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世界处于经济社会深刻变革和调整时期,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渗透影响,主流与非主流思想并存。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
加强医学院校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性
人民论坛记者问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科研指导部原部长、少将、研究员黄星说道:“在意识形态阵地前沿,对于国际话语权‘西强东弱’的现实格局,智能帝国主义会选择中国的哪些战线作为颠覆突破口。针对这种情况,除了应用群众路线这一法宝,还需要采取哪些应对措施?”黄星谈道:“其实,最应利用的是媒体。默多克集团和中国国内的大约几百个媒体有合作协议。第二个就是网络。第三个就是‘两校’,即高校和党校,以及整个教育系统。因为国家的未来是青年,青年的根基在学校。”
医学院校是培养解人类病痛、救人生命的医护人才。医学院校培养的人对未来人类生命、健康产生重大影响。一个好的医护人才可以对社会产生好的深远影响,服务社会,造福人类;反之,将可能会对人类产生毁灭性影响。因此,医学院校意识形态安全工作则显得更加重要。
医学院校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的特征
医学院校是专业性较强的学校,学生主要是对专业知识关注较多,思想意志较为单纯,容易被外界思想所左右。医学院校的学生是以后解除人类之病痛的“准医生”,担负着人民健康幸福和社会和谐的历史使命,又承擔着救死扶伤的崇高社会责任。这就决定了对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责任更加重大、任务更加艰巨。因此,医学院校意识形态安全有其特殊性,第一,因为医学生在校时间长,学校对学生的影响增大,学生对学校的影响增强,加强医学院校师生的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变得更加重要。应对医学生进行正面积极的教育,使他们在正常的思想轨道上行走,输入正能量,收获正能量。师生思想这块阵地,若主流意识形态不占领,则会被其他思想所占据。第二,医学生专注于专业,易于被非主流思想影响。医学生需要具备至高无上的生命意识,不被其他外界因素所制约,要在技术教育中融入主流思想的影响。这关乎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让医学生知道我们坚守的阵地和底线。
医学生应有所为,有所不为。有些国外的机构借用问卷调查、资助医学院校师生深造学习等理由,加强对师生意识形态的渗入。如果我们忽视了这一工作,意识形态安全会受到悄无声息的威胁。所以,针对医学院校师生的特征进行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探讨新媒体时代下医学院校意识形态安全,会更具有实效性。
加强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的途径
把握意识形态主流方向
高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等重大历史使命,学校安全稳定工作是学校发展的基础,学校安全稳定工作的一个重要范畴是维护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稳定。安全教育宣传工作是高校安全管理中重要的一环。但是学生对传统宣传模式的接纳度往往很低,取得的效果也较差,很多时候流于形式。在新媒体时代下,充分发挥新媒体的积极作用,通过网站、官方微博、微信等校园媒体,传播主流思想,开展国家安全教育,避免多元化文化、各种思潮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冲击,把握住意识形态主流方向。
在以新媒体为介质的宣传工作中,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更利于其接纳。用学生喜爱的形式和语言,将主流思想悄无声息地传递给学生。学校通过广播、网站、微信等校园媒体传播正能量,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时事、专业知识、学习、生活、娱乐等方面的信息。以正面宣传为主,学校主动组织策划系列宣传报道,挖掘学校故事、学生故事。利用学校媒体,做好学校与学生之间的良好有效沟通。
建立一支素质过硬的学生队伍
建立一支学生队伍进行舆情监控和处理,提高校园安全保卫人员的媒体意识。大学生思想尚未成熟,对网络上的信息、言论缺乏应有的审视和辨别能力,容易被误导或理解问题片面化、看待问题极端化,容易感情用事,不够理智、深入和全面,易于主动接受不同渠道的不良信息,对高校网络舆论监管造成很大困扰。因此,这支队伍应是在教师的管理和带领下,以学生为主体,关注校园、民生、时事、舆论导向。在每个班级当中设立学生舆情管理员,学生身处其中,更能了解广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加强联络,及时报告学校安保人员,提供处理方案和建议。建立一支素质过硬的学生队伍,起好引领带头作用,建设“学生——教师——学生”一体模式。
把学生作为收集信息的主要人员。学生是学校最基本的组成因素,他们活跃在教师和同学中间。对于教师和同学们的思想状态,学生能及时将信息释放出来,这些信息也许是教师、同学们的一句话或者是一个行为,学生能敏感地嗅出其中的安全因素,及时反馈给学校。因此,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反馈机制,是收集到意识形态安全信息的有效途径之一。学生对事件、话语反映敏感性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学生拥有良好的意识形态安全素养就是能收集到信息的关键。所以,学校要培训学生服务好学校意识形态安全工作。在学校的实际工作中,学生起到良好的监督作用。当教师在课堂上的言论逾越了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的最后一道防线时,学生应及时向学校反映,学校及时与教师谈话,及时制止教师言论,保障学校意识形态安全工作。
充分发挥校园媒体力量
要充分发挥校园媒体的力量,首先要增强校园媒体的传播力度。目前,校园媒体在学校和师生当中的影响力还不够。近年来,新媒体的出现加大了校园媒体对师生的影响力,但是力量还不是很强大。长期以来,校园媒体传播没有遵循媒体发展规律,在新闻文体方面过于冗长枯燥,没有尊重受众的需要。实际上,校园媒体在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要做好意识形态安全工作,首先就要了解校园受众的需求,做好校园媒体,增强校园媒体的传播力度。
要充分发挥校园媒体的力量,其次是要建立健全校园媒体管理制度。随着我国高校意识形态教育面临来自社会转型及市场经济的挑战、虚假信息的混淆、错误思想的挑战、来自西方思潮的威胁、传播革命的挑战,大学生易被误导或传播不良信息,以致迷失自我。另一方面,新媒体的发展也削弱了对社会舆论的控制力度。因此,要建立健全新媒体以及促使校园媒体健康发展的管理制度。同时,利用新媒体丰富的资源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也能充分体现主流意识形态的时代性和先进性。打造新媒体形式下以学生为主题的主流校园文化,营造良好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氛围。
针对我国现存的紧张医患关系,医学院校学生的单纯思想容易被有心人趁机煽动,爱国主义教育、政治观教育必不可少。这需要校园媒体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等方面对医学生的各方面,包括职业道德等方面进行引导。建立健全校园媒体管理制度是保障意识形态阵地的有力措施,使校园媒体拥有特定的受众群,有利于意识形态安全稳定。
加强医学院校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性
人民论坛记者问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科研指导部原部长、少将、研究员黄星说道:“在意识形态阵地前沿,对于国际话语权‘西强东弱’的现实格局,智能帝国主义会选择中国的哪些战线作为颠覆突破口。针对这种情况,除了应用群众路线这一法宝,还需要采取哪些应对措施?”黄星谈道:“其实,最应利用的是媒体。默多克集团和中国国内的大约几百个媒体有合作协议。第二个就是网络。第三个就是‘两校’,即高校和党校,以及整个教育系统。因为国家的未来是青年,青年的根基在学校。”
医学院校是培养解人类病痛、救人生命的医护人才。医学院校培养的人对未来人类生命、健康产生重大影响。一个好的医护人才可以对社会产生好的深远影响,服务社会,造福人类;反之,将可能会对人类产生毁灭性影响。因此,医学院校意识形态安全工作则显得更加重要。
医学院校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的特征
医学院校是专业性较强的学校,学生主要是对专业知识关注较多,思想意志较为单纯,容易被外界思想所左右。医学院校的学生是以后解除人类之病痛的“准医生”,担负着人民健康幸福和社会和谐的历史使命,又承擔着救死扶伤的崇高社会责任。这就决定了对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责任更加重大、任务更加艰巨。因此,医学院校意识形态安全有其特殊性,第一,因为医学生在校时间长,学校对学生的影响增大,学生对学校的影响增强,加强医学院校师生的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变得更加重要。应对医学生进行正面积极的教育,使他们在正常的思想轨道上行走,输入正能量,收获正能量。师生思想这块阵地,若主流意识形态不占领,则会被其他思想所占据。第二,医学生专注于专业,易于被非主流思想影响。医学生需要具备至高无上的生命意识,不被其他外界因素所制约,要在技术教育中融入主流思想的影响。这关乎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让医学生知道我们坚守的阵地和底线。
医学生应有所为,有所不为。有些国外的机构借用问卷调查、资助医学院校师生深造学习等理由,加强对师生意识形态的渗入。如果我们忽视了这一工作,意识形态安全会受到悄无声息的威胁。所以,针对医学院校师生的特征进行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探讨新媒体时代下医学院校意识形态安全,会更具有实效性。
加强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的途径
把握意识形态主流方向
高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等重大历史使命,学校安全稳定工作是学校发展的基础,学校安全稳定工作的一个重要范畴是维护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稳定。安全教育宣传工作是高校安全管理中重要的一环。但是学生对传统宣传模式的接纳度往往很低,取得的效果也较差,很多时候流于形式。在新媒体时代下,充分发挥新媒体的积极作用,通过网站、官方微博、微信等校园媒体,传播主流思想,开展国家安全教育,避免多元化文化、各种思潮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冲击,把握住意识形态主流方向。
在以新媒体为介质的宣传工作中,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更利于其接纳。用学生喜爱的形式和语言,将主流思想悄无声息地传递给学生。学校通过广播、网站、微信等校园媒体传播正能量,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时事、专业知识、学习、生活、娱乐等方面的信息。以正面宣传为主,学校主动组织策划系列宣传报道,挖掘学校故事、学生故事。利用学校媒体,做好学校与学生之间的良好有效沟通。
建立一支素质过硬的学生队伍
建立一支学生队伍进行舆情监控和处理,提高校园安全保卫人员的媒体意识。大学生思想尚未成熟,对网络上的信息、言论缺乏应有的审视和辨别能力,容易被误导或理解问题片面化、看待问题极端化,容易感情用事,不够理智、深入和全面,易于主动接受不同渠道的不良信息,对高校网络舆论监管造成很大困扰。因此,这支队伍应是在教师的管理和带领下,以学生为主体,关注校园、民生、时事、舆论导向。在每个班级当中设立学生舆情管理员,学生身处其中,更能了解广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加强联络,及时报告学校安保人员,提供处理方案和建议。建立一支素质过硬的学生队伍,起好引领带头作用,建设“学生——教师——学生”一体模式。
把学生作为收集信息的主要人员。学生是学校最基本的组成因素,他们活跃在教师和同学中间。对于教师和同学们的思想状态,学生能及时将信息释放出来,这些信息也许是教师、同学们的一句话或者是一个行为,学生能敏感地嗅出其中的安全因素,及时反馈给学校。因此,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反馈机制,是收集到意识形态安全信息的有效途径之一。学生对事件、话语反映敏感性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学生拥有良好的意识形态安全素养就是能收集到信息的关键。所以,学校要培训学生服务好学校意识形态安全工作。在学校的实际工作中,学生起到良好的监督作用。当教师在课堂上的言论逾越了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的最后一道防线时,学生应及时向学校反映,学校及时与教师谈话,及时制止教师言论,保障学校意识形态安全工作。
充分发挥校园媒体力量
要充分发挥校园媒体的力量,首先要增强校园媒体的传播力度。目前,校园媒体在学校和师生当中的影响力还不够。近年来,新媒体的出现加大了校园媒体对师生的影响力,但是力量还不是很强大。长期以来,校园媒体传播没有遵循媒体发展规律,在新闻文体方面过于冗长枯燥,没有尊重受众的需要。实际上,校园媒体在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要做好意识形态安全工作,首先就要了解校园受众的需求,做好校园媒体,增强校园媒体的传播力度。
要充分发挥校园媒体的力量,其次是要建立健全校园媒体管理制度。随着我国高校意识形态教育面临来自社会转型及市场经济的挑战、虚假信息的混淆、错误思想的挑战、来自西方思潮的威胁、传播革命的挑战,大学生易被误导或传播不良信息,以致迷失自我。另一方面,新媒体的发展也削弱了对社会舆论的控制力度。因此,要建立健全新媒体以及促使校园媒体健康发展的管理制度。同时,利用新媒体丰富的资源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也能充分体现主流意识形态的时代性和先进性。打造新媒体形式下以学生为主题的主流校园文化,营造良好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氛围。
针对我国现存的紧张医患关系,医学院校学生的单纯思想容易被有心人趁机煽动,爱国主义教育、政治观教育必不可少。这需要校园媒体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等方面对医学生的各方面,包括职业道德等方面进行引导。建立健全校园媒体管理制度是保障意识形态阵地的有力措施,使校园媒体拥有特定的受众群,有利于意识形态安全稳定。