大于60ml/h,表示血容量基本补足,但心功能不全,应减慢输液速度,根据失血量的多少,补充血容量。
  2.4 血象的观察。上消化道大出血早期由于周围血管及脾脏收缩,红细胞重分布,生理调节血红蛋白,红细胞及血细胞比容等,血象可仍在正常范围内,以后大量组织液渗入血管以补充血容量,血红蛋白和红细胞被稀释而降低,约出血在3-4h后才出现贫血,出血32h血红蛋白稀释到最大限度,出血24h内网织红细胞增高,出血停止后遂渐降至正常。如出血不止可持续升高,白细胞计数在出血后2-5h升高,可达(10-20)*109/L血止后2-3天恢复正常。
  3 护理体会
  3.1 叮嘱患者安静卧床休息,取平卧下肢抬高位,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吸氧,避免呕血引起窒息。
  3.2 补充血容量,立即配血,建立静脉通道,快速静脉输液,用20号留置针以保证液体顺利输入体内,补液量根据失血量而定,应及时输入足量全血以恢复血容量与有效血循环。最好保持血红蛋白不低于90-100g/L。
  如患者烦躁不安,面色苍白,皮肤湿冷,四肢冰凉,血压迅速下降,表示微循环血液灌注不足,而皮肤逐渐转暖,出汗停止,血压回升,提示血液灌注好转,在快速输液时,应避免输液、输血过多、过快而引起急性肺水肿,尤其要注意老年患者。
  3.3 三腔气囊管的护理。
  3.3.1 置管后应经常抽吸胃内容物,避免胃膨胀而引起呕吐,因呕吐可使三腔管脱出而再发生大出血的危险,当抽胃内容物发现有鲜血时,立即通知医师并配合处理。
  3.3.2 保持口鼻粘膜清洁湿润,及时清除分泌物及结痂,经常用石腊油棉签涂口唇以防干裂。
  3.3.3 管腔安放位置应合适并固定于鼻部避免滑入胃内引起再出血,也不宜上移,因充气的气囊上移可压迫气管发生呼吸困难或窒息。
  3.3.4 出血停止12小时后遵医嘱定时从胃管内注入流质饮食,但必须确切认明管腔切勿错误注入气囊,以免发生意外。
  3.3.5 置管24小时后应放气数分钟再注气,放置48—72小时后应抽出气囊的气体继续观察12小时,如无继续出血,可考虑拨管。拨管前让患者口服30ml石蜡油润滑管壁以免拨管时损伤粘膜引起再次出血。
  3.3.6 放置管腔后让病人取侧卧位,口腔内分泌物自然流出。不宜下咽,以免误入气管引起吸入性肺炎。
  4 饮食护理
  呕血或伴有剧烈呕吐者应禁食,仅有少量柏油样便者,可进流质,以冷食为好,之后可给半流质或软食,以少量多餐为宜,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止血后1-2天渐进高热量,高维生素流质,限制钠和蛋白质摄入,避免粗糙,坚硬刺激性食物,应细嚼慢咽,防止损伤曲张静脉再次出血。
  5 口腔护理
  呕血后给温开水漱口。
  6 准确记录
  24小时出入量。
  7 心理护理
  消化道大出血患者有紧张、恐惧、悲观、沮丧等心理反应,特别是慢性病或全身性疾病致反复出血者容易对治疗失去信心,不合作,所以在观察护理时要加强责任心,态度和蔼,经常深入病房与患者家属交流,详细解释各种措施及疾病的相关知识,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争取早日康复。
  8 结论
  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操作熟练,积极配合医师抢救。在多年的临床护理实践中体会到,只要细心观察病情,耐心做好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注重护理过程中每一个细小的环节,大多数患者是可以得到治愈的,从而降低死亡率,减轻患者疾苦。
  参考文献
  [1] 杨再琴,高杰,黄伟.上消化道大出血30例的观察及护理[J].黔南民族医专学报.2011(02
  [2] 冯春燕.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急救护理[J].全科护理.2010(04)
  [3] 安桂英.门静脉高压并发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非手术期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04)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影响。  方法:选择100例在我院实施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改变情况。  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焦虑、抑郁评分分别低于对照组干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改善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护理效果
期刊
摘要:当前,医疗纠纷已成为医院管理的难点,时常困扰着医务人员,有时甚至严重干扰医院的正常工作,如何寻求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加强医患沟通、改善医患关系、缓解医患矛盾、提高医疗质量已成为医院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为和谐医患关系,真正体现“以病人为中心,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服务宗旨。  关键词:医患沟通 理念 整体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妇科卵巢囊肿患者在行腹腔镜手术的前、后的护理效果,总结其护理经验。  方法:对医院在2010年5月-2011年5月收治的妇科上的150名卵巢囊肿患者在行腹腔镜手术的前、后护理资料进行总结,归纳妇科卵巢囊肿患者在行腹腔镜手术的前、后的护理要点。  结果:这150例妇科卵巢囊肿患者在行腹腔镜手术的过程中未出现意外和手术事故,术后的恢复情况良好。  结论:利用腹腔镜手术的综合特点,做好对
期刊
摘要:在从事老年人护理工作中,影响护理质量的因素有很多,例如: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服务态度,护理中的责任心以及护理人员为患者营造的护理环境等等。因此,本文重点探讨了影响老年人护理质量的影响因素,针对这些护理因素对护理工作的影响,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进一步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能够为对老年人护理工作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做出自己的努力。  关键词:老年人护理质量 专
期刊
摘要:目的:通过有计划、有系统的护理,总结癫痫持续状态患者的护理及健康指导要点。  方法:通过对78例癫痫持续状态患者发作先兆期尽早发现、及时防护、常规准备,痉挛期和昏睡期科学用药、精心护理、有效预防并发症。  结果:78例癫痫持续状态患者均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明显提高了癫痫持续状态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  结论:尽早发现、及时护理、科学用药是癫痫持续状态患者护理的关键。  关键词:癫痫持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社区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将辖区内高血压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压变化。  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实验组的收缩压、舒张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本组给予常规护理:①患者保证充足及舒适的睡眠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治疗情况的影响。  方法:抽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中的20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分析,分为观察组和试验组,每组100例。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运动、饮食、心理等护理干预措施。  结果:该跟踪护理的200例糖尿病患者中,饮食控制有干预前的66.3%提高为98.6%;服药状况由86.2%提高至99.3%;血糖监测由90.5%提高至99.5%;规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电视胸腔镜下进行自发性气胸手术的配合护理方法。  方法:09年10月至12年8月间我院进行的电视胸腔镜下进行自发性气胸手术患者60例,分析对其术前、术中、术后的配合护理方法。  结果:手术期间无意外发生,60例患者全部痊愈,手术顺利进行,平均住院时间为7.1d,随访1-24个月发现有2例发生继发性气胸,经保守治疗全部愈合。  结论:手术前经过充分准备,护理护士掌握娴熟的手术配合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使用沟通技巧在儿科优质护理中的对策及效果,以实践优质护理服务。  方法:通过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技巧,有效处理儿科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结果:护士的沟通技巧对患儿家属满意度影响差异度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儿科优质护理过程中应用沟通技巧,有效减轻了患儿痛苦,增加了患儿舒适度和配合度,提高了家长的满意度,有效实践了优质护理服务。  关键词:儿科 优质护理 沟通技巧
期刊
摘要: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的不断进步、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尤其是医疗水平及医保体制的不断完善,老年人的健康与护理已成为护理工作中最具挑战性的课题。人口老龄化也是我国面临的重要社会问题。因此,关爱老人、了解老人、重视老年患者的心理和生理健康就成为当今护士必须面对的首要问题。  关键词:骨科护理 老年人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6-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