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路交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联系和纽带,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和先导性作用。
一、巴盟公路交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1、巴盟公路交通发展历史
我盟的公路交通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而逐步发展的。这从我盟对外联系的重要通道110国道的交通发展状况可见一斑。110国道巴盟段可以说始建于1925年,是冯玉祥将军为适应军事需要而修建的。当时仅在原绥新(归绥——新疆)车驼大道(南路)的基础上拓宽到6——7米,铲高垫低,除草整平,加固部分桥涵,修成简易公路,时称包宁汽车路。建国后定为省级干线公路,设道班养护,八十年代改为国道。从1975年开始,按三级油路标准分段改造,历时8年,至1982年完成了110国道包头至临河油路改造工程,实现了巴盟盟府所在地临河至首府呼和浩特的晴雨通车。1984年至1987年完成了临河至磴口的油路修建工程,使110国道巴盟境内全部建成油路。其他省、县道公路建设同国道相似,基本经历了先通后畅的过程,只是时间还要滞后。110国道的发展历史是巴盟交通事业的发展历史,也是巴盟经济发展的真实写照。边防公路是1976年以后开始修建的。
从全盟公路交通的发展历程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创业建设期。在1995年之前,我盟的公路交通经历了一个缓慢发展时期,解决了国省道路通公路、上等级和部分干线晴雨通车问题。这期间国家投入资金十分有限,以三级以下公路为主,主要解决有无通路的问题。第二阶段:迅速发展期。从“九五”计划开始,我盟公路交通建设发展迅速,以临河绕城公路(汽车专用二级公路)建设和110国道全线改造为标志,伴随着“旗县通油路”工程的实施和“县乡公路黑色化”工程的启动,全面提升了我盟公路的质量和等级,干线公路以二级以上为主,路面平整度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解决了由通至畅的问题,大大提高了行车速度和乘坐舒适性。这时期国家5年的投入是1995年以前近40多年投入总和的2倍多。第三阶段:高速发展期。进入“十五”计划之后,我盟的公路交通发展进入高速增长期。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磴巴高速公路(包括磴口黄河公路大桥)开工建设,国家“五纵七横”之一的丹拉(丹东至拉萨)国道主干线哈业胡同至坝段即将开工,伴随着“县县通油路”工程和临哈(临河至哈密)公路项目的实施,我盟的公路交通发展在高速增长的同时迎来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战略机遇期。2001和2002年两年的投入将接近“九五”时期五年的总投入。
在“九五”之前,我盟的公路交通一直是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农副产品卖难,工矿产品运输难是多年的老问题。110国道是盟内交通条件最好的路段,虽然也是油路,但由于建设标准低、超期服役和养护欠帐,运行条件很差。临河至呼市400余公里,汽车一般要运行八、九个小时,主要是巴盟段的路况质量十分不好,影响了行车的速度和舒适性。所有坐车来巴盟或路过巴盟的人调侃说,坐在车上打盹,当你感到颠簸了,肯定是进入巴盟了。八十年代末,盟运输公司曾经更新了技术先进的空气悬挂豪华客车,由于路况差,悬挂气囊经常脱位,总要停下来复位气囊,闭路电视也最终不得不拆掉。好车发挥不出应有的效益。省道连晴雨通车尚未解决,县乡公路情况更糟,遍布乡村的主要是自然道路。这种交通状况,盟外的人除非必要不愿到巴盟来,盟内的人一般出行愿乘火车出去;生产的农副产品拉出去非常困难。常常是“无风行车扬飞土,遇雨阻车遍地泥”。从1996年开始,经过6年的建设,现在已经呈现出“一片通途畅巴盟”的现代景象,老百姓都说近几年巴盟变化最大、最好的就是交通改善了。再经过3年,高速公路巴盟段建成,将使我盟成为自治区西部的重要交通枢纽。
2、我盟公路交通发展现状
进入“九五”后,我盟公路交通建设迅速发展。临河绕城公路建成通车后,这段40多公里的半封闭、全互通、双向四车道公路,一下子提升了河套(特别是临河)的地区品位,也长了巴盟人的精神。人们习惯称其为“高速路”。紧接着,盟内230多公里110国道高级路面在一年之内完成改造通车,省道海五线、临赛线(包括陕青支线)相继完成油路改建,并且采取BOT方式建成了临陕一级公路。加之各旗县市大搞县乡油路建设,临巴公路(临河至巴彦呼都格)、临白公路(临河至白脑包)、黄团公路(黄河至团结)、蹬哈公路(磴口至哈腾套海)、西佘公路(西山咀至大佘太)、固海公路(固阳至海流图)等油路改建工程陆续通车,临河市已率先完成“乡乡通油路”工程。使我盟的公路交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交通条件有了质的升华,路网结构明显优化,通达深度不断延伸。到2001年,全盟公路总里程已达到5235公里,养护里程为5166公里,其中:国道321公里,省道187公里,县道1855公里,边防公路1186公里,乡道1686公里。全盟公路平均好路率82.5%,比1990年提高16.5个百分点。沥青路面983公里,二级以上公路414公里,分别占总里程的18.8%和7.9%。公路密度达到8.13公里/百平方公里,比全区平均公路密度高2.18公里/百平方公里。边防公路自九十年代以来一直保持了全国、全区修建和养护的先进水平。“九五”期间,我盟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达10.95亿元,是“九五”前四十多年投资总和的两倍多。
巴盟的公路交通经过“九五”以来的迅速发展,初步缓解了国民经济发展给交通形成的压力,基本消除了因交通滞后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宏观地看,公路建设的迅速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全面发展。1982年,110国道包头到临河三级油路全面通车;到1987年,110国道临河至磴口油路通车,110国道巴盟段油路全部贯通。这期间,国内生产总值(GDP)由1982年的7亿元,到1988年跃升为19.2亿元,增加近三倍。特别是通车后的1987到1988年,GDP净增4.1亿元。这在全自治区也是最快、最好的。增长主要是由农产品(第一产业)和商品流通(第三产业)带动的。在“九五”巴盟公路迅速发展时期,巴盟的国内生产总值也由1995年的63.4亿增长到2001年的120多亿,总量增加了近一倍。以上的发展充分说明,公路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巴盟的经济发展,是巴盟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的重要保证。同时,公路交通的发展也带动了建材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了就业机会、缓解了就业压力,为农牧民增收、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小城镇建设以及全盟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了基本条件。具体地看,我盟公路交通的迅速发展明显提高了公路运输能力,缩短了客货在途时间,使人们切身感受到了时间、空间概念的变化,加快了生活、工作节奏,促进了观念更新和信息交流,对改善投资环境、促进招商引资,以及开发工矿业、旅游业和繁荣市场等方面都起到了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
3、巴盟公路交通发展存在的问题
虽然从纵向看巴盟的公路交通有了很大发展,但是横向比我们仍然是比较落后的。不说内地和沿海发达地区,仅从邻近省区相比,我们仍然有较大差距。同巴盟土地面积相近的宁夏自治区公路密度达到21公里/百平方公里;同我盟隔河相望的鄂尔多斯市面积比我盟大2.24万平方公里,遍布沙漠、沟壑,公路立地条件并不比我盟好,但公路密度比我盟高出0.25公里/百平方公里。虽然是表面上的差距,却是由潜藏着的深层次问题引发的。一是观念认识落后,社会支持力度不足。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早已是个老话题了,可就是这个老话题却总是解决不好。提起发展公路交通都说重要,都想把路修得平些、宽些,可一遇到实际工作,总会遇到好些部门、甚至领导,各说各的理,各执各的法,各人手里一把刀,都把公路交通当作“唐僧肉”,都想分一块。盐碱荒地放那儿多少年不产一分钱,你修路要挖土,这发财的机会来了。所以说,广大群众、社会各界、各级领导要把对公路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到自觉的程度还任重而道远。
二是我盟公路交通发展的科学规划不足。对国家的宏观政策走向和地区发展可能研究得少,对全盟公路交通的短期和中长期发规划缺乏专家咨询和科学论证。规划因领导的变化而变化,随意性和偶然性较大。特别是套区内的公路建设与盟内区域经济发展的规划结合太少,推动力不够明显。
三是我盟公路交通发展的投资机制落后,投入模式单一。巴盟的公路建设目前主要依靠上级投资,部分项目引进BOT融资和银行贷款,县乡公路采取投工投劳,对其他融资方式缺乏研究和试验。项目资金缺口大,地方政府拿不出配套资金。创新能力不足。从交通行政主管、事业单位到企业,在观念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体制创新、政策创新、科技创新、服务创新以及运作(经营)理念和经营模式创新等方面都比较欠缺。我们普遍存在这样一种思维习惯,上边的政策“照办”,外边的模式“照搬”,不习惯或不愿意去闯、去探索自己的发展模式。创新不足已经成为我们抢抓机遇、把握商机、占领行业发展制高点的严重障碍。四是市场开放程度低,行业集中度和组织化、集约化水平低。公路养护走向市场化还有很大距离,公路运输的多、小、散、弱现象十分严重,既不利于行业管理,也不利于企业的充分市场竞争,建立全盟统一、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交通市场体系任务相当艰巨。管理体制、管理方式不适应现代交通发展的需要。交通主管机关盟和旗县市间、同一层交通系统内各单位和部门间的职能划分不够科学和明确,存在职能交叉和体制不顺等问题。系统内各个层次、各个环节的管理方式流于粗放,总体上重建设轻管养、重公路轻运输问题比较普遍。
二、巴盟公路交通发展的思路与形式
1、巴盟公路交通发展战略重要置于全盟经济和全国交通发展战略的大环境中运筹
巴盟已经确立了“坚持‘一条主线’,加快‘两个转变’,主攻‘三化互动’,实现强盟富民”的经济发展战略。并且将工业立盟战略进一步具体化为工业“优化结构,突破重点,扩大总量,三年翻番,五年立盟”。巴盟公路建设水平落后于全国水平。差距就是潜力。这应当是分析和认识巴盟公路交通发展的起点。认识巴盟的公路交通还应当着眼于其在整个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我们已经形成这样一种共识:公路交通的发展状况、公路的质量和等级如何,无疑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程度的“名片”,是招商引资的砝码。巴盟由于受地缘所限,北邻蒙古、南隔黄河,铁路运输很有限,发展交通主要是依靠公路交通。公路交通已经是巴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是巴盟基础设施建设的重中之重。正如朱基同志指出,公路建设是西部开发的第一要务。这也完全符合巴盟的实际。我们的认识就是要统一到这个高度上来,巴盟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必须倚重于公路交通的优先加快发展。
2、巴盟公路交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早在80年代,交通部就提出了“三主一支持”交通发展战略规划,即建设公路主骨架(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水运主通道、港站主枢纽和支持保障系统(科教智力和信息系统)。自治区提出了“三横九纵十二出口”公路建设规划。我盟的110国道既是国道主干线,也是全区的“三横”之一。巴盟应当在这个前提下,紧密配合全盟经济发展战略,牢牢把握“十五”时期我盟公路交通发展进入战略机遇期的脉络,研究提出公路交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十五”及今后一段时期,巴盟公路交通发展应遵循的指导思想是:认真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历史机遇,以加快发展为主题,围绕完善“横六纵八十三出口”公路网络,建好一条高速,连接二个出口,接通三条县际公路,全面提高我盟公路交通的质量和效益,为全盟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交通保障。公路交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到“十五”末,建成以临河为中心,辐射边界和相领盟市13出口的平均2小时交通圈,全盟公路总里程达到12880公里,其中油路达到3960公里,占30%。公路密度达到每百平方公里20公里,比“九五”末提高12.5公里,比自治区平均水平提高13.5公里,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全盟营运汽车达到9300辆,营运客车高、中、普车型档次比例调整为5∶20∶75,营运货车重型、专用汽车比例提高到7%。公路旅客和货物周转量分别达到18亿人公里和25亿吨公里。实现全盟套区村通班车率100%,社通班车率95%,山后农牧区村(嘎查)通班车率达到90%。为实现以上目标,要以国省干线大动脉建设为重点,提高高等级公路比重;加大县乡村公路建设力度,提高路网密度和通达深度。力争到“十五”末实现“主干建高速、国道达二级、省道一二级、县道二三级、乡乡通油路(山前区)、社社通公路(套内)”的奋斗目标。在加快公路建设的同时,以建设快速客运和现代物流业为基础,建成较高标准的“运储网络信息化,管理手段智能化,管理体制现代化”的“三化”运输市场管理大格局,建设全盟统一、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公路交通体系。具体讲,要建成“一个枢纽、两个体系、三个网络”,即建成临河公路交通运输枢纽,宏观调控体系、市场运行体系,建成客运、货运和运输服务网络。大力调整和优化客货运输结构,支持和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建设运输站场,全面提高运输服务质量。
3、抓住战略机遇期,加快发展巴盟的公路交通
巴盟的公路交通发展正处在一个极为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丹拉国道主干线哈业胡同至磴口高速公路即将开工,县县通工程将提升阴山脚下固察线的等级,临河至哈密公路将拉通五原至乌力吉油路。这样,作为我盟的经济和人居密集地带的套区将有110国道、国道主干线、五乌线、固察线等四条公路横向贯通,再有纵向省道、县道编织,将使全盟的路网更加优化。这样的战略机遇5年前没有,5年后也不会再有,这就是我们要高度重视这一千载难逢的战略机遇期的理由所在。要紧紧抓住这一机遇,切实摆布好我们的公路交通发展。
一是抓住西部大开发机遇,加快包括公路站场建设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党中央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交通运输在西部大开发中承担着先行和基础作用。交通建设是西部大开发的第一要务。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关系全国发展的大局,关系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要打好基础,扎实推进,重点抓好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争取十年内取得突破性进展”。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是公路交通建设,因此它是西部大开发的重中之重。国家政策调整已有力地倾向西部地区。国家投资向西部地区倾斜,加大了国债资金、中央公路建设专项资金向西部地区公路建设的投入;中央交通建设专项资金对西部地区重点公路项目投资标准平均提高30%至40%,优先安排西部地区项目。我盟得益于西部大开发的首先是公路交通,110国道全线改造、临陕一级公路等建成项目已经在地方经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主干线高速公路、临哈公路、县县通公路等项目无一不是西部大开发的产物。我们要充分利用好国家的倾斜政策,同时要充分注意西部大开发的阶段性,这是国家建设和发展在某一时段的侧重。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必须抢抓机遇,加快发展。除抓紧做好以上项目外,通往口岸的公路,通向鄂尔多斯市的公路以及各出口路,都要抓紧论证,加快建设。在重点加强公路建设的同时,也要充分重视作为交通基础设施的公路运输站场的建设,使公路交通发挥出更大的综合效益。
二是抓住加入世贸组织的机遇,全面提高我盟公路交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加入世贸组织将促进我盟公路交通行业管理观念的转变和管理体制的完善,推进交通行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步伐,加快公路交通行业法制化建设步伐。市场开放和竞争的进一步发展,外国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资金的进入,将有利于提高行业服务水平和技术含量,降低服务价格,培育、造就高素质的企业队伍,提高公路交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三是紧紧围绕全区、全盟经济发展战略发展我盟的公路交通。要主动接受呼包鄂经济带的辐射。呼包鄂目前已达到全区国内生产总值(GDP)的45%以上,到2005年将达到60%以上,成为我区重要的经济带。我盟紧邻经济带,特别是主要的工业城市包头市,又连接西部的宁夏自治区和新疆自治区,其地域优势十分明显和重要。公路建设要紧紧链接呼包鄂经济主动脈,带动全盟公路网建设,同时辐射西部省份,形成巴盟特色的交通枢纽中心。
四是在国防交通战备建设方面取得突破,积极争取国家各有关部门支持,改善和提高国边防公路交通条件,以提高国防交通保障水平。
〔作者系巴彦淖尔盟盟委委员、副盟长〕
一、巴盟公路交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1、巴盟公路交通发展历史
我盟的公路交通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而逐步发展的。这从我盟对外联系的重要通道110国道的交通发展状况可见一斑。110国道巴盟段可以说始建于1925年,是冯玉祥将军为适应军事需要而修建的。当时仅在原绥新(归绥——新疆)车驼大道(南路)的基础上拓宽到6——7米,铲高垫低,除草整平,加固部分桥涵,修成简易公路,时称包宁汽车路。建国后定为省级干线公路,设道班养护,八十年代改为国道。从1975年开始,按三级油路标准分段改造,历时8年,至1982年完成了110国道包头至临河油路改造工程,实现了巴盟盟府所在地临河至首府呼和浩特的晴雨通车。1984年至1987年完成了临河至磴口的油路修建工程,使110国道巴盟境内全部建成油路。其他省、县道公路建设同国道相似,基本经历了先通后畅的过程,只是时间还要滞后。110国道的发展历史是巴盟交通事业的发展历史,也是巴盟经济发展的真实写照。边防公路是1976年以后开始修建的。
从全盟公路交通的发展历程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创业建设期。在1995年之前,我盟的公路交通经历了一个缓慢发展时期,解决了国省道路通公路、上等级和部分干线晴雨通车问题。这期间国家投入资金十分有限,以三级以下公路为主,主要解决有无通路的问题。第二阶段:迅速发展期。从“九五”计划开始,我盟公路交通建设发展迅速,以临河绕城公路(汽车专用二级公路)建设和110国道全线改造为标志,伴随着“旗县通油路”工程的实施和“县乡公路黑色化”工程的启动,全面提升了我盟公路的质量和等级,干线公路以二级以上为主,路面平整度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解决了由通至畅的问题,大大提高了行车速度和乘坐舒适性。这时期国家5年的投入是1995年以前近40多年投入总和的2倍多。第三阶段:高速发展期。进入“十五”计划之后,我盟的公路交通发展进入高速增长期。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磴巴高速公路(包括磴口黄河公路大桥)开工建设,国家“五纵七横”之一的丹拉(丹东至拉萨)国道主干线哈业胡同至坝段即将开工,伴随着“县县通油路”工程和临哈(临河至哈密)公路项目的实施,我盟的公路交通发展在高速增长的同时迎来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战略机遇期。2001和2002年两年的投入将接近“九五”时期五年的总投入。
在“九五”之前,我盟的公路交通一直是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农副产品卖难,工矿产品运输难是多年的老问题。110国道是盟内交通条件最好的路段,虽然也是油路,但由于建设标准低、超期服役和养护欠帐,运行条件很差。临河至呼市400余公里,汽车一般要运行八、九个小时,主要是巴盟段的路况质量十分不好,影响了行车的速度和舒适性。所有坐车来巴盟或路过巴盟的人调侃说,坐在车上打盹,当你感到颠簸了,肯定是进入巴盟了。八十年代末,盟运输公司曾经更新了技术先进的空气悬挂豪华客车,由于路况差,悬挂气囊经常脱位,总要停下来复位气囊,闭路电视也最终不得不拆掉。好车发挥不出应有的效益。省道连晴雨通车尚未解决,县乡公路情况更糟,遍布乡村的主要是自然道路。这种交通状况,盟外的人除非必要不愿到巴盟来,盟内的人一般出行愿乘火车出去;生产的农副产品拉出去非常困难。常常是“无风行车扬飞土,遇雨阻车遍地泥”。从1996年开始,经过6年的建设,现在已经呈现出“一片通途畅巴盟”的现代景象,老百姓都说近几年巴盟变化最大、最好的就是交通改善了。再经过3年,高速公路巴盟段建成,将使我盟成为自治区西部的重要交通枢纽。
2、我盟公路交通发展现状
进入“九五”后,我盟公路交通建设迅速发展。临河绕城公路建成通车后,这段40多公里的半封闭、全互通、双向四车道公路,一下子提升了河套(特别是临河)的地区品位,也长了巴盟人的精神。人们习惯称其为“高速路”。紧接着,盟内230多公里110国道高级路面在一年之内完成改造通车,省道海五线、临赛线(包括陕青支线)相继完成油路改建,并且采取BOT方式建成了临陕一级公路。加之各旗县市大搞县乡油路建设,临巴公路(临河至巴彦呼都格)、临白公路(临河至白脑包)、黄团公路(黄河至团结)、蹬哈公路(磴口至哈腾套海)、西佘公路(西山咀至大佘太)、固海公路(固阳至海流图)等油路改建工程陆续通车,临河市已率先完成“乡乡通油路”工程。使我盟的公路交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交通条件有了质的升华,路网结构明显优化,通达深度不断延伸。到2001年,全盟公路总里程已达到5235公里,养护里程为5166公里,其中:国道321公里,省道187公里,县道1855公里,边防公路1186公里,乡道1686公里。全盟公路平均好路率82.5%,比1990年提高16.5个百分点。沥青路面983公里,二级以上公路414公里,分别占总里程的18.8%和7.9%。公路密度达到8.13公里/百平方公里,比全区平均公路密度高2.18公里/百平方公里。边防公路自九十年代以来一直保持了全国、全区修建和养护的先进水平。“九五”期间,我盟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达10.95亿元,是“九五”前四十多年投资总和的两倍多。
巴盟的公路交通经过“九五”以来的迅速发展,初步缓解了国民经济发展给交通形成的压力,基本消除了因交通滞后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宏观地看,公路建设的迅速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全面发展。1982年,110国道包头到临河三级油路全面通车;到1987年,110国道临河至磴口油路通车,110国道巴盟段油路全部贯通。这期间,国内生产总值(GDP)由1982年的7亿元,到1988年跃升为19.2亿元,增加近三倍。特别是通车后的1987到1988年,GDP净增4.1亿元。这在全自治区也是最快、最好的。增长主要是由农产品(第一产业)和商品流通(第三产业)带动的。在“九五”巴盟公路迅速发展时期,巴盟的国内生产总值也由1995年的63.4亿增长到2001年的120多亿,总量增加了近一倍。以上的发展充分说明,公路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巴盟的经济发展,是巴盟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的重要保证。同时,公路交通的发展也带动了建材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了就业机会、缓解了就业压力,为农牧民增收、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小城镇建设以及全盟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了基本条件。具体地看,我盟公路交通的迅速发展明显提高了公路运输能力,缩短了客货在途时间,使人们切身感受到了时间、空间概念的变化,加快了生活、工作节奏,促进了观念更新和信息交流,对改善投资环境、促进招商引资,以及开发工矿业、旅游业和繁荣市场等方面都起到了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
3、巴盟公路交通发展存在的问题
虽然从纵向看巴盟的公路交通有了很大发展,但是横向比我们仍然是比较落后的。不说内地和沿海发达地区,仅从邻近省区相比,我们仍然有较大差距。同巴盟土地面积相近的宁夏自治区公路密度达到21公里/百平方公里;同我盟隔河相望的鄂尔多斯市面积比我盟大2.24万平方公里,遍布沙漠、沟壑,公路立地条件并不比我盟好,但公路密度比我盟高出0.25公里/百平方公里。虽然是表面上的差距,却是由潜藏着的深层次问题引发的。一是观念认识落后,社会支持力度不足。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早已是个老话题了,可就是这个老话题却总是解决不好。提起发展公路交通都说重要,都想把路修得平些、宽些,可一遇到实际工作,总会遇到好些部门、甚至领导,各说各的理,各执各的法,各人手里一把刀,都把公路交通当作“唐僧肉”,都想分一块。盐碱荒地放那儿多少年不产一分钱,你修路要挖土,这发财的机会来了。所以说,广大群众、社会各界、各级领导要把对公路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到自觉的程度还任重而道远。
二是我盟公路交通发展的科学规划不足。对国家的宏观政策走向和地区发展可能研究得少,对全盟公路交通的短期和中长期发规划缺乏专家咨询和科学论证。规划因领导的变化而变化,随意性和偶然性较大。特别是套区内的公路建设与盟内区域经济发展的规划结合太少,推动力不够明显。
三是我盟公路交通发展的投资机制落后,投入模式单一。巴盟的公路建设目前主要依靠上级投资,部分项目引进BOT融资和银行贷款,县乡公路采取投工投劳,对其他融资方式缺乏研究和试验。项目资金缺口大,地方政府拿不出配套资金。创新能力不足。从交通行政主管、事业单位到企业,在观念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体制创新、政策创新、科技创新、服务创新以及运作(经营)理念和经营模式创新等方面都比较欠缺。我们普遍存在这样一种思维习惯,上边的政策“照办”,外边的模式“照搬”,不习惯或不愿意去闯、去探索自己的发展模式。创新不足已经成为我们抢抓机遇、把握商机、占领行业发展制高点的严重障碍。四是市场开放程度低,行业集中度和组织化、集约化水平低。公路养护走向市场化还有很大距离,公路运输的多、小、散、弱现象十分严重,既不利于行业管理,也不利于企业的充分市场竞争,建立全盟统一、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交通市场体系任务相当艰巨。管理体制、管理方式不适应现代交通发展的需要。交通主管机关盟和旗县市间、同一层交通系统内各单位和部门间的职能划分不够科学和明确,存在职能交叉和体制不顺等问题。系统内各个层次、各个环节的管理方式流于粗放,总体上重建设轻管养、重公路轻运输问题比较普遍。
二、巴盟公路交通发展的思路与形式
1、巴盟公路交通发展战略重要置于全盟经济和全国交通发展战略的大环境中运筹
巴盟已经确立了“坚持‘一条主线’,加快‘两个转变’,主攻‘三化互动’,实现强盟富民”的经济发展战略。并且将工业立盟战略进一步具体化为工业“优化结构,突破重点,扩大总量,三年翻番,五年立盟”。巴盟公路建设水平落后于全国水平。差距就是潜力。这应当是分析和认识巴盟公路交通发展的起点。认识巴盟的公路交通还应当着眼于其在整个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我们已经形成这样一种共识:公路交通的发展状况、公路的质量和等级如何,无疑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程度的“名片”,是招商引资的砝码。巴盟由于受地缘所限,北邻蒙古、南隔黄河,铁路运输很有限,发展交通主要是依靠公路交通。公路交通已经是巴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是巴盟基础设施建设的重中之重。正如朱基同志指出,公路建设是西部开发的第一要务。这也完全符合巴盟的实际。我们的认识就是要统一到这个高度上来,巴盟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必须倚重于公路交通的优先加快发展。
2、巴盟公路交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早在80年代,交通部就提出了“三主一支持”交通发展战略规划,即建设公路主骨架(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水运主通道、港站主枢纽和支持保障系统(科教智力和信息系统)。自治区提出了“三横九纵十二出口”公路建设规划。我盟的110国道既是国道主干线,也是全区的“三横”之一。巴盟应当在这个前提下,紧密配合全盟经济发展战略,牢牢把握“十五”时期我盟公路交通发展进入战略机遇期的脉络,研究提出公路交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十五”及今后一段时期,巴盟公路交通发展应遵循的指导思想是:认真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历史机遇,以加快发展为主题,围绕完善“横六纵八十三出口”公路网络,建好一条高速,连接二个出口,接通三条县际公路,全面提高我盟公路交通的质量和效益,为全盟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交通保障。公路交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到“十五”末,建成以临河为中心,辐射边界和相领盟市13出口的平均2小时交通圈,全盟公路总里程达到12880公里,其中油路达到3960公里,占30%。公路密度达到每百平方公里20公里,比“九五”末提高12.5公里,比自治区平均水平提高13.5公里,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全盟营运汽车达到9300辆,营运客车高、中、普车型档次比例调整为5∶20∶75,营运货车重型、专用汽车比例提高到7%。公路旅客和货物周转量分别达到18亿人公里和25亿吨公里。实现全盟套区村通班车率100%,社通班车率95%,山后农牧区村(嘎查)通班车率达到90%。为实现以上目标,要以国省干线大动脉建设为重点,提高高等级公路比重;加大县乡村公路建设力度,提高路网密度和通达深度。力争到“十五”末实现“主干建高速、国道达二级、省道一二级、县道二三级、乡乡通油路(山前区)、社社通公路(套内)”的奋斗目标。在加快公路建设的同时,以建设快速客运和现代物流业为基础,建成较高标准的“运储网络信息化,管理手段智能化,管理体制现代化”的“三化”运输市场管理大格局,建设全盟统一、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公路交通体系。具体讲,要建成“一个枢纽、两个体系、三个网络”,即建成临河公路交通运输枢纽,宏观调控体系、市场运行体系,建成客运、货运和运输服务网络。大力调整和优化客货运输结构,支持和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建设运输站场,全面提高运输服务质量。
3、抓住战略机遇期,加快发展巴盟的公路交通
巴盟的公路交通发展正处在一个极为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丹拉国道主干线哈业胡同至磴口高速公路即将开工,县县通工程将提升阴山脚下固察线的等级,临河至哈密公路将拉通五原至乌力吉油路。这样,作为我盟的经济和人居密集地带的套区将有110国道、国道主干线、五乌线、固察线等四条公路横向贯通,再有纵向省道、县道编织,将使全盟的路网更加优化。这样的战略机遇5年前没有,5年后也不会再有,这就是我们要高度重视这一千载难逢的战略机遇期的理由所在。要紧紧抓住这一机遇,切实摆布好我们的公路交通发展。
一是抓住西部大开发机遇,加快包括公路站场建设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党中央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交通运输在西部大开发中承担着先行和基础作用。交通建设是西部大开发的第一要务。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关系全国发展的大局,关系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要打好基础,扎实推进,重点抓好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争取十年内取得突破性进展”。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是公路交通建设,因此它是西部大开发的重中之重。国家政策调整已有力地倾向西部地区。国家投资向西部地区倾斜,加大了国债资金、中央公路建设专项资金向西部地区公路建设的投入;中央交通建设专项资金对西部地区重点公路项目投资标准平均提高30%至40%,优先安排西部地区项目。我盟得益于西部大开发的首先是公路交通,110国道全线改造、临陕一级公路等建成项目已经在地方经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主干线高速公路、临哈公路、县县通公路等项目无一不是西部大开发的产物。我们要充分利用好国家的倾斜政策,同时要充分注意西部大开发的阶段性,这是国家建设和发展在某一时段的侧重。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必须抢抓机遇,加快发展。除抓紧做好以上项目外,通往口岸的公路,通向鄂尔多斯市的公路以及各出口路,都要抓紧论证,加快建设。在重点加强公路建设的同时,也要充分重视作为交通基础设施的公路运输站场的建设,使公路交通发挥出更大的综合效益。
二是抓住加入世贸组织的机遇,全面提高我盟公路交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加入世贸组织将促进我盟公路交通行业管理观念的转变和管理体制的完善,推进交通行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步伐,加快公路交通行业法制化建设步伐。市场开放和竞争的进一步发展,外国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资金的进入,将有利于提高行业服务水平和技术含量,降低服务价格,培育、造就高素质的企业队伍,提高公路交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三是紧紧围绕全区、全盟经济发展战略发展我盟的公路交通。要主动接受呼包鄂经济带的辐射。呼包鄂目前已达到全区国内生产总值(GDP)的45%以上,到2005年将达到60%以上,成为我区重要的经济带。我盟紧邻经济带,特别是主要的工业城市包头市,又连接西部的宁夏自治区和新疆自治区,其地域优势十分明显和重要。公路建设要紧紧链接呼包鄂经济主动脈,带动全盟公路网建设,同时辐射西部省份,形成巴盟特色的交通枢纽中心。
四是在国防交通战备建设方面取得突破,积极争取国家各有关部门支持,改善和提高国边防公路交通条件,以提高国防交通保障水平。
〔作者系巴彦淖尔盟盟委委员、副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